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山桐子油护色的精炼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77806发布日期:2019-01-02 23:47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山桐子油护色的精炼方法。适用于山桐子油的精炼。



背景技术:

油脂是人类三大营养素之一,食用油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用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追求绿色、健康的天然食用植物油已然成为必然趋势。

当油脂从植物种子中分离出来后,必然带有固体植物碎屑、胶质、色素和游离脂肪酸等杂质,必须进行油脂精炼去除物质,达到食用安全的食用油质量要求。山桐子是一种高含量不饱和脂肪酸的木本油料,经压榨得到的山桐子原油,因具有苦涩味、不良气味和杂质等,必须精炼才能符合食用油要求。山桐子油具有鲜艳明亮的棕红色,但这色泽并不稳定,氧化酸败以及不当精炼均可破坏,故常规油脂精炼工艺由于脱臭温度过高而无法适用于山桐子油,必须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良,采用较为温和的工艺参数才能制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山桐子油护色的精炼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山桐子油护色的精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水化脱胶:将山桐子毛油搅拌加热至70~75℃,均匀注入山桐子毛油重量8~10倍适量的80~85℃热水,100~200r/min快速搅拌使胶质充分吸收水分后改用10-30r/min慢速搅拌,使胶粒凝聚。保温静置4~5h使胶质沉降,分离胶质得到脱胶山桐子油;

步骤2、碱炼脱酸:将脱胶山桐子油搅拌加热至70~75℃,均匀注入20~25波美度的乙醇氢氧化钙溶液加热至75~80℃,50~100r/min快速搅拌使酸碱充分反应。完成酸碱反应后,改用10~30r/min慢速搅拌,并将完成酸碱反应后的脱胶山桐子油的油温升至80~85℃,促使皂粒絮凝。当油皂呈明显分离易于沉降时停止搅拌,保温静置4~5h使皂粒沉降,分离皂脚,得到山桐子碱炼油。将山桐子碱炼油加热至80~85℃左右,水洗2次至中性,在真空下维持30~40分钟左右脱去残留水分;

步骤3、脱色:在脱去残留水分的山桐子碱炼油中加入白土或活性炭,抽真空维持90~95℃进行脱色反应30~40分钟。脱色反应完成后,卸除真空,滤除白土或活性炭,得到山桐子脱色油。

步骤4、脱臭:保持真空度130~200pa,将山桐子脱色油加热至170~200℃,利用水蒸气或者氮气进行搅拌翻动,维持90~120min进行脱臭处理,冷却、卸除真空、过滤,得到棕红色透亮的山桐子成品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制造出具有清澈透明棕红色的精炼山桐子油产品,为市场提供一种绿色健康的有特色高品质小品种木本食用油,丰富居民餐桌。

2.采用低温脱臭,抑制山桐子油的亚油酸氧化。得到高品质山桐子油。

3.变速搅拌,促进山桐子毛油的胶质快速凝聚沉淀。

具体实施方法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对山桐子油护色的精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水化脱胶:将山桐子毛油搅拌加热至70℃,均匀注入山桐子毛油重量8倍适量的80℃热水,100r/min快速搅拌使胶质充分吸收水分后改用10r/min慢速搅拌,使胶粒凝聚。保温静置4h使胶质沉降,分离胶质得到脱胶山桐子油;

步骤2、碱炼脱酸:将脱胶山桐子油搅拌加热至70℃,均匀注入20波美度的乙醇氢氧化钙溶液加热至75℃,50r/min快速搅拌使酸碱充分反应。完成酸碱反应后,改用10r/min慢速搅拌,并将完成酸碱反应后的脱胶山桐子油的油温升至80℃,促使皂粒絮凝。当油皂呈明显分离易于沉降时停止搅拌,保温静置4h使皂粒沉降,分离皂脚,得到山桐子碱炼油。将山桐子碱炼油加热至80℃左右,水洗2次至中性,在真空下维持30分钟左右脱去残留水分;

步骤3、脱色:在脱去残留水分的山桐子碱炼油中加入白土,抽真空维持90℃进行脱色反应30分钟。脱色反应完成后,卸除真空,滤除白土,得到山桐子脱色油。

步骤4、脱臭:保持真空度130pa,将山桐子脱色油加热至170℃,利用水蒸气进行搅拌翻动,维持90min进行脱臭处理,冷却、卸除真空、过滤,得到棕红色透亮的山桐子成品油。

利用常规炼油法生产的山桐子成品油的自由基清除率(dpph法)为37.4%,本实施例生产的山桐子成品油的自由基清除率(dpph法)为48.1%,本实施例精炼的山桐子成品油清除自由基能力显著超过常规炼油法生产的油品。

实施例2

一种对山桐子油护色的精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水化脱胶:将山桐子毛油搅拌加热至75℃,均匀注入山桐子毛油重量10倍适量的85℃热水,200r/min快速搅拌使胶质充分吸收水分后改用30r/min慢速搅拌,使胶粒凝聚。保温静置5h使胶质沉降,分离胶质得到脱胶山桐子油;

步骤2、碱炼脱酸:将脱胶山桐子油搅拌加热至75℃,均匀注入25波美度的乙醇氢氧化钙溶液加热至80℃,100r/min快速搅拌使酸碱充分反应。完成酸碱反应后,改用30r/min慢速搅拌,并将完成酸碱反应后的脱胶山桐子油的油温升至85℃,促使皂粒絮凝。当油皂呈明显分离易于沉降时停止搅拌,保温静置5h使皂粒沉降,分离皂脚,得到山桐子碱炼油。将山桐子碱炼油加热至85℃左右,水洗2次至中性,在真空下维持40分钟左右脱去残留水分;

步骤3、脱色:在脱去残留水分的山桐子碱炼油中加入活性炭,抽真空维持95℃进行脱色反应40分钟。脱色反应完成后,卸除真空,滤除活性炭,得到山桐子脱色油。

步骤4、脱臭:保持真空度200pa,将山桐子脱色油加热至200℃,利用氮气进行搅拌翻动,维持120min进行脱臭处理,冷却、卸除真空、过滤,得到棕红色透亮的山桐子成品油。

利用常规炼油法生产的山桐子成品油的自由基清除率(dpph法)为37.4%,本实施例生产的山桐子成品油的自由基清除率(dpph法)为42.5%,本实施例精炼的山桐子成品油清除自由基能力显著超过常规炼油法生产的油品。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山桐子油护色的精炼方法,依次进行水化脱胶、碱炼脱酸、脱色和脱臭。本发明在脱臭阶段将脱臭温度控制在170~200℃,真空度控制在130~200Pa,通过对脱臭温度和真空度的控制,实现在较低温度下完成油脂精炼并实现对油脂特有色泽的保护,同时,精炼后的山桐子油具有透亮棕红色、品质好、纯度高、耐储存,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技术研发人员:陈慧;郑伟;董静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旭舟林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3
技术公布日:2019.0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