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2型甲肝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及其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59003发布日期:2019-03-20 00:23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鸭2型甲肝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及其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鸭2型甲肝病毒(dhav-2)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及其试剂盒,属于动物传染病学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引起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为鸭甲肝病毒(duckhepatitisavirus,dhav),属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禽肝病毒属(avihepatovirus)成员,分为三种基因型:dhav-1、dhav-2和dhav-3。dhav病毒完整基因组长约7.7kb,单股正链rna。基因组rna由5’非编码区(untranslatedregion,utr)、一个开放阅读框(orf)、3’utr和poly(a)尾巴组成,它作为遗传物质稳定传代的同时还可以直接作为mrna指导合成一条完整的病毒多肽链(polyprotein)(即开放阅读框orf)。5’utr长626nt,含有丰富的二级结构。dhav的3′utr长为314~317nt,为已知小rna病毒科成员中3′utr最长的病毒。dhav的orf可进一步切割形成l-vp0-vp3-vp1-2a1-2a2-2b-2c-3a-3b-3c-3d。

关于dhav各地的流行病学数据存在较大差异,1945年,第一株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发现于美国纽约长岛鸭场。1950年,levine和fabricant从鸡胚中首次分离到鸭病毒性肝炎病原,随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继报道了dhav-1的流行。在我国,1963年上海畜牧研究所的黄均建首次报道了鸭病毒性肝炎发现于上海;1980年,王平等在北京地区分离到了第一株dhav-1。随后,浙江、福建等地都先后报道了dhav-1的发生和流行。苏敬良等于1999年5月从北京、广西疑似鸭肝炎的病死鸭体内分离到2株病毒(分别编号为b株和c株),经鸭胚血清中和试验表明两者为同一血清型,但与经典dhav-1无血清学交叉免疫反应,人工感染雏鸭可复制出与临床病例相似的病变,于是认为有新的血清型出现,并把分离到的病毒命名为新型dhav,基因组序列测定表明该毒株与kim报道的韩国新型同源性最高。袁率珍等对1999-2010年从广东、山东、云南、河南和黑龙江等地发病死亡雉鸭分离得到dhav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与抗原相关vpl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目前dhav-1和dhav-3两种基因型同时流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dhav-2仅在我国台湾地区报道(tsengch,tsaihj.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ofanewserotypeofduckhepatitisvirus.virusres,2007,126(1-2):19-31.)。目前genbank数据库仅2株dhav-2基因组序列,90d株,genbank登录号ef067924;04g株,genbank登录号ef067923,dhav-2在我国大陆地区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尚未见该病报道。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realtimepcr)是一种在dna扩增反应中,以荧光化学物质检测每次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循环后产物总量的方法。通过内参或者外参法对待测样品中的特定dna序列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是在pcr扩增过程中,通过荧光信号,对pcr进程进行实时检测。由于在pcr扩增的指数时期,模板的ct值和该模板的起始拷贝数存在线性关系。当前国内外尚未见利用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鸭2型甲肝病毒的试剂盒相关研究报道,本发明的建立可填补国内外相关领域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填补现有国内外尚未见利用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鸭2型甲肝病毒(dhav-2)的相关研究报道,提供一种鸭2型甲肝病毒的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及其试剂盒。该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最低可检测40.8个拷贝,可用于对临床样本中鸭2型甲肝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感染程度分析,为明确鸭2型甲肝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致病机理提供检测方法和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鸭2型甲肝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引物,所述引物序列如下:

上游引物dhav-2-f:5’-ctgtgatttgtgcagaaaaatga-3’,

下游引物dhav-2-r:5’-ggtctgattcaatttcaagatgga-3’;

目的片段大小为113bp。

同时提供用于检测鸭2型甲肝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的试剂盒,包含所述鸭2型甲肝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引物(上游引物dhav-2-f和下游引物dhav-2-r)。

一种检测鸭2型甲肝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1、鸭2型甲肝病毒阳性标准品的构建

本研究经过分析比对,选取dhav-1、dhav-2和dhav-3三个基因型相互之间氨基酸同源性最低的蛋白(2a2)为设计的基因靶区来设计引物。本研究直接利用全基因合成技术合成dhav-2(90d株)全基因组序列,全基因合成在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并将获得的质粒作为本研究的阳性标准质粒(t-dhav-2),经线性化酶切后进行连续倍比稀释后-80℃冻存备用(质粒浓度为4.08×108~4.08×100拷贝/μl)。

2、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和程序:

建立的鸭2型甲肝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优化出的20μl最佳反应体系为:tbgreenpremixextaq(tlirnasehplus)(2×)混合液10μl、上/下游引物(dhav-2-f、dhav-2-r)(10μmol/l)各0.4μl、模板2μl、水补足至终体积20μl。

优化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30s;95℃5s,60℃20s,40个循环;循环结束后,做出融解曲线。

用优化后的反应条件进行扩增,获得扩增动力学曲线。以标准品起始拷贝数的常用对数(lgc)为横坐标,以循环数阈值(cyclethreshold,ct值)为纵坐标,推导出标准线性回归方程(标准曲线),获得其敏感性试验数据。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鸭2型甲肝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及其试剂盒,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检测快速、高效:该检测方法无需进行常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反应结束后即可通过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机器自带的程序进行结果判定。从核酸提取到结果判定仅需2.5h,且一次可以同时进行96个样品检测。

2、定量准确:通过制备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可根据实时荧光定量试验检测的待检样品中的ct值,直接计算出待见样品(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拷贝数,可直接对其鸭2型甲肝病毒感染程度进行准确定量。

3、灵敏度高:最低可检测40.8个拷贝。

4、特异性强:特异性强:对鸭群中的常见传染病(如dhav-1、dhav-3、禽流感病毒、禽1型副粘病毒、番鸭呼肠孤病毒、鸭新型呼肠孤病毒、禽坦布苏病毒)均无反应信号,仅对鸭2型甲肝病毒检测出现单一的特异性峰,无引物二聚体及非特异性产物。

5、重复性好:建立的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鸭2型甲肝病毒检测的组内变异系数为0.59-1.88%,组间变异系数0.64-2.30%,重复性好。

附图说明

图1实时荧光定量检测鸭2型甲肝病毒的pcr方法的扩增曲线。其中1~8:4.08×107~4.08×100拷贝/μl。

图2实时荧光定量检测鸭2型甲肝病毒的pcr方法的标准曲线。

图3实时荧光定量检测鸭2型甲肝病毒的pcr方法的融解曲线。其中dhav-2:dhav-2阳性对照;试验对照:dhav-1、dhav-3、禽流感病毒、禽1型副粘病毒、番鸭呼肠孤病毒、鸭新型呼肠孤病毒、禽坦布苏病毒,因均没有特异性tm峰值,肉眼无法区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1、相关试验病原

试验用病原鸭2型甲肝病毒(dhav-2)、dhav-1、dhav-3、禽流感病毒、禽1型副粘病毒、番鸭呼肠孤病毒、鸭新型呼肠孤病毒、禽坦布苏病毒均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鉴定和保存。

2、引物设计

参考鸭2型甲肝病毒(鸭2型甲肝病毒90d株,genbank登录号为ef067924)基因序列特征,设计实时荧光定量检测鸭2型甲肝病毒的pcr方法的特异性引物(dhav-2-f、dhav-2-r),引物设计区选择dhav-2与dhav-1、dhav-3氨基酸同源性最低的2a2蛋白区域设计,三种相关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低于70.0%。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序列为:

上游引物dhav-2-f:5’-ctgtgatttgtgcagaaaaatga-3’,

下游引物dhav-2-r:5’-ggtctgattcaatttcaagatgga-3’;

目的片段大小为113bp。

并在ncbi数据库进行引物blast分析,验证设计引物的特异性。

上述引物均在宝日医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合成。

3、鸭2型甲肝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1鸭2型甲肝病毒阳性标准品的构建

本研究直接利用全基因合成技术合成dhav-2(90d株)全基因组序列,全基因合成在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并将获得的质粒作为本研究的阳性标准质粒(t-dhav-2),经线性化酶切后进行连续倍比稀释后-80℃冻存备用(质粒浓度为4.08×108、4.08×107、4.08×106、4.08×105、4.08×104、4.08×103、4.08×102、4.08×101、4.08×100拷贝/μl)。

3.2鸭2型甲肝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以鸭2型甲肝病毒阳性标准品(t-dhav-2)为模板,进行连续稀释(质粒浓度为4.08×107、4.08×106、4.08×105、4.08×104、4.08×103、4.08×102、4.08×101、4.08×100拷贝/μl),在不同退火温度和引物浓度下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优化出的20μl最佳反应体系为:tbgreenpremixextaq(tlirnasehplus)(2×)混合液10μl、上/下游引物(dhav-2-f、dhav-2-r)(10μmol/l)各0.4μl、模板2μl、水补足至终体积20μl。

优化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30s;95℃5s,60℃20s,40个循环;循环结束后,做出融解曲线。

用优化后的反应条件进行扩增,获得扩增动力学曲线。以标准品起始拷贝数的常用对数(lgc)为横坐标,以循环数阈值(cyclethreshold,ct值)为纵坐标,推导出标准线性回归方程(标准曲线),获得其敏感性试验数据。

从图1可以看出,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最低检测限为40.8拷贝/μl(图1中第7号)。以各标准品中质粒含量(c)的常用对数(lgc)为横坐标,以循环数阈值(cyclethreshold,ct值)为纵坐标,获得鸭2型甲肝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图2),所获得标准曲线斜率为-3.457,y轴截距为39.86,相关系数为0.999,扩增效率为95%,符合实验预期。

观察溶解曲线峰值(tm值)分析试验结果:在tm=(83.54±0.13)℃出现单一的特异性峰判为鸭2型甲肝病毒阳性(图3)。对其他病原(如dhav-1、dhav-3、禽流感病毒、禽1型副粘病毒、番鸭呼肠孤病毒、鸭新型呼肠孤病毒、禽坦布苏病毒)均未见特异性扩增(图3)。

3.3重复性试验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标准阳性样品的组内变异系数为0.59-1.88%,组间变异系数0.64-2.30%,表明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重复性好。

4、临床应用

对75份临床送检鸭源病料进行鸭2型甲肝病毒感染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用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easypureviraldna/rnakit提取相应的rna,按照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和条件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tm=83.60℃出现单一的特异性峰的除本研究合成的阳性质粒对照外,临床收集的75份鸭病料均为检测到阳性扩增信号,表明我们收集的75份疑似病料未出现dhav-2感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sequencelisting

<110>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120>鸭2型甲肝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及其试剂盒

<130>2

<160>2

<170>patentinversion3.3

<210>1

<211>23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1

ctgtgatttgtgcagaaaaatga23

<210>2

<211>24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2

ggtctgattcaatttcaagatgga2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