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桃壳高效利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36957发布日期:2019-05-22 03:18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桃壳高效利用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桃壳高效利用的方法,属于废弃物的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藻有3000多种不同的品种,它们具有生长周期短、光合作用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药物生产及生物能源的转化等方面。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微藻可以吸收空气中的co2,进行光合作用,供给自身生长的同时将无机物转化为生物质能源。而在生产过程中,微藻的培养需要高额的投入,这限制了微藻产业化的发展。

核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我国种植广泛。作为核桃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核桃壳中含有木质素、酚酸类、黄酮类、苷类等多种活性物质。核桃壳中木质素含量相对较高,可以作为木质材料的来源。但是因为核桃壳中物质提取工艺复杂,目前核桃壳大多直接燃烧或随污水管道直接丢弃,不能使废弃物得到资源化的利用,同时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核桃壳高效利用的方法。本发明将核桃壳的利用和微藻的培养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将核桃壳进行资源化利用,提取液残渣还可以进行活性炭的制备利用,增大了核桃壳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利用核桃壳提取液培养微藻,可以降低微藻的培养成本,为微藻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核桃壳高效利用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配制培养基:将核桃壳加水煮沸,提取液中添加nano3,调节ph、分装、灭菌得到基础培养基;

步骤2、微藻培养:将微藻接入步骤1中的基础培养基中,并向其通入co2-空气的混合气,光照培养微藻;

步骤3、核桃壳利用:将步骤2培养微藻的基础培养基过滤得到提取液残渣;

将提取液中核桃壳残渣清洗干净,烘干,粉碎、过筛后采用浓度为30wt%koh浸渍处理24h,然后干燥,在温度为250~350℃炭化90min,继续在温度为650~750℃活化60min,最后采用0.1wt%hcl漂洗,干燥后即得核桃壳活性炭产品。

所述步骤1中配制培养基具体过程为:将核桃壳按照固液比为1:9.5~10.5g/ml加水,然后煮沸4h,然后按照每升水1.16g添加nano3,采用naoh调节ph6.8~7.0,分装后在121°c灭菌20min。

所述步骤2中微藻培养具体过程为:将单针藻monoraphidiumsp.qlz-3按照0.4g/l接种量接入步骤1中的基础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25±1℃,光照强度为6000~7000lux,混合气通气量为0.5l/min,混合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为0%~16%。

上述步骤2中微藻培养一段时间后对测定培养基中的n、p利用率及cod值。n、p利用率及cod值使用cod多参数光度计(hanna-hi83399),依据说明书进行检测:

cod值的检测:向cod检测消解管hi93754b-0中加入2.0ml的去离子水作为空白对照,其余消解管中加入2.0ml的待测样品。拧紧盖子,上下颠倒数次混匀。将上述消解瓶放入消解器中,150℃,消解2h。消解结束后趁热取出消解瓶颠倒数次混匀,放在试管架上,冷却至室温。将空白样品放入样品室中调零,更换待测样品,测定样品中cod的含量。

总氮检测方法:向总氮检测试剂(hi93767b-b)中,加入过硫酸钾试剂(persulfate/n)。加入0.5ml的去离子水作为空白对照,其余消解管中加入0.5ml的待测样品。拧紧瓶盖,震荡30s至试剂完全溶解。将上述消解管105℃,消解30min。消解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焦亚硫酸钠试剂(bisulfite/n),拧紧盖子轻摇15s混匀,静待3min后,加入hi93767-0试剂,轻摇15s混匀,静待2min。将经过上述处理的消解管中的液体2.0ml,加入到hi93767-v试剂中,颠倒10次混匀,静待5min,将空白样品放入样品室中调零,更换待测样品,测定样品中总氮含量。

总磷检测方法:向总磷检测试剂(hi93758v-0hr)中加入5.0ml的去离子水作为空白对照,其余消解管中加入5.0ml的待测样品。向上述各消解瓶中分别加入perfsulfate/p试剂,轻摇至粉末完全溶解,105℃,消解30min。消解结束后取出消解瓶放在试管架上,冷却至室温。加入2.0ml的hi93758c-0试剂,拧紧盖子,颠倒数次混匀。向消解瓶中加入0.5ml的hi93763b-0试剂,拧紧盖子,颠倒数次混匀。将空白样品放入样品室中调零,更换待测样品,测定样品中总氮含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利用核桃壳提取液培养微藻,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

(2)本发明中核桃壳提取液作为微藻生长的基础培养基,将核桃壳的处理与微藻的培养结合起来,降低了微藻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也为核桃壳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3)本发明将核桃壳进行资源化利用,提取液残渣还可以作活性炭的制备利用,增大了核桃壳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至5培养6天后测定培养基中总氮、总磷的利用率和cod的移除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核桃壳高效利用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配制培养基:将核桃壳按照固液比为1:9.5g/ml加水,然后煮沸4h,然后按照每升水1.16g添加nano3,采用naoh调节ph6.8,分装后在121°c灭菌20min得到基础培养基;

步骤2、微藻培养:将微藻接入步骤1中的基础培养基中,将单针藻monoraphidiumsp.qlz-3按照0.4g/l接种量接入步骤1中的基础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25±1℃,光照强度为6000lux,混合气通气量为0.5l/min,混合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为0%,光照培养微藻;微藻培养6天后对测定培养基中的n、p利用率及cod值,n、p的利用率及cod的移除率分别是44.44%、73.68%、43.64%,结果图如图1所示;

步骤3、核桃壳利用:将步骤2培养微藻的基础培养基过滤得到提取液残渣;

将提取液中核桃壳残渣清洗干净,烘干,粉碎、过筛至粒度为40目后,按照1g核桃壳残渣粉末采用2ml、浓度为30wt%koh浸渍处理24h,然后干燥,在温度为250℃炭化90min,继续在温度为650℃活化60min,最后采用0.1wt%hcl漂洗,干燥后即得核桃壳活性炭产品。

实施例2

该核桃壳高效利用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配制培养基:将核桃壳按照固液比为1:10g/ml加水,然后煮沸4h,然后按照每升水1.16g添加nano3,采用naoh调节ph7.0,分装后在121°c灭菌20min得到基础培养基;

步骤2、微藻培养:将微藻接入步骤1中的基础培养基中,将单针藻monoraphidiumsp.qlz-3按照0.4g/l接种量接入步骤1中的基础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25±1℃,光照强度为7000lux,混合气通气量为0.5l/min,混合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为4%,光照培养微藻;微藻培养6天后对测定培养基中的n、p利用率及cod值,n、p的利用率及cod的移除率分别是60.33%、72.25%、76.12%,结果图如图1所示;

步骤3、核桃壳利用:将步骤2培养微藻的基础培养基过滤得到提取液残渣;

将提取液中核桃壳残渣清洗干净,烘干,粉碎、过筛至粒度为40目后,按照1g核桃壳残渣粉末采用2ml、浓度为30wt%koh浸渍处理24h,然后干燥,在温度为350℃炭化90min,继续在温度为750℃活化60min,最后采用0.1wt%hcl漂洗,干燥后即得核桃壳活性炭产品。

实施例3

该核桃壳高效利用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配制培养基:将核桃壳按照固液比为1:10.5g/ml加水,然后煮沸4h,然后按照每升水1.16g添加nano3,采用naoh调节ph6.9,分装后在121°c灭菌20min得到基础培养基;

步骤2、微藻培养:将微藻接入步骤1中的基础培养基中,将单针藻monoraphidiumsp.qlz-3按照0.4g/l接种量接入步骤1中的基础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25±1℃,光照强度为6500lux,混合气通气量为0.5l/min,混合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为8%,光照培养微藻;微藻培养6天后对测定培养基中的n、p利用率及cod值,n、p的利用率及cod的移除率分别是64.70%、83.35%、78.99%,结果图如图1所示;

步骤3、核桃壳利用:将步骤2培养微藻的基础培养基过滤得到提取液残渣;

将提取液中核桃壳残渣清洗干净,烘干,粉碎、过筛至粒度为40目后,按照1g核桃壳残渣粉末采用2ml、浓度为30wt%koh浸渍处理24h,然后干燥,在温度为300℃炭化90min,继续在温度为700℃活化60min,最后采用0.1wt%hcl漂洗,干燥后即得核桃壳活性炭产品。

实施例4

该核桃壳高效利用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配制培养基:将核桃壳按照固液比为1:10.5g/ml加水,然后煮沸4h,然后按照每升水1.16g添加nano3,采用naoh调节ph6.9,分装后在121°c灭菌20min得到基础培养基;

步骤2、微藻培养:将微藻接入步骤1中的基础培养基中,将单针藻monoraphidiumsp.qlz-3按照0.4g/l接种量接入步骤1中的基础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25±1℃,光照强度为6200lux,混合气通气量为0.5l/min,混合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为12%,光照培养微藻;微藻培养6天后对测定培养基中的n、p利用率及cod值,n、p的利用率及cod的移除率分别是68.72%、84.68%、81.04%,结果图如图1所示;

步骤3、核桃壳利用:将步骤2培养微藻的基础培养基过滤得到提取液残渣;

将提取液中核桃壳残渣清洗干净,烘干,粉碎、过筛至粒度为60目后,按照1g核桃壳残渣粉末采用2ml、浓度为30wt%koh浸渍处理24h,然后干燥,在温度为320℃炭化90min,继续在温度为680℃活化60min,最后采用0.1wt%hcl漂洗,干燥后即得核桃壳活性炭产品。

实施例5

该核桃壳高效利用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配制培养基:将核桃壳按照固液比为1:9.8g/ml加水,然后煮沸4h,然后按照每升水1.16g添加nano3,采用naoh调节ph6.9,分装后在121°c灭菌20min得到基础培养基;

步骤2、微藻培养:将微藻接入步骤1中的基础培养基中,将单针藻monoraphidiumsp.qlz-3按照0.4g/l接种量接入步骤1中的基础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25±1℃,光照强度为6800lux,混合气通气量为0.5l/min,混合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为16%,光照培养微藻;微藻培养6天后对测定培养基中的n、p利用率及cod值,n、p的利用率及cod的移除率分别是63.05%、72.84%、80.79%,结果图如图1所示;

步骤3、核桃壳利用:将步骤2培养微藻的基础培养基过滤得到提取液残渣;

将提取液中核桃壳残渣清洗干净,烘干,粉碎、过筛至粒度为60目后,按照1g核桃壳残渣粉末采用2ml、浓度为30wt%koh浸渍处理24h,然后干燥,在温度为300℃炭化90min,继续在温度为750℃活化60min,最后采用0.1wt%hcl漂洗,干燥后即得核桃壳活性炭产品。

上述实施例1至5测定培养基中总氮、总磷的利用率和cod的移除率图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co2浓度为12%时,总氮、总磷的利用率和cod的移除率达到最高,分别是68.72%、84.68%、81.04%,说明了当co2浓度为12%时,微藻对核桃壳废液的吸收利用率最大,通过cod的移除率说明了对废液的处理效果最好。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