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提高卵子成活率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9936发布日期:2019-02-26 18:03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可提高卵子成活率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提高卵子成活率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治疗不孕不育的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辅助生殖治疗,其中辅助生殖是治疗不孕不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相比另外两种治疗方法有更高的怀孕率。辅助生殖技术的主要范畴包括人工授精AI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其衍生技术两大类,临床数据统计显示,不育患者中至少有20%的夫妇,必须借助辅助生殖才能实现生育。辅助生殖是不孕不育治疗的终极手段,经过常规药物和手术治疗没有取得效果,都有可能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来实现治疗。目前我国的辅助生殖技术已经很成熟,成功率能达到60%左右,在全球排在前列。

生殖技术中取卵和捡卵操作流程:

1、取卵:临床医生利用取卵系统如图1,从患者卵巢内取出含有卵子的卵泡液。所使用的取卵管路长达110cm,外径5mm如图2。由于患者的卵泡数量的个体差异,从不同患者卵巢内取出的卵泡液管数在2-10管之间,每管卵泡液大约为10ml。根据临床医生的熟练程度差异,每管所需时间为60秒/管左右。卵泡液直接装入试管内,置于恒温试管架上如图3,保证37℃恒温。

2、捡卵:实验室胚胎学家将试管从恒温试管架上取下来,将试管内的卵泡液轻轻倒入10cm直径的培养皿中,卵泡液将会平铺于培养皿表面,液体厚度一般为5mm。培养皿放置于解剖显微镜配套的恒温载物台上如图4,胚胎学家利用10倍镜识别出卵子,手动控制巴氏吸管如图5的红色橡皮部分,把单个卵子吸入吸管,再移入5cm直径的小培养皿中,助手再将小培养皿迅速放入已经设置好恒温37℃的桌面培养箱中。此过程因胚胎学家熟练度不同,操作所需时间在90秒左右。

辅助生殖和细胞生物工程等技术,在对精子、卵子、受精卵、早期胚胎、培养细胞以及离体活组织、活的小寄生虫和微生物等样品的处理过程中,有其共同的特点,即在离开活体的情况下,均需置于显微镜下一定温度范围35~37℃内进行观察和处理,才能使被检样品维持正常生理活动,从而获得观察的正确判定结果。

辅助生殖技术卵子的收集和识别过程中,胚胎学家将取卵人员收集的卵泡液轻轻倒入10cm培养皿中,卵泡液将会平铺于培养皿表面,液体厚度一般为5mm。培养皿放置于解剖显微镜配套的恒温载物台上,利用10倍镜识别出卵子。此操作期间不能在卵泡液上覆盖矿物油,也不能盖上培养皿盖。此时的卵泡液相当于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pH改变或光线照射等对卵子均有损害,影响卵的受精能力和受精后的发育潜力。 Pickering等就发现人的卵子在室温内转移过程中,由于室温低于37℃,卵子内纺锤体会变小,甚至造成纺锤体的微管解聚,最后导致纺锤体消失。Almeida等研究了18个人卵子,发现在室温下5分钟有72%的卵子内发生纺锤体断裂,56%发生染色体的解聚分离,复温之后损伤也不能得到恢复。Simerly等研究也发现,当温度冷却至室温仅5分钟,卵子发生变化,或纺锤体变小,或纺锤体内微管解体甚至完全消失,中期染色体也呈无序分布。将室温放置5分钟或15分钟的人卵子再次放回37℃培养箱中1或4 小时,不到一半的卵子恢复至与未受降温处理的对照卵子相似。在恢复期内,如果有细胞周期的变化,它将会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异常。由于受精过程是卵子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的过程,染色体数目的异常,都会导致非整倍体胚胎的产生。

因此现有的显微镜配套恒温载物台是用来保证培养皿内的温度,避免卵子中发生纺锤体断裂等一系列的不良预后。按照辅助生殖技术标准规范程序要求,显微镜配套恒温载物台温度应设置为37℃,环境温度一般设置在23~25℃之间,卵泡液铺开在10cm 的大培养皿内,液体热量散失过快,实际测量卵泡液的温度均会低于所设置的温度5~6℃。如果设置高于37℃,又会导致培养皿内局部温度过高。根据人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实验室操作专家指南2016里指出,取卵时卵泡液温度超出36.4~36.9℃这一范围,都将影响胚胎囊胚形成率、着床率及活产率。人卵子在体外操作过程中的温度一定要保持在一个比较恒定的范围之内,在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温度的波动。研究还发现,轻微的温度升高会增加更多的微管形成纺锤体,但更高的温度40℃却能破坏纺锤体。而这种高温对纺锤体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在其他动物的研究发现培养温度升高也会抑制细胞分裂或导致胚胎死亡。Wang等发现如果将培养滴内的温度保持在37℃,在更多卵子内会观察到纺锤体的存在。这些卵子在受精后,其受精率和妊娠率都有显著地提高。由此可见,显微受精时温度的稳定对卵子的发育是相当重要的。

辅助生殖技术发展至今,国内外未出现过系统、全过程、全方位的卵子受精前恒定温度控制装置覆盖取卵和捡卵全过程。现有的恒温试管架和恒温载物台只解决了取卵和捡卵过程中,部分环节和局部控温方式,无法达到系统、全过程和全方位地处于一个稳定的温度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辅助保持卵子受精前处于恒定温度范围的可提高卵子成活率的辅助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可提高卵子成活率的辅助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器皿盒,器皿盒内设置有大培养皿和小培养皿,器皿盒上安装有循环水管路,循环水管路上设置有水泵以及加热装置,器皿盒与卵子吸取系统相连接。

在上述的可提高卵子成活率的辅助装置中,所述器皿盒包括底板和上框型盖,底板上设有环绕大培养皿的若干第一定位凸起以及环绕小培养皿的若干第二定位凸起。

在上述的可提高卵子成活率的辅助装置中,所述底板上设有卡位凸边,上框型盖的内壁上设有内凸边,卡位凸边与内凸边相配合,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

在上述的可提高卵子成活率的辅助装置中,所述底板和上框型盖均为透明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可提高卵子成活率的辅助装置中,所述卵子吸取系统包括取卵管路组件和负压吸管,取卵管路组件穿入所述器皿盒,所述器皿盒上滑动连接有移动座,移动座与负压吸管万向连接。

在上述的可提高卵子成活率的辅助装置中,所述取卵管路组件包括取卵管和负压装置,取卵管穿入所述器皿盒的一端为出液端,取卵管未穿入器皿盒的一端为进液端。

在上述的可提高卵子成活率的辅助装置中,所述移动座和所述负压吸管之间设有微型万向节。

在上述的可提高卵子成活率的辅助装置中,所述循环水管路为散热管,散热管盘曲在器皿盒的底部。

在上述的可提高卵子成活率的辅助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管,加热管的一端与散热管的入水口相连通,加热管的另一端与散热管的出水口相连通。

在上述的可提高卵子成活率的辅助装置中,所述器皿盒内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可提高卵子成活率的辅助装置的优点在于:覆盖取卵和捡卵全过程,通过卵子吸取系统实现取卵和捡卵,系统、全过程、全方位保持卵子受精前处于恒定温度范围。大培养皿和小培养皿始终放置在器皿盒中,而不是裸露在环境中,取卵和捡卵过程中热量散失较少,且通过加热装置使得器皿盒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范围,从而提高卵子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本辅助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器皿盒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器皿盒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卵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器皿盒2、大培养皿3、小培养皿4、循环水管路5、水泵6、加热装置7、卵子吸取系统8、底板9、上框型盖10、第一定位凸起11、第二定位凸起12、卡位凸边13、内凸边14、通气孔15、取卵管路组件16、负压吸管17、移动座18、取卵管19、负压装置20、出液端21、进液端22、微型万向节23、散热管24、加热管25、温度检测装置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可提高卵子成活率的辅助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置有器皿盒2,器皿盒2内设置有大培养皿3和小培养皿4,器皿盒2上安装有循环水管路5,循环水管路5上设置有水泵6以及加热装置7,器皿盒2与卵子吸取系统8相连接。

其中,卵子吸取系统8包括取卵管路组件16和负压吸管17,取卵管路组件16穿入器皿盒2,器皿盒2上滑动连接有移动座18,移动座18与负压吸管17万向连接。取卵管路组件16包括取卵管 19和负压装置20,取卵管19穿入器皿盒2的一端为出液端21,取卵管19未穿入器皿盒2的一端为进液端22。移动座18和负压吸管17之间设有微型万向节23。

覆盖取卵和捡卵全过程,通过卵子吸取系统8实现取卵和捡卵,更具体地说,通过取卵管19将卵从人体中取出,直接负压吸入到大培养皿3中,而不需要取卵后放入到试管中这一步,然后利用10倍镜识别出卵子,手动控制负压吸管17的红色橡皮部分,把单个卵子吸入负压吸管17,再移入小培养皿4中。

大培养皿3和小培养皿4始终放置在器皿盒2中,而不是裸露在环境中,减少了热量的散失,取卵和捡卵过程中热量散失较少,且加热装置7对循环水管路5加热,循环水管路5能够将热量均匀传递给器皿盒2,使得器皿盒2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范围,从而提高卵子的成活率。

更具体地说,器皿盒2包括底板9和上框型盖10,底板9上设有环绕大培养皿3的若干第一定位凸起11以及环绕小培养皿4 的若干第二定位凸起12。第一定位凸起11是为了大培养皿3的定位,避免大培养皿3在器皿盒2中滑动,第二定位凸起12是为了小培养皿4,避免小培养皿4在器皿盒2中滑动。

底板9上设有卡位凸边13,上框型盖10的内壁上设有内凸边14,卡位凸边13与内凸边14相配合,底板9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15。上框型盖10盖在底板9上时,内凸边14抵靠在卡位凸边13上,且卡位凸边13的侧壁与上框型盖10的内壁相贴合,上框型盖10和上框型盖10固定牢固,通气孔15则是为了内外空气能够交流,避免缺氧的问题。

底板9和上框型盖10均为透明材料制成,透明材料为玻璃,利于对器皿盒2内部进行观察。进一步,底板9和上框型盖10 上还覆盖有透明保温材料,提高保温效果,利于温度保持在恒定的范围。

循环水管路5为散热管24,散热管24盘曲在器皿盒2的底部。加热装置7为加热管25,加热管25的一端与散热管24的入水口相连通,加热管25的另一端与散热管24的出水口相连通。器皿盒2内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26。通过温度检测装置26能够检测器皿盒2的温度,当温度过低时,则启动加热管25进行加热,当温度过高时,则停止加热管25的加热。温度检测装置26为温度计。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