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工程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6877发布日期:2019-05-22 03:1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工程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生物工程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生物工程是分子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和能源学等各学科的结合,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医药、食品、农林、园艺、化工、冶金、采油、发酵罐新技术和新底物的环保等方面,生物工程中,在进行实验时,需要用到生物工程用反应釜。

现有技术中也有一种生物工程用反应釜,如申请号为2017109904537的一项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洗的生物发酵罐,包括罐体,罐体内壁的底部卡接有轴承,轴承内插接有转轴,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罐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齿轮盒。

该技术方案通过马达运作,马达带动第二锥齿轮旋转,第二锥齿轮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受到限位杆和滑套的限位作用无法转动,从而使得螺纹套在螺纹杆上沿着螺纹杆方向移动,将螺纹套向外移动,使得搅拌杆外侧的刮板与罐体的内壁搭接,从而使得搅拌杆在旋转时将罐体内壁上粘附的残留物进行刮除,既使得发酵罐出料干净,也使得发酵罐便于清洗,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清洗装置位于反应釜的内部,清洗装置的体积较大,从而严重影响反应釜的正常反应。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物工程用反应釜。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反应釜中清洗装置影响反应釜正常反应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支撑座、放置槽与清洗模块,所述反应釜的底部固联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座;所述反应釜的内部等角度开设有四个放置槽,放置槽的内部设有清洗模块,清洗模块用于对反应釜的内表壁进行清洗;所述清洗模块包括电机、丝杠、第一连接球、第一软管、第二连接球、第二软管与清洗板,电机位于放置槽的内底板上,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传动连接,丝杠的外部丝杠螺母副连接有第一连接球,第一连接球的的顶部通过第一软管与第二连接球连接,且第一软管与第二连接球依次设有多组,第一软管与第二连接球均套接于丝杠的外部,第一连接球与第二连接球的一侧均为平面形结构并与放置槽的内表壁贴合;所述顶端第二连接球的顶部通过第二软管与清洗板连接,清洗板的内部开设有半圆环形滑槽,第二软管的顶端通过滑槽与清洗板滑动连接,清洗板的截面呈四分之一圆环形结构,每两个清洗板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清洗板的一侧设有刷毛;所述反应釜的外部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的工作。

工作时,当需要清洗反应釜内表壁时,控制器控制电机工作,电机带动丝杠转动,由于第一连接球与丝杠之间设为丝杠螺母副连接,并且第一连接球的一侧为平面形结构并与放置槽的内表壁贴合,使得第一连接球自身不会发生轴向的转动,丝杠的转动带动第一连接球上升,从而带动多组第一软管和第二连接球上升,进而带动第二软管推动清洗板进入反应釜的内部,当清洗板位于凹槽的内部时,四个清洗板在第一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呈现为张开状态,当四个清洗板进入反应釜内部并与反应釜的内表壁接触时,清洗板被挤压,使得第一弹簧收缩,四个清洗板围成圆环形结构,同时第二软管的顶端在滑槽的内部滑动,使得清洗板进入反应釜,第二软管的顶端移动至清洗板的顶端位置处,从而保证清洗板的正常下降,此时刷毛与反应釜的内表壁接触,随着第一连接球的继续上升,清洗板在反应釜的内表壁上向下移动,在刷毛的作用下,对反应釜的内表壁进行清洗,当清洗板下降至反应釜的底端位置处时,电机反向转动,带动第一连接球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清洗板向上移动,移动过程中,对反应釜的内表壁再次进行清洗,直至清洗板重新进入放置槽的内部,完成对反应釜的清洁,实现了清洗模块可收纳于反应釜内部的功能,防止清洗模块影响反应釜的正常使用功能,清洗方便,操作简单。

所述每个放置槽的一侧均开设有一组凹槽,每组凹槽的数量为二,凹槽的内部设有多个滚珠,最底端滚珠通过第二弹簧与放置槽连接,最顶端滚珠与放置槽的内顶板之间留有间隙,滚珠的一侧与第一连接球和第二连接球接触。当第一连接球与第二连接球上下升降时,由于滚珠的一侧与第一连接球和第二连接球接触,使得第一连接球与第二连接球和反应釜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便于第一连接球与第二连接球的升降,同时由于最底端滚珠通过第二弹簧与放置槽连接,顶端滚珠与放置槽的内顶板之间留有间隙,使得滚珠在放置槽的内部能自由滚动,减小滚珠与滚珠之间的阻力,在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有助于滚珠自身的滚动,从而保证第一连接球与第二连接球在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所述第一连接球包括上半球与下半球,上半球与下半球之间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件,滑动件与丝杠之间设为丝杠螺母副连接,滑动件的两端通过第三弹簧与限位槽连接。由于滑动件与丝杠之间设为丝杠螺母副连接,使得滑动件在丝杠的外部上下移动,当滑动件上下移动时,滑动件上下挤压第三弹簧,由于限位槽的内部填充有润滑油,使得滑动件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挤压润滑油,使得润滑油进入滑动件与丝杠的连接位置处,润滑油在移动过程中冷却,能提高滑动件与丝杠之间的散热性能,同时润滑油起到润滑的作用,能减小滑动件与丝杠之间的磨损,提高滑动件、丝杠与第一连接球的使用寿命。

所述清洗板的两端均开设有一组连接槽,一组连接槽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相邻两个连接槽的内部。当两个相邻的清洗板被挤压相互靠近时,第一弹簧被压缩,由于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相邻两个连接槽的内部,使得第一弹簧能被压缩至连接槽的内部,使得相邻两个清洗板的的两端能完全贴合,使得四个清洗板能组成完成的圆环形结构,从而保证清洗板在清洗过程中的全面性,提高清洗效果,同时连接槽被挤压,连接槽的内部形成负压,使得相邻两个清洗板连接时的吸附力增大,提高相邻两个清洗板连接时的稳定性,从而增强清洗板在清洗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清洗板的外部等角度通过多个第四弹簧与橡胶板连接,橡胶板的外部设有刷毛。当清洗板进入反应釜的内部并对反应釜的内表壁进行清洗时,由于橡胶板通过多个第四弹簧与清洗板连接,使得清洗板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橡胶板因为刷毛与反应釜之间的摩擦力,橡胶板自身产生轻微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刷毛进行轻微的上下移动,增强了刷毛对反应釜内表壁的清洗效果,同时当清洗板进入放置槽时,橡胶板首先与放置槽接触,在第四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使得橡胶板自身可晃动,可在清洗板进入放置槽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清洗板与反应釜发生直接碰撞,有利于清洗板进入放置槽的内部。

所述每两个橡胶板的一端均固联有多个卡块,相连两个橡胶板一端的卡块可相互配合使用,卡块的截面设为由矩形和半圆形组合而成的结构,卡块上半圆形结构的直径大于卡块上矩形结构的宽度。当相邻两个橡胶板的两端相互接触时,一个橡胶板一端的卡块卡合进另一个橡胶板一端的两个卡块的中间位置处,从而使得橡胶板能围成一个完成的圆环,保证清理效果,同时由于卡块的截面设为由矩形和半圆形组合而成的结构,卡块上半圆形结构的直径大于卡块上矩形结构的宽度,使得卡块与卡块之间的卡合效果增强,提高了橡胶板与橡胶板之间连接时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清洗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清洗模块,清洗模块位于反应釜的侧壁内部,当需要对反应釜进行清洗时,清洗模块伸进反应釜的内部,并与反应釜的内表壁接触,对反应釜的内表壁进行清洗,当清洗结束后,清洗模块缩回反应釜的侧壁内,从而使得清洗模块不影响反应釜的正常反应,提高反应的精确度。

2.本发明通过在清洗模块上设置可移动的滚珠,并通过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有助于滚珠自身的移动,从而减小多个滚珠叠加时,滚珠自身的阻力,使得清洗模块移动过程中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便于清洗模块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清洗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滚珠与反应釜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2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反应釜1、支撑座2、放置槽3、清洗模块4、电机41、丝杠42、第一软管43、第一连接球44、上半球441、下半球442、滑动件45、第一弹簧46、限位槽47、第二软管48、第二连接球49、凹槽410、第二弹簧411、滚珠412、清洗板413、滑槽414、刷毛415、第三弹簧416、连接槽417、第四弹簧418、橡胶板419、卡块420。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5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生物工程用反应釜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1、支撑座2、放置槽3与清洗模块4,所述反应釜1的底部固联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座2;所述反应釜1的内部等角度开设有四个放置槽3,放置槽3的内部设有清洗模块4,清洗模块4用于对反应釜1的内表壁进行清洗;所述清洗模块4包括电机41、丝杠42、第一连接球44、第一软管43、第二连接球49、第二软管48与清洗板413,电机41位于放置槽3的内底板上,电机41的输出轴与丝杠42传动连接,丝杠42的外部丝杠螺母副连接有第一连接球44,第一连接球44的的顶部通过第一软管43与第二连接球49连接,且第一软管43与第二连接球49依次设有多组,第一软管43与第二连接球49均套接于丝杠42的外部,第一连接球44与第二连接球49的一侧均为平面形结构并与放置槽3的内表壁贴合;所述顶端第二连接球49的顶部通过第二软管48与清洗板413连接,清洗板413的内部开设有半圆环形滑槽414,第二软管48的顶端通过滑槽414与清洗板413滑动连接,清洗板413的截面呈四分之一圆环形结构,每两个清洗板413之间通过第一弹簧46连接,清洗板413的一侧设有刷毛415;所述反应釜1的外部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41的工作。

工作时,当需要清洗反应釜1内表壁时,控制器控制电机41工作,电机41带动丝杠42转动,由于第一连接球44与丝杠42之间设为丝杠螺母副连接,并且第一连接球44的一侧为平面形结构并与放置槽3的内表壁贴合,使得第一连接球44自身不会发生轴向的转动,丝杠42的转动带动第一连接球44上升,从而带动多组第一软管43和第二连接球49上升,进而带动第二软管48推动清洗板413进入反应釜1的内部,当清洗板413位于凹槽410的内部时,四个清洗板413在第一弹簧46的弹性作用下呈现为张开状态,当四个清洗板413进入反应釜1内部并与反应釜1的内表壁接触时,清洗板413被挤压,使得第一弹簧46收缩,四个清洗板413围成圆环形结构,同时第二软管48的顶端在滑槽414的内部滑动,使得清洗板413进入反应釜1,第二软管48的顶端移动至清洗板413的顶端位置处,从而保证清洗板413的正常下降,此时刷毛415与反应釜1的内表壁接触,随着第一连接球44的继续上升,清洗板413在反应釜1的内表壁上向下移动,在刷毛415的作用下,对反应釜1的内表壁进行清洗,当清洗板413下降至反应釜1的底端位置处时,电机41反向转动,带动第一连接球44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清洗板413向上移动,移动过程中,对反应釜1的内表壁再次进行清洗,直至清洗板413重新进入放置槽3的内部,完成对反应釜1的清洁,实现了清洗模块4可收纳于反应釜1内部的功能,防止清洗模块4影响反应釜1的正常使用功能,清洗方便,操作简单。

如图1与图4所示,所述每个放置槽3的一侧均开设有一组凹槽410,每组凹槽410的数量为二,凹槽410的内部设有多个滚珠412,最底端滚珠412通过第二弹簧411与放置槽3连接,最顶端滚珠412与放置槽3的内顶板之间留有间隙,滚珠412的一侧与第一连接球44和第二连接球49接触。当第一连接球44与第二连接球49上下升降时,由于滚珠412的一侧与第一连接球44和第二连接球49接触,使得第一连接球44与第二连接球49和反应釜1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便于第一连接球44与第二连接球49的升降,同时由于最底端滚珠412通过第二弹簧411与放置槽3连接,顶端滚珠412与放置槽3的内顶板之间留有间隙,使得滚珠412在放置槽3的内部能自由滚动,减小滚珠412与滚珠412之间的阻力,在第二弹簧411的弹性作用下,有助于滚珠412自身的滚动,从而保证第一连接球44与第二连接球49在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球44包括上半球441与下半球442,上半球441与下半球442之间均开设有限位槽47,限位槽4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件45,滑动件45与丝杠42之间设为丝杠螺母副连接,滑动件45的两端通过第三弹簧416与限位槽47连接。由于滑动件45与丝杠42之间设为丝杠42螺母副连接,使得滑动件45在丝杠42的外部上下移动,当滑动件45上下移动时,滑动件45上下挤压第三弹簧416,由于限位槽47的内部填充有润滑油,使得滑动件45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挤压润滑油,使得润滑油进入滑动件45与丝杠42的连接位置处,润滑油在移动过程中冷却,能提高滑动件45与丝杠42之间的散热性能,同时润滑油起到润滑的作用,能减小滑动件45与丝杠42之间的磨损,提高滑动件45、丝杠42与第一连接球44的使用寿命。

如图2与图5所示,所述清洗板413的两端均开设有一组连接槽417,一组连接槽417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弹簧46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相邻两个连接槽417的内部。当两个相邻的清洗板413被挤压相互靠近时,第一弹簧46被压缩,由于第一弹簧46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相邻两个连接槽417的内部,使得第一弹簧46能被压缩至连接槽417的内部,使得相邻两个清洗板413的的两端能完全贴合,使得四个清洗板413能组成完成的圆环形结构,从而保证清洗板413在清洗过程中的全面性,提高清洗效果,同时连接槽417被挤压,连接槽417的内部形成负压,使得相邻两个清洗板413连接时的吸附力增大,提高相邻两个清洗板413连接时的稳定性,从而增强清洗板413在清洗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所述清洗板413的外部等角度通过多个第四弹簧418与橡胶板419连接,橡胶板419的外部设有刷毛415。当清洗板413进入反应釜1的内部并对反应釜1的内表壁进行清洗时,由于橡胶板419通过多个第四弹簧418与清洗板413连接,使得清洗板413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橡胶板419因为刷毛415与反应釜1之间的摩擦力,橡胶板419自身产生轻微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刷毛415进行轻微的上下移动,增强了刷毛415对反应釜1内表壁的清洗效果,同时当清洗板413进入放置槽3时,橡胶板419首先与放置槽3接触,在第四弹簧418的弹性作用下,使得橡胶板419自身可晃动,可在清洗板413进入放置槽3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清洗板413与反应釜1发生直接碰撞,有利于清洗板413进入放置槽3的内部。

如图2与图5所示,所述每两个橡胶板419的一端均固联有多个卡块420,相连两个橡胶板419一端的卡块420可相互配合使用,卡块420的截面设为由矩形和半圆形组合而成的结构,卡块420上半圆形结构的直径大于卡块420上矩形结构的宽度。当相邻两个橡胶板419的两端相互接触时,一个橡胶板419一端的卡块420卡合进另一个橡胶板419一端的两个卡块420的中间位置处,从而使得橡胶板419能围成一个完成的圆环,保证清理效果,同时由于卡块420的截面设为由矩形和半圆形组合而成的结构,卡块420上半圆形结构的直径大于卡块420上矩形结构的宽度,使得卡块420与卡块420之间的卡合效果增强,提高了橡胶板419与橡胶板419之间连接时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清洗效果。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当需要清洗反应釜1内表壁时,控制器控制电机41工作,电机41带动丝杠42转动,由于第一连接球44与丝杠42之间设为丝杠螺母副连接,并且第一连接球44的一侧为平面形结构并与放置槽3的内表壁贴合,使得第一连接球44自身不会发生轴向的转动,丝杠42的转动带动第一连接球44上升,从而带动多组第一软管43和第二连接球49上升,进而带动第二软管48推动清洗板413进入反应釜1的内部,当清洗板413位于凹槽410的内部时,四个清洗板413在第一弹簧46的弹性作用下呈现为张开状态,当四个清洗板413进入反应釜1内部并与反应釜1的内表壁接触时,清洗板413被挤压,使得第一弹簧46收缩,四个清洗板413围成圆环形结构,同时第二软管48的顶端在滑槽414的内部滑动,使得清洗板413进入反应釜1,第二软管48的顶端移动至清洗板413的顶端位置处,从而保证清洗板413的正常下降,此时刷毛415与反应釜1的内表壁接触,随着第一连接球44的继续上升,清洗板413在反应釜1的内表壁上向下移动,在刷毛415的作用下,对反应釜1的内表壁进行清洗,当清洗板413下降至反应釜1的底端位置处时,电机41反向转动,带动第一连接球44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清洗板413向上移动,移动过程中,对反应釜1的内表壁再次进行清洗,直至清洗板413重新进入放置槽3的内部,完成对反应釜1的清洁,实现了清洗模块4可收纳于反应釜1内部的功能,防止清洗模块4影响反应釜1的正常使用功能,清洗方便,操作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