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微生物合成对羟基苯甲酸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69565发布日期:2018-09-18 19:57阅读:17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合成对羟基苯甲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有机合成原料,其酯类物质的合成,已在食品药品的防腐杀菌、香精工业、医药合成和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防腐剂方面,对羟基苯甲酸酯(尼泊金酯)是普遍被认可的无刺激安全的化妆品防腐剂;作为食品添加剂,可用于酱油、醋、饮料、果品调味剂、果蔬和腌制品等;亦可用于医药的防腐、防霉和杀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防腐剂之一。香精工业方面,对羟基苯甲酸可用于合成对茴香酸,其酯类呈淡淡的水果及茴香香气,等同天然香料,用于各种香精的配制。药物合成方面,对羟基苯甲酸可用于许多重要药物的合成原料,包括治疗痛风的非布索坦、具有调脂作用的非诺贝特、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和脑功能改善药茴拉西坦等药物的合成。农药合成方面,对羟基苯甲酸可用于除草剂溴苯腈和碘苯腈、杀虫剂杀螟腈和苯腈磷的合成。此外,对羟基苯甲酸还可用于紫外线吸收剂、热敏染料显色剂、彩色胶片、液晶聚合物和塑料的合成。

对羟基苯甲酸的生产方法多种多样,化学法如水杨酸钾加热制取、苯酚钾羧化法、又或者是由异丙苯合成苯酚后,再经高温高压的Kolbe-Schmitt反应合成。其合成工艺存在能源消耗大、成本高、产率低等问题,并且合成途径中产生的苯酚对环境有较大污染。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则存在周期长、收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旨在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合成对羟基苯甲酸的方法。本发明以一株土壤来源的真菌菌株Gongronella sp.w5为生产菌,从其发酵液中提取分离获得对羟基苯甲酸。该微生物合成法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并且具有绿色高效等优点。

本发明利用微生物合成对羟基苯甲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Gongronella sp.w5发酵液的制备

1a、菌种活化:在无菌条件下,从菌株Gongronella sp.w5保藏斜面上划出一小菌块(1cm×1cm)接种于固体CPDA培养基上,于28℃生化培养箱中培养5天;

1b、种子液制备:在无菌条件下,从1a培养好的固体培养基上铲划出四块菌块(1cm×1cm)转接到装有100mLⅥ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28℃、120rpm摇床中进行培养4天,获得的发酵产物作为种子液;

1c、发酵:将1b获得的种子液匀浆打碎,匀浆液按2.5%(V/V)的比例接种到装有400mLⅥ液体培养基的1L三角瓶中,37℃、120rpm摇床中培养3天,收集发酵液50L;

步骤2:Gongronella sp.w5发酵液粗提物的制备

将步骤1收集的50L发酵液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合并萃取液,旋蒸浓缩除去溶剂,获得粗提物浸膏;

步骤3:粗提物的分离

将步骤2获得的粗提物浸膏用甲醇溶解,0.22μm滤膜过滤,上硅胶柱进行粗分离,梯度洗脱后得到组分4;

步骤4:组分4的分离纯化

将步骤3获得的组分4过ODS反相柱,进行梯度洗脱,获得对羟基苯甲酸(w5-4)。

步骤1中,所述固体CPDA培养基以1L计组成如下:200g土豆滤出液(200g土豆加400mL蒸馏水煮沸30min,过滤)、20g葡萄糖、3.0g磷酸二氢钾、1.5g七水硫酸镁、0.04g维生素B1以及15g琼脂粉混合均匀后于115℃灭菌30min后获得。

步骤1中,所述Ⅵ液体培养基以1L计组成如下:15g蔗糖、1.5g DL-天冬酰胺、1.0g磷酸二氢钾、0.5g七水硫酸镁、0.1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0.01g氯化钙、0.01g七水硫酸亚铁、2mg硫酸锌、2mg五水硫酸铜、0.05mg维生素B1以及28mg腺苷酸混合均匀后于115℃灭菌30min后获得。

步骤1中,所述菌株Gongronella sp.w5是从土壤中分离获得,该菌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17年12月30日,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7787。步骤3中,梯度洗脱的洗脱参数为:

设置四个洗脱梯度,洗脱液由二氯甲烷和甲醇按照体积比分别为100:1、100:2、100:4、100:8构成,每个梯度洗脱两个柱体积,每100mL为一个流份收集,通过薄层层析检测,相同部分进行合并,得到组分4。

步骤3中硅胶柱进行粗分离的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a、拌样:将粗提物浸膏和硅胶(200-300目)按1:2的比例进行拌样,自然风干后,研磨成细粉末状待用;

3b、装柱:称10-50倍于上样量的干硅胶(200-300目),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二氯甲烷,用玻璃棒充分搅拌成匀浆后,倒入晾干的玻璃柱中,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使其自然沉降,将沾于壁上的硅胶用起始洗脱剂轻轻冲洗下去(保证硅胶上表面平整即可);

3c、压实:沉降完成后,添加更多的二氯甲烷,直至柱床压实(硅胶上表面高度不在下降);

3d、上样:将以上拌好样的样品缓缓加到压实的硅胶柱上,沿壁缓缓加入一些二氯甲烷,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上表面,以防止续液时硅胶表面被砸坑;

3e、过柱和收集:以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液进行梯度洗脱(二氯甲烷:甲醇=100:1、100:2、100:4、100:8),每个梯度冲两个柱体积,每100mL为一个流份收集,通过薄层层析进行检测,相同部分进行合并,得到组分4。

步骤4中,梯度洗脱的洗脱参数为:

设置三个洗脱梯度,洗脱液分别为10vt%、15vt%、20vt%的甲醇水溶液,每个梯度洗脱两个柱体积,每100mL收集一个流份,通过薄层层析检测,相同流份进行合并,低温浓缩除去溶剂,即可获得对羟基苯甲酸(w5-4)。

将本发明制得的化合物w5-4低温蒸干后,加入氘代甲醇溶解,以TMS为内标,AM-400型超导核磁共振仪测定化合物w5-4的核磁谱,包括:1H-NMR、13C-NMR、DEPT 135;另将甲醇溶解的样品进行质谱测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与化学合成法相比,整个反应过程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污染小、能耗小,并且制备方法简单,不需要酚类物质作为原料。

2、Gongronella sp.w5菌株全基因组已测序,保证了其安全性,为其工业化规模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3、目标产物纯度大于98%。

附图说明

图1是组分4过ODS反相柱后的TLC图。

图2是本发明制备的w5-4的MS谱图,图中为ESI电离源负离子模式。

图3是本发明制备的w5-4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图4是本发明制备的w5-4的w5-4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图5是本发明制备的w5-4的核磁共振DEPT135碳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分析说明。

本发明利用微生物合成对羟基苯甲酸的方法如下:

1、原料的准备

1a、菌株Gongronella sp.w5是从土壤中分离获得,该菌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17年12月30日,保藏编号CCTCC NO:M2017787。

1b、固体CPDA培养基的制备:将20%土豆滤出液、20g葡萄糖、3.0g磷酸二氢钾、1.5g七水硫酸镁、0.04g维生素B1以及15g琼脂粉混合均匀,然后于115℃灭菌30min,备用。

1c、所述Ⅵ液体培养基的制备:将15g蔗糖、1.5g DL-天冬酰胺、1.0g磷酸二氢钾、0.5g七水硫酸镁、0.1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0.01g氯化钙、0.01g七水硫酸亚铁、2mg硫酸锌、2mg五水硫酸铜、0.05mg维生素B1以及28mg腺苷酸混合均匀,然后于115℃灭菌30min,备用。

2、Gongronella sp.w5发酵液的制备

1a、菌种活化:在无菌条件下,从菌株Gongronella sp.w5保藏斜面上划出一小菌块(1cm×1cm)接种于固体CPDA培养基上,于28℃生化培养箱中培养5天;

1b、种子液制备:在无菌条件下,从1a培养好的固体培养基上铲划出四块菌块(1cm×1cm)转接到装有100mLⅥ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28℃、120rpm摇床中进行培养4天,获得的发酵产物作为种子液;

1c、发酵:将1b获得的种子液匀浆打碎,匀浆液按2.5%(V/V)的比例接种到装有400mLⅥ液体培养基的1L三角瓶中,37℃、120rpm摇床中培养3天,收集发酵液50L;

3、Gongronella sp.w5发酵液粗提物的制备

将步骤2收集的50L发酵液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合并萃取液,旋蒸浓缩除去溶剂,获得粗提物浸膏;

4、粗提物的分离

将步骤3获得的粗提物浸膏用甲醇溶解,0.22μm滤膜过滤,上硅胶柱进行粗分离,梯度洗脱后得到组分4;

硅胶柱进行粗分离的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a、拌样:将粗提物浸膏和硅胶(200-300目)按1:2的比例进行拌样,自然风干后,研磨成细粉末状待用;

4b、装柱:称10-50倍于上样量的干硅胶(200-300目),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二氯甲烷,用玻璃棒充分搅拌成匀浆后,倒入晾干的玻璃柱中,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使其自然沉降,将沾于壁上的硅胶用起始洗脱剂轻轻冲洗下去(保证硅胶上表面平整即可);

4c、压实:沉降完成后,添加更多的二氯甲烷,直至柱床压实(硅胶上表面高度不在下降);

4d、上样:将以上拌好样的样品缓缓加到压实的硅胶柱上,沿壁缓缓加入一些二氯甲烷,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上表面,以防止续液时硅胶表面被砸坑;

4e、过柱和收集:以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液进行梯度洗脱(二氯甲烷:甲醇=100:1、100:2、100:4、100:8),每个梯度冲两个柱体积,每100mL为一个流份收集,通过薄层层析进行检测,相同部分进行合并,得到组分4。

5、组分4的分离纯化

将步骤4获得的组分4过ODS反相柱,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的洗脱参数为:

设置三个洗脱梯度,洗脱液分别为10vt%、15vt%、20vt%的甲醇水溶液,每个梯度洗脱两个柱体积,每100mL收集一个流份,通过薄层层析进行检测,相同流份进行合并,低温浓缩除去溶剂,即可获得对羟基苯甲酸(w5-4)。

将本发明制得的化合物w5-4低温蒸干后,加入氘代甲醇溶解,以TMS为内标,AM-400型超导核磁共振仪测定化合物w5-4的核磁谱,包括:1H-NMR、13C-NMR、DEPT 135;另将甲醇溶解的样品进行质谱测定,检测结果见图2-图5。将测定的核磁谱数据和质谱数据与文献进行比对,鉴定该化合物为对羟基苯甲酸,其结构如下:

化合物w5-4的波谱数据:

C7H6O3,negative ESI-MS m/z:137[M-H]-

1H-NMR(400MHz,MeOD,δin ppm,J in Hz):7.88(2H,d,J=7.28Hz,H-2,6),6.82(2H,d,J=7.82Hz,H-3,5)。

13C-NMR(100MHz,MeOD,δin ppm):170.22(COOH),163.49(C-4),133.17(C-2,6),122.90(C-1),116.17(C-3,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