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多样化培养使用的培养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1685发布日期:2019-04-09 23:0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实现多样化培养使用的培养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生物领域,具体涉及对一种可实现多样化培养使用的培养管。



背景技术:

传统的培养管,为敞口式试管和无螺牙压紧式盖体组合在一起,传统方式的培养管通过试管与盖体之间的过盈配合,从而实现完全密封的效果,此种方式存在两种弊端:1.若是注塑工艺控制不好,管体与盖体的配合会出现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从而造成无法达到厌氧培养要求。2.若需要有氧培养时,需要更换试管盖,且无法对试管进行混匀,因此一般的培养管不能有效地解决如上问题,给实际生活带来严重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多样化培养使用的培养管:一种可实现多样化培养使用的培养管,包括管体及与管体可拆卸连接的盖体,所述盖体内壁设有螺纹,所述管体表面设置与所述盖体内壁螺纹相嵌合的外螺纹,所述外螺纹设置限位点,所述限位点设置在外螺纹下方,所述管体开口端与盖顶下端相贴合,所述盖顶下端与所述管体内部相贴合

较佳的,所述螺纹为阶梯式螺纹。

较佳的,所述盖体上设有气体交换件,所述气体交换件还包括了活动槽,旋转拨盖,通气口。

较佳的,所述活动槽设置在所述盖体内,所述活动槽与所述旋转拨盖相连接,所述通气口设置在活动槽中。

较佳的,所述通气口为3-6个,所述通气口的直径为1-2mm。

较佳的,所述管体的外壁设置刻度。

本实用新型可以带来的有益效果有:1.设置限位点可以起到固定和了解当前的状态;2.气体交换元件可以满足不同气体之间的交换,满足不同气体下对培养管内溶液的反应;3.刻度的设置可以在直接在培养管内进行溶液的加注,方便快捷;4.小的通气口可以避免灰尘进入,保证了无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该有氧时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该厌氧时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气体交换件的俯视图。

图中1.盖体,2.限位点,3.管体,4.管体表面,5.盖体内壁,6.管体开口端,7.盖顶下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可实现多样化培养使用的培养管,一种可实现多样化培养使用的培养管,包括管体3及与管体可拆卸连接的盖体1,所述盖体内壁5设有螺纹,所述管体表面设置4与所述盖体内壁5螺纹相嵌合的外螺纹,所述外螺纹设置限位点2,所述限位点2设置在外螺纹下方,所述管体开口端6与盖顶下端7相贴合,所述盖顶下端7与所述管体内壁5相贴合,所述螺纹为阶梯式螺纹,所述盖体上设有气体交换件,所述气体交换件还包括了活动槽,旋转拨盖,通气口,所述活动槽设置在所述盖体内,所述活动槽与所述旋转拨盖相连接,所述通气口设置在活动槽中,所述通气口为3-6个,所述通气口的直径为1-2mm,所述管体的外壁设置刻度。在进行有氧培养时,通过旋转盖体,使盖体旋转到管体外壁的限位点,进行固定,管体和盖体中间留有一段空间,可以进行有氧培养;而进行厌氧培养的时候,继续旋转盖体,使管体的开口端与盖顶的下端贴合,达到完全密封的效果,而旋转的盖体中有可伸缩的海绵。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限位点可以起到固定和了解当前的状态;2.气体交换元件可以满足不同气体之间的交换,满足不同气体下对培养管内溶液的反应;3.刻度的设置可以在直接在培养管内进行溶液的加注,方便快捷;4.小的通气口可以避免灰尘进入,保证了无污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