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皮革部位差问题的皮革湿整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8476阅读:10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制革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善皮革部位差问题的皮革湿整理工艺。



背景技术:

皮革是由动物皮经过十分复杂的物理(机械)加工和化学处理过程而制成的。黄牛皮是制革最常见的原料皮,其各部位之间均有一定的差别:从厚度上看,臀部最厚,腹部最薄,颈部介于两者之间,臀部的厚度约为腹部厚度的2倍;从胶原纤维编织情况来看,臀部最为紧密,织角较高;腹部较疏松,织角较低;颈部介于两者之间。另,不同张动物皮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而在皮革生产中,原料皮几乎得到均匀一致的处理,因此势必造成某些部位处理不足,某些部位处理过强。而在生产中,为了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常常选择某个平衡点,使尽量大的皮革面积得到正常的处理,这样势必造成某些部位空松,部位差大,影响产品质量,而且一般皮革的腹肷部位会有2-5平方英尺因部位差原因不能利用,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部位差是动物皮固有特性,常见的处理方法为:1)物理方法:首先选皮组批,采用不同加工工艺分类处理,看皮做皮;注重局部片皮或削匀处理;后期通过整理拉软加以改善。通过组批,可以消除动物皮张之间的差异,但不能消除同一张动物皮的部位差;其它手段在进行单独处理时均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无法适应规模化大生产的需要。2)化学方法:对于不同的原料皮选用适当的组合处理,解决部位差使成革手感通身均匀一致,例如:采用局部包酶、包碱或包高低碱、抑制软化法、局位揩油等,但不适合批量化生产使用,无法满足大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改善皮革部位差问题的皮革湿整理工艺,所述改善皮革部位差问题的皮革湿整理工艺在漂洗之后、复鞣之前增加“填空”工序,利用两性离子聚合物对由胶原纤维组成的湿革空松部位进行选择性填充,能有效改善皮革部位差问题,通过所述改善皮革部位差问题的皮革湿整理工艺整理后的整张坯革厚度几乎均匀一致,腹部空松部位与其它部位几乎无差异,提高了坯革粒面平细度,坯革利用率可提高5-10%。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改善皮革部位差问题的皮革湿整理工艺,包括如下工序:将经过挤水、削匀的蓝湿革组批、称重→漂洗→填空→复鞣→中和→填充、染色→加脂→套色;其中,所述填空工序为在经过漂洗的蓝湿革的转鼓中,加入水和两性离子聚合物,在转鼓中转动30-60分钟,用甲酸钠调节ph,控制ph为4.0-4.2。

进一步的是,所述填空工序为在经过漂洗的蓝湿革的转鼓中,加入蓝湿革重量100%-120%的35℃的水,然后加入蓝湿革重量3-5%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在转鼓中转动30-60分钟,转鼓转速为7-10转/分,用甲酸钠调节ph,控制ph为4.0-4.2。

进一步的是,所述填空工序中在加入两性离子聚合物时,还加入阴离子聚羧酸盐。

进一步的是,所述填空工序中在加入两性离子聚合物时,还加入蓝湿革重量1-2%的阴离子聚羧酸盐。

进一步的是,所述填空工序中的两性离子聚合物是为带有混合电荷—n+(r)3和—coo-或—so3-的化合物,所述两性离子聚合物至少为两性丙烯酸聚合物、芳香族磺酸的两性缩合物、三聚氰胺-醛缩合的两性树脂、功能性两性生物聚合物、蛋白与改性蛋白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是,所述两性离子聚合物分多次进行加入,添加顺序根据两性离子聚合物分子量的大小排列,分子量大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先加入。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设计的改善皮革部位差问题的皮革湿整理工艺,基于分子量不同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可以填充大小不同的胶原纤维间隙,在漂洗之后、复鞣之前增加“填空”工序,利用两性离子聚合物对由胶原纤维组成的湿革空松部位进行选择性填充以改善皮革的部位差;而进一步的,两性离子聚合物添加时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分多次加入(先大后小),使填充更好,有利于提高粒面的平细度;进一步的,胶原纤维本身为两性,但经过铬鞣后带有一定的阳离子,因此,填空工序中配合加入阴离子聚合物调整胶原纤维的电性,有助于提升两性聚合物的选择性填充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采用的试剂和产品也均为可商业获得的。未详细描述的各种过程和方法是本领域中公知的常规方法,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废牛毛为兴业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革脱毛所产生的废牛毛,所用试剂均为通过商业途径可以购买到的常用试剂。

实施例1

实施例1揭示的是,一种改善皮革部位差问题的皮革湿整理工艺,包括如下工序:

1、将经过挤水、削匀的蓝湿革组批,称重,以蓝湿革重量为100重量份计算其它物质的加入量;

2、漂洗:在转鼓中加入45℃的水300份、甲酸0.5份,表面活性剂borronsaf0.2份,转60闽,排水干净;并用300份35℃的水洗5min;

3、填空:在经过漂洗的蓝湿革的转鼓中加入35℃的水120份,2.5份三聚氰胺-醛缩合的两性树脂(汤普勒,trupotanmau),2份改性蛋白(达威,dowelltantb66),转50min,在转鼓转动过程中用甲酸钠调节ph为4.0-4.2;

4、复鞣:将经过填空处理的蓝湿革的转鼓中加入1份染料、2份三聚氰胺复鞣剂tanintanrx-l(铭众)、2份丙烯酸复鞣剂leukotan1084(朗盛),转60min,之后加入4份铬鞣剂(土耳其劲山公司),2份含铬合成鞣剂bo(上海均亚实业有限公司),1份改性戊二醛鞣剂gta(斯塔尔化工有限公司),1份芳香族加脂剂xsw(齐河力厚化工有限公司),转90min,用甲酸钠调节ph至4.0,转120min后静置240min;然后转10min,排水干净;

5、中和:在经过复鞣的排水干净的转鼓中加入100份35℃的水,1.5份甲酸钠,1份中和单宁pak(晋江市金峰化工贸易有限公司),1份芳香族加脂剂xsw,转20min;用小苏打调节ph至4.8、转60min;加入3份苯乙烯马来酸酐聚合物(上海均亚实业有限公司,泰格25),转60min;排水干净;用300份35℃的水进行水洗5min;

6、填充、染色:在经过中和的排水干净的转鼓中加入80份35℃的水,3份中分子丙烯酸树脂鞣剂r35(上海均亚实业有限公司),1份合成加脂剂5193(德美亭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转30min;加入5份荆树皮植物鞣剂fs(温州优熙尔商务有限公司)、3份分散单宁369(德美亭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份芳香族聚合物rxy(德美亭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份芳族羟基酚和酚磺酸缩合物rl(德瑞皮革化工有限公司)、2份双氰胺df-585(济南尚诺化工有限公司)、3份蛋白填充剂sd(厦门市万通利化工材料有限公司)、1份辅助型合成鞣剂jom(浙江盛汇皮革化工有限公司)、3份染料,转60min;加入3份中、小分子丙烯酸树脂鞣剂r83(汤普勒皮革化工材料有限公司)、1份卵磷脂ltp(意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转90min;

7、加脂:补充200份52℃的水、3份酚类缩合物b(上海均亚实业有限公司),转30min;加入4份卵磷脂ltp(意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3份硫酸化牛蹄油coyd-7(意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2份硫酸化蓖麻油bca(意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3份合成加脂剂5193(德美亭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份羊毛脂加脂剂zbn(bastaninternationtradeltd)、2份大、中分子丙烯酸树脂鞣剂1084(朗盛皮革化工有限公司),转120min;

8、套色:分2次加入2份甲酸,转30min;排水干净;加入300份52℃的水、0.5份染料、转15min,加入0.7份甲酸转15min;再加入0.5份染料、转15min,0.8份甲酸、转15min,最后加入0.5份油蜡加脂剂ssw(斯塔尔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转30min。

通过实施例1所述改善皮革部位差问题的皮革湿整理工艺整理后的整张坯革整张坯革不松面,手感丰满,厚度几乎均匀一致,原腹部空松部位与其它部位相比几乎无差异;利用率提高10%左右。

实施例2

实施例2中改善皮革部位差问题的皮革湿整理工艺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的填空工序如下:在经过漂洗的蓝湿革的转鼓中加入35℃的水120份,2份阴离子聚羧酸盐(西班牙inco,incoflorpretananf),2份三聚氰胺-醛缩合的两性树脂(汤普勒,trupotanmau),转50min,用甲酸钠调节ph为4.0-4.2。

通过实施例2所述改善皮革部位差问题的皮革湿整理工艺整理后的整张坯革整张坯革不松面,手感丰满,厚度几乎均匀一致,原腹部空松部位与其它部位相比几乎无差异;利用率提高10%左右。

实施例3

实施例3中改善皮革部位差问题的皮革湿整理工艺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区别在于,实施例3中的填空工序如下:在经过漂洗的蓝湿革的转鼓中加入35℃的水120份,1.5份丙烯酸聚合物(德瑞,magnopaltgr),调节ph为4.0,转30min;加入1.5份阴离子聚羧酸盐(西班牙inco,incoflorpretananf),调节ph为4.1,转30min;2份三聚氰胺-醛缩合的两性树脂(汤普勒,trupotanmau),调节ph为4.2,转60min。

通过实施例3所述改善皮革部位差问题的皮革湿整理工艺整理后的整张坯革整张坯革不松面,手感丰满,厚度几乎均匀一致,原腹部空松部位与其它部位相比几乎无差异;利用率提高10%左右。

综上所述,所述改善皮革部位差问题的皮革湿整理工艺在漂洗之后、复鞣之前增加“填空”工序,利用两性离子聚合物对由胶原纤维组成的湿革空松部位进行选择性填充,能有效改善皮革部位差问题,通过所述改善皮革部位差问题的皮革湿整理工艺整理后的整张坯革厚度几乎均匀一致,腹部空松部位与其它部位几乎无差异,提高了坯革粒面平细度,坯革利用率可提高5-10%。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