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蛋白改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2238发布日期:2018-11-09 20:3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蛋白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植物蛋白改性装置。



背景技术:

花生蛋白、大豆蛋白、核桃蛋白等改性后,其乳化性、起泡性、功能性都会得到改善,酶法改性因其条件温和是目前改性植物蛋白常用方法。植物蛋白经酶法改性可以降解蛋白,获得的植物多肽产品,植物多肽产品可吸收率高、抗氧化性高、保健功能优异、应用范围广,备受关注。但是现有的酶法改性植物蛋白设置工艺较复杂,产品得率及纯度不够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植物蛋白改性装置,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植物多肽得率高,纯度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植物蛋白改性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发酵罐、1号储液罐、酶解罐、2号储液罐、离心机、3号储液罐、纯化柱组和4号储液罐,所述1号储液罐与酶解罐之间、3号储液罐与纯化柱组之间的管道上均设有送液泵,所述发酵罐和酶解罐上均设有加热系统、自动搅拌温控系统和酸碱度控制系统,发酵罐和酶解罐内还分别设有横向布置的滤层。

本方案的结构设置不仅对植物蛋白进行酶法改性,还对植物蛋白进行发酵改性,使植物蛋白改性效率高、植物多肽得率高,效果好,通过滤层和纯化柱组的设置,使产物提纯的效果更好,产物的纯度更高。

作为优化,所述纯化柱组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1级纯化柱、2级纯化柱和3级纯化柱,所述1级纯化柱与2级纯化柱之间、2级纯化柱与3级纯化柱之间的管道上均设有送液泵,所述1级纯化柱通过送液泵与3号储液罐连通,所述3级纯化柱与4号储液罐连通,所述1级纯化柱为串联树脂柱组,所述2级纯化柱为串联活性炭柱组,所述3级纯化柱为串联纳滤膜组。本优化方案的纯化柱组由3级纯化柱构成,各级纯化柱分别设置不同的过滤介质,进一步提升了产物的纯度。

作为优化,所述管道为不锈钢软管,在各不锈钢软管基部均设有单向限流开关。本优化方案通过将管道设置为不锈钢管,保证了使用寿命,通过单向限流开关可以控制液体流速,方便对过程进行控制。

作为优化,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微波加热系统和水浴加热系统。本优化方案中设置两种加热系统,使用时可以根据工艺需要选择合适的加热方式,使得本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广。

作为优选,所述自动搅拌温控系统均包括搅拌器,以及安装在所述搅拌器末端的温度传感器,所述酸碱度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所述搅拌器末端的酸碱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酸碱度传感器均电连接显示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和酸碱度传感器采集液体的温度和酸碱度,并由显示器显示,方便工作人员实时观察,将温度传感器和酸碱度传感器设置在搅拌器的末端,可以检测到酶解液内部温度和酸碱度的细微变化,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作为优选,所述发酵罐内的滤层包括由改性球磨牡蛎壳微粒形成的滤网,所述酶解罐内的滤层包括由改性坚果壳微粒组成的滤网。本方案根据发酵罐和酶解罐内物料的不同选择不同滤网,保证了提取纯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发酵罐滤层、酶解罐滤层、纯化柱组的3组串联纯化柱设计,对产物提纯效果更好,产物纯度高;并且使用本装置的工艺更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操作,产物生物活性高、无异味、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植物蛋白改性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发酵罐、1号储液罐、酶解罐、2号储液罐、离心机、3号储液罐、纯化柱组和4号储液罐,在1号储液罐与酶解罐之间、3号储液罐与纯化柱组之间的管道上均设有送液泵,分别为1号送液泵和2号送液泵,所述发酵罐和酶解罐上均设有微波加热系统、水浴加热系统、自动搅拌温控系统和酸碱度控制系统,发酵罐和酶解罐内还分别设有横向布置的滤层,滤层分别设置在发酵罐和酶解罐的中下部,出料口均设置在滤层以下。

发酵罐内的滤层包括由改性球磨牡蛎壳微粒形成的滤网,过滤以改性球磨牡蛎壳微粒为主,所述酶解罐内的滤层包括由改性坚果壳微粒组成的滤网,过滤以改性坚果壳微粒为主。

自动搅拌温控系统均包括搅拌器,以及安装在所述搅拌器末端的温度传感器,所述酸碱度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所述搅拌器末端的酸碱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酸碱度传感器均电连接显示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和酸碱度传感器采集液体的温度和酸碱度,并由显示器显示,方便工作人员实时观察,将温度传感器和酸碱度传感器设置在搅拌器的末端,可以检测到酶解液内部温度和酸碱度的细微变化,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作为优化方案,本实施例中的纯化柱组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1级纯化柱、2级纯化柱和3级纯化柱,所述1级纯化柱与2级纯化柱之间、2级纯化柱与3级纯化柱之间的管道上均设有送液泵,分别为3号送液泵和4号送液泵,所述1级纯化柱通过2号送液泵与3号储液罐连通,所述3级纯化柱与4号储液罐连通,所述1级纯化柱为串联树脂柱组,所述2级纯化柱为串联活性炭柱组,所述3级纯化柱为串联纳滤膜组。

本装置中的管道均为不锈钢软管,并在各不锈钢软管基部均设有单向限流开关,以方便控制物料流速。

本改性装置的使用流程为:

1、植物蛋白在发酵罐内进行发酵改性,发酵结束后,发酵混合物通过滤层进行过滤,过滤得到的发酵液注入1号储液罐暂时贮存。

2、1号送液泵将1号储液罐内的发酵液泵入酶解罐内进行酶解改性,酶解混合物通过滤层过滤得到酶解液,酶解液注入2号储液罐暂时储存。

3、2号储液罐内的酶解液通过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液体部分注入3号储液罐暂存。

4、3号储液罐内液体依次由2号送液泵、3号送液泵、4号送液泵泵入一级纯化柱、二级纯化柱、三级纯化柱内进行产物纯化,得到植物蛋白改性产物:液体多肽,然后将得到的改性产物注入4号储液罐暂时储存,可直接罐装或者进一步进行浓缩及喷雾干燥等工艺获得固态植物多肽产品。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