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硬度抗冲击充电宝外壳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434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充电宝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高硬度抗冲击充电宝外壳材料。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出门给手机充电,市面上出现了各种款式、各种型号的手机充电宝,又称手机随身充,给人们在外提供的手机充电的保障。目前手机充电宝外壳一般采用聚烯烃塑料制备,物理机械性能极好,可对充电宝内部元件有效保护,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充电宝可随身携带移动,经常不小心把手机充电宝掉落在地上,这对手机充电宝外壳的抗冲击与硬度要求极高,亟待提高。技术实现要素:基于
背景技术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硬度抗冲击充电宝外壳材料,交联密度大,力学性能优异,耐冲击与耐疲劳性能好,抗摔效果好,有效减缓充电宝摔落后与地面产生的冲击力,可有效保护充电宝内部电子元件,使用寿命长。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硬度抗冲击充电宝外壳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主料110-120份,过氧化环己烷1-2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0.2-0.8份,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1-2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1.2份,增塑剂2-4份,马来酸酐1-3份,钛酸四丁酯1-2份,填充剂80-120份,抗氧剂1-3份。优选地,主料包括聚丙烯、氯磺化聚乙烯、氯丁橡胶。优选地,主料按重量份包括:聚丙烯60-80份,氯磺化聚乙烯25-35份,氯丁橡胶10-20份。优选地,增塑剂包括氧化聚乙烯蜡、环氧大豆油、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优选地,增塑剂按重量份包括:氧化聚乙烯蜡0.5-1.2份,环氧大豆油0.5-2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2份。优选地,填充剂包括沸石粉、硅藻土、煅烧高岭土。优选地,填充剂按重量份包括:沸石粉4-8份,硅藻土2-4份,煅烧高岭土8-16份。本发明采用马来酸酐、钛酸四丁酯配合,可有效促使聚丙烯、氯磺化聚乙烯、氯丁橡胶相容与粘合性,而且相互间分散程度提高,可改善本发明的耐冲击与耐疲劳性能,配合过氧化环己烷、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协同硫化,本发明的交联程度高,交联密度大,力学性能优异,可有效保护充电宝内部电子元件,抗摔效果好,安全性能高,保质期长;而氧化聚乙烯蜡、环氧大豆油、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不仅可增加原料的内润滑性,减少内部缺陷和空洞的形成,而且可提高填充剂在聚丙烯、氯磺化聚乙烯、氯丁橡胶的分散程度,结合强度高,并可保证具有一定硬度的前提下,韧性较好,耐撕裂、耐磨损及抗压性能进一步增强,并可有效缓解弯曲、冲击等外力作用,进一步与抗氧剂复配,可有效减缓老化速度,使用寿命长。本发明在充电宝摔落的时候减缓充电宝与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相对于传统壳层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对充电宝及其内部零件均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而且原料成本低,减少了成本的投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高硬度抗冲击充电宝外壳材料,其原料包括:主料110g,过氧化环己烷2g,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0.2g,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2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g,增塑剂4g,马来酸酐1g,钛酸四丁酯2g,填充剂80g,抗氧剂3g。主料包括:聚丙烯60g,氯磺化聚乙烯35g,氯丁橡胶10g。增塑剂包括:氧化聚乙烯蜡1.2g,环氧大豆油0.5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g。填充剂包括:沸石粉4g,硅藻土4g,煅烧高岭土8g。实施例2一种高硬度抗冲击充电宝外壳材料,其原料包括:主料120g,过氧化环己烷1g,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0.8g,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1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2g,增塑剂2g,马来酸酐3g,钛酸四丁酯1g,填充剂120g,抗氧剂1g。主料包括:聚丙烯80g,氯磺化聚乙烯25g,氯丁橡胶20g。增塑剂包括:氧化聚乙烯蜡0.5g,环氧大豆油2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g。填充剂包括:沸石粉8g,硅藻土2g,煅烧高岭土16g。实施例3一种高硬度抗冲击充电宝外壳材料,其原料包括:主料112g,过氧化环己烷1.8g,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0.4g,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1.8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6g,增塑剂3.5g,马来酸酐1.5g,钛酸四丁酯1.8g,填充剂90g,抗氧剂2.5g。主料包括:聚丙烯65g,氯磺化聚乙烯32g,氯丁橡胶12g。增塑剂包括:氧化聚乙烯蜡1g,环氧大豆油1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8g。填充剂包括:沸石粉5g,硅藻土3.5g,煅烧高岭土10g。实施例4一种高硬度抗冲击充电宝外壳材料,其原料包括:主料118g,过氧化环己烷1.2g,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0.6g,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1.2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g,增塑剂2.5g,马来酸酐2.5g,钛酸四丁酯1.2g,填充剂110g,抗氧剂1.5g。主料包括:聚丙烯75g,氯磺化聚乙烯28g,氯丁橡胶18g。增塑剂包括:氧化聚乙烯蜡0.6g,环氧大豆油1.5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2g。填充剂包括:沸石粉7g,硅藻土2.5g,煅烧高岭土14g。将实施例4所述制品按照常规工艺成型、脱模,即得产品,进行性能检测如下: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密度astmd7921.21g/cm拉伸强度astmd63865.8mpa弯度强度2mm/minastmd790129mpa缺口冲击强度(23℃)astmd25681.5kj/m2热变形温度astmd64824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