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豆淀粉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05800发布日期:2019-06-25 23:21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豆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豆淀粉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土豆又称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我国的土豆产量丰富,每年的产量有几千万吨。一般新鲜土豆中所含成分为: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除此以外,马铃薯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土豆不但营养价值很高,土豆中淀粉含量也高,块茎含淀粉量为15~25%。土豆淀粉是当前人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淀粉形式之一,现有的提取土豆淀粉的方法提取率较低,土豆淀粉的颜色也不纯,应用受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土豆淀粉的制作方法,制作的土豆淀粉质量好、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土豆淀粉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土豆洗干净并去皮,切片备用;(2)将切好的土豆片放入到粉碎机中,加入清水,粉碎成浆液,过滤除去残渣;(3)进行灭菌处理;(4)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5)将萃取后的产物进行干燥、粉碎即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土豆片的厚度为2~4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土豆片和清水的重量比为1:8~12。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过滤的筛孔直径为100~150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中采用紫外线进行灭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4)中co2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温度为25~35℃,压力为0.3~0.7mpa,co2流速为25m/s~45m/s。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5)中干燥条件为60~70℃条件下真空干燥1.5h~2.5h,粉碎粒径为5μm~15μm。

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co2超临界流体方法萃取土豆淀粉,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纯度高显著优点,对原料的使用利用率高,并且对环境无污染,co2超临界流体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紫外线进行灭菌,能够破坏土豆中含有的龙葵素生物碱,提高了土豆淀粉的使用安全性,对人体健康有益;本发明制备的土豆淀粉品质佳、口感好,产品颗粒度均一,色泽纯净,质量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土豆淀粉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土豆洗干净并去皮,切片备用,土豆片的厚度为3mm;

(2)将切好的土豆片放入到粉碎机中,加入10倍土豆重量的清水,粉碎成浆液,用筛孔直径为130目的筛子过滤除去残渣;

(3)用紫外线进行灭菌处理;

(4)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co2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温度为25℃,压力为0.3mpa,co2流速为25m/s;

(5)将萃取后的产物在65℃条件下真空干燥2h,粉碎得到粒径为10μm的土豆淀粉。

实施例2

(1)将土豆洗干净并去皮,切片备用,土豆片的厚度为2mm;

(2)将切好的土豆片放入到粉碎机中,加入8倍土豆重量的清水,粉碎成浆液,用筛孔直径为100目的筛子过滤除去残渣;

(3)用紫外线进行灭菌处理;

(4)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co2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温度为30℃,压力为0.5mpa,co2流速为35m/s;

(5)将萃取后的产物在60℃条件下真空干燥2.5h,粉碎得到粒径为5μm的土豆淀粉。

实施例3

(1)将土豆洗干净并去皮,切片备用,土豆片的厚度为4mm;

(2)将切好的土豆片放入到粉碎机中,加入12倍土豆重量的清水,粉碎成浆液,用筛孔直径为150目的筛子过滤除去残渣;

(3)用紫外线进行灭菌处理;

(4)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co2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温度为35℃,压力为0.7mpa,co2流速为45m/s;

(5)将萃取后的产物在70℃条件下真空干燥1.5h,粉碎得到粒径为15μm的土豆淀粉。

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土豆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豆淀粉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土豆洗干净并去皮,切片备用;(2)将切好的土豆片放入到粉碎机中,加入清水,粉碎成浆液,过滤除去残渣;(3)进行灭菌处理;(4)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5)将萃取后的产物进行干燥、粉碎即得。本发明制备的土豆淀粉品质佳、口感好,产品颗粒度均一,色泽纯净,质量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刘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明小井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7.12.18
技术公布日:2019.06.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