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槽形猛犸泵和脱臭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3380发布日期:2018-12-07 23:06阅读:2827来源:国知局
方槽形猛犸泵和脱臭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臭塔用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方槽形猛犸泵和装有该猛犸泵的脱臭塔,尤其适用于蛇形油流道的油层翻滚。



背景技术:

目前各国知名油脂工程公司使用的猛犸泵用于脱臭塔,深层料位汽提中常用的为圆管或圆锥形结构形式通道,顶部用碟形封头或伞形反射板,使用猛犸泵的主要作用:板式塔油层深时,用蒸汽喷入猛犸泵通道内,将塔底部油层翻滚到表层,以减少因油层带来的压力,使底部油中的脂肪酸不能及时挥发,一般油层高度超过500mm时使用猛犸泵。

由于猛犸泵的布局和设计按照塔平面油的流道来设计,常规的大直径脱臭塔流道采用螺旋形,小直径塔采用分割四格,德国鲁奇通常采用分四格,这种螺旋流道脱臭塔一般中心管拔气,真空管出口通常接到顶部,大型精炼厂脱臭塔真空出口也有在中部位置。

近几年出现蛇形流路,靠塔壁设置气体通道,设备制作简单,检修方便,另外真空管出口可以接在塔高度上任一位置,蛇形流道除转换通道时有回转,其他基本是直线流通,对浅液位通常不采用猛犸泵,深层液位需要猛犸泵,对于宽通道,安装猛犸泵比较方便,对于窄通道,圆形猛犸泵安装不方便,另外圆形猛犸泵相邻之间需要留出空间便于安装和检修,油在流道流动会存在没被均匀翻滚现象,为使油在直行流路更均匀翻滚,特地设计方槽形猛犸泵,在直线流路蒸汽喷射管上全长布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蛇形流路且在深层油窄流道中易于安装的方槽形猛犸泵和装有该方槽形猛犸泵的脱臭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方槽形猛犸泵,包括立方体形的箱体、中心蒸汽管、长条形的折流帽;箱体沿着蛇形流道的直线段铺设,箱体的上、下端敞开;中心蒸汽管沿着蛇形流道的直线段铺设,中心蒸汽管上设有多个蒸汽孔,蒸汽孔正对箱体的下端;折流帽位于箱体的上端,在俯视方向上将箱体覆盖。

作为一种优选,箱体为整体结构,包括左右两片侧壁和前后两片端壁,蒸汽孔沿着前后方向均匀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箱体包括多个沿着蛇形流道的直线段依次拼接的立方体形的箱体单元;每个箱体单元都对应有蒸汽孔。

作为一种优选,箱体单元包括左右两片侧壁,相邻箱体单元的侧壁相互套接,并用连板螺栓固定;箱体还包括两片端壁和多片隔板,端壁位于最前方的箱体单元的前端和最后方的箱体单元的后端,隔板位于相邻箱体单元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箱体通过连接支撑固定在蛇形流道中,连接支撑位于箱体的左右两侧。

作为一种优选,蒸汽孔连接或不连接喷嘴。

作为一种优选,折流帽的上端为弧形。

作为一种优选,中心蒸汽管的横截面为圆形;蒸汽孔位于中心蒸汽管的上端,中心蒸汽管的下端设有排空口。

一种脱臭塔,在蛇形流道的所有直线段均装有方槽形猛犸泵。

作为一种优选,脱臭塔,包括上下多层蛇形流道,每层蛇形流道均装有方槽形猛犸泵。

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深层油在蛇形流道的直线段全长铺设的猛犸泵中翻滚,油层更均匀,在相同停留时间和流路情况下,使板式脱臭塔的效果发挥的更好,易挥发物及脂肪酸脱除效果更高,成品油质量更稳定。减少现有猛犸泵因安装间距造成的不均匀。

2.箱体采用整体式结构,也可以根据塔体直径采用分块式结构,便于安装和维修,尤其适用于窄通道。

3.可直接开蒸汽孔,也可以采用圆形或圆锥形壳体结构形式的喷嘴。节约制造费用,现有的猛犸泵需要加喷嘴,本结构形式可以采用喷嘴,也可以不采用喷嘴,灵活性更高。

4.箱体单元通过套合的方式拼接,再用连板螺栓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制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方槽形猛犸泵的立体图。

图2是方槽形猛犸泵在俯视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3是中心蒸汽管的剖视图。

图4是方槽形猛犸泵在蛇形流道中安装的剖视图。

图5是方槽形猛犸泵在蛇形流道中安装的俯视图。

其中,1为箱体,2为中心蒸汽管,3为折流帽,4为蛇形流道,5是连接支撑,6是支撑架,1-1为侧壁,1-2为端壁,1-3为隔板,1-4为连板螺栓,2-1为蒸汽孔,2-2为排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方槽形猛犸泵采用分块拼接结构。

方槽形猛犸泵,包括立方体形的箱体、中心蒸汽管、长条形的折流帽;箱体沿着蛇形流道的直线段铺设,箱体的上、下端敞开;中心蒸汽管沿着蛇形流道的直线段铺设,中心蒸汽管上设有多个蒸汽孔,蒸汽孔正对箱体的下端;折流帽位于箱体的上端,在俯视方向上将箱体覆盖。

箱体包括多个沿着蛇形流道的直线段依次拼接的立方体形的箱体单元;每个箱体单元都对应有蒸汽孔。箱体单元包括左右两片侧壁,相邻箱体单元的侧壁相互套接,并用连板螺栓固定;箱体还包括两片端壁和多片隔板,端壁位于最前方的箱体单元的前端和最后方的箱体单元的后端,隔板位于相邻箱体单元之间。箱体通过连接支撑固定在蛇形流道中,连接支撑位于箱体的左右两侧。侧壁距离塔板底部100-200mm,中心蒸汽管的中心线距离侧壁底部70-100mm,无论是整体式或分割式结构,宽度方向侧壁距离长度方向侧壁底部50-100mm,具体尺寸根据中心蒸汽管高度安装位置确定,箱体沿长度方向中间设置隔板,尺寸与宽度方向端壁相同。

中心蒸汽管的横截面为圆形;蒸汽孔位于中心蒸汽管的上端,中心蒸汽管的下端设有排空口。本实施的蒸汽孔不接喷嘴。中心蒸汽管从脱臭塔的侧面进入,直线安装在流道中心位置,蒸汽孔垂直向上喷射,蒸汽孔的间距根据流道的长度设计,第一个蒸汽孔和最后一个蒸汽孔距离两端有一定距离,

折流帽的上端为弧形,用于将箱体内的水蒸汽和油因蒸汽喷射作用折射挡回油层表面。折流帽可为整体结构或分块拼接结构,依照安装难易程度选用。折流帽通过支撑架架设在箱体上。

运行时,蒸汽通入中心蒸汽管,从蒸汽孔向上喷出,折流帽将箱体内的水蒸汽和油因蒸汽喷射作用折射挡回油层表面。

效果对比如下:

1.圆形猛犸泵脱臭:

沿着蛇形流道间隔安装多个现有的圆形猛犸泵(原料FFA=0.8%,350T//D)。

(1)脱色油经过油/油换热器,将脱臭油降温,脱色油被加热到210℃,然后通过高温加热器加热到250℃进入常规脱臭塔,配置常规猛犸泵脱臭塔顶真空压力:3.5mbar。

(2)经过加热后的脱色油进入脱臭塔后,自第一层到第4层均按设计安装猛犸泵,蒸汽总用量1.0%油重,均匀分布在4层板塔中。

(3)自脱臭后冷却的油测定FFA=0.07%。

2.方槽形猛犸泵脱臭:

沿着蛇形流道的直线段全长铺设。

(1)脱色油经过油/油换热器,将脱臭油降温,脱色油被加热到210℃,然后通过高温加热器加热到250℃进入常规脱臭塔,配置新结构猛犸泵脱臭塔顶真空压力:3.5mbar。

(2)经过加热后的脱色油进入脱臭塔后,自第1层到第4层均按设计安装猛犸泵,蒸汽总用量0.6%油重,均匀分布在4层板塔中。

(3)自脱臭后冷却的油测定FFA=0.03%。

采用本实用新型,可获得更好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为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