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载流量的舰船用消磁电缆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80426发布日期:2018-11-17 00:15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缆,具体讲,涉及提升载流量的舰船用消磁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消除舰船由于地磁场的影响产生的感应磁场,提高舰船的磁性防护能力,现代舰船往往采用一定的消磁措施来保障舰船在航行中的安全。而用于舰船消磁工作的电缆即称为消磁电缆,其在运行工作中会通以较大的电流负荷。随着我国对海洋资源的不断重视以及海上军事力量的不断发展,舰船对所用消磁电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消磁电缆载流量的提升是当下消磁电缆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挑战,受限于舰船空间以及舰船有效重量的限制,采用大截面积消磁电缆会增加舰船重量,占用过多舰船空间,如何在现有的舰船条件下提高消磁电缆的载流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电缆的载流量由电缆各部位损耗,绝缘材料允许最高长期工作温度以及电缆各层结构的热阻所决定的,除了固有电缆参数影响外,载流量还会受到外部因素(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等)的影响。电缆在给定敷设方式下和给定环境条件下稳态运行于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下的载流能力就称为电缆的额定载流量。目前常规消磁电缆多采用乙丙橡胶为绝缘,氯磺化聚乙烯为护套材料,该种电缆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为90℃。iec提供的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r为电缆导体在最高工作温度下的交流电阻,ti(i=1,2,3,4)为电缆各部位热阻,λi(i=1,2,3)为各部位损耗占导体总损耗的比率,δθcδθc为导体温升,wd为介质损耗,n为电缆承载负荷的导体数目。由公式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给定的电缆敷设环境下,δθc是不变的,而低压电缆介质损耗及其他损耗很小,几乎可以忽略,而导体损耗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上述公式可以简化为:

由上述简化公式可知,电缆载流量取决于电缆各部位热阻的大小。传统电缆各层结构热阻系数较大,使得电缆散热能力较差,进而影响电缆的传输容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舰船用高载流量消磁电缆,其采用低热阻系数的绝缘材料及护套材料,使得制得的电缆在相同截面积下较常规电缆拥有更高的载流量。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升载流量的舰船用消磁电缆,绞合镀锡铜导体经密封胶浸渍后外周均匀挤包有三元乙丙橡胶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周均匀挤包有氯磺化聚乙烯护套层;绝缘层的原料重量份数组成为如下:三元乙丙橡胶100份;补强填充剂白炭黑10份,滑石粉50份,改性陶土40份;软化剂微晶石蜡6份,石蜡油15份;活性剂氧化锌10份,钛白粉5份,硬脂酸1份;防老剂rd1.6份;防老增强剂mb2.5份;硫化剂dcp3.6份,硫化助剂taic3份,引入复配比为3:1的微纳共混无机导热填充剂氮化硼2微米/氮化铝30纳米颗粒,其总质量份数为45份。

护套层原料重量份数组成如下:氯磺化聚乙烯100份;补强填充剂炭黑30份,氢氧化镁35份,陶土15份;软化剂58#半精炼石蜡7份,52#氯化石蜡10份;防老剂20份;活性剂硬脂酸1份,硫化剂及其促进剂黄丹20份,六硫化双五亚甲基秋兰姆2.5份,二硫代二苯并噻唑1份,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0.5份;阻燃剂三氧化二锑5份;复配比为3:1的微纳共混无机导热填充剂氮化硼2微米/氮化铝30纳米颗粒,其总质量份数为25份。

提升载流量的舰船用消磁电缆制造方法,绞合镀锡铜导体经密封胶浸渍后外周均匀挤包三元乙丙橡胶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周均匀挤包有氯磺化聚乙烯护套层,挤出在冷喂料连续硫化挤橡机上进行,硫化管为不锈钢管,最高蒸汽压力2.0mpa,温度在200℃左右。挤出机温度分布:模口105℃左右,机头100℃左右,喂料口50℃,挤出机内各个部位均有模温机进行加热或冷却进行温度调节。

本发明的特点及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上述低热阻系数的绝缘层与护套层材料,使得制造的电缆绝缘热阻t1与外护层热阻t2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电缆的载流量。

附图说明:

附图1所示为本发明涉及到的舰船用高载流量消磁电缆等效热路图。从图上可以看出,消磁电缆导体及介质损耗产生的热量经绝缘层热阻、护套层热阻及环境热阻方能散发到环境中,本发明涉及到的环境温度为20℃。

具体实施方式

降低电缆绝缘及护套材料的热阻系数,有助于降低导体温升,进而提高电缆的载流量。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载流量消磁电缆,其采用低热阻绝缘材料及护套材料,使得制得的电缆在相同截面积下拥有更高的载流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了一种舰船用高载流量消磁电缆,其特征在于:绞合镀锡铜导体经密封胶浸渍后外周均匀挤包有低热阻系数三元乙丙橡胶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周均匀挤包有低热阻系数的氯磺化聚乙烯护套层。相比于常规消磁电缆,本发明特别之处在于,低热阻系数三元乙丙橡胶绝缘层及低热阻系数的氯磺化聚乙烯护套层的采用将大大降低电缆的热阻,从而提升电缆的导热能力,在相同截面积情况下,电缆拥有更高的载流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我们采用的低热阻系数绝缘层的原料组成为(重量份数)如下:三元乙丙橡胶100份;补强填充剂白炭黑10份,滑石粉50份,改性陶土40份;软化剂微晶石蜡6份,石蜡油(sunpar2280)15份;活性剂氧化锌10份,钛白粉5份,硬脂酸1份;防老剂rd1.6份;防老增强剂mb2.5份;硫化剂dcp3.6份,硫化助剂taic3份。为了提高绝缘橡胶料的导热能力,降低其热阻系数,引入复配比为3:1的微纳共混无机导热填充剂氮化硼(2微米)/氮化铝(30纳米)颗粒,其总质量份数为45份。本优选方案是在常规乙丙橡胶绝缘电缆的基础上引入高导热无机填料,通过调节其他成分的重量份数,使得最终电缆的综合性能符合舰船用电线电缆标准。实施中发现,直接引入高导热填料会引起电缆机械性能的下降,这在实际电缆使用中是极其不利的,为了克服无机颗粒的引入引起的绝缘抗张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的下降问题,本发明优选方案中降低了补强填充剂改性煅烧陶土的质量份数,提高了软化剂石蜡油的质量分数。为了使引入的微/纳米共混无机颗粒能与聚合物基体有较好的相容性,本发明优选方案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其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本发明提供的低热阻系数三元乙丙橡胶绝缘层老化前的抗张强度可以达到8.5mpa以上,断裂伸长率可达270%以上,电气击穿强度可达24kv/mm以上,热阻系数由常规绝缘层热阻系数由2.50m·k/w降低到了1.30m·k/w左右。

同时,本发明选用的低热阻系数护套层原料组成为(重量份数)如下:氯磺化聚乙烯100份;补强填充剂炭黑(550)30份,氢氧化镁35份,陶土15份;软化剂58#半精炼石蜡7份,52#氯化石蜡10份;防老剂(ky405)20份;活性剂硬脂酸1份,硫化剂及其促进剂黄丹20份,dptt2.5份,dm1份,hav-20.5份;阻燃剂三氧化二锑5份;复配比为3:1的微纳共混无机导热填充剂氮化硼(2微米)/氮化铝(30纳米)颗粒,其总质量份数为25份。同样的,本优选方案是在常规氯磺化聚乙烯护套材料的基础上引入高导热无机颗粒,通过调节组成成分重量份数,使得最终电缆综合性能符合舰船用电线电缆标准。同样的,为了克服无机颗粒的引入引起的护套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的下降问题,本发明优选方案中降低了补强填充剂陶土和氢氧化镁的质量份数;提高了软化剂半精炼石蜡的质量分数。为了使引入的微/纳米共混无机颗粒能与聚合物基体有较好的相容性,需要在填充前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本发明优选方案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本发明提供的低热阻系数氯磺化聚乙烯护套层老化前的抗张强度可以达到14.2mpa以上,断裂伸长率可达300%以上,热阻系数由常规护套层2.3m·k/w降低到了1.60m·k/w。

本发明采用上述低热阻系数的绝缘层与护套层材料,使得制造的电缆绝缘热阻t1与外护层热阻t2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电缆的载流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该种舰船用高载流量电缆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如下:绞合镀锡铜导体经密封胶浸渍后外周均匀挤包有低热阻系数三元乙丙橡胶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周均匀挤包有低热阻系数的氯磺化聚乙烯护套层。挤出在冷喂料连续硫化挤橡机上进行,硫化管为不锈钢管,最高蒸汽压力2.0mpa,温度在200℃左右。挤出机温度分布:模口105℃左右,机头100℃左右,喂料口50℃左右。挤出机内各个部位均有模温机进行加热或冷却进行温度调节,挤出的电缆外径均匀一致,表面光滑。

为了表征本发明所述电缆的有益效果,试制了导体截面积为70mm2的单芯低压消磁电缆进行相关实验,同时,其相关性能与常规消磁电缆进行了比较。电缆外径为19.4mm,绝缘厚度1.8mm,护套厚度为2.2mm。

高载流量电缆与传统电缆载流量比较表

由上表可见,相同截面积下,高载流量电缆较传统电缆载流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优选的舰船用高载流量消磁电缆的最佳实施流程如下:

1、绞合镀锡铜导体经密封胶浸渍后外周均匀挤包有低热阻系数三元乙丙橡胶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周均匀挤包有低热阻系数的氯磺化聚乙烯护套层。

2、其中,低热阻系数绝缘层的原料组成为(重量份数)如下:三元乙丙橡胶100份;补强填充剂白炭黑10份,滑石粉50份,改性陶土40份;软化剂微晶石蜡6份,石蜡油(sunpar2280)15份;活性剂氧化锌10份,钛白粉5份,硬脂酸1份;防老剂rd1.6份;防老增强剂mb2.5份;硫化剂dcp3.6份,硫化助剂taic3份。为了提高绝缘橡胶料的导热能力,降低其热阻系数,引入复配比为3:1的微纳共混无机导热填充剂氮化硼(2微米)/氮化铝(30纳米)颗粒,其总质量份数为45份。所述低热阻系数的三元乙丙橡胶层挤出在冷喂料连续硫化挤橡机上进行,硫化管为不锈钢管,最高蒸汽压力2.0mpa,温度在200℃左右。挤出机模口温度105℃左右,机头温度100℃左右,喂料口温度50℃左右,螺杆温度45℃左右。

3、其中,低热阻系数护套层的原料组成为(重量份数)如下:氯磺化聚乙烯100份;补强填充剂炭黑(550)30份,氢氧化镁35份,陶土15份;软化剂58#半精炼石蜡7份,52#氯化石蜡10份;防老剂(ky405)20份;活性剂硬脂酸1份,硫化剂及其促进剂黄丹20份,dptt2.5份,dm1份,hav-20.5份;阻燃剂三氧化二锑5份;复配比为3:1的微纳共混无机导热填充剂氮化硼(2微米)/氮化铝(30纳米)颗粒,其总质量份数为25份。所述高导热(低热阻)系数护套层挤出在冷喂料连续硫化挤橡机上进行,硫化管为不锈钢管,最高蒸汽压力2.0mpa,温度在200℃左右。挤出机模口温度105℃左右,机头温度100℃左右,喂料口温度50℃左右,螺杆温度45℃左右。

电缆的挤出是绝缘层与护套层一起挤出,挤橡机为三层共挤,挤出参数相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