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2699发布日期:2019-03-16 01:3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工艺。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需要,人们将玻璃纤维的优点与其它材料的优点相结合发明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然而现有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多只是通过其基体成分中的环氧树脂来实现保持材料的耐高温性,在高温状态下其稳定性相对于另外采用双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作为机体组分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而言较低,且现有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基体组分中缺少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使得复合材料的挤出成型性以及与金属的粘接力一般,进而造成复合材料使用不便,因此急需一种用于制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工艺来解决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工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用于制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将玻璃拉制成玻璃丝并纺成纱,然后通过织布机制得玻璃纤维布;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玻璃纤维布放置于浆料中浸泡3个小时,所述浆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酚醛树脂5份,云母粉0.2~0.3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8份,瓜耳胶0.5份,双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0.4份,羧甲基淀粉钠0.03份,水100份;

步骤3:所述步骤4中的粘接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甲基丙烯酸甲酯2.1份,烷基苯聚醚磺酸钠1.3份,过硫酸铵0.2份,碳酸氢钠0.1分,水100份;

步骤4:然后将玻璃纤维细丝均匀铺设在由步骤2和步骤3所得的玻璃纤维布上,并通过粘接剂将玻璃纤维细丝与所述玻璃纤维布进行粘接,并通过紫外固化的方式使玻璃纤维细丝与所述玻璃纤维布成型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浆料的配制方法是:首先将配方量的羧甲基淀粉钠加入到水中,搅拌24小时,然后再放入云母粉、瓜耳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再加入酚醛树脂和双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直到浆料搅拌均匀为止。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的粘接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甲基丙烯酸甲酯2.1份,烷基苯聚醚磺酸钠1.3份,过硫酸铵0.2份,碳酸氢钠0.1分,水100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粘接剂的使用方法是:将碳酸氢钠溶于1/5的水中,然后边搅拌边加入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烷基苯聚醚磺酸钠和过硫酸铵,并在50—60度的水中搅拌2小时,接着加入剩余的水,搅拌均匀后便可得到粘接剂乳液,最后将乳液均匀涂覆使其紧贴于所述步骤4中的玻璃纤维细丝与所述玻璃纤维布结合的缝隙中,再经过烘干固化处理,便可将玻璃纤维细丝与所述玻璃纤维布牢固结合。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紫外固化的时间为4小时。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具体实施步骤:在制备之前首先将玻璃纤维经拉制成细丝,并将玻璃纤维细丝防止成玻璃布,接着将玻璃布放置于浆料中浸泡3个小时,接着将玻璃纤维布取出,并在起上均匀铺设玻璃纤维丝,并通过粘接剂将其进行粘接,并通过紫外固定化的方式将其进行固定,便可制得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基体组分中增添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增强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挤出成型性,并明显改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与金属的粘接力,通过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基体组分加入双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可在环氧树脂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耐高温性,可使得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在高温状态下更加的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制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将玻璃拉制成玻璃丝并纺成纱,然后通过织布机制得玻璃纤维布;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玻璃纤维布放置于浆料中浸泡3个小时,所述浆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酚醛树脂5份,云母粉0.2~0.3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8份,瓜耳胶0.5份,双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0.4份,羧甲基淀粉钠0.03份,水100份;

步骤3:所述步骤4中的粘接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甲基丙烯酸甲酯2.1份,烷基苯聚醚磺酸钠1.3份,过硫酸铵0.2份,碳酸氢钠0.1分,水100份;

步骤4:然后将玻璃纤维细丝均匀铺设在由步骤2和步骤3所得的玻璃纤维布上,并通过粘接剂将玻璃纤维细丝与所述玻璃纤维布进行粘接,并通过紫外固化的方式使玻璃纤维细丝与所述玻璃纤维布成型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浆料的配制方法是:首先将配方量的羧甲基淀粉钠加入到水中,搅拌24小时,然后再放入云母粉、瓜耳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再加入酚醛树脂和双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直到浆料搅拌均匀为止。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中的粘接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甲基丙烯酸甲酯2.1份,烷基苯聚醚磺酸钠1.3份,过硫酸铵0.2份,碳酸氢钠0.1分,水100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中粘接剂的使用方法是:将碳酸氢钠溶于1/5的水中,然后边搅拌边加入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烷基苯聚醚磺酸钠和过硫酸铵,并在50—60度的水中搅拌2小时,接着加入剩余的水,搅拌均匀后便可得到粘接剂乳液,最后将乳液均匀涂覆使其紧贴于所述步骤4中的玻璃纤维细丝与所述玻璃纤维布结合的缝隙中,再经过烘干固化处理,便可将玻璃纤维细丝与所述玻璃纤维布牢固结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中紫外固化的时间为4小时。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具体实施步骤:在制备之前首先将玻璃纤维经拉制成细丝,并将玻璃纤维细丝防止成玻璃布,接着将玻璃布放置于浆料中浸泡3个小时,接着将玻璃纤维布取出,并在起上均匀铺设玻璃纤维丝,并通过粘接剂将其进行粘接,最后通过紫外固定化的方式将其进行固定,便可制得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首先将玻璃拉制成玻璃丝并纺成纱,然后通过织布机制得玻璃纤维布。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基体组分中增添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增强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挤出成型性,并明显改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与金属的粘接力,通过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基体组分加入双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可在环氧树脂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耐高温性,可使得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在高温状态下更加的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顾亚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顾亚新
技术研发日:2018.10.26
技术公布日:2019.0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