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培养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8385发布日期:2019-09-25 00:39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织培养皿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组织培养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织培养皿组件。



背景技术:

培养皿作为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组织培养的实验器皿,在生物实验中被广泛使用。由于不同生物组织的生长条件和生长方式不同,培养方式也不尽相同,传统的培养皿结构为一个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为了防止盖子的冷凝水落下对样品造成污染,培养皿需要倒扣并平放在恒温箱中,难以满足所有待培养样品的培养需求。尤其对于一些需氧型组织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有氧环境,这就需要培养皿能够进行气体交换,且时刻需要保证组织贴壁生长;但是传统的培养皿由于其结构特点,在向皿内倒入液体培养基时或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组织块漂浮在培养皿中的情况,一旦组织块脱离皿底,就会导致培养失败,需重新进行组织培养;而且压贴篦倒扣并与皿底扣合也不利于组织培养过程中进行气体交换,影响组织块的培养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传统培养皿存在影响组织有氧呼吸且难以贴壁培养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组织贴壁生长的培养皿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组织培养皿组件,包括由皿盖和皿底,还设置有与皿底内腔匹配套装的压贴篦,压贴篦的下表面竖向分布有支撑头,各支撑头分别顶压在皿底内组织块上端,压贴篦上分布有透气孔。

上述的一种组织培养皿组件,所述压贴篦的上侧中心位置设置有卡槽并卡座有配重块。

上述的一种组织培养皿组件,所述卡槽两侧对称设置有可向上提拉的拉环,所述拉环与压贴篦一体成型。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组织培养皿组件,压贴篦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透气孔可以有效的保证组织培养的气体交换;压贴篦的上表面设置有卡槽,卡槽内匹配放置有配重块;压贴篦的下表面分布有支撑压贴篦的支撑头,各支撑头分别顶压在培养皿本体内的组织块上端,再结合配重块的重力,可以有效的解决组织块漂浮在培养液中不易贴壁的问题,保证组织块的正常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贴篦和皿底扣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压贴篦上表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压贴篦下表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压贴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压贴篦下表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为皿盖、2为皿底、3为压贴篦、4为透气孔、5为支撑头、6为组织块、7为卡槽、8为配重块、9为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组织培养皿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由皿盖1和皿底2,皿底内腔匹配套装有压贴篦3,压贴篦3与皿底匹配且扣合,不同尺寸的培养皿配备大小相匹配的压贴篦;压贴篦3上沿中线对称分布有两个透气孔4,透气孔4的设置可以保证培养皿内可以与外接进行气体交换,如图3所示,压贴篦3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卡槽7,卡槽7内卡座有配重块8;如图4所示,压贴篦3的下表面沿中线对称设置有支撑压贴篦的支撑头5,各支撑头5分别顶压在皿底内的组织块6上端。

由于生物实验需要在无菌环境中进行,本实用新型的组织培养皿组件,在实际使用时,全程保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实验者在无菌操作台上,将组织切成大小均匀的组织块6,左手使用消毒后的镊子将压贴篦3夹起,右手使用镊子将组织块6放入皿底内腔中心位置,盖上压贴篦3,使各支撑头顶压组织块6,然后在卡槽7中放入配重块8,保证组织块贴紧皿底底部不会轻易移动,然后从透气孔4中向皿底内腔中倒入杀菌消毒冷却后的液体培养液,然后盖上皿盖1,将培养皿本体放置在适宜组织块生长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整个过程保证组织块始终贴紧皿底底部。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一种组织培养皿组件,与实施例1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卡槽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压贴篦3一体成型的拉环9,并且可以保证皿盖1能够与皿底2匹配扣合;拉环9的设置便于使用镊子将压贴篦3提起,而且对称分布的拉环还可以实现压贴篦翻转180°后能够平稳的放置于平面上。

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一种组织培养皿组件,与实施例1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压贴篦3上的透气孔4大小与实施例1相比较小,其大小相同且均匀分布,能够保证组织块培养过程中良好的透气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