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酸考尼伐坦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09383发布日期:2019-03-02 02:10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盐酸考尼伐坦关键中间体合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1-甲氧羰基-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5-酮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盐酸考尼伐坦(conivaptanhydrochloride),化学名为n-[4-(2-甲基-4,5-二氢-咪唑并[4,5-d][1]苯并氮杂-6(3h)-甲酰基)苯基)]-联苯-2-甲酰胺盐酸盐,cas号为168626-94-6,是一种v2受体拮抗剂,在治疗低钠血症的时候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构式如下所示:

盐酸考尼伐坦合成的关键中间体为n-保护的-苯并氮杂-5-酮。目前现有技术中报道的主要是合成1-对甲苯磺酸-苯并氮杂-5-酮;

其中,1-对甲苯磺酸-苯并氮杂-5-酮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

2004年,tsunodat,tanakaa等.(j.heterocycles,2004,35(36):1113-1122)以氨茴酸甲酯为原料,经磺酰化得2-[(4-甲基苯)磺酰胺基]-苯甲酸甲酯,4-氯丁腈以碘化钾做催化剂发生n-烷基化得2-[n-(3-氰基丙基)-4-甲基苯磺酰胺基]苯甲酸甲酯再经缩合关环、脱氰基,得到1-对甲苯磺酰基-苯并氮杂-5-酮。

2014年,马亚娟等(j.应用化学,2014,31(1):50-53)对该合成路线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总收率略有提高。该合成方法的缺点是:使用的4-氯丁氰为原料价格比较高,并且第二步反应中,反应时间长达46小时,并且还需要催化剂,造成生产成本高。用对甲基苯磺酰胺作为保护基分子量大,用量多增加了物料成本。具体反应如下所示:

2005年,tsunodat,yamazakia等(j.orgprocresdev,2005,9(5):593-598.)对tsunodat,tanakaa等的方法进行了改进,用4-溴丁酸乙酯替代4-氯丁氰为原料来制备n-对甲苯磺酰基-苯并氮杂-5-酮。

2016年仇传菊(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6,47(10):1223-1225)对n烷基化反应做了改进,缩短了反应时间,其他没有改变。该合成方法用相对价格比较便宜的4-溴丁酸乙酯代替了4-氯丁氰,物料成本有所降低,但是依然没有改变保护基分子量大、第二步反应需要催化剂、起始物成本高等缺点。具体反应如下所示:

第二种:

2017年,王向锋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7,48(2):171-173.)用苯胺为起始原料,先用对甲苯磺酰基对苯胺进行保护,然后和4-氯丁酸乙酯反应、水解,最后用多聚磷酸关环。该路线的优点是:起始原料便宜,反应路线相对简单,收率也较高;缺点是:先用对甲基苯磺酰氯保护氨基后,再和4-氯丁酸甲酯反应,由于氨基变成磺酰胺后活性降低,造成了取代反应困难,并且保护基分子量过大、原子不经济。最终产品是在321~323℃下进行精馏纯化,能耗高并且易造成产品分解。具体反应如下式所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另一种盐酸考尼伐坦关键中间体1-甲氧羰基-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5-酮的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的反应原料易得、且价格便宜,目标产物的收率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盐酸考尼伐坦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包括:

(1)在缚酸剂存在的条件下,苯胺与4-卤丁酸乙酯发生n-烷基化反应,生成4-(苯胺)丁酸乙酯;

所述4-卤丁酸乙酯为4-溴丁酸乙酯或4-氯丁酸乙酯;

(2)在缚酸剂存在的条件下,以氯甲酸甲酯作为保护基,与4-(苯胺)丁酸乙酯反应,生成4-(n-甲氧羰基苯胺基)丁酸乙酯;

(3)在溶剂中,4-(n-甲氧羰基苯胺基)丁酸乙酯经碱水解,得到4-(n-甲氧羰基苯胺基)丁酸;

(4)采用步骤(a)或者步骤(b-1)~(b-2);

(a)在有机溶剂中,4-(n-甲氧羰基苯胺基)丁酸在多聚磷酸的催化下,发生傅克酰基化反应,得到1-甲氧羰基-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5-酮;

(b-1)在有机溶剂中,4-(n-甲氧羰基苯胺基)丁酸先在氯化亚砜的作用下,发生酰化反应,得到4-(n-甲氧羰基苯胺基)丁酰氯;

(b-2)4-(n-甲氧羰基苯胺基)丁酰氯在无水三氯化铝的催化下,进行傅克酰基化反应,得到1-甲氧羰基-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5-酮。

上述方法的合成路线如下:

与背景技术中的第一种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采用的起始原料为苯胺,相比氨茴酸甲酯,更加廉价易得;此外,对于保护基的选择而言,氯甲酸甲酯的相对分子量为94.5,与对甲基苯磺酰氯(相对分子量:190.6)相比,具有分子量小的优点,原料更加廉价,更加经济,且步骤(2)的反应中没有使用昂贵的催化剂。

与背景技术中的第二种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先进行n-烷基化取代反应,再进行保护,取代反应更加容易进行,不需要使用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并且步骤(1)的反应可以在无溶剂下进行,节约了溶剂。此外,对于保护基的选择而言,甲酸甲酯比对甲基苯磺酸原料更加廉价,更加经济,产品沸点更低,精馏纯化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此外,发明人经试验发现,步骤(2)和步骤(3)的反应顺序会对反应产生不利的影响。若先进行水解反应,再进行保护,保护基在保护氨基的同时也会和酸反应,然后还需要进一步水解得到羧酸,导致反应步数增加,且保护基的用量也需要提高一倍,反应不经济。

进一步地,步骤(1)中,缚酸剂可以采用常规的碱剂,例如:三乙胺、二异丙基乙氨、吡啶、碳酸钾和碳酸钠等。

作为优选,所述缚酸剂为三乙胺、二异丙基乙氨、吡啶、碳酸钾或碳酸钠。

进一步地,步骤(1)中,n-烷基化反应既可以在无溶剂的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有溶剂的条件下进行,例如: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

更优选,所述缚酸剂为三乙胺、二异丙基乙氨或吡啶;所述n-烷基化反应在无溶剂的条件下进行;在上述傅酸剂存在的条件下,步骤(1)的反应过程中无需添加有机溶剂,可以节省溶剂的使用量,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n-烷基化反应的温度为80~110℃;反应时间为1~3h(以苯胺基本反应完全为准)。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苯胺与4-卤丁酸乙酯的摩尔比为1:1.0~1.4。

进一步地,步骤(1)的反应完毕后,降温至20℃以下,过滤除去盐。

同样的,步骤(2)中,缚酸剂可以采用常规的碱剂,例如:三乙胺、二异丙基乙氨、吡啶、碳酸钾和碳酸钠等。

作为优选,所述缚酸剂为三乙胺、二异丙基乙氨、吡啶、碳酸钾或碳酸钠。

进一步地,步骤(2)中,可以添加有机溶剂,例如甲苯或甲基叔丁基醚等;或者,在室温下直接滴加氯甲酸甲酯。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氯甲酸甲酯的添加量为苯胺摩尔量的1.0~1.2倍。

进一步地,步骤(2)的反应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时间为1~4小时。

发明人对于小分子量的保护基做过相应的筛选,发现并非所有小分子都可行,以乙酰氯为例,试验发现:加入乙酰氯后,若用强碱氢氧化钠进行水解反应,保护基会同时脱去;若用碳酸钾进行水解反应,反应时间会延长;并且,在用ppa关环时,得到的并不是目标产品,而是1-苯基-2-吡咯烷酮因此用乙酰基保护并不合适。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溶剂为水和甲醇的混合溶液;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纳或碳酸钾;反应温度为40~60℃,反应时间为1~5小时。

进一步地,步骤(3)反应完毕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反应液,除去杂质,水相用盐酸调ph到1~2,分层后,水层用二氯甲烷提取,合并二氯甲烷层后,浓缩干燥。

进一步地,步骤(a)中,所述有机溶剂为1,1,2,2-四氯乙烷或者1,2-二氯乙烷。

步骤(a)中,反应的温度为80-120℃,时间为1-3小时。

步骤(a)反应完毕后,降温到室温,用冷水淬灭分层,然后用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浓缩除去溶剂,粗品用柱纯化或减压精馏,得到目标产品1-甲氧羰基-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5-酮。

进一步地,步骤(b-1)和(b-2)中,所述有机溶剂为无水二氯甲烷;步骤(b-1)中的酰化反应的温度为-10~10℃;4-(n-甲氧羰基苯胺基)丁酸与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1:1.0~1.1。

步骤(b-1)反应完毕后得到4-(n-甲氧羰基苯胺基)丁酰氯,蒸干后,再向4-(n-甲氧羰基苯胺基)丁酰氯中加入无水二氯甲烷备用。

步骤(b-2)中,在无水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无水三氯化铝,然后再滴加4-(n-甲氧羰基苯胺基)丁酰氯的二氯甲烷溶液;所述傅克酰基化的温度为20~40℃,时间为2~5h。

步骤(b-1)和(b-2)反应完毕后,把反应液滴加到稀盐酸中,分层后,把二氯甲烷溶液蒸干,得到目标产物的粗品,粗品用柱纯化或者减压精馏,得到目标产物1-甲氧羰基-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5-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氯甲酸甲酯作为保护基,通过先n-烷基化取代反应,再n保护,然后碱水解的合成路线,不仅得到了高收率、高纯度的1-甲氧羰基-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5-酮,而且合成方法具有原料易得、且价格便宜,节约溶剂以及无需使用相转移催化剂的优点。

(2)本发明合成方法采用的氯甲酸甲酯为小分子有机物,相对分子量为94.5,原料价格便宜,比现有保护基对甲基苯磺酸(相对分子量:190.6)更加经济,产品沸点更低,精馏纯化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3)本发明合成方法采用先n-烷基化取代反应,再n保护的合成路线,与现有技术中先n保护、再取代反应的合成路线相比,取代反应更加容易进行,不需要使用相转移催化剂(如聚乙二醇),并且步骤(1)中的反应可以在无溶剂下进行,节约了溶剂。

(4)本发明合成方法的起始原料为苯胺,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氨茴酸甲酯更加廉价易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此。

其中,1-甲氧羰基-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5-酮的合成路线如下:

实施例1

一种盐酸考尼伐坦关键中间体1-甲氧羰基-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5-酮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中间体a的制备:在1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苯胺(9.3g,0.1mol)、三乙胺(15.2g,0.15mol),加热到90~100℃,再加入4-溴丁酸乙酯(23.4g,0.12mol),控制温度在90~100℃,反应1~2小时;反应完毕后,过滤得到29.1g棕色液体,4-(苯胺)丁酸乙酯粗品(即中间体a)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2)中间体c的制备:将步骤(1)的29.1g的中间体a加入到100ml的三口烧瓶中,再加入甲苯30ml和碳酸钠(12.7g,0.12mol),冷却到0~5℃,然后控制温度在10℃以下,加入氯甲酸甲酯(13.2g,0.14mol),在0~10℃反应1小时,得到4-(n-甲氧羰基苯胺基)丁酸乙酯(即中间体b);

反应完毕后,加入水30ml和甲醇20ml,氢氧化钠8.0g(0.2mol),将温度升到50℃,搅拌3小时,进行水解反应;

水解反应完毕后,冷却到室温,用乙酸乙酯萃取(30ml*2),水相加入二氯甲烷60ml,控制温度在10℃以下,用盐酸调ph到1~2;分层后,水层用二氯甲烷提取,合并二氯甲烷层后,浓缩,得到油状的4-(n-甲氧羰基苯胺基)丁酸(即中间体c)20.6g,收率以苯胺计为86.8%。

1hnmr(400mhz,cdcl3)δ7.48-7.36(m,2h),7.22-7.16(m,2h),6.97-6.95(m,1h),3.62(s,3h),3.52-3.42(m,2h),2.41-2.37(m,2h),1.91-1.84(m,2h),13c-nmr(101mz,d6-dmso)δ(ppm)173.99,155.24,141.53,129.01,127.27,126.53,52.56,49.03,30.88,23.20,esi-ms(m/z)[m+1]+:238.0。

(3)1-甲氧羰基-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5-酮的制备:在250ml的三口瓶中加入中间体c(19.0g,0.080mol)和无水二氯甲烷100ml,降温到0~5℃,再控制温度在0~10℃加入氯化亚砜(10.8g,0.091mol),反应1小时,进行酰化,得到4-(n-甲氧羰基苯胺基)丁酰氯(即中间体c-1);反应完毕后,浓缩,加入无水二氯甲烷40ml溶解4-(n-甲氧羰基苯胺基)丁酰氯后备用;

在5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无水二氯甲烷200ml和无水三氯化铝(32.0g,0.24mol),控制温度在25~35℃之间,缓慢滴加前面制备的4-(n-甲氧羰基苯胺基)丁酰氯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完毕后,在25~35℃之间搅拌2小时;

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温度控制在10℃以下,反应液滴加到200ml的5%盐酸溶液中;分层后,有机相用稀盐酸和水洗涤,浓缩除去溶剂;粗品用硅胶柱纯化,得到12.3g淡黄色的油状液体,收率70.1%。总收率60.8%

1hnmr(400mhz,cdcl3)δ7.87-7.01(m,4h),3.59(s,3h),3.48-3.38(m,2h),2.68-2.64(m,2h),1.74-1.71(m,2h),13c-nmr(100mz,d6-dmso)δ173.48,156.20,141.64,132.77,129.21,129.19,127.30,126.89,52.98,51.71,31.18,23.66,ms[m+1]+:220.1。

实施例2

一种盐酸考尼伐坦关键中间体1-甲氧羰基-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5-酮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中间体a的制备:在1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苯胺(9.3g,0.1mol)、二异丙基乙氨(19.4g,0.15mol),加热到90~100℃,再加入4-氯丁酸乙酯(18.1g,0.12mol),控制温度在90~100℃,反应1~2小时;反应完毕后,过滤得到28.6g棕色液体,4-(苯胺)丁酸乙酯(即中间体a)粗品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2)中间体c的制备:4-(苯胺)丁酸乙酯粗品28.6g、甲苯30ml和碳酸钾(16.6g,0.12mol)加入到100ml三口烧瓶中,控制温度在10℃以下,加入氯甲酸甲酯(13.2g,0.14mol),反应1h,得到4-(n-甲氧羰基苯胺基)丁酸乙酯(即中间体b)。

加入水30ml、甲醇20ml和氢氧化钾(5.6g,0.1mol),加热到55℃,反应2h。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30ml萃取两次,水相用盐酸调ph到1~2,用二氯甲烷萃取,浓缩得到4-(n-甲氧羰基苯胺基)丁酸(即中间体c)21.3g,收率以苯胺计为89.8%。

(3)1-甲氧羰基-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5-酮的制备:在25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1,2,2-四氯乙烷100ml和20.0g多聚磷酸,加热到110~130℃,将中间体c(19.0g,0.08mol)溶解在30ml1,1,2,2-四氯乙烷中滴加进去,然后在此温度110~130℃下反应3小时;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水100ml淬灭,分层后,有机层用碳酸钠溶液和水溶液洗涤;浓缩有机层至无液体滴出,粗品用柱纯化,得到13.4g淡黄色油状液体,收率76.4%。总收率68.6%。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进行制备,除制备中间体a的过程中用吡啶作为缚酸剂外,其余操作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中间体c的收率91.2%(以苯胺计),1-甲氧羰基-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5-酮的收率为78.3%,总收率为71.4%。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按照实施例2中的方法进行制备,除制备中间体a的过程中用三乙胺作为碱缚酸剂外,其余操作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

中间体c的收率88.3%(以苯胺计),1-甲氧羰基-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5-酮的收率为75.8%,总收率为66.9%。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按照实施例2中的方法进行制备中间体b,在制备中间体b4-(n-甲氧羰基苯胺基)丁酸乙酯的过程中用二异丙基乙氨作为碱缚酸剂,其余操作相同。

中间体b的收率89.5%(以苯胺计),1-甲氧羰基-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5-酮的收率为76.9%,总收率为68.8%。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进行制备,在制备中间体c的过程中,除用氢氧化钾代替氢氧化钠来进行水解外,其余操作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中间体c的收率90.3%(以苯胺计),1-甲氧羰基-2,3,4,5-四氢-1h-1-苯并氮杂-5-酮的收率为78.4%,总收率为70.8%。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