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多角度机械传代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1348发布日期:2018-09-15 00:04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细胞多角度机械传代针,适用于人和动物的胚胎干细胞及诱导多功能干细胞饲养过程中的传代、冻存,及诱导分化或再编程研究;是一种在干细胞饲养过程中能广泛应用的多功能专用工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人和动物的胚胎干细胞及多功能干细胞的饲养、传代及冻存过程中,通常有酶消化传代及机械传代两种方法。酶消化传代很难将已分化或部分分化的干细胞克隆与未分化的干细胞克隆分开,且会影响细胞活性。而机械传代法可以仅将未分化的干细胞克隆传代或保存,且能够更好的保持干细胞的高活性,高存活率和未分化状态。这对于保持干细胞的特性至关重要。因此,采用机械传代法进行干细胞的饲养、传代及冻存比酶消化传代法有明显的优势。

现有技术中,在胚胎干细胞或诱导的多功能干细胞机械传代过程中,没有成熟的专用工具进行技术操作。人们只是用玻璃吸管临时火烧塑形而成的工具,存在如下问题:(1)形状、大小不规则,结构粗糙;(2)只能用于比较大的培养皿,不能用于比较小的6孔、12孔及24孔的高精度的培养板;(3)临时制作及实验操作困难,时间成本大。(4)没有确定形状和大小,难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解决现有临时制作的胚胎干细胞或诱导的多功能干细胞机械传代工具只能用于比较大的培养皿、不能用于比较小孔的培养板,且制作及实验操作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细胞多角度机械传代针。它能广泛适用于比较大的培养皿及比较小孔培养板,具有结构简洁、操作方便,便于在实验及临床中推广应用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干细胞多角度机械传代针,其结构特点是:包括手柄部和针体部,手柄部通过弯折部和针体部连接成多角度结构,手柄部与弯折部的连接处呈大于90度夹角,针体部与弯折部呈直线连接;弯折部为一级或二级以上弯曲结构,针体部的尾端形成弯折的细小针尖,形成从手柄部到针体部的外向式多级弯折多角度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针体部的弯折方向为对向手柄部的弯折方向,形成同向外向式多级弯折多角度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弯折部为二级弯曲结构,在各级弯折处形成90-145°弯折角,使机械传代针形成同向双折角二级弯折多角度结构弧形针。

进一步的,所述弯折部分为二段,第一段与针体部直线连接;第一段与第二段的连接处形成90-145°弯折角,第二段与手柄部为弯曲连接、构成弯曲部,第二段与手柄部的连接处形成90-145°弯折角。

进一步的,第一段长度为10mm,第二段长度为3mm,手柄部的长度为200mm,手柄部大小由1mm逐渐增粗至5mm。

进一步的,所述针体部的针尖弯折方向为远离手柄部的弯折方向,形成侧向外向式多级弯折多角度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弯折部为三级弯折结构、分为四段,第一段与针体部呈180°直线连接;第一段与第二段及第二段与第三段皆垂直连接,构成垂直部;第三段与第四段及第四段与手柄部的连接处各形成90-145°弯折角;使机械传代针形成侧向三折角三级弯折多角度结构弧形针。

进一步的,所述弯折部的第一段长度为2mm、第二段长度为20mm、第三段长度为50mm、第四段长度为50mm;手柄部的长度为200mm,所述手柄部大小由1mm逐渐增粗至5mm。

进一步的,所述针体部半圆形弧,弧的直径为2mm;针体部尾端形成细小的针尖。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部为硬质条状材料制成;所述针体部由硬质条状材料制成的弧形状结构;所述的硬质条状材料为不锈钢细棒或玻璃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柄部和针体部,手柄部通过弯折部和针体部连接成多角度结构,手柄部与弯折部的连接处呈大于90度夹角,针体部与弯折部第一段呈直线连接,弯折部为一级或二级以上弯曲结构,形成从手柄部到针体部的外向式多级弯折多角度结构;使用时弯折部的前部及针体部伸入细胞培养板的培养孔内,弯折部的后部和手柄部在培养孔外,可用于手持操作。针体部的尾端形成弯折的细小针尖,再结合手柄的弯折结构,因此能够解决现有胚胎干细胞或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临时机械传代工具存在只有用于比较大的培养皿、不能用于比较小孔的培养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洁、适用于比较大的培养皿及比较小孔的培养板、实验及临床操作方便、方便推广应用等特点和有益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手柄部呈一级或二级以上大于或等于90度弯曲结构,因此,在应用时,既能保证弯折部的前部及针体部伸入细胞培养板的培养孔内,又能保证弯折部的后部和手柄部更好地避开倒置显微镜的物镜,使用更方便灵活。

3、本实用新型的针体部的针尖弯折方向与手柄的弯折方向相同,形成同向弧形针;或针体部分的针尖弯折方向与手柄部分弯折方向不同,形成侧向弧形针。针体部的硬质条状材料弯折呈弧形,因此可避免在消毒及实验过程中刺伤操作者的手指,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弯折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包括手柄部1和针体部2,手柄部1通过弯折部3和针体部2连接成多角度结构,手柄部1与弯折部3的连接处呈180°夹角,针体部2与弯折部3的连接处呈180°夹角,弯折部3为一级或二级以上大于或等于90°弯曲结构,针体部2的尾端形成弯折的细小针尖21;形成从手柄部1到针体部2的外向式二级弯折多角度结构。

本实施例中:

所述针体部2的弯折方向为对向手柄部1的弯折方向,形成同向外向式二级弯折多角度结构。

所述弯折部3为二级弯曲结构,在各级弯折处形成90-145°弯折角,使机械传代针形成同向双折角二级弯折多角度结构弧形针。

所述弯折部3分为二段,第一段31与针体部2直线连接,第一段31与第二段32的连接处及第二段32与手柄部1皆形成90-145°弯折角;第一段31长度为10mm,第二段32长度为3mm,手柄部1的长度为200mm,手柄部1大小由1mm逐渐增粗至5mm。所述针体部2为半圆形弧,弧的直径为2mm;针体部2尾端形成细小的针尖21。手柄部1为硬质条状材料制成;所述针体部2由硬质条状材料制成的弧形状结构。所述的硬质条状材料为不锈钢细棒或玻璃材质。

实施例中,所述手柄部1、针体部2和弯折部3由不锈钢细棒构成,该不锈钢细棒由细至粗,即针体部2的前端针尖21细,到手柄部1的后端逐步变粗,由1mm变成5mm。所述手柄部1的前端半径小、后端半径大,形成一端细逐渐向另一端变粗的手柄,以此增加手持手柄的舒适度和稳定性。所述针体部2的针尖21弯折方向与手柄1的弯折方向相同,形成同向弧形针。从弯折部3到与手柄部1的连接处呈两个90-145°弯折,该弯折更好地避开倒置显微镜的物镜,使用更方便灵活,使机械传代针形成同向双折角弧形针。本实施例可用于在培养皿及6孔细胞板中培养的胚胎干细胞及诱导的多功能干细胞的机械传代。

如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例1在做干细胞传代实验时,手持手柄部1或弯折部3,通过弯折部3的部分(即第一段31)伸入倒置显微镜的物镜下的6孔细胞培养板4的培养孔41内,此时,弯折部3完全避开倒置显微镜的物镜,由手持弯折部3自由操作,带动针体部分2完成胚胎干细胞及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饲养或诱导分化实验工作。

本具体实施例1选择纯度及硬度非常高的不锈钢为材料,然后电解刨光即可。实验使用时,先将传代针清洗,将传代针表面的残余刨光粉及电解残余物清洗干净,然后包装、灭菌备用。在做干细胞传代实验时,直接取出,即可使用。实验结束后,再用75%的酒精消毒,然后用灭菌水冼净,斜插在细胞操作室中用紫外线消毒备用。下次使用时,可直接用75%的酒精消毒,再用灭菌水冼净,在细胞操作室中凉干即可使用。

本具体实施例1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可反复使用,减少在胚胎干细胞及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传代及挑选克隆过程中临时火烧塑形的时间成本及不确定性,且实现了在6孔细胞培养板中干细胞克隆的机械传代的可能性。使干细胞克隆得以保持未分化状态无限制传代或纯化某种特性的克隆。

具体实施例2:

参照图3至图5,本具体实施例2的特点是:所述针体部2的针尖21弯折方向为远离手柄部1的弯折方向,形成侧向外向式多级弯折多角度结构。所述弯折部3为三级弯折结构、分为四段,第一段3A与针体部2直线连接;第一段3A与第二段3B及第二段3B与第三段3C皆垂直连接,构成垂直部;第三段3C与第四段3D及第四段3D与手柄部1的连接处皆形成90-150°弯折角;使机械传代针形成侧向三折角三级弯折多角度结构弧形针。所述弯折部3的第一段3A长度为2mm、第二段3B长度为20mm、第三段3C长度为50mm、第四段3D长度为50mm;手柄部1的长度为200mm,所述手柄部1大小由1mm逐渐增粗至5mm。其余同上实施例。

本具体实施例2的作用原理如下: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手柄部1、针体部2和弯折部3的硬质条状材料为不锈钢材质,所述针体部2的针尖21弯折方向与手柄部1弯折方向不同,针尖21部分向外折弧形弯曲,形成侧向弧形针。所述弯折部3分为四段,第一段3A与针体部2直线连接;第一段3A与第二段3B及第二段3B与第三段3C皆垂直连接,构成垂直部,可以方便将针体部及手柄第一段3A伸入12或24孔培养板的培养孔内。第三段3C与第四段3D的连接处形成90-150°弯折角a,第四段3D与手柄部1的连接处形成90-150°弯折角b。弯折角a的弯折更好地避开倒置显微镜的物镜,使用更方便灵活,形成干细胞侧向多角机械传代针。所述弯折部3的第一段3A长度为2mm、第二段3B长度为20mm、第三段3C长度为50mm、第四段3D长度为50mm;手柄部1的长度为200mm,所述手柄部1大小由1mm逐渐增粗至5mm。所述针体部2弯折为2mm的半圆形弧。本实施例可用于在12孔及24孔细胞板中培养的胚胎干细胞及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机械传代。

如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例2在做干细胞传代实验时,手持手柄部1,通过弯折部3的垂直部分(即第一段3A)伸入倒置显微镜的物镜下的12孔或24孔细胞培养板4的培养孔41内,此时,弯折部分完全避开倒置显微镜的物镜,由手持手柄部自由操作垂直部分带动针体部2完成培养的胚胎干细胞及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实验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硬质条状材料为不锈钢细棒或玻璃材质。采用玻璃材质制成而成,形成多次或一次性使用的传代针;采用不锈钢材质所制的,可消毒后反复多次使用,形成多次使用传代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