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用可释放丁苯胶粉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53377发布日期:2018-08-10 21:26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丁苯胶粉制备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沥青用可释放丁苯胶粉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粉末橡胶的生产方法很多,主要包括机械粉碎法、喷雾干燥法和凝聚法。但由于橡胶的自粘性,需要向橡胶中加入20-30%的无机或有机隔离剂,才能起到很好的隔离效果,物理的包覆后的丁苯橡胶在改性沥青使用过程中难以释放,而且无机隔离剂会导致沥青均匀度下降,严重影响沥青低温延展性。有专利中介绍的一种改性粉末丁苯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1)所用隔离剂为酸化凹凸棒土,为无机多孔材料;(2)隔离剂经过硅烷偶联剂进行改性,得到含硅的凹凸棒土,通过足够大的比表面积,使形成的粉末橡胶中隔离剂用量降低到10份以下,橡胶含量更高,更环保。但凹凸棒土紧密吸附于丁苯橡胶上,包裹后不容易释放,且无机材料的加入必定影响橡胶本身性能,应用于沥青改性,必定影响沥青低温延展性。鉴于此,发明沥青用可释放丁苯胶粉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势在必行。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用可释放丁苯胶粉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沥青用可释放丁苯胶粉微胶囊,由下述重分量的各组分制备而成:阴离子型丁苯胶乳中干胶的质量份为100份;去离子水200-250份;防老剂为0.5-1份;阳离子乳化剂4-7份,胶体稳定剂0.1-0.3份;电解质0.3-0.5份;壁材单体7-10份,引发剂0-0.3份,分子量调节剂0.01-0.1份;终止剂0.05-0.1份。制备沥青用可释放丁苯胶粉微胶囊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防老剂乳浊液配制:称取0.01-0.3份的阳离子乳化剂,加入0.5-1份去离子水,加热至25-65℃下搅拌溶解,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10%的皂液,搅拌状态下滴加防老剂0.5-1份进行乳化,防老剂乳浊液质量浓度为40-50%,此步骤中保证防老剂均一稳定;(2)稳定剂溶液配制:称取0.1-0.3份稳定剂,加入5-15份水,搅拌溶解,此步骤中保证稳定剂溶液均匀稳定。(3)阴离子型丁苯胶乳转型、附聚:按上述重量份取全部的阴离子丁苯胶乳,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稀释至干胶质量份为15-20%,加入3-5份阳离子乳化剂,搅拌均匀后,保证丁苯胶乳均匀稳定,滴加质量分数为35-37%盐酸,速度控制为5s/d,胶乳ph值控制为5-6,将步骤1配制的防老剂乳浊液全部加入,搅拌均匀得到阳离子丁苯胶乳,按步骤2配制的稳定剂全部加入,(对胶乳进行保护,滴加0.2-0.3份电解质,进行附聚,得到100-200μm大粒径丁苯胶乳;(4)将步骤3得到的产品阳离子丁苯胶乳加入,聚合釜中,按上述重量份一次性加入全部分子量调节剂、剩余乳化剂、1/3-1/2壁材单体、全部引发剂,控制反应釜温度为60-80℃,向其中滴加剩余单体,加料速度为20秒/克,反应1.5-2.5h,加入终止剂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后,滴加0.1-0.2份电解质凝聚后,经过低温喷雾得到粒状的丁苯胶粉,经过真空干燥得到丁苯橡胶微胶囊。前期壁材单体加入是通过预乳化吸附于胶粒表面,进行反应形成壁材,由于乳化效率不高,这样形成的壁材厚度不够均匀,后期通过滴加方式补加壁材单体,是在的形成壁材表面进一步接枝反应,形成壁材厚度更加均匀。上述制备过程中,用于制备微胶囊的胶乳为转型的阳离子性丁苯胶乳,经过附聚,丁苯胶粒粒径增大,表面带正电荷,吸附壁材单体,在胶束及稳定剂的保护下在胶粒表面合成微胶囊壁材,形成的微胶囊壁材与芯材之间存有水溶性保护空隙,干燥过程中芯材及保护脱水,形成“核桃”结构,在沥青加热条件下,壁材脱落,丁苯橡胶在沥青中溶胀、混合,提高沥青粘度、弹性;壁材熔于沥青提高沥青软化点。优选的防老剂为苯乙烯化苯酚、4-氨基联苯、防老剂mb、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体、4,4'-二(α-甲基苄基)二苯胺等通用型橡胶防老剂,经过乳化后,加入丁苯胶乳中,分散均匀,提高橡胶防老化效果。上述所述的壁材为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的pmma树脂,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树脂,苯乙烯、丙烯酸合成的苯丙树脂,苯乙烯合成的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等。单体的加入分两批次加入,形成的隔离效果更好微胶囊壁。所述稳定剂为pva、羟甲基纤维素钠等,溶液配制为0.1-5%水溶液,加入量为0.1-0.3份。所述的乳化剂为季铵盐类、咪唑啉类阳离子乳化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烷基咪唑啉季铵盐,分三批次加入,一部分为乳化防老剂,加量0.02-0.5份;一部分为丁苯胶乳转型,加量3-5份;一部分乳化壁材单体,加量1-2份。所述电解质为氯化钾、氯化钠、碳酸氢钠、硫酸镁、氯化钙等无机盐1种或多种。所述的引发剂为热分解型引发剂,过硫酸铵、过硫酸钾的水溶液,或过氧化氢异丙苯,加入量为0-0.3份。所述的分子量调节剂为9-14个碳原子的伯、仲、叔硫醇、硫醇酯和硫醇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终止剂为福美钠、多硫化钠。所述的微胶囊成型为低温喷雾得到微胶囊颗粒,干燥过程为40-50℃真空干燥得到丁苯橡胶微胶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型的阳离子性丁苯胶乳制备丁苯胶粉微胶囊,经过附聚,丁苯胶粒粒径增大,表面带正电荷,更容易吸附壁材单体,在胶束及稳定剂的保护下在胶粒表面合成微胶囊壁材,形成的微胶囊壁材与芯材之间存有水溶性保护空隙,干燥过程中芯材及保护脱水,形成“核桃”结构,在沥青加热条件下,壁材脱落,丁苯橡胶在沥青中溶胀、混合,提高沥青粘度、弹性;壁材熔于沥青提高沥青软化点。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①防老剂乳浊液配制:称取0.9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加去离子水至27g,加热至50℃溶解,加入18g防老剂sp,搅拌均匀后,配制成40%的防老剂乳浊液;②称取571g35%的丁苯胶乳,加入428g去离子水稀释,加入8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搅拌均匀,滴加质量分数为35-37%盐酸,速度控制为5s/d,调整胶乳ph值为5-6,加入上述1/10防老剂乳浊液,搅拌均匀得到阳离子丁苯胶乳,加入5g4%的pva溶液,搅拌,滴加25%kcl溶液2.4g进行附聚,得到100-200μm大粒径丁苯胶乳。③将大粒径丁苯胶乳加入聚合釜中,加入3.5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开启搅拌加入5g甲基丙烯酸甲酯,1g丙烯酸丁酯,叔十二硫醇0.1g,加入浓度为3%过硫酸钾溶液6g,控制反应釜温度为70℃,向其中滴加10g甲基丙烯酸甲酯、2g丙烯酸丁酯混合液,滴加速度为20秒/克,反应1.5h,加入福美钠0.16g,冷却至室温后,滴加1.6g25%kcl凝聚,调整喷雾干燥机温度100℃,得到粒状的丁苯胶粉,经过40℃真空干燥4h得到丁苯橡胶微胶囊。胶囊颗粒度小于1mm;丁苯胶粉成粉率96.8%,含水量0.29%实施例2聚苯乙烯①防老剂乳浊液配制:称取0.7g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去离子水至12.8g,加热至35℃溶解,加入10.5g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搅拌均匀后,配制成45%的防老剂乳浊液;②称取571g35%的丁苯胶乳,加入428g去离子水稀释,加入7g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搅拌均匀,滴加质量分数为35-37%盐酸,速度控制为5s/d,调整胶乳ph值为5-6,加入上述1/10防老剂乳浊液,搅拌均匀得到阳离子丁苯胶乳,加入20g1%的羟甲基纤维素纳溶液,搅拌,滴加25%kcl溶液1.6g进行附聚,得到100-200μm大粒径丁苯胶乳。③将大粒径丁苯胶乳加入聚合釜中,加入4g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开启搅拌加入5.3g苯乙烯,加入浓度为3%过硫酸钾溶液10g,控制反应釜温度为75℃,向其中滴加10.7g苯乙烯,滴加速度为20秒/克,反应2h,加入福美钠0.16g,冷却至室温后,滴加1.6g25%硫酸镁凝聚,调整喷雾干燥机温度120℃,得到粒状的丁苯胶粉,经过40℃真空干燥2.5h得到丁苯橡胶微胶囊。胶囊颗粒度小于1mm;丁苯胶粉成粉率98.5%,含水量0.68%实施例3①防老剂乳浊液配制:称取2.2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加去离子水至24.4g,加热至50℃溶解,加入20g防老剂mb,搅拌均匀后,配制成45%的防老剂乳浊液;②称取571g35%的丁苯胶乳,加入428g去离子水稀释,加入6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搅拌均匀,滴加质量分数为35-37%盐酸,速度控制为5s/d,调整胶乳ph值为5-6,加入上述1/10防老剂乳浊液,搅拌均匀得到阳离子丁苯胶乳,加入15g2%的羟甲基纤维素纳溶液,搅拌,滴加25%nacl溶液1.8g进行附聚,得到100-200μm大粒径丁苯胶乳。③称取5g马来酸酐、10g苯乙烯、20g丙酮、0.1g叔十二硫醇、0.02g引发剂过氧化异丙苯,加热至60℃,预聚15min,冷却后加入40g水,4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乳化,加入大粒径丁苯胶乳聚合釜中,控制反应釜温度为75℃,向其中滴加5g苯乙烯,滴加速度为20秒/克,反应1h,加入福美钠0.1g,冷却至室温后,滴加1.6g25%cacl2溶液凝聚,调整喷雾干燥机温度150℃,得到粒状的丁苯胶粉,经过40℃真空干燥2h得到丁苯橡胶微胶囊。胶囊颗粒度小于1mm;丁苯胶粉成粉率96.2%,含水量0.51%。实施例4①防老剂乳浊液配制:称取1.35gn-丁基-n,n-二(3,-氯-2-羟丙基)丁烷-1-铵盐,加去离子水至27g,加热至45℃搅拌溶解,加入18g4,4'-二(α-甲基苄基)二苯胺,搅拌均匀后,配制成40%的防老剂乳浊液;②称取571g35%的丁苯胶乳,加入428g去离子水稀释,加入5.5gn-丁基-n,n-二(3,-氯-2-羟丙基)丁烷-1-铵盐,搅拌均匀,滴加质量分数为35-37%盐酸,速度控制为5s/d,调整胶乳ph值为5-6,加入上述1/10防老剂乳浊液,搅拌均匀得到阳离子丁苯胶乳,加入10g2%的pva溶液,搅拌,滴加25%kcl溶液1.8g进行附聚,得到100-200μm大粒径丁苯胶乳。③将大粒径丁苯胶乳加入聚合釜中,加入3.5gn-丁基-n,n-二(3,-氯-2-羟丙基)丁烷-1-铵盐,开启搅拌加入9g苯乙烯,2g丙烯酸,0.05g正十二硫醇,加入浓度为3%过硫酸铵溶液6.7g,控制反应釜温度为65℃,向其中滴加9g苯乙烯,滴加速度为20秒/克,反应2.5h,加入多硫化钠0.16g,冷却至室温后,滴加1.8g25%cacl2凝聚,调整喷雾干燥机温度120℃,得到粒状的丁苯胶粉,经过40℃真空干燥2h得到丁苯橡胶微胶囊。胶囊颗粒度小于1mm;丁苯胶粉成粉率99.1%,含水量0.76%。对上述各实施例中丁苯胶粉微胶囊改性沥青性能测试,其中性能测试方法采用现有技术,其具体步骤如下:将90#沥青加热至135℃,加入3%丁苯胶粉微胶囊,升温至160℃搅拌溶胀1h,放入剪切机上165℃下剪切50min,后160℃充分溶胀30mim,制样测试。本发明所用基质沥青的基本指标为软化点45℃,15℃延度45cm,25℃针入度95dmm,其具体结果如下所示:编号含水量软化点5℃延度针入度实施例10.29%52.6℃>150cm85dmm实施例20.68%51.3℃>150cm87dmm实施例30.51%53.4℃>150cm81dmm实施例40.76%51.8℃>150cm89dmm根据上述结果可得:采用本发明制备的丁苯胶粉微胶囊粒径分布均匀,小于1mm,干燥后水含量小于1%,成粉率由85%提高至95%,经过丁苯胶粉微胶囊化后,提高基质沥青的软化点由45℃提高到大于51℃,超过sbr类(ii-b)标准(48℃)要求,本发明所制备的胶乳可将沥青的5℃延度提高到150cm以上,远远超过标准(50cm)要求,具有胶粉微胶囊粒径分布均匀,成粉率高,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等优点。说明:由于防老剂用量较少,配制防老剂乳浊液不容易配制,所以在实例中体现为配制10倍的防老剂乳浊液,在使用中取用1/10。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