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培养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2268发布日期:2019-04-13 00:33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培养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化验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尿液细菌培养的培养杯。



背景技术:

尿液细菌检验,需经过取尿后,将取尿液接种血平板,然后再将尿液倒入无菌试验管,经离心后,取沉渣,涂片染色,可初步报告查到一般的细菌,在取尿样时,目前采用的是透明的试管状采尿杯进行采样,现有技术中的尿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质量低劣,过于柔软,采尿量不易掌握,送检途中携带不便,易发生倾倒和洒出现象,污染环境;二是装置上的刻度不够清晰,导致患者自己看不清楚装置上的刻度;三是装置比较小,患者在取样时,手易碰到杯壁,从而造成二次污染,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培养取尿杯,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同,其结构简单,病人取尿样方便,也不易污染手和取尿杯,尿液收集后密封性好,同时也有利于化验人员取尿样的尿液细菌培养。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培养杯包括杯体、杯盖、杯把以及固定装置,所述杯把固接于所述杯体,所述杯体上设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杯把上方,所述转动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杯体以及所述杯盖,所述杯盖上设有标签槽,所述标签槽得以容纳标签插入,所述固定装置得以将所述杯盖固定于所述杯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一转动轴以及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固接于所述杯体,所述第一转动轴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所述第一转动杆固接于所述杯盖,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杆、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杆以及挡板,所述第一固定杆固接于所述杯体,所述第二转动轴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所述第二转动杆固接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所述挡板安装于所述杯盖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杯体上设有标量条,所述标量条得以显示所述杯体内的尿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杯盖上设有取样口,所述取样口一体地从所述杯盖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取样口上设有取样盖,所述取样盖卡接于所述取样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杯体为中空圆台结构,所述杯体设有开口,所述杯体的直径从所述开口向杯底依次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设有杯把,得以方便病人取样时不会污染杯口,从而造成尿样被细菌污染;所述杯盖与所述杯体可转动连接,得以在取样时起到遮挡作用,从而避免取样时尿液易溅到人手上;同时设有显眼的标量条,病人得以在取样时随时清晰地看到取尿量;所述固定装置得以对所述杯盖进行固定,使得取样后的培养杯密封性好,整个装置使用方便、干净卫生,有效地避免了尿液的交叉污染,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中杯盖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至图5所示的是一种医用培养杯1包括杯体10、杯盖20、杯把30以及固定装置40,所述杯把30固接于所述杯体10,所述杯把30得以在病人进行取样操作时提供方便,同时也能有效避免病人手接触到杯口,从而给样本带来细菌污染,所述杯体10上设有转动装置11,所述转动装置11安装于所述杯把30上方,所述转动装置11可转动连接所述杯体10以及所述杯盖20,所述杯盖20与所述第一转动杆113之间一体连接,避免了在取样时病人需要将所述杯盖20拧下放在旁边,从而所述杯盖20易将空气中的细菌带入到杯体10中,从而提高了化验结果的准确性,所述杯盖20上设有标签槽21,所述标签槽21得以容纳标签插入,所述标签槽21得以对所述医用培养杯1进行分类标记,从而在取样化验时,操作人员不会在众多样本中拿错,所述固定装置40得以将所述杯盖20固定于所述杯体10上,从而提高了所述杯体10的密封性,使得化验的结果更加准确。

其中,所述转动装置11包括第一固定杆111、第一转动轴112以及第一转动杆113,所述第一固定杆111固接于所述杯体10,所述第一转动轴112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11上,所述第一转动杆113固接于所述杯盖20,所述第一转动轴1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113,当进行取样操作时,病人只需先将所述固定装置40打开,然后将所述第一转动杆113向下按压,所述第一转动杆113得以沿着所述第一转动轴112进行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杆113得以带动所述杯盖20向上移动,所述杯盖20得以打开,病人得以进行取样操作,同时由于所述杯盖20在打开状态下能够起到遮挡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取样时尿液会溅到人手上,因此使得该操作更加方便卫生。

其中,所述固定装置40包括第二固定杆41、第二转动轴42、第二转动杆43以及挡板44,所述第一固定杆111固接于所述杯体10,所述第二转动轴42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杆41上,所述第二转动杆43固接于所述第二转动轴42上,所述挡板44安装于所述杯盖20上,当取样完成后,松开所述第一转动杆113,所述杯盖20由于重力作用得以盖紧所述杯体10,然后病人只需将所述第二转动杆43转动至所述挡板44内侧,所述挡板44得以对所述第二转动杆43进行固定,从而所述固定装置40得以对所述杯盖20进行固定操作,此操作简捷方便,能有效地避免送样过程中由于晃动导致尿液易洒出,同时也提高了所述医用培养杯1的密封性,有效避免外界细菌进入所述杯体10内,从而提高了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其中,所述杯体10上设有标量条12,所述标量条12得以显示所述杯体10内的尿量,所述标量条12颜色优选为红色,从而得以在透明的所述杯体10上具有显眼作用,病人能一眼就看到取样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杯体10刻度不清晰,病人无法快速看到取样量的问题。

其中,所述杯盖20上设有取样口22,所述取样口22一体地从所述杯盖20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取样口22设有取样盖221,所述取样盖221卡接于所述取样口22,当化验人员进行化验操作时,化验人员只需将所述取样盖221打开,然后通过所述取样口22对所述杯体10内的样本进行取样化验,由于所述医用培养杯1比较小,该操作避免了在取样化验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打开所述杯盖20,从而避免在打开过程中所述杯体10内的样本会溅出,从而有效解决该过程中会发生污染实验室环境的问题。

其中,所述杯体10为中空圆台结构,所述杯体10设有开口13,所述杯体10的直径从所述开口13向杯底依次减小,所述开口13的直径大于所述杯底的直径,从而在病人取样时,尿液得以流入所述杯体10内,从而增大了该过程的取尿效率,避免了由于尿杯开口太小而导致取样过程无法快速进行下去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