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制品的微生物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2500发布日期:2019-09-17 23:07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肉制品的微生物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肉制品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肉制品的微生物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发酵肉制品是人们贮藏肉类最古老的方法。自然发酵的肉制品依靠原料肉自身微生物菌群中的乳酸菌与杂菌的竞争作用,生长周期长,产品质量难以控制。为了确保产品的风味特色、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早期的自然发酵已经被人工接种所取代。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如意大利、美国、西班牙,已进行了发酵肉制品的人工发酵工业化生产,具有相当的规模。我国引进西式发酵香肠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并随之开展了加工工艺、发酵菌种筛选、发酵剂配制等大量研究工作。

在发酵装置当中,对于肉制品的发酵装置很少,而且大部分发酵装置很难满足肉制品本身的特性发酵效果不突出,温度控制不精准,同时ph值控制也不精准,不利于微生物发酵的进行,从而使得肉制品难以达到较好的发酵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肉制品的微生物发酵装置,以致力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全部问题或者之一。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肉制品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体,所述发酵罐体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ka1、第二温度传感器ka2、第一ph检测传感器ka3和第二ph检测传感器ka4,所述发酵罐体上端通过第一电磁阀yv1连接有酸性中和罐,所述发酵罐体1上端通过第二电磁阀yv2连接有碱性中和罐,所述发酵罐体侧壁上设置有加热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电阻,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机,所述发酵罐体外侧设置有电源和启动开关s,所述电源一端电连接所述启动开关s成为第一线路,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ka1的常开触点电串联连接所述风机成为第二线路,所述第一线路与所述第二线路串联连接成回路,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ka2的常开触点电串联连接所述加热电阻成为第三线路,所述第三线路的两端并联在所述第二线路两端,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ka1的常闭触点和第二温度传感器ka2的常闭触点串联连接成第四线路,所述第四线路的两端并联在所述第二线路两端,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ka1的常闭触点和第二温度传感器ka2的常闭触点之间电连接有第一酸碱测试线路,所述第一ph检测传感器ka3的常开触点一端电连接有第一电磁阀yv1,所述第一ph检测传感器ka3和所述第一电磁阀yv1串联连接的线路为第一酸碱测试线路,第一酸碱测试线路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二酸碱测试线路,所述第二ph检测传感器ka4的常开触点一端电连接有第二电磁阀yv2,所述第二ph检测传感器ka4和所述第二电磁阀yv2串联连接的线路为第二酸碱测试线路。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磁阀yv1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一端电连接有第一时间继电器kt1的线圈,所述第一电磁阀yv1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和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kt1的线圈串联连接成第五线路,所述第五线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yv1两端并联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yv1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一时间继电器kt1的延时断开常开触点。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磁阀yv2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一端电连接有第二时间继电器kt2的线圈,所述第二电磁阀yv2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和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kt2的线圈串联连接成第六线路,所述第六线路的两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yv2两端并联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yv2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二时间继电器kt2的延时断开常开触点。

可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杆,所述加热杆设置在所述发酵罐体侧壁内腔中,所述加热杆上布设有所述加热电阻。

可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发酵罐体侧壁内的多个排风管,每个所述排风管下端均设置所述风机,所述排风管与所述发酵罐体轴线平行设置。

可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发酵罐体侧壁内的多个排风管,所述排风管与所述发酵罐体轴线平行设置,所述发酵罐体侧壁内下部设置有导风管,每个所述排风管的下端均匀所述导风管相连通,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导风管内,所述导风管呈圆环形,所述导风管的直径长度顺着所述风机的吹风方向呈矩阵变小,所述导风管上的直径最长处与所述导风管上的直径最短处相连接。

可选的,每个所述排风管的下端均设置有导风件。

可选的,每个所述排风管的下端面与所述导风管的轴线之间的角度范围为2度至20度。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ka1、第二温度传感器ka2、第一ph检测传感器ka3和第二ph检测传感器ka4,在将肉制品和微生物一起通过进料管放置到发酵罐体中,发酵罐体中的第一温度传感器ka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ka2对发酵温度进行检测,第一ph检测传感器ka3和第二ph检测传感器ka4对发酵ph进行检测,若第一温度传感器ka1检测到发酵罐体中的温度大于设定高温度时,触发第一温度传感器ka1的常开触点关闭,使得第一线路与第二线路电连通,使得风机被启动,风机启动对发酵罐体进行散热,若第二温度传感器ka2检测到发酵罐体中的温度小于设定低温度时,触发第二温度传感的常开触点关闭,使得第一线路与第三线路电连通,使得加热电阻电发热,便于加热电阻对发酵罐体进行加热加温处理,当发酵罐体内的温度处于微生物发酵的适宜温度时,不触发第一温度传感器ka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ka2,此时第一温度传感器ka1的常闭触点和第二温度传感器ka2的常闭触点处于关闭状态,若此时第一ph检测传感器ka3检测到发酵罐体中的ph值大于设定ph值时,触发第一ph检测传感器ka3的常开触点关闭,第一电磁阀yv1可以得电,便于使得发酵罐体与酸性中和罐之间连通,酸性中和罐中的酸试剂流入发酵罐体中对发酵肉制品ph进行中和,便于发酵肉制品的稳定发酵,若此时第二ph检测传感器ka4检测到发酵罐体中的ph值小于设定ph值时,触发第二ph检测传感器ka4的常开触点关闭,第二电磁阀yv2可以得电,便于使得发酵罐体与碱性中和罐之间连通,碱性中和罐中的碱试剂流入发酵罐体中对发酵肉制品ph进行中和,便于发酵肉制品的稳定发酵。

2.本发明设置有第一时间继电器kt1的线圈、第一电磁阀yv1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和第一时间继电器kt1的延时断开常开触点,便于控制发酵罐体与酸性中和罐之间连通时间,第一电磁阀yv1的得电后,第一电磁阀yv1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延时闭合,一段时间后第一电磁阀yv1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闭合后,第一时间继电器kt1的线圈得电,触发第一时间继电器kt1的延时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并使得延时断开常开触点在第一时间继电器kt1失电后一段时间才断开,这一段时间第一电磁阀yv1不得电,从而可以控制发酵罐体与酸性中和罐之间连通时间。

3.本发明设置有排风管和导风管,每个排风管的下端面与导风管的轴线之间的角度范围为2度至20度,风机启动使得风对发酵罐体外侧壁进行散热,进而对发酵罐体内发酵肉制品进行散热处理,风机启动使得排风管内充满风力,排风管的下端面与导风管的轴线之间的角度设置,便于排风管中的风顺利进入各个导风管中,使得进入各个导风管中的风力分配均匀,便于对发酵罐体的均匀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肉制品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肉制品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肉制品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实施例的排风管与导风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发酵罐体-1,风机-2,排风管-3,导风件-4,导风管-5,加热杆-6,加热电阻-7,酸性中和罐-8,碱性中和罐-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一种肉制品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体1,所述发酵罐体1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ka1、第二温度传感器ka2、第一ph检测传感器ka3和第二ph检测传感器ka4,所述发酵罐体1上端通过第一电磁阀yv1连接有酸性中和罐8,所述发酵罐体1上端通过第二电磁阀yv2连接有碱性中和罐9,所述发酵罐体1侧壁上设置有加热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电阻7,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机2,所述发酵罐体1外侧设置有电源和启动开关s,所述电源一端电连接所述启动开关s成为第一线路,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ka1的常开触点电串联连接所述风机2成为第二线路,所述第一线路与所述第二线路串联连接成回路,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ka2的常开触点电串联连接所述加热电阻7成为第三线路,所述第三线路的两端并联在所述第二线路两端,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ka1的常闭触点和第二温度传感器ka2的常闭触点串联连接成第四线路,所述第四线路的两端并联在所述第二线路两端,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ka1的常闭触点和第二温度传感器ka2的常闭触点之间电连接有第一酸碱测试线路,所述第一ph检测传感器ka3的常开触点一端电连接有第一电磁阀yv1,所述第一ph检测传感器ka3和所述第一电磁阀yv1串联连接的线路为第一酸碱测试线路,第一酸碱测试线路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二酸碱测试线路,所述第二ph检测传感器ka4的常开触点一端电连接有第二电磁阀yv2,所述第二ph检测传感器ka4和所述第二电磁阀yv2串联连接的线路为第二酸碱测试线路,所述发酵罐体1上端连通有进料管、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发酵罐体1下端连通有出料管,在将肉制品和微生物一起通过进料管放置到发酵罐体1中,发酵罐体1中的第一温度传感器ka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ka2对发酵温度进行检测,第一ph检测传感器ka3和第二ph检测传感器ka4对发酵ph进行检测,若第一温度传感器ka1检测到发酵罐体1中的温度大于设定高温度时,触发第一温度传感器ka1的常开触点关闭,使得第一线路与所述第二线路电连通,使得风机2被启动,风机2启动对发酵罐体1进行散热,若第二温度传感器ka2检测到发酵罐体1中的温度小于设定低温度时,触发第二温度传感的常开触点关闭,使得第一线路与所述第三线路电连通,使得加热电阻7电发热,便于加热电阻7对发酵罐体1进行加热加温处理,当发酵罐体1内的温度处于微生物发酵的适宜温度时,不触发第一温度传感器ka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ka2,此时第一温度传感器ka1的常闭触点和第二温度传感器ka2的常闭触点处于关闭状态,若此时第一ph检测传感器ka3检测到发酵罐体1中的ph值大于设定ph值时,触发第一ph检测传感器ka3的常开触点关闭,第一电磁阀yv1可以得电,便于使得发酵罐体1与酸性中和罐8之间连通,酸性中和罐8中的酸试剂流入发酵罐体1中对发酵肉制品ph进行中和,便于发酵肉制品的稳定发酵,若此时第二ph检测传感器ka4检测到发酵罐体1中的ph值小于设定ph值时,触发第二ph检测传感器ka4的常开触点关闭,第二电磁阀yv2可以得电,便于使得发酵罐体1与碱性中和罐9之间连通,碱性中和罐9中的碱试剂流入发酵罐体1中对发酵肉制品ph进行中和,便于发酵肉制品的稳定发酵。

为了便于控制发酵罐体1与酸性中和罐8之间连通时间,所述第一电磁阀yv1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一端电连接有第一时间继电器kt1的线圈,所述第一电磁阀yv1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和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kt1的线圈串联连接成第五线路,所述第五线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yv1两端并联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yv1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一时间继电器kt1的延时断开常开触点,第一电磁阀yv1的得电后,第一电磁阀yv1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延时闭合,一段时间后第一电磁阀yv1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闭合后,第一时间继电器kt1的线圈得电,触发第一时间继电器kt1的延时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并使得延时断开常开触点在第一时间继电器kt1失电后一段时间才断开,这一段时间第一电磁阀yv1不得电,从而可以控制发酵罐体1与酸性中和罐8之间连通时间。

为了便于控制发酵罐体1与碱性中和罐9之间连通时间,所述第二电磁阀yv2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一端电连接有第二时间继电器kt2的线圈,所述第二电磁阀yv2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和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kt2的线圈串联连接成第六线路,所述第六线路的两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yv2两端并联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yv2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第二时间继电器kt2的延时断开常开触点,第二电磁阀yv2的得电后,第二电磁阀yv2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延时闭合,一段时间后第二电磁阀yv2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闭合后,第二时间继电器kt2的线圈得电,触发第二时间继电器kt2的延时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并使得延时断开常开触点在第二时间继电器kt2失电后一段时间才断开,这一段时间第二电磁阀yv2不得电,从而可以控制发酵罐体1与碱性中和罐9之间连通时间。

为了便于对发酵罐体1进行加热处理,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杆6,所述加热杆6设置在所述发酵罐体1侧壁内腔中,所述加热杆6上布设有所述加热电阻7,在加热电阻7得电后,加热电阻7电发热使得对发酵罐体1内的发酵肉制品进行加温处理,便于肉制品更好的发酵处理。

为了便于对发酵罐体1进行散热处理,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发酵罐体1侧壁内的多个排风管3,每个所述排风管3下端均设置所述风机2,所述排风管3与所述发酵罐体1轴线平行设置,风机2启动使得风对发酵罐体1外侧壁进行散热,进而对发酵罐体1内发酵肉制品进行散热处理。

为了便于对发酵罐体1进行散热处理,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发酵罐体1侧壁内的多个排风管3,所述排风管3与所述发酵罐体1轴线平行设置,所述发酵罐体1侧壁内下部设置有导风管5,每个所述排风管3的下端均匀所述导风管5相连通,所述风机2设置在所述导风管5内,所述导风管5呈圆环形,所述导风管5的直径长度顺着所述风机2的吹风方向呈矩阵变小,所述导风管5上的直径最长处与所述导风管5上的直径最短处相连接,每个所述排风管3的下端均设置有导风件4,导风件4为排风扇,每个所述排风管3的下端面与所述导风管5的轴线之间的角度范围为2度至20度,风机2启动使得风对发酵罐体1外侧壁进行散热,进而对发酵罐体1内发酵肉制品进行散热处理,风机2启动使得排风管3内充满风力,所述排风管3的下端面与所述导风管5的轴线之间的角度设置,便于排风管3中的风顺利进入各个导风管5中,使得进入各个导风管5中的风力分配均匀,便于对发酵罐体1的均匀散热。

在将肉制品和微生物一起通过进料管放置到发酵罐体1中,发酵罐体1中的第一温度传感器ka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ka2对发酵温度进行检测,第一ph检测传感器ka3和第二ph检测传感器ka4对发酵ph进行检测,若第一温度传感器ka1检测到发酵罐体1中的温度大于设定高温度时,触发第一温度传感器ka1的常开触点关闭,使得第一线路与所述第二线路电连通,使得风机2被启动,风机2启动对发酵罐体1进行散热,若第二温度传感器ka2检测到发酵罐体1中的温度小于设定低温度时,触发第二温度传感的常开触点关闭,使得第一线路与所述第三线路电连通,使得加热电阻7电发热,便于加热电阻7对发酵罐体1进行加热加温处理,当发酵罐体1内的温度处于微生物发酵的适宜温度时,不触发第一温度传感器ka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ka2,此时第一温度传感器ka1的常闭触点和第二温度传感器ka2的常闭触点处于关闭状态,若此时第一ph检测传感器ka3检测到发酵罐体1中的ph值大于设定ph值时,触发第一ph检测传感器ka3的常开触点关闭,第一电磁阀yv1可以得电,便于使得发酵罐体1与酸性中和罐8之间连通,酸性中和罐8中的酸试剂流入发酵罐体1中对发酵肉制品ph进行中和,便于发酵肉制品的稳定发酵,若此时第二ph检测传感器ka4检测到发酵罐体1中的ph值小于设定ph值时,触发第二ph检测传感器ka4的常开触点关闭,第二电磁阀yv2可以得电,便于使得发酵罐体1与碱性中和罐9之间连通,碱性中和罐9中的碱试剂流入发酵罐体1中对发酵肉制品ph进行中和,便于发酵肉制品的稳定发酵,第一电磁阀yv1的得电后,第一电磁阀yv1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延时闭合,一段时间后第一电磁阀yv1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闭合后,第一时间继电器kt1的线圈得电,触发第一时间继电器kt1的延时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并使得延时断开常开触点在第一时间继电器kt1失电后一段时间才断开,这一段时间第一电磁阀yv1不得电,从而可以控制发酵罐体1与酸性中和罐8之间连通时间,第二电磁阀yv2的得电后,第二电磁阀yv2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延时闭合,一段时间后第二电磁阀yv2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闭合后,第二时间继电器kt2的线圈得电,触发第二时间继电器kt2的延时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并使得延时断开常开触点在第二时间继电器kt2失电后一段时间才断开,这一段时间第二电磁阀yv2不得电,从而可以控制发酵罐体1与碱性中和罐9之间连通时间,在散热组件对发酵罐体1进行散热处理时,每个所述排风管3的下端面与所述导风管5的轴线之间的角度范围为2度至20度,风机2启动使得风对发酵罐体1外侧壁进行散热,进而对发酵罐体1内发酵肉制品进行散热处理,风机2启动使得排风管3内充满风力,所述排风管3的下端面与所述导风管5的轴线之间的角度设置,便于排风管3中的风顺利进入各个导风管5中,使得进入各个导风管5中的风力分配均匀,便于对发酵罐体1的均匀散热。

发酵肉制品是指在自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微生物或酶的发酵作用,使原料肉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及物理变化,而形成具有特殊风味、色泽和质地以及较长保藏期的肉制品。其主要特点是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保质期长。通过有益微生物的发酵,引起肉中蛋白质变性和降解,既改善了产品质地,也提高了蛋白质的吸收率;在微生物发酵及内源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醇类、酸类、杂环化合物、核苷酸等大量芳香类物质,赋予产品独特的风味;肉中有益微生物可产生乳酸、乳酸菌素等代谢产物,降低肉品ph,对致病菌和腐败菌形成竞争性抑制,而发酵的同时还会降低肉品水分含量,这些将提高产品安全性并延长产品货架期,肉制品的发酵使得肉制品本身的特性发酵效果突出,温度控制精准,同时ph值控制也精准,利于微生物发酵的进行,从而使得肉制品达到较好的发酵效果。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发明难以理解,在所提供的附图中可以示出或可以不示出与集成电路(ic)芯片和其它部件的公知的电源/接地连接。此外,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装置,以便避免使本发明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发明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完全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例如,电路)以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发明。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其它存储器架构(例如,动态ram(dram))可以使用所讨论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