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芝麻的炒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7905发布日期:2019-04-29 11:5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芝麻的炒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芝麻炒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芝麻的炒制装置。



背景技术:

芝麻油加工过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筛选、清洗、烘干、炒制、冷却、碾磨、压榨、过滤等,其中炒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芝麻炒制装置中,在对芝麻进行炒制后,芝麻不容易排出炒制筒,且炒制筒的出料端处开有出料口,这样炒制筒内的热量易从出料口向外散失,进而会影响芝麻的炒制效率,且容易浪费能源。

而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芝麻炒制装置中,在对芝麻进行炒制后,芝麻也不容易排出炒制筒,虽然该炒制筒的出料端封闭,但是这样不能实时观察芝麻的炒制情况,进而容易导致芝麻炒糊或芝麻未炒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芝麻的炒制装置,在对芝麻进行炒制后,芝麻容易排出炒制筒,且既能保证芝麻的炒制效率,又能实时观察芝麻的炒制情况,因而芝麻的炒制效果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芝麻的炒制装置,包括水平且横向设置的炒制筒,炒制筒内径从左到右逐渐增大,炒制筒右端连有透明的大盖体;炒制筒内中部连有水平且中空的驱动轴,驱动轴中心线与炒制筒中心线相重合,驱动轴左端伸出炒制筒左侧壁且驱动轴与炒制筒左侧壁密封固定连接,驱动轴右端处于炒制筒内且驱动轴右端紧邻大盖体左侧面,驱动轴内设有电加热棒,处于炒制筒内的驱动轴左部、中部与右部上都固定有多根连接棒,各连接棒中心线与驱动轴中心线相交且相垂直,各连接棒另一端固定于炒制筒内侧壁对应位置处,处于炒制筒内的驱动轴上固定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片,各第一搅拌叶片末端均倾斜指向炒制筒左侧壁,且各第一搅拌叶片的切线与驱动轴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炒制筒左侧壁外设有用于带动驱动轴转动的驱动组件,炒制筒随同驱动轴转动而转动,炒制筒外侧壁上环设有多个导轨,导轨中心线与炒制筒中心线相重合,炒制筒下方前、后侧在各导轨对应位置处对称设有托轮部件,托轮部件包括托轮,炒制筒转动过程中各托轮分别处于各自的导轨内;炒制筒左上端密封固定连有带第一阀门的进芝麻管,炒制筒右下端密封固定连有带第二阀门的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管内设有孔径小于芝麻粒径的第一滤网,炒制筒左侧壁上部密封固定连有带第三阀门的出气管,出气管内设有孔径小于芝麻粒径的第二滤网,大盖体侧壁上连有小盖体。

进一步地,各第一搅拌叶片均匀分布于驱动轴上。

进一步地,炒制筒内侧壁上固定有多个第二搅拌叶片,各第二搅拌叶片末端均倾斜指向炒制筒左侧壁,且各第二搅拌叶片的切线与炒制筒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地,各第二搅拌叶片均匀分布于炒制筒内侧壁上。

进一步地,处于炒制筒内的驱动轴左部、中部与右部上都均匀设有多根连接棒。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电机的右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水平且横向设置的转轴相连,电机右侧固定有竖直的支撑板,支撑板中部设有贯穿支撑板左、右侧面的水平通孔,转轴右端穿设于水平通孔内,且转轴与支撑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轴上固定套设有小齿轮,驱动轴左部固定套设有与小齿轮相啮合的大齿轮。

进一步地,托轮中部穿设有水平且横向设置的托轮轴,托轮左、右侧对称设有托轮支板,托轮轴左、右部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托轮支板转动连接,炒制筒在转动过程中各托轮分别处于各自对应的导轨内且各托轮分别相对各自左、右侧的托轮支板转动。

进一步地,进芝麻管竖直设置,进芝麻管顶端螺纹连有竖直的进芝麻漏斗。

进一步地,第一进气管另一端螺纹连有带气泵的第二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另一端连有惰性气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在对芝麻进行炒制时,炒制筒随同驱动轴在电机带动下实现转动,驱动轴上的第一搅拌叶片随着驱动轴的转动而转动,且转动着的第一搅拌叶片对芝麻起到搅拌作用,这样炒制筒内的芝麻能充分进行炒制,由于炒制筒内径从左到右逐渐增大,这样芝麻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向炒制筒右端移动,又由于各第一搅拌叶片末端均倾斜指向炒制筒左侧壁,且各第一搅拌叶片的切线与驱动轴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这样转动着的第一搅拌叶片会对芝麻产生向左的作用力,进而能减慢芝麻向右移动的速度,这样就能使芝麻较均匀地分布于炒制筒内,进而能使芝麻充分进行炒制,且芝麻在炒制过程中,由于大盖体是透明的,这样工作人员能透过大盖体实时观察炒制筒内芝麻的炒制情况,这样既能保证芝麻的炒制效率,又能实时观察芝麻的炒制情况,因而芝麻的炒制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中在对芝麻进行炒制时,炒制筒内侧壁上的第二搅拌叶片随着炒制筒的转动而转动,且转动着的第二搅拌叶片对芝麻起到搅拌作用,这样也能使炒制筒内的芝麻得到充分炒制,而且各第二搅拌叶片末端均倾斜指向炒制筒左侧壁,各第二搅拌叶片的切线与炒制筒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这样转动着的第二搅拌叶片会对芝麻产生向左的作用力,进而能减慢芝麻向右移动的速度,这样就能使芝麻较均匀地分布于炒制筒内,从而能使芝麻充分进行炒制;

2、本实用新型中,当炒制筒内的芝麻完全炒熟时关闭电机并使电加热棒断电,此时炒制筒停止转动,由于炒制筒内径从左到右逐渐增大,这样炒制筒内的芝麻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逐渐向炒制筒右端移动,当对热芝麻进行冷却后打开大盖体,就能将炒制筒内冷却后的熟芝麻收集起来,因而在对芝麻进行炒制后,芝麻容易排出炒制筒;

3、本实用新型中,炒制筒右下端密封固定连有带第二阀门的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管内设有孔径小于芝麻粒径的第一滤网,炒制筒左侧壁上部连有带第三阀门的出气管,出气管内设有孔径小于芝麻粒径的第二滤网,在对芝麻进行炒制后,将第二进气管连到第一进气管上,并打开第二阀门、气泵与第三阀门,惰性气罐内的惰性气体在气泵的作用下经第二进气管和第一进气管并进而进入炒制筒内,第一滤网防止芝麻进入第一进气管内,炒制筒内的惰性气体从炒制筒右下端向炒制筒左上端移动,且惰性气体从出气管排出炒制筒,第二滤网防止芝麻进入出气管内,这样惰性气体与炒制筒内的热芝麻充分接触,进而惰性气体能对炒制筒内的热芝麻进行冷却;

4、本实用新型中大盖体侧壁上连有小盖体,当透过大盖体观察到炒制筒内芝麻的颜色接近熟芝麻的颜色时,关闭电机并使电加热棒断电,然后打开小盖体,并从炒制筒内取少量芝麻以检测芝麻的炒制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进芝麻漏斗从进芝麻管上拆卸下来、第二进气管从第一进气管上拆卸下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平且横向设置的炒制筒1,炒制筒1内径从左到右逐渐增大,炒制筒1右端连有透明的大盖体2;炒制筒1内中部连有水平且中空的驱动轴3,驱动轴3中心线与炒制筒1中心线相重合,驱动轴3左端伸出炒制筒1左侧壁且驱动轴3与炒制筒1左侧壁密封固定连接,驱动轴3右端处于炒制筒1内且驱动轴3右端紧邻大盖体2左侧面,驱动轴3内设有电加热棒4,处于炒制筒1内的驱动轴3左部、中部与右部上都均匀固定有多根连接棒5,各连接棒5中心线与驱动轴3中心线相交且相垂直,各连接棒5另一端固定于炒制筒1内侧壁对应位置处,处于炒制筒1内的驱动轴3上均匀固定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片6,各第一搅拌叶片6末端均倾斜指向炒制筒1左侧壁,且各第一搅拌叶片6的切线与驱动轴3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炒制筒1左侧壁外设有用于带动驱动轴3转动的驱动组件,炒制筒1随同驱动轴3转动而转动,炒制筒1外侧壁上环设有多个导轨7,导轨7中心线与炒制筒1中心线相重合,炒制筒1下方前、后侧在各导轨7对应位置处对称设有托轮部件,托轮部件包括托轮8,炒制筒1转动过程中各托轮8分别处于各自的导轨7内;炒制筒1左上端密封固定连有带第一阀门9的进芝麻管10,进芝麻管10竖直设置,进芝麻管10顶端螺纹连有竖直的进芝麻漏斗25,炒制筒1右下端密封固定连有带第二阀门11的第一进气管12,第一进气管12内设有孔径小于芝麻粒径的第一滤网13,第一进气管12另一端螺纹连有带气泵26的第二进气管27,第二进气管27另一端连有惰性气罐28,炒制筒1左侧壁上部密封固定连有带第三阀门14的出气管15,出气管15内设有孔径小于芝麻粒径的第二滤网16,大盖体2侧壁上连有小盖体17。

其中,炒制筒1内侧壁上均匀固定有多个第二搅拌叶片18,各第二搅拌叶片18末端均倾斜指向炒制筒1左侧壁,且各第二搅拌叶片18的切线与炒制筒1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

其中,驱动组件包括电机19,电机19的右输出轴20通过联轴器21与水平且横向设置的转轴22相连,电机19右侧固定有竖直的支撑板23,支撑板23中部设有贯穿支撑板23左、右侧面的水平通孔,转轴22右端穿设于水平通孔内,且转轴22与支撑板2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轴22上固定套设有小齿轮29,驱动轴3左部固定套设有与小齿轮29相啮合的大齿轮30。

其中,托轮8中部穿设有水平且横向设置的托轮轴,托轮8左、右侧对称设有托轮支板25,托轮轴左、右部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托轮支板25转动连接,炒制筒1在转动过程中各托轮8分别处于各自对应的导轨7内且各托轮8分别相对各自左、右侧的托轮支板25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进芝麻漏斗25连到进芝麻管10上并打开第一阀门9,待炒芝麻从进芝麻漏斗25进入进芝麻管10并进而进入炒制筒1内,当进入炒制筒1内的待炒芝麻达到预先设定的量时关闭第一阀门9,并将进芝麻漏斗25从进芝麻管10上拆卸下来,然后启动电机19并使电加热棒4通电,炒制筒1随同驱动轴3在电机19带动下实现转动,驱动轴3上的第一搅拌叶片6随着驱动轴3的转动而转动,且转动着的第一搅拌叶片6对芝麻起到搅拌作用,炒制筒1内侧壁上的第二搅拌叶片18随着炒制筒1的转动而转动,且转动着的第二搅拌叶片18对芝麻起到搅拌作用,这样炒制筒1内的芝麻充分进行炒制,由于炒制筒1内径从左到右逐渐增大,这样芝麻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向炒制筒1右端移动,又由于各第一搅拌叶片6末端均倾斜指向炒制筒1左侧壁,且各第一搅拌叶片6的切线与驱动轴3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各第二搅拌叶片18末端均倾斜指向炒制筒1左侧壁,且各第二搅拌叶片18的切线与炒制筒1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这样转动着的第一搅拌叶片6和转动着的第二搅拌叶片18会对芝麻产生向左的作用力,进而能减慢芝麻向右移动的速度,这样就能使芝麻较均匀地分布于炒制筒1内,进而能使芝麻充分进行炒制,且芝麻在炒制过程中,由于大盖体2是透明的,这样工作人员能透过大盖体2实时观察炒制筒1内芝麻的炒制情况,当观察到炒制筒1内芝麻的颜色接近熟芝麻的颜色时,关闭电机19并使电加热棒4断电,然后打开小盖体17,并从炒制筒1内取少量芝麻以检测芝麻的炒制情况,若发现芝麻未炒熟,则关闭小盖体17并再次开启电机19并使电加热棒4通电,然后再次对炒制筒1内的芝麻进行炒制,直到炒制筒1内的芝麻完全炒熟,再关闭电机19并使电加热棒4断电,芝麻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逐渐向炒制筒1右端移动,然后将第二进气管27连到第一进气管12上,并打开第二阀门11、气泵26与第三阀门14,惰性气罐28内的惰性气体在气泵26的作用下经第二进气管27和第一进气管12并进而进入炒制筒1内,第一滤网13防止芝麻进入第一进气管12内,炒制筒1内的惰性气体从炒制筒1右下端向炒制筒1左上端移动,且惰性气体从出气管15排出炒制筒1,第二滤网16防止芝麻进入出气管15内,这样惰性气体与炒制筒1内的热芝麻充分接触,进而惰性气体能对炒制筒1内的热芝麻进行冷却,当向炒制筒1内通一段时间惰性气体后关闭第二阀门11、气泵26和第三阀门14,然后打开大盖体2,并将炒制筒1内冷却后的熟芝麻收集起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