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藜芦醇红酒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74461发布日期:2018-09-29 05:14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红酒酿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白藜芦醇红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藜芦醇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最早在1940年由日本人从一种植物白藜芦的根部分离得到。后来,人们在葡萄中也发现了白藜芦醇的存在,随后发现很多植物中都有它的身影,如桑椹、石榴、蔓越莓和蓝莓等。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结和血管舒张,保持血液畅通,可预防癌症的发生及发展,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脂的防治作用。抑制肿瘤的作用还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用于治疗乳腺癌等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藜芦醇红酒的制备方法,通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白藜芦醇红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葡萄汁榨取:取新鲜葡萄,去茎洗净,晾晒至表皮无水;使用0.5%-1.5%的酒精溶液浸泡0.5-1.5小时,取出浸泡的葡萄;晾晒5-30分钟至葡萄表皮的酒精溶液完全挥发;使用紫外线灯光在温度为15-20℃的密闭空间内对葡萄照射2-8小时处理;将经紫外线伤害的葡萄粉碎得到葡萄果酱;

步骤2、添加料榨汁:取2-3年陈的花生,用0.5%-1.5%的酒精溶液洗净风干后,去除花生皮,将留下的花生炒制发黄发香冷却后粉碎制成花生粒,加食盐和水搅拌均匀成花生粒混合物;再将花生粒混合物榨汁得到花生榨汁;将花生榨汁置于75-85℃水浴加热10-20min,取出冷却,调节ph为4-8,加入蛋白酶在40-65℃的条件下进行酶解,蛋白酶添加量为1000-7000u/g,反应结束后取出,沸水灭酶5-10min后,冷却,离心,取上清液即为花生酶解液;将花生酶解液使用密闭容器盛装放置0℃环境下冷冻备用;

步骤3、预发酵:取葡萄果酱和花生榨汁搅拌均匀后,加亚硫酸钠和1/4用量的葡萄酒高活性酵母;在25-30℃的条件下发酵2-7天得到发酵液;

步骤4、再发酵:将得到的发酵液过滤得到初酒,将得到的初酒转移到发酵罐中并加入剩余的3/4用量的葡萄酒高活性酵母;控制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20-40天后结束发酵得到酒液;

步骤5、封装储藏:将酒液进行巴氏杀菌后迅速冷却,分装入经过灭菌的包装瓶中,将得到的瓶装酒置于0-10℃的避光环境下储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葡萄粉碎过程中加入占葡萄用量15-20%的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食盐用量占花生重量的1%-2.5%,所述花生粒混合物中的水添加量占花生重量的10-3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预发酵过程中花生榨汁和葡萄果酱用量比为1:1-50;所述步骤3预发酵过程中向预发酵的发酵罐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硫气体的通入速度为1-3g/s,通入1-5min后,停止通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再发酵过程中加入葡萄酸调节ph至4。

进一步地,所述水均采用去离子水。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使用紫外线灯光对葡萄进行照射处理,提高了葡萄中的白藜芦醇含量,也即提高了所酿制红酒的保健功效;本发明在发酵过程中,添加花生粕酶解液,利用花生中富含的脂肪油、氨基酸和生物碱等,不仅解决了发酵过程中氮源的缺乏问题,还可增加最终产品的营养,改善产品风味;红葡萄酒中含有阿司匹林成分,花生中含有化合物白梨醇,利用阿司匹林和白梨醇的配合作用,能够预防血栓形成,保证心血管通畅。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发明为一种白藜芦醇红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葡萄汁榨取:取新鲜葡萄5kg,去茎洗净,晾晒至表皮无水;使用0.5%-1.5%的酒精溶液浸泡0.5-1.5小时,取出浸泡的葡萄;晾晒5-30分钟至葡萄表皮的酒精溶液完全挥发;使用紫外线灯光在温度为15-20℃的密闭空间内对葡萄照射5小时处理;将经紫外线伤害的葡萄粉碎得到葡萄果酱;

步骤2、添加料榨汁:取2-3年陈的花生1kg,用0.5%-1.5%的酒精溶液洗净风干后,去除花生皮,将留下的花生炒制发黄发香冷却后粉碎制成花生粒,加20g食盐和200g水搅拌均匀成花生粒混合物;再将花生粒混合物榨汁得到花生榨汁;将花生榨汁置于75-85℃水浴加热10-20min,取出冷却,调节ph为4-8,加入蛋白酶在40-65℃的条件下进行酶解,蛋白酶添加量为3000u/g,反应结束后取出,沸水灭酶5-10min后,冷却,离心,取上清液即为花生酶解液;将花生酶解液使用密闭容器盛装放置0℃环境下冷冻备用;

步骤3、预发酵:取4kg的葡萄果酱和500g花生榨汁搅拌均匀后,加亚硫酸钠和1/4用量的葡萄酒高活性酵母;在25-30℃的条件下发酵2-7天得到发酵液;

步骤4、再发酵:将得到的发酵液过滤得到初酒,将得到的初酒转移到发酵罐中并加入剩余的3/4用量的葡萄酒高活性酵母;控制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20-40天后结束发酵得到酒液;

步骤5、封装储藏:将酒液进行巴氏杀菌后迅速冷却,分装入经过灭菌的包装瓶中,将得到的瓶装酒置于0-10℃的避光环境下储藏。

优选地,步骤1中的葡萄粉碎过程中加入占葡萄用量15-20%的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

优选地,步骤3预发酵过程中向预发酵的发酵罐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

优选地,二氧化硫气体的通入速度为1-3g/s,通入1-5min后停止通入。

优选地,步骤4再发酵过程中加入葡萄酸调节ph至4。

优选地,水均采用去离子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藜芦醇红酒的制备方法,涉及红酒酿造技术领域。包括葡萄汁榨取:取新鲜葡萄去茎洗净,使用紫外线灯光在温度为15‑20℃的密闭空间内对葡萄照射处理,粉碎得到葡萄果酱;添加料榨汁:取花生洗净风干后,将花生炒制发黄发香冷却后加食盐和水搅拌均匀榨汁得到花生榨汁;将花生榨汁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得到花生酶解液;预发酵:取葡萄果酱和花生榨汁搅拌均匀后,加亚硫酸钠和葡萄酒高活性酵母;再发酵:将经发酵液过滤得到初酒转移到发酵罐中并加入葡萄酒高活性酵母;封装储藏:将酒液进行巴氏杀菌后包装储藏。本发明通过使用紫外线灯光对葡萄进行照射处理,提高了葡萄中的白藜芦醇含量,也即提高了所酿制红酒的保健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苏云;赵海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寿鹿山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22
技术公布日:2018.0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