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麦芽糊精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8130发布日期:2019-04-29 14:13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麦芽糊精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麦芽糊精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麦芽糊精是一种不含游离淀粉的淀粉衍生物,de值范围为5-20,其制备过程为:以优质淀粉为原料,经淀粉酶水解后、精制、浓缩、喷雾干燥而成粉末状产品,英文简称为md。麦芽糊精由于其本身具有粘性大、增稠性强、溶解性好、速溶性佳、载体性好、发酵小、吸潮性低、无异味、甜度低、人体易于消化吸收、低热、低脂肪等特点,因此成为食品工业中最理想的基础原料之一,并在造纸工业、日用化工、精细化工、医药工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轻工行业中,按照麦芽糊精的de值,进行了划分,即de值≤10,≤15和≤20,麦芽糊精的de值是由其含有的葡萄糖的量决定的,因此,随着de值的升高,麦芽糊精的水解程度也逐渐增大;为适应不同的食品添加要求,de值的区别逐渐被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然而对于低de值麦芽糊精的生产,现有工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装备和工艺落后,造成质量不稳定,批次之间溶解度差别大;产品质量通过真空吸滤检测时,外观有黑点、黄点等现象,且溶解度达不到质量要求;另外,产品里经常产生丝状异物,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麦芽糊精生产工艺,具体为一种包括液化工序、糖化工序、除渣脱色工序、离子交换工序、蒸发浓缩工序和喷雾干燥工序的麦芽糊精生产工艺。该麦芽糊精生产工艺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强的优点,使用该麦芽糊精生产工艺生产的低de值(de值为6-8)麦芽糊精,具有产品质量稳定、外观均匀且无糊精回生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麦芽糊精生产工艺,以淀粉为原料,经液化工序、糖化工序、除渣脱色工序、离子交换工序、蒸发浓缩工序和喷雾干燥工序,获得低de值麦芽糊精,该麦芽糊精产品的de值为6-8,

其中,液化工序采用三次喷射、两次加酶、三段维持的处理过程对淀粉进行处理。

在上述新型麦芽糊精生产工艺中,所述的液化工序的具体步骤如下:

(1)淀粉调浆、加酶:将淀粉和水按照重量比为30-40:80混合,混匀后调节ph为4.8-5.4,获得溶液ⅰ,备用;取α-淀粉酶,α-淀粉酶与淀粉的体积重量比为0.5-0.7l/t,获得酶液ⅰ,备用;

(2)一次喷射、液化:向溶液ⅰ中加入75%的酶液ⅰ,获得浆料ⅰ,将浆料ⅰ在107-115℃条件下喷射,然后降温,保持在85-88℃条件下液化,维持时间为20-40min,获得液化浆液ⅰ;

二次喷射、液化:向液化浆液ⅰ中加入剩余的25%的酶液ⅰ,获得浆料ⅱ,将浆料ⅱ在120-125℃条件下喷射,然后降温,保持在85-90℃条件下液化,维持时间为20-25min,获得液化浆液ⅱ;

三次喷射、液化:将液化浆液ⅱ在140-150℃条件下喷射,然后降温,保持在90-95℃条件下液化,维持时间为10-15min,获得液化浆液ⅲ;

(3)灭酶:液化浆液ⅲ出料时,将喷射器升温至170℃,灭酶,获得液化浆液ⅳ;

在液化工序中,一次喷射、液化时,加入总酶量的75%,目的为加长液化时间,使淀粉缓慢液化,使淀粉酶均匀作用,淀粉分子链切断均匀,经过一次维持后de值未达到要求规格,这时经过二次喷射、液化,使难液化淀粉分子进一步膨胀,再次加入总加酶量的25%的酶制剂,经过二次维持,使膨胀淀粉分子进一步液化,保证液化完全,使液化de值可控性增强;三次喷射、液化的目的主要为解决有烘干玉米生产的淀粉乳液化困难、过滤困难的问题,三次喷射使经过烘干的淀粉颗粒进一步爆裂,经过三次层流使蛋白进一步絮凝。

在上述新型麦芽糊精生产工艺中,所述的糖化工序为:将液化浆液ⅳ冷却至50-60℃,调节ph为4.8-5.2,加入糖化酶,糖化酶与液化浆液ⅳ的体积重量比为0.05-0.1l/t,保持30-40min,获得糖化浆液;采用液化后糖化维持一定时间,可以稳定产品质量,改善过滤性能。

在上述新型麦芽糊精生产工艺的除渣脱色工序中,采用碳柱脱色的方式对糖化浆液进行脱色,采用此种脱色方式,具有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降低成本的优点。

优选的,在上述新型麦芽糊精生产工艺中,离子交换工序使用满室床离子交换处理对料液进行精制。

在上述新型麦芽糊精生产工艺中,使用满室床离子交换处理对料液进行精制,具体步骤如下:

(1)将糖化浆液依次经满室阳床、满室阴床处理后,收集处理液ⅰ,其中,糖化浆液的流向为下进料、上出料;控制糖化浆液的进料温度为55-60℃;

下进料、上出料的浆液流向,保证树脂层为浮动状态,不会粘连结块,糖化浆液与树脂颗粒接触完全,保证交换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交换效果;控制进料温度,避免了糖化浆液温度低粘度大的缺陷,从而使浆液在交换柱内保持良好的流动性,降低树脂层产生的压力,避免树脂破碎,提高树脂的使用周期;

(2)采用下进料、上出料的方式将处理液ⅰ注入双室满室床,双室满室床的两室分别填装脱味树脂和脱色树脂,在出料口收集处理液ⅱ;

对处理液ⅰ进行脱味和脱色处理,可以除掉糊精液中存在的大分子显味物质,保证糊精液的正常气味,同时可以对处理液ⅰ进行脱色,保证成品外观质量的一致性;

(3)将处理液ⅱ采用采用下进料、上出料的方式注入填装混床树脂的满室床内,在出料口收集处理液ⅲ,此过程除去糊精液中存在的少量重金属离子,保证产品质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液化工序采用三次喷射、两次加酶、三段维持的处理过程对淀粉进行处理,有效控制de值范围,保证获得的低de值麦芽糊精的溶解度、溶液澄清度及质量的稳定性。

2、离子交换工序中,通过采用满室床离子交换,提高浆液的精制效率,且可有效节约树脂的再生成本,降低麦芽糊精生产成本。

3、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麦芽糊精生产工艺,对淀粉原料无要求,使该麦芽糊精生产工艺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强的优点,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脱味树脂购自北京争光创业科技有限公司,脱色树脂购自天津允开树脂科技有限公司;混床树脂购自上海开平树脂有限公司。

实施例1:

一种新型麦芽糊精生产工艺,以淀粉为原料,经液化工序、糖化工序、除渣脱色工序、离子交换工序、蒸发浓缩工序和喷雾干燥工序,获得低de值麦芽糊精,具体步骤如下:

液化工序:

(1)淀粉调浆、加酶:将淀粉和水按照重量比为35:80混合,混匀后调节ph为5.1,获得溶液ⅰ,备用;取α-淀粉酶,α-淀粉酶与淀粉的体积重量比为0.6l/t,获得酶液ⅰ,备用;

(2)一次喷射、液化:向溶液ⅰ中加入75%的酶液ⅰ,获得浆料ⅰ,将浆料ⅰ在111℃条件下喷射,然后降温,保持在86℃条件下液化,维持时间为30min,获得液化浆液ⅰ;

二次喷射、液化:向液化浆液ⅰ中加入剩余的25%的酶液ⅰ,获得浆料ⅱ,将浆料ⅱ在123℃条件下喷射,然后降温,保持在87℃条件下液化,维持时间为23min,获得液化浆液ⅱ;

三次喷射、液化:将液化浆液ⅱ在145℃条件下喷射,然后降温,保持在93℃条件下液化,维持时间为13min,获得液化浆液ⅲ;

(3)灭酶:液化浆液ⅲ出料时,将喷射器升温至170℃,灭酶,获得液化浆液ⅳ;

糖化工序为:将液化浆液ⅳ冷却至55℃,调节ph为5.0,加入糖化酶,糖化酶与液化浆液ⅳ的体积重量比为0.75l/t,保持35min,获得糖化浆液;采用液化后糖化维持一定时间,可以稳定产品质量,改善过滤性能;

除渣脱色工序中,采用碳柱脱色的方式对糖化浆液进行脱色,采用此种脱色方式,具有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降低成本的优点;

离子交换工序使用满室床离子交换处理对料液进行精制,具体步骤如下:

(1)将糖化浆液依次经满室阳床、满室阴床处理后,收集处理液ⅰ,其中,糖化浆液的流向为下进料、上出料;控制糖化浆液的进料温度为57℃;

下进料、上出料的浆液流向,保证树脂层为浮动状态,不会粘连结块,糖化浆液与树脂颗粒接触完全,保证交换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交换效果;控制进料温度,避免了糖化浆液温度低粘度大的缺陷,从而使浆液在交换柱内保持良好的流动性,降低树脂层产生的压力,避免树脂破碎,提高树脂的使用周期;

(2)采用下进料、上出料的方式将处理液ⅰ注入双室满室床,双室满室床的两室分别填装脱味树脂和脱色树脂,在出料口收集处理液ⅱ;

对处理液ⅰ进行脱味和脱色处理,可以除掉糊精液中存在的大分子显味物质,保证糊精液的正常气味,同时可以对处理液ⅰ进行脱色,保证成品外观质量的一致性;

(3)将处理液ⅱ采用采用下进料、上出料的方式注入填装混床树脂的满室床内,获得处理液ⅲ;此过程除去糊精液中存在的少量重金属离子,保证产品质量;

将处理液ⅲ经蒸发浓缩、喷雾干燥后获得麦芽糊精粉末产品,将麦芽糊精粉末产品,按国家标准(gb/t20885-2007)规定方法检测,de值为7。

实施例2:

一种新型麦芽糊精生产工艺,以淀粉为原料,经液化工序、糖化工序、除渣脱色工序、离子交换工序、蒸发浓缩工序和喷雾干燥工序,获得低de值麦芽糊精,具体步骤如下:

液化工序:

(1)淀粉调浆、加酶:将淀粉和水按照重量比为30:80混合,混匀后调节ph为4.8,获得溶液ⅰ,备用;取α-淀粉酶,α-淀粉酶与淀粉的体积重量比为0.5l/t,获得酶液ⅰ,备用;

(2)一次喷射、液化:向溶液ⅰ中加入75%的酶液ⅰ,获得浆料ⅰ,将浆料ⅰ在107℃条件下喷射,然后降温,保持在85℃条件下液化,维持时间为20min,获得液化浆液ⅰ;

二次喷射、液化:向液化浆液ⅰ中加入剩余的25%的酶液ⅰ,获得浆料ⅱ,将浆料ⅱ在120℃条件下喷射,然后降温,保持在85℃条件下液化,维持时间为20min,获得液化浆液ⅱ;

三次喷射、液化:将液化浆液ⅱ在140℃条件下喷射,然后降温,保持在90℃条件下液化,维持时间为10min,获得液化浆液ⅲ;

(3)灭酶:液化浆液ⅲ出料时,将喷射器升温至170℃,灭酶,获得液化浆液ⅳ;

糖化工序为:将液化浆液ⅳ冷却至50℃,调节ph为4.8,加入糖化酶,糖化酶与液化浆液ⅳ的体积重量比为0.05l/t,保持30min,获得糖化浆液;采用液化后糖化维持一定时间,可以稳定产品质量,改善过滤性能;

除渣脱色工序中,采用碳柱脱色的方式对糖化浆液进行脱色,采用此种脱色方式,具有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降低成本的优点;

离子交换工序使用满室床离子交换处理对料液进行精制,具体步骤如下:

(1)将糖化浆液依次经满室阳床、满室阴床处理后,收集处理液ⅰ,其中,糖化浆液的流向为下进料、上出料;控制糖化浆液的进料温度为55℃;

(2)采用下进料、上出料的方式将处理液ⅰ注入双室满室床,双室满室床的两室分别填装脱味树脂和脱色树脂,在出料口收集处理液ⅱ;

(3)将处理液ⅱ采用采用下进料、上出料的方式注入填装混床树脂的满室床内,获得处理液ⅲ;此过程除去糊精液中存在的少量重金属离子,保证产品质量;

将处理液ⅲ经蒸发浓缩、喷雾干燥后获得麦芽糊精粉末产品,将麦芽糊精粉末产品,按国家标准(gb/t20885-2007)规定方法检测,de值为6。

实施例3:

一种新型麦芽糊精生产工艺,以淀粉为原料,经液化工序、糖化工序、除渣脱色工序、离子交换工序、蒸发浓缩工序和喷雾干燥工序,获得低de值麦芽糊精,具体步骤如下:

液化工序:

(1)淀粉调浆、加酶:将淀粉和水按照重量比为40:80混合,混匀后调节ph为5.4,获得溶液ⅰ,备用;取α-淀粉酶,α-淀粉酶与淀粉的体积重量比为0.7l/t,获得酶液ⅰ,备用;

(2)一次喷射、液化:向溶液ⅰ中加入75%的酶液ⅰ,获得浆料ⅰ,将浆料ⅰ在115℃条件下喷射,然后降温,保持在88℃条件下液化,维持时间为40min,获得液化浆液ⅰ;

二次喷射、液化:向液化浆液ⅰ中加入剩余的25%的酶液ⅰ,获得浆料ⅱ,将浆料ⅱ在125℃条件下喷射,然后降温,保持在90℃条件下液化,维持时间为25min,获得液化浆液ⅱ;

三次喷射、液化:将液化浆液ⅱ在150℃条件下喷射,然后降温,保持在95℃条件下液化,维持时间为15min,获得液化浆液ⅲ;

(3)灭酶:液化浆液ⅲ出料时,将喷射器升温至170℃,灭酶,获得液化浆液ⅳ;

糖化工序为:将液化浆液ⅳ冷却至60℃,调节ph为5.2,加入糖化酶,糖化酶与液化浆液ⅳ的体积重量比为0.1l/t,保持40min,获得糖化浆液;采用液化后糖化维持一定时间,可以稳定产品质量,改善过滤性能;

除渣脱色工序中,采用碳柱脱色的方式对糖化浆液进行脱色,采用此种脱色方式,具有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降低成本的优点;

离子交换工序使用满室床离子交换处理对料液进行精制,具体步骤如下:

(1)将糖化浆液依次经满室阳床、满室阴床处理后,收集处理液ⅰ,其中,糖化浆液的流向为下进料、上出料;控制糖化浆液的进料温度为60℃;

(2)采用下进料、上出料的方式将处理液ⅰ注入双室满室床,双室满室床的两室分别填装脱味树脂和脱色树脂,在出料口收集处理液ⅱ;

(3)将处理液ⅱ采用采用下进料、上出料的方式注入填装混床树脂的满室床内,获得处理液ⅲ;此过程除去糊精液中存在的少量重金属离子,保证产品质量;

将处理液ⅲ经蒸发浓缩、喷雾干燥后获得麦芽糊精粉末产品,将麦芽糊精粉末产品,按国家标准(gb/t20885-2007)规定方法检测,de值为8。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以下条件进行液化处理:

(1)淀粉调浆、加酶:将淀粉和水按照重量比为35:80混合,混匀后调节ph为4.9,获得溶液ⅰ,备用;取α-淀粉酶,α-淀粉酶与淀粉的体积重量比为0.68l/t,获得酶液ⅰ,备用;

(2)一次喷射、液化:向溶液ⅰ中加入75%的酶液ⅰ,获得浆料ⅰ,将浆料ⅰ在114℃条件下喷射,然后降温,保持在85℃条件下液化,维持时间为35min,获得液化浆液ⅰ;

二次喷射、液化:向液化浆液ⅰ中加入剩余的25%的酶液ⅰ,获得浆料ⅱ,将浆料ⅱ在121℃条件下喷射,然后降温,保持在87℃条件下液化,维持时间为24min,获得液化浆液ⅱ;

三次喷射、液化:将液化浆液ⅱ在145℃条件下喷射,然后降温,保持在95℃条件下液化,维持时间为11min,获得液化浆液ⅲ;

(3)灭酶:液化浆液ⅲ出料时,将喷射器升温至170℃,灭酶,获得液化浆液ⅳ;

采用以上液化条件并结合实施例1,将处理液ⅲ经蒸发浓缩、喷雾干燥后获得麦芽糊精粉末产品,将麦芽糊精粉末产品,按国家标准(gb/t20885-2007)规定方法检测,de值为8。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以下条件进行液化处理:

(1)淀粉调浆、加酶:将淀粉和水按照重量比为35:80混合,混匀后调节ph为4.9,获得溶液ⅰ,备用;取α-淀粉酶,α-淀粉酶与淀粉的体积重量比为0.68l/t,获得酶液ⅰ,备用;

(2)喷射、液化:将酶液ⅰ全部加入溶液ⅰ中,获得浆料ⅰ,将浆料ⅰ在114℃条件下喷射,然后降温,保持在90℃条件下液化,维持时间为100min,获得液化浆液ⅰ;

(3)灭酶:液化浆液ⅰ出料时,将喷射器升温至170℃,灭酶,获得液化浆液ⅱ;

采用以上液化条件并结合实施例1,将处理液ⅲ经蒸发浓缩、喷雾干燥后获得麦芽糊精粉末产品,将麦芽糊精粉末产品,按国家标准(gb/t20885-2007)规定方法检测,de值为15。

尽管通过参考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发明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