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58175发布日期:2018-06-12 11:09阅读:7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脂提取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
背景技术
:食用油脂生产厂精炼废白土助滤剂一般含25-30%的油脂,对其中的油脂的提取利用一直是植物油脂厂生产企业面临的难题。目前,一般有三种提取油脂的处理工艺:第一种是采用专门废白土助滤剂溶剂浸出处理;第二种是蒸汽加温调质后采用液压压榨机压榨;第三种是采用盐水蒸煮萃取。虽然采用盐水蒸煮萃取再提取油脂的工艺设备简单,但是存在出油率低、处理后的废弃助滤剂需要专门晾晒或烘干、污水量不好处理等问题。虽然蒸汽加温调质后采用液压压榨机压榨的设备简单、投资少、环境影响小,但是采用该工艺最终获得的出油率低,且生产量小而难以规模化。综上所述,一种具有生产投资少、操作简单、油脂回收率高、无二次污染的废白土中油脂提取的工艺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具有生产投资少、油脂回收率高、无二次污染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重量百分含量为80-90%的饲料粕与重量百分含量为10-20%的精炼废白土助滤剂充分混合,经浸出蒸脱处理,获得浸出粕和毛油;B,将步骤A中获得的浸出粕经筛选分级,将小于100目的浸出粕进行回收再作为脱溶的载体使用,将筛下的不小于100目的浸出粕与废白土助滤剂作为肥料原料:所述步骤A中的饲料粕包括大豆粕、花生粕、菜籽粕、玉米胚芽粕、芝麻粕、植物纤维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饲料粕的细度为10-90目;所述步骤A中,饲料粕的含油量为0.8-1.5%;所述步骤A中,浸出蒸脱处理之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细度为100-200目,含油量为25-30wt%;所述步骤A中获得的浸出粕的含水量为8-10wt%,浸出粕的含油量为0.8-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按照上述重量百分含量混合饲料粕和精炼废白土助滤剂后,在浸出蒸脱处理时,高含油、高细度的废白土助滤剂承担了浸出与脱溶载体作用,降低了饲料粕的平均含油量并提高了饲料粕的松散度,且为溶剂在饲料粕中的浸出渗透与烘干脱溶蒸汽穿透创造了较好的条件。由于饲料粕与精炼废白土助滤剂载体与相互配合,使精炼废白土助滤剂中的油脂被充分浸提出来,较好实现了精炼废白土助滤剂油脂的回收。而获得的浸出粕在该含水量范围内,且经筛选分级后,颗粒度粗的浸出粕与废白土助滤剂还可进行回收使用,承担下批次废白土助滤剂浸出提油载体的作用。步骤B中,将获得的浸出粕进行筛选,并且将浸出粕内不小于100目的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筛选出来作为饲料的原料,将小于100目粗颗粒浸出粕再次作为精炼废白土助滤剂浸出的载体,浸出粕的反复使用也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且不易造成后续操作中浸出设备的堵塞情况。大豆粕、花生粕、菜籽粕、玉米胚芽粕、芝麻粕、植物纤维粉、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成本低,且利用了精炼废白土助滤剂,减少其造成的二次污染,在生产过程中,投资较少。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A中的浸出蒸脱处理中,浸出处理的时间为60-150min,重复经过溶剂喷淋和滴干操作5-8次,蒸脱时间30-40min,烘干脱溶温度100-110℃,获得的浸出粕经引爆试验合格。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使饲料粕、精炼废白土助滤剂与溶剂充分接触,并使其中的油脂被充分地浸提出,从而提高油脂的回收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经过溶剂喷淋和滴干操作时,溶剂的浓度为80-10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溶剂的浓度在80-100%的范围内,有助于使饲料粕与精炼废白土助滤剂混合物中的油脂被充分浸提出。进一步优选为:第1-5次所述经过溶剂喷淋和滴干操作时,溶剂的浓度为[80%,90%),溶剂的温度为50-5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溶剂喷淋过程中,先采用温度较高且浓度较高的溶剂进行浸提,且从第1次到第5次的喷淋操作,溶剂的浓度以3-5%的梯度增加,且溶剂温度在50-55℃时有利于溶剂的渗透,有助于逐渐提高溶剂对饲料粕和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浸提作用,从而使其中的油脂被逐渐浸提出。进一步优选为:第6-8次所述经过溶剂喷淋和滴干操作时,溶剂的浓度为90-100%,溶剂的温度为5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第6次到第8次的喷淋操作,两次喷淋时,溶剂的浓度从高到低分布,经过第1-5次的喷淋和滴干操作,饲料粕和精炼废白土助滤剂形成的混合物已经与溶剂充分接触,再继续采用更高浓度的溶剂进行喷淋,从而使其中的油脂被更加迅速地浸提出,进一步提高了出油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溶剂的体积跟饲料粕与精炼废白土助滤剂形成的混合物的体积之比为30-50∶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足够体积的溶剂经过多次喷淋之后,能够充分渗透进入混合物中,并有助于对混合物中的油脂进行充分浸出。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A中,蒸脱处理时,饲料粕与精炼废白土助滤剂形成的混合物的厚度为60-80cm。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瞬间喷淋的溶剂在混合物上有3-5s停留,再正常渗透下去,有助于达到较好的溶剂渗透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蒸脱处理时,连续喷淋的溶剂落在饲料粕与精炼废白土助滤剂形成的混合物上,且自由流淌宽度为50-80cm。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续喷淋的溶剂能够在混合物上自由流淌,且流淌宽度为50-80cm,说明饲料粕与精炼废白土助滤剂形成层状的混合物具有一定的密实性,不易使精炼废白土助滤剂因为受到喷淋出的溶剂而被冲刷,从而降低了精炼废白土助滤剂堵塞设备的概率。另外,也说明了溶剂在混合物中具有较好的渗透效果。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饲料粕和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相互配合,经过浓度为80-100%的溶剂连续喷淋和滴干操作,可使精炼废白土助滤剂获得较高的油脂回收率;且饲料粕和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所需成本较低;2.第1-5次所述经过溶剂喷淋和滴干操作时,溶剂的浓度为[80%,90%),溶剂的温度为50-55℃;第6-8次所述经过溶剂喷淋和滴干操作时,溶剂的浓度为90-100%,溶剂的温度为50℃,从而进一步提高油脂的回收率;3.经过浸提后,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经过筛选分级,将小于100目的浸出粕进行回收利用再次作为饲料粕浸出的载体,将不小于100目的浸出粕和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细粉末收集作为肥料原料,减少了二次污染的可能。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废白土的提油工艺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可参考图1):A,将细度为90目、含油量为1.2%的饲料粕,与细度为100-200目、含油量为28wt%的精炼废白土助滤剂充分混合,饲料粕与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重量百分含量如表1所示;经浸出蒸脱处理:饲料粕与精炼废白土助滤剂形成的混合物的厚度为60cm;重复经过溶剂喷淋和滴干操作8次,第1-5次所述经过溶剂喷淋和滴干操作时,溶剂的浓度分别为80%、82%、85%、86%、89%,溶剂的温度分别为85℃、88℃、90℃、92℃、95℃,第6-8次所述经过溶剂喷淋和滴干操作时,溶剂的浓度为100%、95%、90%,溶剂的温度为90℃、85℃、80℃,溶剂的体积跟饲料粕与精炼废白土助滤剂形成的混合物的体积之比为50∶1;连续喷淋的溶剂落在混合物上可自由流淌宽度为80cm,总的喷淋浸出处理的时间为150min,第1-5次喷淋和滴干所用的时间与第6-8次喷淋和滴干所用的时间之比为3∶1,浸出粕经100-110℃烘干脱溶后引爆试验合格,获得毛油以及浸出粕;B,将步骤A中获得的浸出粕经筛选分级,将小于100目的浸出粕进行回收利用,将不小于100目的浸出粕和精炼废白土助滤剂作为肥料原料。实施例2-3: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饲料粕与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重量百分含量如表1所示,实施例2-3中的饲料粕的细度为10目和30目。表1实施例1-3中饲料粕与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重量百分含量(%)实施例4: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饲料粕为玉米胚芽粕,细度为50目。实施例5: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饲料粕为重量百分含量比为1∶1的菜籽粕、玉米胚芽粕,细度为60目。实施例6: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A中,饲料粕的含水量为8wt%、含油量为0.8wt%;浸出蒸脱处理之前的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含油量为26wt%。实施例7: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A中,饲料粕的含水量为6wt%、含油量为1.0wt%;浸出蒸脱处理之前的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含油量为25wt%。实施例8: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A中,饲料粕的含水量为7wt%、含油量为1.5wt%;浸出蒸脱处理之前的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含油量为30wt%。实施例9: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A中的浸出、蒸脱处理时,饲料粕与精炼废白土助滤剂形成的混合物的厚度为70cm。实施例10: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A中的浸出、蒸脱处理时,饲料粕与精炼废白土助滤剂形成的混合物的厚度为80cm。实施例11: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A中,重复经过溶剂喷淋和滴干操作8次,第1-5次所述经过溶剂喷淋和滴干操作时,溶剂的浓度为80%、82%、85%、86%、89%,溶剂的温度为55℃,第6-8次所述经过溶剂喷淋和滴干操作时,溶剂的浓度为100%,溶剂的温度为50℃,溶剂的体积跟饲料粕与精炼废白土助滤剂形成的混合物的体积之比为30∶1。实施例12: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A中,重复经过溶剂喷淋和滴干操作8次,第1-5次所述经过溶剂喷淋和滴干操作时,溶剂的浓度为80%,溶剂的温度为55℃、54℃、53℃、52℃、51℃,第6-8次所述经过溶剂喷淋和滴干操作时,溶剂的浓度为90%,溶剂的温度为50℃,溶剂的体积跟饲料粕与精炼废白土助滤剂形成的混合物的体积之比为40∶1。实施例13: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A中,喷淋的溶剂落在混合物上可自由流淌宽度为60cm。实施例14: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A中,喷淋的溶剂落在混合物上可自由流淌宽度为50cm。实施例15: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A中,总的喷淋浸出处理的时间为60-150min,第1-5次喷淋和滴干所用的时间与第6-8次喷淋和滴干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5∶1。实施例16: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A中,总的喷淋浸出处理的时间为60-150min,第1-5次喷淋和滴干所用的时间与第6-8次喷淋和滴干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1。对比例1-2: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饲料粕和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重量百分含量如表2所示。表2对比例1-2中饲料粕与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重量百分含量(%)对比例3: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与对比例1的区别在于,喷淋和滴干的次数为3次,且每次喷淋的溶剂的浓度为60%,温度为30℃。对比例4: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1-5次所述经过溶剂喷淋和滴干操作时,溶剂的浓度为60%,溶剂的温度为55℃;第6-8次所述经过溶剂喷淋和滴干操作时,溶剂的浓度为70%,溶剂的温度为50℃。对比例5:一种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提油工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B中,不对浸出粕进行筛选分级处理,直接将浸出粕回收利用。试验:油脂回收率试验试验方法:1.分别对实施例1-16、对比例1-5中浸出前后获得的废白土进行含油量的检测,记录并分析;2.称量实施例1-16、对比例1-5的步骤B中,经筛选分级后,可重新回收利用的浸出粕占步骤A中的浸出粕的百分含量,记录并分析结果。试验结果:实施例1-16、对比例1-5中浸出前后获得的废白土的含油量、油脂回收率如表3所示;实施例1-16、对比例1-5中可回收利用的浸出粕的百分含量如表4所示。表3实施例1-16、对比例1-5中获得的废白土的含油量、油脂回收率由表3可知,实施例1-16中获得的浸出后的废白土中的含油量比浸出前的废白土的含油量降低很多,从油脂回收率可以看出,油脂的回收率保持在95-96%之间。而对比例1-4中,油脂回收率较低,在81-89%的范围内。其中,对比例1-2与实施例1-3相比,饲料粕与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不同,导致最终对比例1-2中的油脂回收率低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占比过大,导致油脂的过滤效果差,从而难以被浸提出。对比例3和4中浸出粕的油脂回收率低于实施例1、11-12中浸出粕的油脂回收率,原因在于浸出喷淋时溶剂的喷淋次数较少且溶剂的浓度较低、溶剂的温度较低这些因素,在浸提过程中,溶剂会吸收饲料粕和精炼废白土助滤剂形成的混合物中的热量,且难以将废白土中的油脂充分浸提出。虽然对比例5中浸出粕的油脂回收率与实施例1中浸出粕的油脂回收率相同,但在回收使用浸出粕进行浸提出油时,由于其中原本含有大量细度大于等于100目的精炼废白土助滤剂,且在初次浸出蒸脱时产生的细度变成大于等于100目的浸出粕,均会影响再次使用时的油脂回收率,还会增加堵塞设备的概率,增加疏通或者维修成本,也不利于批量化提取油脂。表4实施例1-16、对比例1-5中可回收利用的浸出粕的百分含量试验组可回收利用的浸出粕的百分含量(%)实施例185实施例283实施例385实施例487实施例588实施例686实施例785实施例885实施例986实施例1085实施例1185实施例1286实施例1387实施例1485实施例1585实施例1687对比例132对比例258对比例345对比例485对比例5100由表4可知,实施例1-16中浸出粕的可回收利用率较高,而对比例1-3中浸出粕的可回收利用率较低,说明原料中饲料粕、精炼废白土助滤剂中的占比对油脂的回收以及浸出粕的回收具有重要的影响,若精炼废白土助滤剂的占比过大,则会导致废白土的出油率降低,并且导致饲料粕在浸提过程中细度进一步变小,进而导致浸出粕的回收利用率降低。对比例4中,饲料粕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0%,而浸出粕的可回收利用率占45%,虽然占比较高,但结合表3,油脂回收率较低。说明蒸脱过程中喷淋工艺对于油脂的提取具有重要作用。对比例5与实施例1中浸出粕的可回收利用率相同,主要是将所有的浸出粕连同精炼废白土助滤剂一起进行回收利用,但由于其中原本含有大量细度大于等于100目的精炼废白土助滤剂,且在初次蒸脱时产生的细度变成大于等于100目的浸出粕,会增加堵塞设备的概率,增加疏通或者维修成本。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