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受紫外线的塑料编织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6348发布日期:2019-06-25 23:25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塑料编织袋领域,具体是一种耐受紫外线的耐用型编织袋。



背景技术:

塑料编织袋广泛应用于水泥、肥料、化工、管道、单丝、电线电缆、日用品等领域的产品包装,但是以聚丙烯或者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的传统技术生产的编织袋,耐候性差,在冬季低温时,容易出现发硬、发脆、脱膜、起皮、断裂等问题,在夏季高温、紫外线穿透力强时,容易出现老化、龟裂、韧性差、强度低等问题,机械性能和电性能大大降低,以至于失去使用价值。对于需要在户外储存和运输的编织袋,在不添加抗老化剂的情况下,使用寿命一般只有25~30d,其中阳光中的紫外线和大气中的氧引起的“光氧老化”是造成其使用寿命降低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塑料袋的抗氧化性能,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耐受紫外线的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通过混合、干燥搅拌、熔融、挤出成膜工序制得:聚丙烯100份、低密度聚乙烯50份、酚醛树脂22~26份、二硫化钼7~11份、聚碳酸酯1.6~2.4份、桃树粉末7~9份、碳黑1.2~1.4份、抗紫外线助剂jc-790b2~4份、抗氧化剂1~2份、改性添加剂5~9份、滑石粉6~12份、玻璃纤维2~15份、添加母料4~8份。

所述的滑石粉和玻璃纤维在使用之前经过硅烷偶联剂活化处理;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含双键或烷氧基的分子;所述的桃树粉末制备方法为老化的桃树皮经过90℃温度干燥后,利用研磨机研磨,再过600目网筛,收集粉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易得,制得的编织袋力学性能优异,抗紫外线性能良好,在高温高紫外线照射下依然可以使用,提高了塑料编织袋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耐受紫外线的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通过混合、干燥搅拌、熔融、挤出成膜工序制得:聚丙烯100份、低密度聚乙烯50份、酚醛树脂22~26份、二硫化钼7~11份、聚碳酸酯1.6~2.4份、桃树粉末7~9份、碳黑1.2~1.4份、抗紫外线助剂jc-790b2~4份、抗氧化剂1~2份、改性添加剂5~9份、滑石粉6~12份、玻璃纤维2~15份、添加母料4~8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石粉和玻璃纤维在使用之前经过硅烷偶联剂活化处理;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含双键或烷氧基的分子。

进一步的,所述桃树粉末制备方法为老化的桃树皮经过90℃温度干燥后,利用研磨机研磨,再过600目网筛,收集粉末。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云母40~50份、磷酸钙15~18份、氯化钠8~13份、活性无水硫酸铜1~3份、氧化铝2~3份、石英砂1~3份;制备方法是将云母用15~20%的硫酸溶液洗涤15~25min,然后过滤干燥处理,干燥后的云母和石英砂均匀混合后,一起送入350~450℃隧道炉内烧培,烧培后的混合物研磨,并过250~300目网筛收集粉末,收集粉末再与其他剩余成分混合,并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搅拌反应时间为2h,然后造粒干燥,粒径大小为2-4mm。

使用本发明的材料生产的塑料编织袋,经测试,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保持55mm/min,符合国家标准gb/t1040;并可经受紫外光连续照射1000h。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塑料编织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耐受紫外线的塑料编织袋;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通过混合、干燥搅拌、熔融、挤出成膜工序制得:聚丙烯100份、低密度聚乙烯50份、酚醛树脂22~26份、二硫化钼7~11份、聚碳酸酯1.6~2.4份、桃树粉末7~9份、碳黑1.2~1.4份、抗紫外线助剂JC‑790B 2~4份、抗氧化剂1~2份、改性添加剂5~9份、滑石粉6~12份、玻璃纤维2~15份、添加母料4~8份。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易得,制得的编织袋力学性能优异,抗紫外线性能良好,在高温高紫外线照射下依然可以使用,提高了塑料编织袋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陈颜君;张小宾;陈小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枣阳市东航塑编彩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9
技术公布日:2019.06.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