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式PCR加样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3525发布日期:2018-12-07 23:07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便捷式PCR加样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捷式PCR加样盒。



背景技术:

PCR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PCR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其原理是利用DNA在体外摄氏95℃高温时变性会变成单链,60℃左右的低温时引物与单链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结合,再调温度至DNA聚合酶最适反应温度,DNA聚合酶沿着磷酸到五碳糖的方向合成互补链。

虽然PCR反应过程需要温度比较高,但是所用到的试剂均应保存在4℃,所用聚合酶应保存在-20℃以保持酶活。在PCR实验准备工作中,加样时需要维持试剂和聚合酶的低温状态,目前加样时试剂、聚合酶和PCR试管分别放置于冰面上,加样操作需将试剂和酶拿起,加样完成后再放回,如此重复操作易使试剂变性、聚合酶失活,同时大样本PCR实验时给科研人员带来额外的体力消耗。此外,PCR反应样本量不定,PCR板无法根据需要调节使用孔数。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依样本量调整PCR板大小,毋需试剂和酶与冰面分离的便捷加样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捷式PCR加样盒,解决现有技术中加样盒不能依样本量调整PCR板大小,导致试剂和酶与冰面需要频繁分离,容易造成试剂变性、聚合酶失活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便捷式PCR加样盒,包括至少一个试剂板、至少一个加样板、冰槽和盖子,所述试剂板上设有多个EP管槽,所述加样板上设有多个PCR管槽,所述冰槽内放置有冰块,所述试剂板和加样板的下缘与所述冰槽的上缘扣合连接,使所述下缘浸入所述冰槽内,所述试剂板和加样板的上表面与水平面有夹角,所述试剂板和加样板间的距离可按需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试剂板的个数为1~6。

进一步的,所述加样板的个数为1~6。

进一步的,所述夹角的大小为10~30°。

进一步的,所述EP管槽的个数为5~25。

进一步的,所述PCR管槽的个数为8~4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 本实用新型能够依样本量调整试剂板和加样板的大小,使用便捷。

2. 本实用新型的加样盒毋需使试剂和酶与冰面分离的情况下即可操作,有效避免试剂变性、聚合酶失活。

3. 本实用新型创作型设计的试剂板和加样板上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降低加样操作时手臂举起的高度,开拓操作者对EP管和PCR管的视野,有效减少操作者体能消耗。

4.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操作,实用性强,提高加样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捷式PCR加样盒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大样本便捷式PCR加样盒结构示意图;

图3为小样本便捷式PCR加样盒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盖子,2为试剂板,3为加样板,4为EP管槽,5为PCR管槽,6为冰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结构,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实施例1:一种便捷式PCR加样盒

当PCR样品量中等时,参见图1,包括3个试剂板2、5个加样板3、冰槽6和盖子1,3个试剂板2上共包括25个EP管槽4,3个加样板2上共包括96个PCR管槽5,所述冰槽6内放置有冰块,所述试剂板2和加样板3的下缘扣合于所述冰槽6的上缘,使所述下缘浸入所述冰槽6内,所述试剂板2和加样板3的上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所述试剂板2和加样板3间的距离可按需调整。

实施例2:一种便捷式PCR加样盒

当PCR样品量比较大时,参见图2,包括2个试剂板2、6个加样板3、冰槽6和盖子1,2个试剂板2上共包括10个EP管槽4,6个加样板3上共包括160个PCR管槽5,所述冰槽6内放置有冰块,所述试剂板2和加样板3的下缘扣合于所述冰槽6的上缘,使所述下缘浸入所述冰槽6内,所述试剂板2和加样板3的上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所述试剂板2和加样板3间的距离可按需调整。

实施例3:一种便捷式PCR加样盒

当PCR样品量比较小时,参见图3,包括1个试剂板2、1个加样板3、冰槽6和盖子1,1个试剂板2上共包括5个EP管槽4,1个加样板3上共包括25个PCR管槽5,所述冰槽6内放置有冰块,所述试剂板2和加样板3的下缘扣合于所述冰槽6的上缘,使所述下缘浸入所述冰槽6内,所述试剂板2和加样板3的上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所述试剂板2和加样板3间的距离可按需调整。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