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莓果酒的酿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74785发布日期:2019-02-01 18:38阅读:1089来源:国知局



背景技术:
蓝莓酒由蓝莓原果汁发酵而成,无任何污染,采用先进的酿酒技术和独特的传统工艺陈酿而成,蓝莓酒口感醇厚,酒香清新,醇和绵软,果香浓郁,具有全汁酒独特的风格,由于蓝莓其营养丰富,加上度数不高,所以温和味美又不上头,每天饮用少许的蓝莓果酒对女性来说是比较好的,可以改善肤质,促进睡眠,对于黑眼圈和毛孔粗大都有很好的效果。而男性喝蓝莓果酒主要就是养生,没有药酒的那股味道,浓郁香醇但不烈,不会伤害内脏,有能喝酒尽兴,总之,蓝莓果酒是男女老少皆宜,口味好,并且现在越来越多80后崇尚时尚健康的人喜欢喝蓝莓果酒了,也可以说蓝莓果酒让人真的是因为喜欢喝酒而喝酒,让酒文化变得更健康了。传统蓝莓果酒的原料蓝莓果大都是大兴安岭野生蓝莓,原料受到限制,导致不能批量生产,并且制备方式全部是手工操作,该传统工艺占用空间大、劳动强度高、产量低,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常常不会调节果胶酶,使得蓝莓的产量不能提高气味不够香醇,导致不能大规模流水作业,生产量较低,故蓝莓果酒虽然又好喝又营养,却价格昂贵,只能一种奢侈品,因此难以普及性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蓝莓果酒的酿造方法,按照该方法生产的蓝莓果酒具有营养价值高,产量高,同时,还能够最大化的保证蓝莓果酒香气清雅、口味醇和绵软的特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蓝莓果酒的酿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蓝莓果,依次经过破碎与榨汁、调整成分、主发酵、后发酵过程、发酵酒的下胶澄清、冷处理和过滤、杀菌及包装,即得所述蓝莓果酒;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蓝莓果酒的酿造方法,其中所述蓝莓果为人工种植蓝莓。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蓝莓果酒的酿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具体为:步骤一、破碎与榨汁:选择处理好的蓝莓果用破碎机进行破碎,在破碎时,果肉破碎率达到97%以上,破碎期间,添加适量的亚硫酸,在蓝莓破碎后依次经过过滤器和离心分离机出汁,并且在出汁后立即添加果胶酶;步骤二、调整成分:将蔗糖和柠檬酸溶解后送入到调配罐中进行调配,用柠檬酸调节酸,使得ph值在3.2~3.5,蔗糖调糖度,使得最终生成15%的糖度;步骤三、主发酵:将步骤二中已调整成份的浆送入发酵罐中,添加1.5%左右酵母进行接种,发酵温度控制在22℃左右,蓝莓浆分离所得的一次汁,按发酵后酒度达15~16度分两次加砂糖,第一次加砂糖的1/2~3/4,在18~23度下,发酵3~4天后;第二次在主发酵的6~8天内,加入剩余的糖,每天搅汁二次,每次30分钟,发酵20~30天,当残糖至0.5%以下时,停留2~3天,再换桶一次,得到原酒;步骤四、后发酵过程:将主发酵后的原酒放进无菌贮罐中,并且放入贮酒室中,并且保持容器密封,桶满,蓝莓酒贮存室温度要求8~15℃,贮酒室单独存在,窑内排风,排出二氧化碳,保持60天左右,然后过滤除去杂质;步骤五、发酵酒的下胶澄清:在室温18~20℃下,用蛋清粉与皂土制备成的下胶液作为澄清处理剂去除蓝莓果酒中引起混浊及颜色和风味改变的物质;步骤六、冷处理:将经过步骤五处理的蓝莓果酒直接冷冻,控制温度在-4~2.5℃,并且用过滤机趁冷过滤;步骤七、过滤、杀菌及包装:将原酒调配好后,经理化指标检验和卫生指标检验,合格的蓝莓酒半成品经过滤机、杀菌机、灌装机、封口机等进行装瓶、封口后,置于80℃的热水中杀菌30min后,冷却,按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帖上标签并喷上生产日期,即为蓝莓酒成品。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蓝莓果酒的酿造方法,其中步骤三中所述发酵罐为自动控温发酵罐。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蓝莓果酒的酿造方法,其中步骤五中所述澄清处理剂中蛋清粉与皂土的混合比例为1:1。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蓝莓果酒的酿造方法,其中步骤六中所述过滤机为板框式过滤机。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蓝莓果酒的酿造方法,其中步骤七中所述杀菌机为超高温瞬时灭菌机。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用人工种植蓝莓替换了大兴安岭的野生蓝莓,在保证了蓝莓果酒的营养价值的同时能够提高原料的产量,使得蓝莓果酒能够批量生产;并且通过用自动控温发酵罐、板框式过滤机和超高温瞬时灭菌机等机械化生产设备代替传统的生产设备,不仅使得在生产过程中控制的更加精准,而且还能够缩短生产时间;通过用蛋清粉与皂土制成的澄清处理剂使得下胶澄清效率相比单一使用蛋清粉或者皂土的效率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蓝莓果酒的酿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具体为:步骤一、破碎与榨汁:选择处理好的蓝莓果用破碎机进行破碎,在破碎时,果肉破碎率达到97%,破碎期间,添加亚硫酸,在蓝莓破碎后依次经过过滤器和离心分离机出汁,并且在出汁后立即添加果胶酶;步骤二、调整成分:将蔗糖和柠檬酸溶解后送入到调配罐中进行调配,用柠檬酸调节酸,使得ph值在3.2,蔗糖调糖度,使得最终生成15%的糖度;步骤三、主发酵:将步骤二中已调整成份的浆送入发酵罐中,添加1.4%酵母进行接种,发酵温度控制在21℃,蓝莓浆分离所得的一次汁,按发酵后酒度达15度,分两次加砂糖,第一次加砂糖的1/2,在18度下,发酵3天后;第二次在主发酵的6天内,加入剩余的糖,每天搅汁二次,每次30分钟,发酵20天,当残糖至0.5%,停留2天,再换桶一次,得到原酒;步骤四、后发酵过程:将主发酵后的原酒放进无菌贮罐中,并且放入贮酒室中,并且保持容器密封,桶满,蓝莓酒贮存室温度要求8℃,贮酒室单独存在,窑内排风,排出二氧化碳,保持58天,然后过滤除去杂质;步骤五、发酵酒的下胶澄清:在室温18℃下,用蛋清粉与皂土制备成的下胶液作为澄清处理剂去除蓝莓果酒中引起混浊及颜色和风味改变的物质;步骤六、冷处理:将经过步骤五处理的蓝莓果酒直接冷冻,控制温度在-4℃,并且用过滤机趁冷过滤;步骤七、过滤、杀菌及包装:将原酒调配好后,经理化指标检验和卫生指标检验,合格的蓝莓酒半成品经过滤机、杀菌机、灌装机、封口机等进行装瓶、封口后,置于80℃的热水中杀菌30min后,冷却,按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帖上标签并喷上生产日期,即为蓝莓酒成品。

实施例2:蓝莓果酒的酿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具体为:步骤一、破碎与榨汁:选择处理好的蓝莓果用破碎机进行破碎,在破碎时,果肉破碎率达到98%,破碎期间,添加适量的亚硫酸,在蓝莓破碎后依次经过过滤器和离心分离机出汁,并且在出汁后立即添加果胶酶;步骤二、调整成分:将蔗糖和柠檬酸溶解后送入到调配罐中进行调配,用柠檬酸调节酸,使得ph值在3.3,蔗糖调糖度,使得最终生成15%的糖度;步骤三、主发酵:将步骤二中已调整成份的浆送入发酵罐中,添加1.5%酵母进行接种,发酵温度控制在22℃,蓝莓浆分离所得的一次汁,按发酵后酒度达15.5度,分两次加砂糖,第一次加砂糖的5/8,在20度下,发酵3.5天后;第二次在主发酵的7天内,加入剩余的糖,每天搅汁二次,每次30分钟,发酵25天,当残糖至0.45%时,停留2天,再换桶一次,得到原酒;步骤四、后发酵过程:将主发酵后的原酒放进无菌贮罐中,并且放入贮酒室中,并且保持容器密封,桶满,蓝莓酒贮存室温度要求11℃,贮酒室单独存在,窑内排风,排出二氧化碳,保持60天,然后过滤除去杂质;步骤五、发酵酒的下胶澄清:在室温19℃下,用蛋清粉与皂土制备成的下胶液作为澄清处理剂去除蓝莓果酒中引起混浊及颜色和风味改变的物质;步骤六、冷处理:将经过步骤五处理的蓝莓果酒直接冷冻,控制温度在-1℃,并且用过滤机趁冷过滤;步骤七、过滤、杀菌及包装:将原酒调配好后,经理化指标检验和卫生指标检验,合格的蓝莓酒半成品经过滤机、杀菌机、灌装机、封口机等进行装瓶、封口后,置于80℃的热水中杀菌30min后,冷却,按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帖上标签并喷上生产日期,即为蓝莓酒成品。

实施例3:蓝莓果酒的酿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具体为:步骤一、破碎与榨汁:选择处理好的蓝莓果用破碎机进行破碎,在破碎时,果肉破碎率达到98%,破碎期间,添加适量的亚硫酸,在蓝莓破碎后依次经过过滤器和离心分离机出汁,并且在出汁后立即添加果胶酶;步骤二、调整成分:将蔗糖和柠檬酸溶解后送入到调配罐中进行调配,用柠檬酸调节酸,使得ph值在3.5,蔗糖调糖度,使得最终生成15%的糖度;步骤三、主发酵:将步骤二中已调整成份的浆送入发酵罐中,添加1.6%酵母进行接种,发酵温度控制在23℃,蓝莓浆分离所得的一次汁,按发酵后酒度达15~16度分两次加砂糖,第一次加砂糖的3/4,在23度下,发酵4天后;第二次在主发酵的8天内,加入剩余的糖,每天搅汁二次,每次30分钟,发酵30天,当残糖至0.4%时,停留3天,再换桶一次,得到原酒;步骤四、后发酵过程:将主发酵后的原酒放进无菌贮罐中,并且放入贮酒室中,并且保持容器密封,桶满,蓝莓酒贮存室温度要求15℃,贮酒室单独存在,窑内排风,排出二氧化碳,保持60天,然后过滤除去杂质;步骤五、发酵酒的下胶澄清:在室温20℃下,用蛋清粉与皂土制备成的下胶液作为澄清处理剂去除蓝莓果酒中引起混浊及颜色和风味改变的物质;步骤六、冷处理:将经过步骤五处理的蓝莓果酒直接冷冻,控制温度在2.5℃,并且用过滤机趁冷过滤;步骤七、过滤、杀菌及包装:将原酒调配好后,经理化指标检验和卫生指标检验,合格的蓝莓酒半成品经过滤机、杀菌机、灌装机、封口机等进行装瓶、封口后,置于80℃的热水中杀菌30min后,冷却,按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帖上标签并喷上生产日期,即为蓝莓酒成品。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蓝莓果酒的营养价值与传统用大兴安岭野生蓝莓制作的蓝莓果酒的营养价值相差不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蓝莓果酒保留了传统蓝莓果酒的营养价值,其中实施例2制备出来的蓝莓果酒最具有营养价值。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