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趋磁细菌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06555发布日期:2018-08-31 21:05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细菌培养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趋磁细菌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趋磁细菌是一类在外磁场的作用下能作定向运动并在体内形成纳米磁性颗粒-磁小体的细菌,其主要分布于土壤、湖泊和海洋中。

细菌培养是一种用人工方法使细菌生长繁殖的技术。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数量大,种类多,它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成为致病的原因。大多数细菌可用人工方法培养,即将其接种于培养基上,使其生长繁殖。培养出来的细菌用于研究、鉴定和应用。细菌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技术。

目前现有的传统培养方法多是把细菌培养液放入培养基中,在密闭的条件下让其自然繁殖,但是此种方法效率偏低,而且趋磁细菌繁殖所需时间长,不利于生产过程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趋磁细菌培养方法,本发明主要用于提供一种趋磁细菌的培养方法。本发明通过设置培养设备中的夹紧模块使培养装置放置平稳,再通过晃动模块的作用使趋磁细菌菌液和培养液充分混合,大大提高细菌的繁殖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培养方法,该方法采用如下培养设备,该培养设备包括箱体、箱盖、晃动模块、夹紧模块和加液模块,所述箱体为长方形无盖箱体,箱体的左右侧壁对称开设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箱盖水平安装在箱体顶部;所述晃动模块设置在箱体的内部底层,晃动模块用于使细菌发生摇晃以促进培养过程;所述夹紧模块设置在晃动模块的上方,夹紧模块用于将盛放趋磁细菌的装置夹紧,提高晃动时装置稳定性;所述加液模块设置在夹紧模块的上方,加液模块用于向箱体内部加入细菌培养液以对趋磁细菌进行培养;

该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开启设备:对箱体进行灭菌处理后将箱体在30℃±1℃空调房中放置两个小时让其保持恒温;

步骤二:配液:取含有3%盐的盐水,并加入酵母粉、蛋白胨和甘油,调ph到7.0,130℃灭菌20分钟,灭菌后加入k2hpo4溶液,将配置好的趋磁细菌培养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步骤一中箱体中的培养皿里;

步骤三:先通过控制夹紧模块将培养皿夹紧,再取趋磁细菌菌液从上层加液管的中心加入到步骤二的培养皿中,控制趋磁细菌培养液和趋磁细菌菌液混合30分钟;

步骤四:开启收线电机,控制晃动模块对步骤三中培养皿里的趋磁细菌培养液进行摇晃混合,趋磁细菌培养液和趋磁细菌充分混合;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培养液摇晃了一段时间后,开启加液电机,控制下层加液管进入培养皿中对培养皿中的趋磁细菌菌液进行换液,以促进培养皿中趋磁细菌的繁殖过程。

所述晃动模块包括收线电机、收线弹簧、滚筒、钢丝绳、支撑弹簧和盛放皿,所述箱体的左凹槽中安装收线电机,右凹槽中水平安装收线弹簧;所述滚筒放置在箱体底层的中心,滚筒上开设一号凹槽,一号凹槽里缠绕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与收线电机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收线弹簧连接;所述支撑弹簧竖直连接在箱体底部,支撑弹簧设置两个;所述盛放皿放置在滚筒上,盛放皿外层底部为弧形,内部为平面结构,盛放皿两端与支撑弹簧的顶部连接,盛放皿的内部水平开设一号滑槽。工作时,开启收线电机,收线电机拉动钢丝绳,钢丝绳带动滚筒左右移动,滚筒左右移动带动盛放皿左右移动。

所述夹紧模块包括滚轮、支架、电磁铁、一号弹簧和抵挡块,所述一号滑槽里安装滚轮,滚轮上竖直连接支架,支架为l型,支架设置两个;所述支架内部水平开设二号凹槽,二号凹槽里设置电磁铁,电磁铁水平连接一号弹簧,一号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抵挡块。工作时,电磁铁通过驱动一号弹簧带动抵挡块将支架抵挡在一号滑槽的侧壁上。

所述加液模块包括培养皿、磁块、上层加液管、齿轮、加液电机、下层加液管和齿条,所述支架中间连接培养皿,培养皿为长方形无盖箱体;所述磁块安装在培养皿的侧壁中;所述上层加液管竖直安装在箱盖上,上层加液管为圆筒形,上层加液管的底部穿过箱盖位于箱体内部,上层加液管的下半部分表面开设滑槽;所述齿轮和加液电机设置在上层加液管的实体内部;所述下层加液管设置在上层加液管的底部,下层加液管内部安装齿条,齿条与齿轮相啮合,上层加液管和下层加液管内部开设通道。工作时,开启加液电机,加液电机通过驱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带动齿条从而带动下层加液管沿滑槽向上或向下运动,实现上层加液管和下层加液管的合并和分离,当有液体从上层加液管的中心流入时会顺着下层加液管的中心流入到培养皿中,当需要换液时,将上层加液管和下层加液管的中心堵住,使液体从通道流出。

所述支架水平连接二号弹簧,二号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夹块,夹块与培养皿侧壁连接。二号弹簧和夹块的设置使培养皿放置得更加平稳,提高设备工作时的稳定性。

所述培养皿底部关于中心对称开设半圆弧形凹槽,培养皿中设置隔板,隔板铰接在半圆弧形凹槽的侧壁上,隔板下方竖直连接一号弹簧,一号弹簧另一端与半圆弧形凹槽底部连接;所述培养皿实体内部设置电磁铁。工作时,当培养皿内部需要换液时,通过控制开关打开电磁铁,电磁铁吸引隔板向下运动,趋磁细菌进入半圆弧形凹槽内,防止换液时趋磁细菌从上层加液管和下层加液管出去,换液完成后,断开控制开关,电磁铁失去磁性,趋磁细菌回到培养皿中,隔板在一号弹簧的作用恢复原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培养方法,本发明包括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步骤一和步骤二属于趋磁细菌培养前的准备工作,步骤三用于将趋磁细菌培养液混匀,步骤四用于趋磁细菌培养液的换新,本发明通过四个步骤对趋磁细菌进行培养,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可实现趋磁细菌的有效培养且易于操作。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培养方法,本发明中使用的细菌培养设备通过设置加液模块中的上层加液管外部的滑槽,使下层加液管可沿着上层加液管上下滑动,可实现培养皿中的趋磁细菌换液,提高趋磁细菌的繁殖速率。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培养方法,本发明中使用的细菌培养设备通过设置培养皿底部的半圆弧形凹槽,当进行换液时开启电磁铁使隔板向半圆弧形凹槽内部运动,趋磁细菌在电磁铁的吸引作用下进入半圆弧形凹槽内,可防止换液时趋磁细菌被吸走,提高细菌的培养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操作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培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支架安装在盛放皿中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中滚筒的左视图;

图中:箱体1、箱盖2、晃动模块3、夹紧模块4、加液模块5、收线电机31、收线弹簧32、滚筒33、钢丝绳34、支撑弹簧35、盛放皿36、滚轮41、支架42、电磁铁43、一号弹簧44、抵挡块45、培养皿51、磁块52、上层加液管53、齿轮54、下层加液管56、二号弹簧6、夹块7、隔板8、一号弹簧9、电磁铁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趋磁细菌培养方法,该方法采用如下培养设备,该培养设备包括箱体1、箱盖2、晃动模块3、夹紧模块4和加液模块5,所述箱体1为长方形无盖箱体,箱体1的左右侧壁对称开设左凹槽11和右凹槽12;所述箱盖2水平安装在箱体1顶部;所述晃动模块3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底层,晃动模块3用于使趋磁细菌发生摇晃以促进培养过程;所述夹紧模块4设置在晃动模块3的上方,夹紧模块4用于将盛放趋磁细菌的装置夹紧,提高晃动时装置稳定性;所述加液模块5设置在夹紧模块4的上方,加液模块5用于向箱体1内部加入细菌培养液以对趋磁细菌进行培养;

该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开启设备:对箱体1进行灭菌处理后将箱体1在30℃±1℃空调房中放置两个小时让其保持恒温;

步骤二:配液:取含有3%盐的盐水,并加入酵母粉、蛋白胨和甘油,调ph到7.0,130℃灭菌20分钟,灭菌后加入k2hpo4溶液,将配置好的趋磁细菌培养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步骤一中箱体1中的培养皿51里;

步骤三:先通过控制夹紧模块4将培养皿51夹紧稳定住,再取趋磁细菌菌液从上层加液管53的中心加入到步骤二的培养皿51中,控制细菌培养液和趋磁细菌菌液混合30分钟;

步骤四:开启收线电机31,控制晃动模块3对步骤三中培养皿51里的细菌培养液进行摇晃混合,细菌培养液和趋磁细菌充分混合;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培养液摇晃了一段时间后,开启加液电机55,控制下层加液管56进入培养皿51中对培养皿51中的趋磁细菌菌液进行换液,以促进培养皿51中趋磁细菌的繁殖过程。

所述晃动模块3包括收线电机31、收线弹簧32、滚筒33、钢丝绳34、支撑弹簧35和盛放皿36,所述箱体1的左凹槽11中安装收线电机31,右凹槽12中水平安装收线弹簧32;所述滚筒33放置在箱体1底层的中心,滚筒33上开设一号凹槽,一号凹槽里缠绕钢丝绳34,钢丝绳34的一端与收线电机31连接,钢丝绳34的另一端与收线弹簧32连接;所述支撑弹簧35竖直连接在箱体1底部,支撑弹簧35设置两个;所述盛放皿36放置在滚筒33上,盛放皿36外层底部为弧形,内部为平面结构,盛放皿36两端与支撑弹簧35的顶部连接,盛放皿36的内部水平开设一号滑槽。工作时,开启收线电机31,收线电机31拉动钢丝绳34,钢丝绳34带动滚筒33左右移动,滚筒33左右移动带动盛放皿36左右移动。

所述夹紧模块4包括滚轮41、支架42、电磁铁43、一号弹簧44和抵挡块45,所述一号滑槽里安装滚轮41,滚轮41上竖直连接支架42,支架42为l型,支架42设置两个;所述支架42内部水平开设二号凹槽,二号凹槽里设置电磁铁43,电磁铁43水平连接一号弹簧44,一号弹簧44的另一端连接抵挡块45。工作时,电磁铁43通过驱动一号弹簧44带动抵挡块45将支架42抵挡在一号滑槽的侧壁上。

所述加液模块5包括培养皿51、磁块52、上层加液管53、齿轮54、加液电机55、下层加液管56和齿条57,所述支架42中间连接培养皿51,培养皿51为长方形无盖箱体;所述磁块52安装在培养皿51的侧壁中;所述上层加液管53竖直安装在箱盖2上,上层加液管53为圆筒形,上层加液管53的底部穿过箱盖2位于箱体1内部,上层加液管53的下半部分表面开设滑槽;所述齿轮54和加液电机55设置在上层加液管53的实体内部;所述下层加液管56设置在上层加液管53的底部,下层加液管56内部安装齿条57,齿条57与齿轮54相啮合,上层加液管53和下层加液管56内部开设通道。工作时,开启加液电机55,加液电机55通过驱动齿轮54转动,齿轮54通过带动齿条57从而带动下层加液管56沿滑槽向上或向下运动,实现上层加液管53和下层加液管56的合并和分离,当有液体从上层加液管53的中心流入时会顺着下层加液管56的中心流入到培养皿51中,当需要换液时,将上层加液管53和下层加液管56的中心堵住,使液体从通道流出。

所述支架42水平连接二号弹簧6,二号弹簧6的另一端连接夹块7,夹块7与培养皿51侧壁连接。二号弹簧6和夹块7的设置使培养皿51放置得更加平稳,提高设备工作时的稳定性。

所述培养皿51底部关于中心对称开设半圆弧形凹槽,培养皿51中设置隔板8,隔板8铰接在半圆弧形凹槽的侧壁上,隔板8下方竖直连接一号弹簧9,一号弹簧9另一端与半圆弧形凹槽底部连接;所述培养皿51实体内部设置电磁铁10。工作时,当培养皿51内部需要换液时,通过控制开关打开电磁铁10,电磁铁10吸引隔板向下运动,趋磁细菌进入半圆弧形凹槽内,防止换液时趋磁细菌从上层加液管53和下层加液管56出去,换液完成后,断开控制开关,电磁铁10失去磁性,趋磁细菌回到培养皿51中,隔板8在一号弹簧9的作用恢复原位。

工作时,先开启电磁铁43,电磁铁43通过驱动一号弹簧44带动抵挡块45将支架42抵挡在一号滑槽的侧壁上。

开启加液电机55,加液电机55通过驱动齿轮54转动,齿轮54通过带动齿条57从而带动下层加液管56沿滑槽向下运动,实现上层加液管53和下层加液管56的分离,液体从上层加液管53的中心流入后顺着下层加液管56的中心流入到培养皿51中。

再通过控制加液电机55使上层加液管53和下层加液管56合并,开启收线电机31,收线电机31拉动钢丝绳34,钢丝绳34带动滚筒33左右移动,滚筒33左右移动带动盛放皿36左右移动,培养皿51跟随盛放皿36左右移动对培养皿51中的培养液进行摇晃混合,加速细菌的培养过程。

当需要换液时,将上层加液管53和下层加液管56分离开,再将上层加液管53和下层加液管56的中心堵住,培养皿51中的培养液沿上层加液管53和下层加液管56内部的通道流出进行液体更换,同时通过控制开关打开电磁铁10,电磁铁10吸引隔板向下运动,趋磁细菌进入半圆弧形凹槽内,防止换液时趋磁细菌从上层加液管53和下层加液管56出去,换液完成后,断开控制开关,电磁铁10失去磁性,趋磁细菌回到培养皿51中,隔板8在一号弹簧9的作用恢复原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