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纳米棒增强沥青种植屋面阻根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33159发布日期:2018-12-01 00:34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种植屋面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铜纳米棒增强沥青种植屋面阻根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种植屋面技术的迅速普及,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材料至关重要并被广泛应用。根据《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007的相关要求,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必须具有承受植物根系穿刺、生物腐蚀、长期潮湿状态的耐霉菌性能等。而目前市面上的一些防水材料普遍存在包括产品原材料配方、生产工艺、配套施工技术等诸多问题。作为防水材料之一的沥青及其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较高的处理温度,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同时生产成本较高。

为达到良好的阻根效果,国内阻根材料大部分使用铜及其盐类作为阻根剂,实现物理阻根或者化学阻根。铜胎基材料在种植屋面方面已有普遍应用,但是其成本相对高昂。铜纳米材料具有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体积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性,极大的优于普通铜材料并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本发明结合纳米材料与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极大的优化沥青阻根材料的生产和制备,并且在使用中极大的克服沥青的固有缺点。

cn201510763364.x的发明专利介绍了一种铜纳米线或铜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铜纳米线作为种子与cucl2·2h2o溶于油胺中,并通入氩气保护,升温至100℃以上,待空气及油胺中的水分除去后,再升温至200℃~348℃,反应30min以上,得到铜纳米线,或者在得到铜纳米线后再加入三辛基膦,继续反应30min以上,得到铜纳米颗粒。尽管改制备方法简单、不需要大量的化学试剂、易于推广应用。但是其反应温度过高而且利用铜纳米线作为种子,该方法的使用过程存在局限性。

cn105328204a的发明专利介绍了一种二维铜纳米棒的制备方法,首先将去离子水、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硫酸铜水溶液,最后向溶液中加入氨三乙酸,得到混合浆料,将混合浆料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于160~200℃反应,得到产物,经过离心后、洗涤和真空干燥,最后得二维铜纳米棒。该方法涉及到高温高压的水热反应,在实际使用中会存在限制。

cn107033613a的发明专利介绍了一种纳米羰基铁粉改性沥青的方法,通过在熔融的基质沥青中加入纳米羰基铁粉,得到一种纳米改性的沥青,通过纳米羰基铁粉的持续作用实现沥青的重金属离子吸收。尽管专利充分利用了纳米羰基铁粉的优势,也说明纳米填充沥青后,纳米材料的效果仍能良好发挥,但是其制备过程中熔融沥青所带来的烟气等问题仍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生产和施工温度低、生产成本低、施工难度低、对环境友好、可有效提高材料抗撕裂性能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份数为重量份数:

步骤1:在机械搅拌作用下,将40~50份氯化铜溶解在100份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4份氨水,并加入10~15份硼氢化钠,然后加入3~6份1%质量浓度的明胶水解液和2~4份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溶解后在70~80摄氏度下反应2~4小时,再经过离心、洗涤得到铜纳米棒;

步骤2:取铜纳米棒10~20份,加入30~40份的5%质量浓度的低分子量聚苯乙烯氯仿溶液中,在40~60摄氏度下机械搅拌1~2小时,反应得到聚苯乙烯改性铜纳米棒;

步骤3:向100份基质石油沥青中加入共溶剂20~30份,在40~50℃下搅拌溶解,得到粘稠状可流动的基质石油沥青浆液。

步骤4:将小分子单体10-25份、促进剂1~2份和步骤2得到的聚苯乙烯改性铜纳米棒1~2份,分别加入到步骤3的浆液中,剪切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反应基质浆液。

步骤5:将1~2份引发剂加入到步骤4得到的反应基质浆液中,机械剪切搅拌进一步混合均匀,得到阻根材料。

所述步骤1中,所述混合溶液中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比为1:1。

所述步骤1中,铜纳米棒的直径30~50nm,长度为0.6~1.5μm。

所述步骤3中,共溶剂为柴油。

所述步骤4中,小分子单体为苯乙烯、甲基苯乙烯或乙基苯乙烯中的一种。

所述步骤4中,促进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发明人在步骤1制备铜钠米棒时,以氯化铜为原料与硼氢化钠反应生成铜纳米棒,加入明胶水解液对其表面修饰和反应限制,1%质量浓度的明胶水解液的添加量控制在3~6份,过多会影响铜纳米棒的形成,过少会因为铜纳米棒生长过快,并破坏形貌;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通过其晶面选择作用来调控铜纳米棒的尺寸,保证制得的产物的直径满足纳米尺寸级的要求;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量控制在2~4份,过多会造成聚乙烯吡咯烷酮浪费,过少会使得铜纳米棒的尺寸过大;并且,发明人还加入了硼氢化钠,在研究中发现,硼氢化钠具有温和还原的特点,加入反应体系中会还原氯化铜生成铜纳米棒,因而将反应温度降至70~80摄氏度也能保证反应的正常进行,从而彻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反应温度过高导致的种种问题。

进一步的,步骤2中利用聚苯乙烯作为铜纳米棒的改性高分子,通过聚苯乙烯对铜纳米棒表面进行修改饰,使其具有与聚合物良好相容的特点,从而提高与沥青及其改性聚合物网络的相容性,为后期形成聚合物纳米复合增强网络、提高阻根材料的抗撕裂性能提供保证。

进一步的,步骤3中将基质石油沥青与共溶剂搅拌,得到粘稠状可流动的基质石油沥青浆液,有利于小分子单体和其它助剂添加。

步骤4中加入了小分子单体,以沥青聚合物基质(即基质石油沥青浆液)作为反应场所,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实现小分子单体的聚合与交联,得到具有聚合物内嵌网络的改性沥青,即阻根材料,通过交联反应,使得阻根材料刮涂在屋顶结构层表面后可自然固化,因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沥青材料施工时需要进行高温处理的问题,降低了能耗和施工难度,对环境友好。

所述小分子单体优选为苯乙烯、甲基苯乙烯或乙基苯乙烯中的一种,相较于100份基质石油沥青而言,其添加量为10-25份,过多会造成小分子单体反应不完全,改善性能不佳,过少会分散不均,影响材料性能。所述促进剂的作用是激发单体反应活性,优选过氧化二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

本发明的阻根材料中添加了铜纳米棒,提高了材料的防水阻根性能,降低了铜纳米棒制备过程中反应温度;通过沥青聚合物基质作为反应场所,实现小分子单体的聚合与交联,得到的阻根材料无需高温预处理,可以直接在低温下施工,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有效减少施工与制备过程中的烟气排放,并利用铜纳米棒易于固定和增强阻根效果明显的特点,同步提高阻根材料的抗撕裂性能、对环境友好,有助于实现绿色节能屋面的制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步骤1:在机械搅拌作用下,将40份氯化铜溶解在50份乙醇和50份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份氨水,并加入10份硼氢化钠,然后加入3份1%明胶水解液和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溶解0.5小时。将混合溶液加热至温度70~80摄氏度,反应2小时,经过离心,并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得到铜纳米棒。

步骤2:取制备得到的铜纳米棒10份,30份加入5%低分子量聚苯乙烯氯仿溶液中,加热温度至40摄氏度,并保持机械搅拌1小时,通过获得聚苯乙烯改性铜纳米棒。

步骤3:向100份基质石油沥青中加入柴油20份,通过温度为40℃下的搅拌和溶解,将基质石油沥青变为粘稠状可流动浆液。

步骤:4:将苯乙烯10份和改性铜纳米棒1份,分别加入到步骤3的浆液中,并通过不断的机械剪切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反应基质浆液。

步骤5:将1份过氧化二苯甲酰加入到步骤4中的反应基质浆液中,并通过机械剪切搅拌进一步混合均匀,得到阻根材料。

实施例2:

步骤1:在机械搅拌作用下,将50份氯化铜溶解在50份乙醇和50份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加入4份氨水,并加入15份硼氢化钠,然后加入6份1%明胶水解液和4份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溶解1小时。将混合溶液加热至温度80摄氏度,反应4小时,经过离心,并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得到铜纳米棒。

步骤2:取制备得到的铜纳米棒20份,40份加入5%低分子量聚苯乙烯氯仿溶液中,加热温度至60摄氏度,并保持机械搅拌2小时,通过获得聚苯乙烯改性铜纳米棒。

步骤3:向100份基质石油沥青中加入柴油30份,通过温度为50℃下的搅拌和溶解,将基质石油沥青变为粘稠状可流动浆液。

步骤:4:将甲基苯乙烯25份和改性铜纳米棒2份,分别加入到步骤3的浆液中,并通过不断的机械剪切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反应基质浆液。

步骤5:将2份过氧化二苯甲酰加入到步骤4中的反应基质浆液中,并通过机械剪切搅拌进一步混合均匀,得阻材料。

实施例3:

步骤1:在机械搅拌作用下,将45份氯化铜溶解在50份乙醇和50份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份氨水,并加入13份硼氢化钠,然后加入4份1%明胶水解液和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溶解1小时。将混合溶液加热至温度70~80摄氏度,反应3小时,经过离心,并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得到铜纳米棒。

步骤2:取制备得到的铜纳米棒15份,35份加入5%低分子量聚苯乙烯氯仿溶液中,加热温度至50摄氏度,并保持机械搅拌1.5小时,通过获得聚苯乙烯改性铜纳米棒。

步骤3:向100份基质石油沥青中加入柴油25份,通过温度为45℃下的搅拌和溶解,将基质石油沥青变为粘稠状可流动浆液。

步骤:4:将乙基苯乙烯20份和改性铜纳米棒1.5份,分别加入到步骤3的浆液中,并通过不断的机械剪切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反应基质浆液。

步骤5:将1.5份过氧化二苯甲酰加入到步骤4中的反应基质浆液中,并通过机械剪切搅拌进一步混合均匀,得到阻根材料。

实施例4:

步骤1:在机械搅拌作用下,将40份氯化铜溶解在50份乙醇和50份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份氨水,并加入10份硼氢化钠,然后加入3份1%明胶水解液和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溶解0.5小时。将混合溶液加热至温度70摄氏度,反应2~4小时,经过离心,并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得到铜纳米棒。

步骤2:取制备得到的铜纳米棒10份,30份加入5%低分子量聚苯乙烯氯仿溶液中,加热温度至60摄氏度,并保持机械搅拌2小时,通过获得聚苯乙烯改性铜纳米棒。

步骤3:向100份基质石油沥青中加入柴油30份,通过温度为50℃下的搅拌和溶解,将基质石油沥青变为粘稠状可流动浆液。

步骤:4:将苯乙烯25份和改性铜纳米棒2份,分别加入到步骤3的浆液中,并通过不断的机械剪切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反应基质浆液。步骤5:将2份偶氮二异丁腈加入到步骤4中的反应基质浆液中,并通过机械剪切搅拌进一步混合均匀,得到阻根材料。

实施例5:

步骤1:在机械搅拌作用下,将40份氯化铜溶解在50份乙醇和50份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份氨水,并加入10份硼氢化钠,然后加入3份1%明胶水解液和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溶解0.5小时。将混合溶液加热至温度70~80摄氏度,反应2小时,经过离心,并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得到铜纳米棒。

步骤2:取制备得到的铜纳米棒10份,30份加入5%低分子量聚苯乙烯氯仿溶液中,加热温度至40摄氏度,并保持机械搅拌1小时,通过获得聚苯乙烯改性铜纳米棒。

步骤3:向100份基质石油沥青中加入柴油25份,通过温度为45℃下的搅拌和溶解,将基质石油沥青变为粘稠状可流动浆液。

步骤:4:将甲基苯乙烯20份和改性铜纳米棒1.5份,分别加入到步骤3的浆液中,并通过不断的机械剪切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反应基质浆液。

步骤5:将1.5份偶氮二异丁腈加入到步骤4中的反应基质浆液中,并通过机械剪切搅拌进一步混合均匀,得到阻根材料。

实施例6:

步骤1:在机械搅拌作用下,将50份氯化铜溶解在50份乙醇和50份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加入4份氨水,并加入15份硼氢化钠,然后加入6份1%明胶水解液和4份聚乙烯吡咯烷酮,分散溶解1小时。将混合溶液加热至温度80摄氏度,反应4小时,经过离心,并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得到铜纳米棒。

步骤2:取制备得到的铜纳米棒20份,40份加入5%低分子量聚苯乙烯氯仿溶液中,加热温度至60摄氏度,并保持机械搅拌2小时,通过获得聚苯乙烯改性铜纳米棒。

步骤3:向100份基质石油沥青中加入柴油25份,通过温度为45℃下的搅拌和溶解,将基质石油沥青变为粘稠状可流动浆液。

步骤:4:将乙基苯乙烯20份和改性铜纳米棒1.5份,分别加入到步骤3的浆液中,并通过不断的机械剪切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反应基质浆液。

步骤5:将1.5份偶氮二异丁腈加入到步骤4中的反应基质浆液中,并通过机械剪切搅拌进一步混合均匀,得到阻根材料。

比较例1:

除步骤1不添加硼氢化钠外,其余同实施例1。由于反应温度过低,得到的铜纳米棒粒径为3nm,无法实用。

比较例2:

除省略步骤2,不对铜纳米棒进行改性外,其余同实施例1。

本发明阻根材料应在施工前制备,将实施例1-6和对比例1和2的阻根材料通过刮涂在屋顶结构层表面,自然固化后测试其相关参数,具体见表1:

表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