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环氧大豆油的中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0676发布日期:2018-10-16 19:11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氧大豆油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环氧大豆油的中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环氧大豆油是用大豆油经过氧化处理后制得的一种化工产品,常温下为浅黄色粘稠油状液体,是一种使用广泛的聚氯乙烯无毒增塑剂兼稳定剂:与PVC树脂相容性好,挥发性低、迁移性小。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耐水性和耐油性亦佳,可赋予制品良好的机械强度、耐候性及电性能,且无毒性,是国际认可的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化学工艺助剂。

目前,公告号为CN205115341U,公告日为2016年3月30日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制备环氧大豆油的中和系统,包括:用于对中和液进行流量检测的流量检测单元;用于输送中和液的输送单元;用于对环氧大豆油进行PH值检测的PH检测单元;用于控制中和液的流量的变频器;以及分别与PH检测单元和变频器连接的控制仪;其中,PH检测单元为PH复合电极;控制仪为alphapH1000型PH控制仪。

该种适用于制备环氧大豆油的中和系统利用输送单元将中和液输送至PH检测单元,但是在中和液中有可能会存在一些颗粒状杂质,而这些杂质进入到后续的变频器中后,容易使得变频器内的管路堵塞,最终就会导致中和系统不能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环氧大豆油的中和系统,能够减小从输送单元输送出去的中和液内存在杂质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环氧大豆油的中和系统,包括流量检测单元、与流量检测单元相连的输送单元、与输送单元相连的PH检测单元、与PH检测单元的控制仪、与控制仪相连的变频器、与变频器相连的离心机,还包括位于所述输送单元与所述PH检测单元之间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管内且呈开口朝向输送单元一侧的喇叭状的过滤网、一端与所述过滤网远离输送单元的一端相通且另一端与外界相通的过滤管、设置在所述过滤管上且位于所述输送管外侧的收集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输送单元内的中和液输送至输送管内时,利用设置在输送管内的过滤网,过滤网即可对中和液进行过滤,从而减小从输送单元输送出去的中和液内存在杂质的可能性;其中利用过滤网呈开口朝向输送单元一侧的喇叭状,被过滤网过滤下来的杂质即可沿着过滤网的斜面落入到过滤管内,随后过滤管内的杂质即可沿着过滤管落入到输送管外侧的收集组件内,最终即可依靠收集组件实现对杂质的收集,从而避免杂质在过滤网上堆积后对中和液的流通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组件包括一端与过滤管相通的连接管、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的密封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连接管远离过滤管一端的过滤袋。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输送管在输送中和液时,利用密封件对连接管进行密封,从而减小中和液从连接管内泄漏出去的可能性;其中当输送管内不再输送中和液时,即可打开密封件,使得位于连接管和过滤管内的杂质落入到过滤袋内,最终即可实现对杂质的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件为固定在连接管上的密封阀。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密封连接管时,利用固定在连接管上的密封阀,关闭密封阀即可实现对连接管的关闭,而打开密封阀后即可将连接管与外界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远离过滤管的一端上设置有外螺纹管,所述过滤袋上设置有用于螺纹连接在外螺纹管上的内螺纹管。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过滤袋内装满杂质需要清理时,利用过滤袋上的内螺纹管螺纹连接在连接管上的外螺纹管上,转动内螺纹管后操作人员即可将过滤袋从连接管上拆卸下来,最终即可实现对过滤袋的清理;而当需要再次安装过滤袋时,将内螺纹管再次拧在外螺纹管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过滤装置靠近输送单元一端的输送管上设置有第一截流阀,位于所述第一截流阀与所述过滤装置之间的输送管上连接有冲洗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杂质在过滤管内堆积导致杂质无法下落时,关闭第一截流阀,利用冲洗水管即可对输送管进行冲洗,从而使得堆积在过滤管内的杂质被冲洗到过滤袋内,最终即可减小杂质堆积在过滤管内导致过滤管堵塞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过滤装置远离输送单元一端的输送管上设置有第二截流阀。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杂质在过滤管内堆积比较严重,从而使得冲洗水管内的水无法将杂质从过滤管内冲落时,关闭第二截流阀,从而避免冲洗水管内的水从进入到PH检测单元内,最终即可增加输送管内的冲洗水压力,从而增加冲洗水将杂质从过滤管内冲落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管上且位于过滤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观察窗。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观察窗观察过滤管内堆积的杂质量,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实时监控杂质量,当杂质堆积比较多时,操作人员即可及时对杂质进行清理,减小杂质在过滤管内堆积后影响中和液在输送管内流动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管的周侧固定有多根加强杆。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加强杆增加过滤管的结构强度,从而减小过滤管在受到中和液流动时的压力时发生形变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输送单元内的中和液输送至输送管内时,利用设置在输送管内的过滤网,过滤网即可对中和液进行过滤,从而减小从输送单元输送出去的中和液内存在杂质的可能性;

2.利用过滤网呈开口朝向输送单元一侧的喇叭状,被过滤网过滤下来的杂质即可沿着过滤网的斜面落入到过滤管内,随后过滤管内的杂质即可沿着过滤管落入到输送管外侧的收集组件内,最终即可依靠收集组件实现对杂质的收集,从而避免杂质在过滤网上堆积后对中和液的流通造成影响;

3.当杂质在过滤管内堆积导致杂质无法下落时,关闭第一截流阀,利用冲洗水管即可对输送管进行冲洗,从而使得堆积在过滤管内的杂质被冲洗到过滤袋内,最终即可减小杂质堆积在过滤管内导致过滤管堵塞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输送管、过滤装置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检测单元;2、输送单元;3、PH检测单元;4、控制仪;5、变频器;6、离心机;7、输送管;71、第一截流阀;72、冲洗水管;73、第二截流阀;74、观察窗;8、过滤装置;81、过滤网;82、过滤管;821、加强杆;83、收集组件;831、连接管;8311、外螺纹管;832、密封件;833、过滤袋;8331、内螺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环氧大豆油的中和系统,参照图1,该种用于环氧大豆油的中和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流量检测单元1、输送单元2、PH检测单元3、控制仪4、变频器5、离心机6;其中流量检测单元1为流量计,用于对中和液进行流量检测;同时输送单元2为计量泵,用于对中和液进行输送;其中PH检测单元3为PH复合电极,用于对中和液的PH值进行检测;控制仪4通过变频器5控制输送单元2输送中和液的数量,其随后即可将中和液输送入离心机6内,利用离心机6即可对中和液进行提纯。

参照图2,该种用于环氧大豆油的中和系统还包括用于连接输送单元2和PH检测单元3(参照图1)之间的输送管7,且输送管7上设置有过滤装置8;其中过滤装置8包括过滤网81、过滤管82、收集组件83,过滤网81的周侧通过螺栓固定在输送管7的内壁上,同时过滤网81呈开口朝向输送单元2一侧的喇叭状。

参照图2,过滤管82的一端与过滤网81的中心焊接在一起,且过滤管82与过滤网81相通;其中过滤管82远离过滤网8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输送管7的内壁上,且输送管7上开设有用于将过滤管82与外界连通的开口,过滤管82的周侧还焊接有多根加强杆821,且多根加强杆821沿过滤管82的周侧均匀间隔分布;同时收集组件83连接在过滤管82上且位于输送管7的外侧,此时从过滤管82内出来的杂质即可被收集组件83收集起来。

参照图2,收集组件83包括连接管831、密封件832、过滤袋833;其中连接管831的一端焊接在过滤管82上,且连接管831与过滤管82相通,同时连接管831远离过滤管82的一端上一体设置有外螺纹管8311,同时过滤袋833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内螺纹管8331,内螺纹管8331用于螺纹连接在外螺纹管8311上,从而实现过滤袋833可拆卸连接在连接管831上;其中密封件832为固定安装在连接管831上的密封阀,密封阀即可控制连接管831的启闭。

参照图2,位于过滤装置8靠近输送单元2一端的输送管7上安装有第一截流阀71,同时位于过滤装置8远离输送单元2一端的输送管7上还安装有第二截流阀73;其中位于第一截流阀71与过滤装置8之间的输送管7上连接有冲洗水管72,且冲洗水管72与城市水网连通;当杂质在过滤管82内堆积导致杂质无法下落时,关闭第一截流阀71和第二截流阀73,利用冲洗水管72即可对输送管7进行冲洗,从而使得堆积在过滤管82内的杂质被冲洗到过滤袋833内,最终即可减小杂质堆积在过滤管82内导致过滤管82堵塞的可能性。

参照图2,输送管7上且位于过滤装置8的一侧还通过螺栓固定有观察窗74,利用观察窗74观察过滤管82内堆积的杂质量,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实时监控杂质量,当杂质堆积比较多时,操作人员即可及时对杂质进行清理,减小杂质在过滤管82内堆积后影响中和液在输送管7内流动的可能性。

原理:当输送单元2内的中和液输送至输送管7内时,利用设置在输送管7内的过滤网81,过滤网81即可对中和液进行过滤,且利用过滤网81呈开口朝向输送单元2一侧的喇叭状,被过滤网81过滤下来的杂质即可沿着过滤网81的斜面落入到过滤管82内。

当操作人员观察到杂质在过滤管82内堆积比较多时,打开连接管831上的密封阀,使得位于连接管831和过滤管82内的杂质落入到过滤袋833内,最终即可实现对杂质的清理,从而避免杂质在过滤网81上堆积后对中和液的流通造成影响。

而当过滤袋833内装满杂质需要清理时,利用过滤袋833上的内螺纹管8331螺纹连接在连接管831上的外螺纹管8311上,转动内螺纹管8331后操作人员即可将过滤袋833从连接管831上拆卸下来,最终即可实现对过滤袋833的清理。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