作用于FGFR1的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694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作用于FGFR1的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作用于fgfr1的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肿瘤致死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最常见,大约占所有癌症的85%。尽管早期检查和化疗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白种人中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5年存活率仍然低于3.3%,直到几年前采用联合用药方才使得存活率有所提高。将培美曲塞或者贝伐单抗与化疗联合用药,与保守治疗相比较发现前者获得了更好的疗效。另外通过直接或间接靶向作用于肿瘤细胞的药物发展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酪氨酸激酶(rtks,receptortyrosinekinases)一种跨膜受体,能够将胞外信号转换成许多的胞外信号通路,例如ras-erk,pi3k-akt,ip3-ca2+和dag-pkc。系统分析518种蛋白激酶后发现rtks和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聚集成群生长,另外通过clustalomega程序分析54种人体酪氨酸激酶发现rtks被分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s,egfrs),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growthfactorreceptor,fgfr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vegfrs),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receptors,pdgfrs)等家族受体。

rtks的异常激活会导致人体癌症的发生,所以许多靶向作用于rtks的小分子抑制剂被研究出来用于治疗相关恶性肿瘤。例如,作用于单靶点egfr的药物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作用于双靶点egfr和her2的药物阿法替尼和拉帕替尼;作用于多靶点rtks(如csf1r,fgfrs,pdgfrs,ret和vegfrs)的药物帕纳替尼。

fgfrs由fgfr1,fgfr2,fgfr3和fgfr4四种亚型组成,各种亚型都具有酪氨酸激酶的共同结构特征:由与配体结合的胞外区、跨膜区和包含受体磷酸化位点的胞内区组成。在胚胎形成、成年组织内稳态和激发癌症过程中,fgfrs参与了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和迁移过程。在这些过程中,fgfrs的信号传导是通过配体与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诱导fgfr自身磷酸化,进而二聚化,从而激活fgfr;活化的fgfr与胞内激酶靠近并磷酸化,从而激活下游一系列相关信号通路,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等,从而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等过程。

鉴于fgfr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今靶向作用于fgfr的药物研究成为了热点领域。我们把现有的靶向作用于fgfr的药物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化学小分子抑制剂,通过竞争性或者非竞争性与fgfr胞内区结合,从而抑制fgfr的自身磷酸化和催化下游蛋白磷酸化的能力,进而抑制fgfrs信号传导;第二类是生物单抗或多肽抑制剂,与fgfr胞外区结合,从而阻止fgf与fgfr结合,从而抑制fgfr的活化,进而阻断fgfr信号转导。

如今已经研究出32个靶点为fgfr的小分子抑制剂进行到临床阶段,其中有4个上市药物(均为多靶点rtks抑制剂):瑞格非尼(regorafenib)、帕纳替尼(ponatinib)、尼达尼布(nintedanib)、乐伐替尼(lenvatinib),另外还有1个药物马赛替尼(masitinib)处于上市登记阶段,其他27个化合物均处于临床i~iii期阶段,而且有更多的化合物正处于细胞活性筛选和动物体内试验前阶段。以上多靶点rtks抑制剂归为第一代抑制剂,其起始研究靶点均不是fgfr,而是vegfr、pdgfr和c-met等,基于rtks具有一定同源性,在筛选激酶活性的同时,发现这类抑制剂对fgfr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随着fgfr靶点药物研究的深入和fgfr4中亚型三维蛋白结构被报道,让选择性作用于fgfr的抑制剂的研究更加明朗,使得fgfr小分子抑制剂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称之为第二代抑制剂。第二代小分子fgfr抑制剂中,进入过临床试验的化合物如表1所示。第二代fgfr小分子抑制剂可以分成三类:(1)atp竞争性可逆抑制剂(2)不可逆抑制剂(3)atp非竞争性抑制剂。其中atp竞争性抑制剂包括azd4547、bgj398、ch5183284、asp5878、ly2874455、jnj42756493和e7090等。

2013年francoisebono等报道了化合物ssr128129e是一个口服效果较好的变构fgfr抑制剂,作用于fgfr1的ic50为1.9μm,但是对其他酪氨酸激酶几乎没有活性。然而变构抑制剂的变构机制使得其在细胞实验中依然表现出优异的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可以有效抑制fgfr1扩增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增殖,ic50值为31±1.6nm。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用于fgfr1的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该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可以有效地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抗肺癌药物。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作用于fgfr1的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如式(i)所示:

式(i)中r选自-cor1、

其中,r1为烷基(包括链烷基或者环烷基);

r2和r3独立地选自烷基、烷氧基、硝基或卤素。

所述的烷基优选为c1~c6烷基;所述的烯基优选为c1~c6烯基;所述的烷氧基优选为c1~c6烷氧基,所述的卤素优选为f、cl或br。

作为优选,所述衍生物为化合物a1~a9、b1~b15、c1~c11中的一种。

其中2-乙酰胺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化学结构如下:

其中2-环己基甲酰胺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化学结构如下:

其中2-环丙基磺酰胺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化学结构如下:

一种制备2-乙酰胺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的方法,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4-溴-2-硝基苯甲酸5.788g(0.024mol)和edc·hcl4.518g(0.024mol)混合加入100ml茄形瓶中混合溶解于30ml乙醇中,室温下搅拌活化30min,加入3,5-二甲氧基苯胺3g(0.020mol),80℃反应5h。tlc确定反应结束,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30ml水,室温搅拌30min,有大量固体析出,抽滤,滤饼用乙醇:水(1:1)溶液洗涤3次,滤饼置于恒温恒压干燥箱中过夜烘干,获得2-硝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

(2)将铁粉2.292g(0.041mol)和氯化铵0.365g(0.007mol)混合加入100ml三颈烧瓶中,加入40ml水,加热至微沸状态活化10min,稍稍冷却后加入2-硝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5.349g(0.014mol),90℃反应1.5h。tlc确定反应结束,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20ml乙酸乙酯室温搅拌15min。抽滤,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渣,滤液倒入100ml分液漏斗中分液,分离出有机层,水层继续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使用20ml乙酸乙酯,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减压浓缩干。再加入20ml乙醇溶解,完全溶解后,加水20ml,析出大量固体。抽滤,滤饼用乙醇:水(1:1)洗涤3次,滤饼置于恒温恒压干燥箱中过夜烘干,获得2-氨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

(3)将2-氨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50mg(0.142mmol)和2ml不同酸酐混合加入25ml茄形瓶中,室温反应2h。反应结束析出大量固体,抽滤,滤饼用水洗涤3次,每次使用5ml水。洗涤完滤饼置于恒温恒压干燥箱中过夜烘干,次日获得产物2-酰胺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衍生物。

一种制备2-环己基甲酰胺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的方法,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4-溴-2-硝基苯甲酸5.788g(0.024mol)和edc·hcl4.518g(0.024mol)混合加入100ml茄形瓶中混合溶解于30ml乙醇中,室温下搅拌活化30min,加入3,5-二甲氧基苯胺3g(0.020mol),80℃反应5h。tlc确定反应结束,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30ml水,室温搅拌30min,有大量固体析出,抽滤,滤饼用乙醇:水(1:1)溶液洗涤3次,滤饼置于恒温恒压干燥箱中过夜烘干,获得2-硝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

(2)将铁粉2.292g(0.041mol)和氯化铵0.365g(0.007mol)混合加入100ml三颈烧瓶中,加入40ml水,加热至微沸状态活化10min,稍稍冷却后加入2-硝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5.349g(0.014mol),90℃反应1.5h。tlc确定反应结束,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20ml乙酸乙酯室温搅拌15min。抽滤,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渣,滤液倒入100ml分液漏斗中分液,分离出有机层,水层继续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使用20ml乙酸乙酯,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减压浓缩干。再加入20ml乙醇溶解,完全溶解后,加水20ml,析出大量固体。抽滤,滤饼用乙醇:水(1:1)洗涤3次,滤饼置于恒温恒压干燥箱中过夜烘干,获得2-氨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

(3)将2-氨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50mg(0.142mmol)和200μl不同取代苯甲酰氯混合溶解于2ml吡啶中,加入dmap10mg(0.066mmol)作为催化剂,室温下过夜反应。tlc确定反应结束,减压浓缩干后加入20ml乙酸乙酯溶解,倒入100ml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30ml饱和碳酸氢钠洗涤2次,30ml饱和氯化钠洗涤2次,分离出有机层,将有机层减压浓缩干,加入10ml乙醇于80℃回流30min,冷却至室温,溶液中有大量不溶于乙醇的固体,抽滤。滤饼使用5ml乙醇洗涤2次后置于恒温恒压干燥箱中过夜烘干,次日获得2-苯甲酰胺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

一种制备2-环丙基磺酰胺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的方法,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4-溴-2-硝基苯甲酸5.788g(0.024mol)和edc·hcl4.518g(0.024mol)混合加入100ml茄形瓶中混合溶解于30ml乙醇中,室温下搅拌活化30min,加入3,5-二甲氧基苯胺3g(0.020mol),80℃反应5h。tlc确定反应结束,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30ml水,室温搅拌30min,有大量固体析出,抽滤,滤饼用乙醇:水(1:1)溶液洗涤3次,滤饼置于恒温恒压干燥箱中过夜烘干,获得2-硝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

(2)将铁粉2.292g(0.041mol)和氯化铵0.365g(0.007mol)混合加入100ml三颈烧瓶中,加入40ml水,加热至微沸状态活化10min,稍稍冷却后加入2-硝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5.349g(0.014mol),90℃反应1.5h。tlc确定反应结束,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20ml乙酸乙酯室温搅拌15min。抽滤,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渣,滤液倒入100ml分液漏斗中分液,分离出有机层,水层继续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使用20ml乙酸乙酯,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减压浓缩干。再加入20ml乙醇溶解,完全溶解后,加水20ml,析出大量固体。抽滤,滤饼用乙醇:水(1:1)洗涤3次,滤饼置于恒温恒压干燥箱中过夜烘干,获得2-氨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

(3)将2-氨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50mg(0.142mol)和2倍摩尔量的不同取代磺酰胺混合溶解于2ml吡啶中,加入dmap10mg(0.066mmol)作为催化剂,室温下过夜反应。tlc确定反应结束,减压浓缩干后加入20ml乙酸乙酯溶解,倒入100ml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30ml饱和碳酸氢钠洗涤2次,30ml饱和氯化钠洗涤2次,分离出有机层,将有机层减压浓缩干,加入10ml甲醇于80℃回流30min,冷却至室温,溶液中有大量不溶于甲醇的固体,抽滤。滤饼使用5ml甲醇洗涤2次后置于恒温恒压干燥箱中过夜烘干,次日获得2-苯磺酰胺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

步骤(1)中,活化时间需要在15min以上。

步骤(2)中,活化时间需要在微沸状态下活化。

步骤(3)中,乙醇和甲醇洗涤次数依据薄层色谱检测结果确定。

本发明的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衍生物能够用于治疗fgfr1扩增肿瘤细胞。其中化合物a9、b13、c9对h520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强于先导化合物ssr128129e;化合物c9对h1581细胞株的活性较ssr128129e更强;化合物c1、c2、c3、c4、c5、c9、c10和c11对h226细胞株的活性优于先导化合物ssr128129e;化合物b9、c3和c9对h460细胞株的抑制活性更强;化合物c4、c5和c9对h1703细胞株的活性均优于先导化合物ssr128129e。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化合物10μm浓度下给药对h520细胞株的抑制率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化合物10μm浓度下给药对h1581细胞株的抑制率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化合物10μm浓度下给药对h226细胞株的抑制率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化合物10μm浓度下给药对h460细胞株的抑制率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化合物10μm浓度下给药对h1703细胞株的抑制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化合物的合成

1.1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具体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i:dmap,80℃;ii:铁和氯化铵,90℃;iii:酸酐,室温;iv:dmap,室温;v:dmap,室温。

1.2合成步骤

1.2.1.12-硝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的制备

将4-溴-2-硝基苯甲酸5.788g(0.024mol)和edc·hcl4.518g(0.024mol)混合加入100ml茄形瓶中,再加入30ml乙醇溶解,室温下搅拌活化30min,加入3,5-二甲氧基苯胺3g(0.020mol),80℃反应5h。tlc确定反应结束,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30ml水,室温搅拌30min,有大量固体析出,抽滤,滤饼用乙醇:水(1:1)溶液洗涤3次,滤饼置于恒温恒压干燥箱中过夜烘干,获得2-硝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

1.2.1.22-氨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的制备

将铁粉2.292g(0.041mol)和氯化铵0.365g(0.007mol)混合加入100ml三颈烧瓶中,加入40ml水,加热至微沸状态活化10min,稍稍冷却后加入2-硝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5.349g(0.014mol),90℃反应1.5h。tlc确定反应结束,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20ml乙酸乙酯室温搅拌15min。抽滤,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渣,滤液倒入100ml分液漏斗中分液,分离出有机层,水层继续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使用20ml乙酸乙酯,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减压浓缩干。再加入20ml乙醇溶解,完全溶解后,加水20ml,析出大量固体。抽滤,滤饼用乙醇:水(1:1)洗涤3次,滤饼置于恒温恒压干燥箱中过夜烘干,获得2-氨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

1.2.1.32-酰胺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衍生物(a1-9)的制备

将2-氨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50mg(0.142mmol)和2ml不同酸酐混合加入25ml茄形瓶中,室温反应2h。反应结束析出大量固体,抽滤,滤饼用水洗涤3次,每次使用5ml水。洗涤完滤饼置于恒温恒压干燥箱中过夜烘干,次日获得产物2-酰胺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衍生物。

1.2.2.12-硝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的制备

将4-溴-2-硝基苯甲酸5.788g(0.024mol)和edc·hcl4.518g(0.024mol)混合加入100ml茄形瓶中混合溶解于30ml乙醇中,室温下搅拌活化30min,加入3,5-二甲氧基苯胺3g(0.020mol),80℃反应5h。tlc确定反应结束,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30ml水,室温搅拌30min,有大量固体析出,抽滤,滤饼用乙醇:水(1:1)溶液洗涤3次,滤饼置于恒温恒压干燥箱中过夜烘干,获得2-硝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

1.2.2.22-氨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的制备

将铁粉2.292g(0.041mol)和氯化铵0.365g(0.007mol)混合加入100ml三颈烧瓶中,加入40ml水,加热至微沸状态活化10min,稍稍冷却后加入2-硝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5.349g(0.014mol),90℃反应1.5h。tlc确定反应结束,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20ml乙酸乙酯室温搅拌15min。抽滤,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渣,滤液倒入100ml分液漏斗中分液,分离出有机层,水层继续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使用20ml乙酸乙酯,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减压浓缩干。再加入20ml乙醇溶解,完全溶解后,加水20ml,析出大量固体。抽滤,滤饼用乙醇:水(1:1)洗涤3次,滤饼置于恒温恒压干燥箱中过夜烘干,获得2-氨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

1.2.2.32-苯甲酰胺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b1-15)的制备

将2-氨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50mg(0.142mmol)和200μl不同取代苯甲酰氯混合溶解于2ml吡啶中,加入dmap10mg(0.066mmol)作为催化剂,室温下过夜反应。tlc确定反应结束,减压浓缩干后加入20ml乙酸乙酯溶解,倒入100ml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30ml饱和碳酸氢钠洗涤2次,30ml饱和氯化钠洗涤2次,分离出有机层,将有机层减压浓缩干,加入10ml乙醇于80℃回流30min,冷却至室温,溶液中有大量不溶于乙醇的固体,抽滤。滤饼使用5ml乙醇洗涤2次后置于恒温恒压干燥箱中过夜烘干,次日获得2-苯甲酰胺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

1.2.3.12-硝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的制备

将4-溴-2-硝基苯甲酸5.788g(0.024mol)和edc·hcl4.518g(0.024mol)混合加入100ml茄形瓶中混合溶解于30ml乙醇中,室温下搅拌活化30min,加入3,5-二甲氧基苯胺3g(0.020mol),80℃反应5h。tlc确定反应结束,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30ml水,室温搅拌30min,有大量固体析出,抽滤,滤饼用乙醇:水(1:1)溶液洗涤3次,滤饼置于恒温恒压干燥箱中过夜烘干,获得2-硝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

1.2.3.22-氨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的制备

将铁粉2.292g(0.041mol)和氯化铵0.365g(0.007mol)混合加入100ml三颈烧瓶中,加入40ml水,加热至微沸状态活化10min,稍稍冷却后加入2-硝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5.349g(0.014mol),90℃反应1.5h。tlc确定反应结束,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20ml乙酸乙酯室温搅拌15min。抽滤,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渣,滤液倒入100ml分液漏斗中分液,分离出有机层,水层继续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使用20ml乙酸乙酯,合并有机层,有机层减压浓缩干。再加入20ml乙醇溶解,完全溶解后,加水20ml,析出大量固体。抽滤,滤饼用乙醇:水(1:1)洗涤3次,滤饼置于恒温恒压干燥箱中过夜烘干,获得2-氨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

1.2.3.32-苯磺酰胺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c1-11)的制备

将2-氨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50mg(0.142mol)和2倍摩尔量的不同取代磺酰胺混合溶解于2ml吡啶中,加入dmap10mg(0.066mmol)作为催化剂,室温下过夜反应。tlc确定反应结束,减压浓缩干后加入20ml乙酸乙酯溶解,倒入100ml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30ml饱和碳酸氢钠洗涤2次,30ml饱和氯化钠洗涤2次,分离出有机层,将有机层减压浓缩干,加入10ml甲醇于80℃回流30min,冷却至室温,溶液中有大量不溶于甲醇的固体,抽滤。滤饼使用5ml甲醇洗涤2次后置于恒温恒压干燥箱中过夜烘干,次日获得2-苯磺酰胺基-4-溴-n-(3,5-二甲氧基苯基)苯甲酰胺。

1.3实验结果

表1本发明化合物的结构与核磁数据

本发明所合成的化合物为白色、黄色粉末,化合物a1-9易溶于水、乙醇、甲醇等亲水性溶剂,也易溶于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亲脂性溶剂;化合物b1-15微溶于水、乙醇、甲醇等亲水性溶剂,易溶于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亲脂性溶剂;化合物c1-11微溶于水、乙醇、甲醇等亲水性溶剂,易溶于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亲脂性溶剂。

本发明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质谱检测,正极大部分显示[m+1]+,且信号较强,部分化合物显示[m+na]+

本发明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红外检测,化合物均在3200~3500cm-1和1600~1800cm-1有明显的仲氨和羰基吸收峰。

本发明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核磁检测,1h谱结果中3,5-二甲氧基苯基中6个甲氧基氢的化学位移普遍分布在3.700~3.900ppm,同时两个仲氨氢的化学位移分布在9.000~12.000ppm;13c谱结果中3,5-二甲氧基苯基中的碳化学位移值在55.000~57.000ppm,同时在>165.000ppm有酰胺键中羰基碳的信号峰。

实施例2化合物抗肿瘤活性

mtt是一种接受氢离子的黄色化合物,可作用于活细胞线粒体中的呼吸链,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使其还原,生成一种水不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甲瓒(formazan)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无此功能。dmso能溶解细胞中的甲瓒,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特定波长下处测定其光吸收值,在一定细胞数范围内,甲瓒形成的量与细胞数成正比,因此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

2.1实验过程

2.1.1细胞培养过程

将h520细胞、h1581细胞、h226细胞、h1703细胞和h460细胞在37℃的5%co2条件下,分别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传代培养,实验用细胞均处于对数生长期。

2.1.2化合物样品的制备

用dmso溶解化合物,将其配制成1mm,500μm,100μm,50μm,10μm,1μm的药品样品,并且于4℃条件下保存。

2.1.3mtt法测定化合物抗肿瘤活性

将培养瓶中培养液小心吸弃,加入适量pbs液将培养液洗净,然后用0.25%的胰酶溶液消化贴壁生长的细胞3min,加入10%血清培养液中止消化,吹打细胞使细胞全部脱落并分散在培养液中。加入1640培养液吹打混匀,调整细胞密度至5000~10000每孔(边缘孔用无菌pbs填充)。取96孔培养板,设实验组与对照组,以ssr128129e作为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各组为一种化合物,每种化合物六个浓度,每个浓度设4个复孔,另设一空白对照组,每孔接种100μl细胞悬液,5%co2,37℃培养箱培养24h,待细胞贴壁。弃培养液,加入100μl新培养液,实验组每组分别加入已配置好的1mm,500μm,100μm,50μm,10μm,1μm六个浓度的化合物的溶液各1μl,对照组加入培养液100μl,培养48小时。加入5mg·mlmtt20μl,继续孵育4小时后,吸弃溶液,每孔加入150μl二甲基亚砜,置摇床上低速振荡10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在酶联免疫检测仪od570nm处测量各孔的吸光值,记录结果。并按下列公式计算其抑制率:抑制率(%)=(对照孔od值-实验孔od值)/对照孔od值×100%。

2.2实验结果

2.2.1mtt初筛结果

细胞抑制率结果见附图1-5,同时,部分化合物的ic50值见表2。

表2部分化合物对五种细胞的ic50值

从图1-5以及表2可以看出:

1)本实验采用五种肺癌细胞:h520细胞、h1581细胞、h226细胞、h460细胞和h1703细胞,设定的给药浓度为10μm,5μm,1μm,500nm,100nm,10nm,以ssr128129e为阳性对照药。

2)10μm浓度下,化合物a9、b13、c9对h520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强于先导化合物ssr128129e;化合物c9对h1581细胞株的活性较ssr128129e更强;化合物c1、c2、c3、c4、c5、c9、c10和c11对h226细胞株的活性优于先导化合物ssr128129e;化合物b9、c3和c9对h460细胞株的抑制活性更强;化合物c4、c5和c9对h1703细胞株的活性均优于先导化合物ssr128129e。

3)通过不同的给药浓度下的抑制率,通过graphpad计算ic50值,结果显示化合物c9能够同时作用于五种肺癌细胞,ic50值分别为1.36±0.27,0.250±0.036,<0.010,4.64±0.86,3.55±0.67μm。

4)通过比较化合物的活性发现:a类化合物随着取代基团电负性的增加,活性增强;c类化合物随着取代基团电负性的增加,活性降低。结合以上实验结果推断化合物c9可以作为fgfr1抑制剂的有潜力的先导化合物。

尽管已经展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