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含叔丁基的N-咪唑乙酰基二氢喹喔啉类衍生物,合成方法及其作为杀菌剂上的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48921发布日期:2019-01-28 14:0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类含叔丁基的n-咪唑乙酰基二氢喹喔啉类杀菌剂,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由各种细菌和真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造成的粮食减产,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而为了解决人的吃饭问题,提高粮食的产量,减少农作物的病害非常急迫。开发高效、广谱的杀菌剂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首选。而研究开发出更多具有更好抑菌活性的新型杀菌剂,是促进杀菌剂发展的关键。在本专利中,我们制备了一类结构新颖的含叔丁基的n-咪唑乙酰基二氢喹喔啉类杀菌剂。该类杀菌剂可有效抑制水稻纹枯菌、小麦赤霉菌及意大利青霉菌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提供一类含叔丁基的n-咪唑乙酰基二氢喹喔啉类杀菌剂,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出了含叔丁基的n-咪唑乙酰基二氢喹喔啉类杀菌剂(i):

其中,式中r为氢、氟、氯、三氟甲基、甲基等。取代基位置、个数不固定。

所述的r为氟、个数为两个,且为间位,其结构式为:

合成所述的含叔丁基的n-咪唑乙酰基二氢喹喔啉类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方法包括如下:

(1)将邻叠氮苯胺衍生物与α-溴代叔丁基酮衍生物和碳酸钾依次加入装有有机溶剂的容器中,在40-50℃下反应2-8小时后,加入二苯基甲基膦,在25-32℃下反应2-6小时;

(2)步骤(1)反应完成后,在减压下脱去有机溶剂,残留物转移至装有三苯基膦和碘单质的氯仿溶液中,再加入咪唑乙酸,在40-50℃下反应1-5小时,反应完成后,减压脱去有机溶剂,残留物柱层析得到含叔丁基的n-咪唑乙酰基二氢喹喔啉类衍生物的化合物2;

合成路径如下:

步骤(1)中邻叠氮苯胺衍生物、α-溴代叔丁基酮衍生物、碳酸钾、二苯基甲基膦的摩尔比1:0.1-3:0.1-3:0.1-3。

步骤(2)中三苯基膦、碘单质、咪唑乙酸与步骤(1)中的邻叠氮苯胺衍生物的摩尔比为0.1-6:0.1-6:0.1-3:1。

所述的邻叠氮苯胺衍生物为邻叠氮苯胺、4-氯邻叠氮苯胺、4-溴邻叠氮苯胺、4-甲基邻叠氮苯胺、6-甲基邻叠氮苯胺、4,6-二甲基邻叠氮苯胺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步骤(1)、(2)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氯仿。所有用的到的溶剂氯仿都是无水的,溶剂中含有水会使产率明显降低。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提供了一类新型的含叔丁基的n-咪唑乙酰基二氢喹喔啉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2.本发明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含叔丁基的n-咪唑乙酰基二氢喹喔啉类衍生物,此类化合物在抑制水稻纹枯菌、小麦赤霉菌及意大利青霉菌等菌类方面有一定的效果,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i)式中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效果。

仪器及试剂:

熔点用x4型熔点仪(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生产)测定,温度计未经校正;1hnmr和13cnmr用varianmercury400型400mhz核磁共振仪或者varianmercury600型600mhz核磁共振仪测定,氘代氯仿(cdcl3)或者氘代二甲亚砜(dmso-d6)为溶剂,tms为内标;ms使用finnigantrace质谱仪测定;元素分析使用varioeliii元素分析仪测定;所用试剂为国产(或进口)化学纯或分析纯。溶剂甲苯是经过重蒸干燥过的,三乙胺也是通过重蒸处理过的。

实施例1

的制备

向50ml的烧瓶中加入邻叠氮苯胺1a(1mmol)、α-溴代叔丁基酮(1.2mmol)和碳酸钾(1.5mmol),在45℃下反应,反应溶剂为氯仿(20ml),反应2小时后,再加入二苯基甲基膦(1.5mmol),在30℃下反应,继续反应3小时后,在减压下脱去溶剂氯仿,残留物转移至装有三苯基膦(2.5mmol)和碘单质(2.5mmol)的氯仿(15ml)溶液中,然后加入咪唑乙酸(1.5mmol),在45℃下反应,反应2小时,反应完成后,在减压下脱去溶剂氯仿,残留物柱层析得到0.217g目标化合物2a,产率73%。

实施例2

向5ml的烧瓶中加入邻叠氮苯胺1a(0.1mmol)、α-溴代叔丁基酮(0.12mmol)和碳酸钾(0.15mmol),在45℃下反应,反应溶剂为氯仿(2ml),反应2小时后,再加入二苯基甲基膦(0.15mmol),在30℃下反应,继续反应3小时后,在减压下脱去溶剂氯仿,残留物转移至装有三苯基膦(0.25mmol)和碘单质(0.25mmol)的氯仿(1.5ml)溶液中,然后加入咪唑乙酸(0.15mmol),在45℃下反应,反应2小时,反应完成后,在减压下脱去溶剂氯仿,残留物柱层析得到0.023g目标化合物2a,产率77%。

实施例3

向500ml的烧瓶中加入邻叠氮苯胺1a(10mmol)、α-溴代叔丁基酮(12mmol)和碳酸钾(15mmol),在45℃下反应,反应溶剂为氯仿(200ml),反应2小时后,再加入二苯基甲基膦(15mmol),在30℃下反应,继续反应3小时后,在减压下脱去溶剂氯仿,残留物转移至装有三苯基膦(25mmol)和碘单质(25mmol)的氯仿(150ml)溶液中,然后加入咪唑乙酸(15mmol),在45℃下反应,反应2小时,反应完成后,在减压下脱去溶剂氯仿,残留物柱层析得到2.02g目标化合物2a,产率68%。

实施例4

向50ml的烧瓶中加入邻叠氮苯胺1a(1mmol)、α-溴代叔丁基酮(1.2mmol)和碳酸钠(1.5mmol),在45℃下反应,反应溶剂为氯仿(20ml),反应2小时后,再加入二苯基甲基膦(1.5mmol),在30℃下反应,继续反应3小时后,在减压下脱去溶剂氯仿,残留物转移至装有三苯基膦(2.5mmol)和碘单质(2.5mmol)的氯仿(15ml)溶液中,然后加入咪唑乙酸(1.5mmol),在45℃下反应,反应2小时,反应完成后,在减压下脱去溶剂氯仿,残留物柱层析得到0.163g目标化合物2a,产率55%。

实施例5

的制备

向50ml的烧瓶中加入4-氯-邻叠氮苯胺1b(1mmol)、α-溴代叔丁基酮(1.2mmol)和碳酸钾(1.5mmol),在45℃下反应,反应溶剂为氯仿(20ml),反应2小时后,再加入二苯基甲基膦(1.5mmol),在30℃下反应,继续反应3小时后,在减压下脱去溶剂氯仿,残留物转移至装有三苯基膦(2.5mmol)和碘单质(2.5mmol)的氯仿(15ml)溶液中,然后加入咪唑乙酸(1.5mmol),在45℃下反应,反应2小时,反应完成后,在减压下脱去溶剂氯仿,残留物柱层析得到0.228g目标化合物2b,产率69%。

实施例7

的制备

向50ml的烧瓶中加入4-氯-邻叠氮苯胺1c(1mmol)、α-溴代叔丁基酮(1.2mmol)和碳酸钾(1.5mmol),在45℃下反应,反应溶剂为氯仿(20ml),反应2小时后,再加入二苯基甲基膦(1.5mmol),在30℃下反应,继续反应3小时后,在减压下脱去溶剂氯仿,残留物转移至装有三苯基膦(2.5mmol)和碘单质(2.5mmol)的氯仿(15ml)溶液中,然后加入咪唑乙酸(1.5mmol),在45℃下反应,反应2小时,反应完成后,在减压下脱去溶剂氯仿,残留物柱层析得到0.223g目标化合物2c,产率71%。

实施例8

的制备

向50ml的烧瓶中加入4-氯-邻叠氮苯胺1d(1mmol)、α-溴代叔丁基酮(1.2mmol)和碳酸钾(1.5mmol),在45℃下反应,反应溶剂为氯仿(20ml),反应2小时后,再加入二苯基甲基膦(1.5mmol),在30℃下反应,继续反应3小时后,在减压下脱去溶剂氯仿,残留物转移至装有三苯基膦(2.5mmol)和碘单质(2.5mmol)的氯仿(15ml)溶液中,然后加入咪唑乙酸(1.5mmol),在45℃下反应,反应2小时,反应完成后,在减压下脱去溶剂氯仿,残留物柱层析得到0.206g目标化合物2d,产率62%。

实施例9

的制备

向50ml的烧瓶中加入4-氯-邻叠氮苯胺1e(1mmol)、α-溴代叔丁基酮(1.2mmol)和碳酸钾(1.5mmol),在45℃下反应,反应溶剂为氯仿(20ml),反应2小时后,再加入二苯基甲基膦(1.5mmol),在30℃下反应,继续反应3小时后,在减压下脱去溶剂氯仿,残留物转移至装有三苯基膦(2.5mmol)和碘单质(2.5mmol)的氯仿(15ml)溶液中,然后加入咪唑乙酸(1.5mmol),在45℃下反应,反应2小时,反应完成后,在减压下脱去溶剂氯仿,残留物柱层析得到0.146g目标化合物2e,产率47%。

实施例10

杀菌活性实验(含毒介质法)

药液浓度200ppm,用5mm打孔器取菌种琼脂片,菌丝面朝下接种要含有待测药品的pda培养基上,置于圆形培养基的正中心,切不要滑动菌种琼脂片,以免污染培养基。每个待测样品接种三个,以不含药品但含有相同浓度dmso的培养基为对空白照,放置在生化培养箱内于25℃下培养3~5天后,测定培养基上的菌落的直径。通过和上述空白对照组的比较来观察待测样品对菌丝生长的影响,计算待测样品在200mg/l下对菌落生长的抑制率。抑制率(%)=[(空白对照菌落直径-待测样品菌落直径)/(空白菌落直径-打孔器直径)]×100%。表1为部分化合物(i)的测定结果。

表1:化合物(i)的抑菌活性测试结果

从上述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对水稻纹枯菌(rhizoctoniasolani)、小麦赤霉菌(gibberellasaubinetii)及意大利青霉菌(penicilliumitalicum)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以化合物4效果最好。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