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木塑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9769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木塑门,属于木塑门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有新的认识和更高的要求,关注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门窗作为建筑的围护结构,具有遮风挡雨保温隔热的左右,但是普通的门窗不具备抑菌作用,即使每天擦拭仍然有很多细菌在门窗表面,因此我们经常用手接触门窗,一些细菌会传染给人们。目前国内还没有将抗菌材料应用在门领域的报道,木塑门是采用木材超细粉粒与高分子树脂混合,通过模塑化工工艺制造而成,兼有木材和塑料的优良特性,生产的制品达到了真正仿木的效果。由于使用的原料和生产过程没有使用胶水粘合,不会产生甲醛、苯、氨、三氯乙烯等有害物质,是替代传统木材的绿色环保新型材料。但是现有的木塑板对原料的要求高,所以成本偏高。并且现有的木塑门由于其结构特性,不耐用、使用寿命短、阻燃和抗菌性能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抗菌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且阻燃效果好的木塑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菌性能好,成本低且功能较为多样的木塑门。

本发明的一种抗菌木塑门由以下原材料构成:木粉40-50份、pvc45-50份、增塑调节剂5-8份、润滑剂2-5份、轻质碳酸钙粉15-20份、偶氮二甲酸胺发泡剂1-3份、植物大豆油2-5份、苯乙烯3-5份、氯化聚乙烯5-12份、稳定剂5-10份、聚乙烯蜡0.5-1份、抗菌剂10-15份、云母粉5-10份、阻燃剂3-8份。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抗菌木塑门由以下原材料构成:木粉45份、pvc50份、增塑调节剂5份、润滑剂2份、轻质碳酸钙粉15份、偶氮二甲酸胺发泡剂1份、植物大豆油2份、苯乙烯3份、氯化聚乙烯5份、稳定剂5份、抗菌剂10份、云母粉5份、阻燃剂3份。

作为优选,所述的木粉为阔叶木粉、针叶木粉、杂木粉、松木粉、稻糠粉、秸秆、花生壳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粉碎过80-120目筛即可,木粉选取范围广,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抗菌剂包括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银,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银重量比为1:1。

作为优选,所述的阻燃剂为磷系高分子阻燃剂,阻燃性能好。

本发明中一种抗菌木塑门的制备方法:将上述抗菌木塑门原料中的木粉和pvc、增塑调节剂一起送入混料机中混合一段时间后再依次加入润滑剂、轻质碳酸钙粉、偶氮二甲酸胺发泡剂、植物大豆油、苯乙烯、氯化聚乙烯、稳定剂、抗菌剂、云母粉和阻燃剂,将物料混合均匀后加热到110-130℃,接着冷却至50-60℃然后放入至料筒内,将料筒内混合好的物料放入挤出机,挤出后经模具成型,冷却定型,牵引切割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此种抗菌木塑门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产品的韧性和强度均符合国家标注,并且此种木塑门在制备的过程中加入了抗菌材料和阻燃材料,因此制备的木塑门抗菌性能和阻燃性能好,安全性能高,适合范围较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抗菌木塑门由以下原材料构成:阔叶木粉45份、pvc50份、增塑调节剂5份、润滑剂2份、轻质碳酸钙粉15份、偶氮二甲酸胺发泡剂1份、植物大豆油2份、苯乙烯3份、氯化聚乙烯5份、稳定剂5份、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5份、纳米氧化银抗菌剂5份、云母粉5份、磷系高分子阻燃剂3份。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抗菌木塑门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抗菌木塑门原料中的木粉和pvc、增塑调节剂一起送入混料机中混合一段时间后再依次加入润滑剂、轻质碳酸钙粉、偶氮二甲酸胺发泡剂、植物大豆油、苯乙烯、氯化聚乙烯、稳定剂、抗菌剂、云母粉和阻燃剂,将物料混合均匀后加热到110-130℃,接着冷却至50-60℃然后放入至料筒内,将料筒内混合好的物料放入挤出机,挤出后经模具成型,冷却定型,牵引切割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木塑门,它涉及木塑门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的抗菌木塑门由以下原材料构成:木粉40‑50份、PVC45‑50份、增塑调节剂5‑8份、润滑剂2‑5份、轻质碳酸钙粉15‑20份、偶氮二甲酸胺发泡剂1‑3份、植物大豆油2‑5份、苯乙烯3‑5份、氯化聚乙烯5‑12份、稳定剂5‑10份、聚乙烯蜡0.5‑1份、抗菌剂10‑15份、云母粉5‑10份、阻燃剂3‑8份。此种抗菌木塑门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产品的韧性和强度均符合国家标注,并且此种木塑门在制备的过程中加入了抗菌材料和阻燃材料,因此制备的木塑门抗菌性能和阻燃性能好,安全性能高,适合范围较广。

技术研发人员:曹祥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兴市嵘鑫氟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7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