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组织片运送用无摆动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8241发布日期:2019-08-09 23:37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细胞、组织片运送用无摆动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使用车辆或其它各种运送工具运送ips细胞等细胞时采用的细胞、组织片运送用无摆动壳体。



背景技术:

因ips细胞的问世,加速了国内再生医疗的临床研究,当前有关培养及分化的研究开发正在迅猛推进。此外,近来,开始不对ips细胞进行冻结、而是以活体的状态配送至研究机构及企业,由此,免除了解冻等的工时,能期待效率提高。

但是,在不对ips细胞进行冻结、而是以活体进行配送的情况下,ips细胞放入培养皿(日文:シャーレ)等容器后利用车辆等运送,但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对活着的细胞不造成损伤,并在维持活性的状态下运送,需要进行温度管理、气体(氧气、二氧化碳)管理、运送中免受振动等外力的保护等。

这种细胞运送用的容器在日本专利jp2014-83002a中有提及。该文献记载的容器包括气氛调节剂和细胞收容容器,该细胞收容容器具有气体能透过但液体无法实质透过的隔离膜,从而能在不对细胞施加应力的情况下,进行细胞的运送和/或保管。此外,在上述容器中,能设置对细胞收容容器进行保持的安装部及摆动机构部。在这种情况下,安装部设置在密闭容器内,能对细胞进行保持,摆动机构部将安装部支承成相对于密闭容器的内部壁面能自由摆动,并能稳定地对细胞及培养基等内容物进行保持。另外,在上述容器中能设置温度控制机构及冲击缓冲机构。

但是,在上述文献记载的容器中,使用安装部对细胞收容容器进行保持,并利用摆动机构将上述安装部支承成能自由摆动,因此,例如在使用汽车运送上述容器时,容器会因汽车行驶中的摇晃而摆动,藉此,存在如下问题:容器内的ips细胞的培养基会发生起伏,因上述起伏的培养基的冲击而可能使ips细胞飘浮并产生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车辆或其它各种运送工具运送ips细胞等细胞的情况下,能防止因运送中的摇晃及倾倒而造成细胞破坏的细胞、组织片输送用无摆动壳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细胞、组织片运送用无摆动壳体的特征是,包括:容器保持件,该容器保持件用于将收纳细胞、组织片的容器保持成水平;引导件,该引导件安装于所述容器保持件,并对所述容器保持件进行支承;以及支承装置,该支承装置通过所述引导件对所述容器保持件进行支承,所述引导件和所述支承装置的一方具有至少从所述容器保持件的下方朝向所述容器保持件的侧方全周地延展的球状的面,另一方由沿着所述球状的面接触且能在全方向上旋转的多个自由滚柱轴承构成,针对作用于所述支承装置及所述容器保持件的摆动方向的外力,利用所述支承装置和所述容器保持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来将所述容器保持件支承成没有摆动。

上述细胞、组织片运送用无摆动壳体进一步通过下述方式来具体化。

(1)容器保持件由支承板、按压板及螺钉装置构成,其中,所述支承板对容器进行支承,所述按压板用于从上方对所述容器进行按压,所述螺钉装置拧入到所述支承板与所述按压板之间。

(2)引导件由能将容器保持件内置的、至少将底面形成为球状的密闭式的壳体件构成,在所述底面的最低点具有轴插通部,所述容器保持件配置在所述引导件内,从所述容器保持件的下部中央突出的轴穿过所述轴插通部而使所述容器保持件与所述引导件一体化,并且在所述轴的下端安装有配重,支承装置包括:多个自由滚柱轴承,多个所述自由滚柱轴承对所述壳体件的底面进行多点支承;以及安装基座,该安装基座用于将各所述自由滚柱轴承接触配置于所述引导件的底面。

在这种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安装基座包括设置基座和竖立设置于所述设置基座的多个自由滚柱轴承安装部。

(3)引导件由多个自由滚柱轴承构成,各所述自由滚柱轴承朝向下方地安装于容器保持件的底面,支承装置包括:能将所述容器保持件内置的、至少将底面形成为球状的密闭式的壳体件;以及安装基座,该安装基座用于使所述壳体件以与各所述自由滚柱轴承接触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容器保持件的底面侧。

在这种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安装基座包括:设置基座;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夹装在所述设置基座的中心与壳体件的底面中心之间;以及多个缓冲件,所述多个缓冲件在所述螺旋弹簧的周围夹设在所述设置基座与所述壳体件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细胞、组织片运送用无摆动壳体,由于包括:引导件,该引导件安装在用于将收纳细胞、组织片的容器保持成水平的容器保持件上,并对容器保持件进行支承;以及支承装置,该支承装置经由引导件对容器保持件进行支承,上述引导件和支承装置的一方具有至少从容器保持件的下方朝向容器保持件的侧方全周地延展的球状的面,另一方由沿着球状的面接触且能在全方向上旋转的多个自由滚柱轴承构成,针对作用于支承装置及容器保持件的摆动方向的外力,能利用支承装置和容器保持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来将容器保持件支承成没有摆动,因此,具有当使用车辆或其它各种运送工具对ips细胞等细胞进行运送的情况下,能尽可能地减小因运送中的摇晃引起的容器内的细胞的培养基的起伏动作,以防止细胞破坏这样的本发明独有的显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细胞、组织片运送用无摆动壳体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无摆动壳体的动作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细胞、组织片运送用无摆动壳体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图3的无摆动壳体的动作的主视图。

(符号说明)

c1细胞、组织片运送用无摆动壳体(主壳体)

11容器保持件

111支承板

112螺钉插通孔

113按压板

114螺钉插通孔

115螺钉装置

116螺钉

117螺母

118轴

119配重(秤砣)

12引导件

121下部壳体

122上部壳体

123环

124环

125槽

126o形环

127紧固件

a固定基板

b操作杆

c可动主体

d钩挂框(日文:引掛け枠)

e承受件(日文:受具)

128轴插通部

129密闭管

13支承装置

130自由滚柱轴承

f壳体

g滚珠

h盖帽

131安装基座

132设置基座

133自由滚柱轴承安装部

134安装框

1341支柱

1342支柱

1343铰链

1344限位件

s0狭缝

s1锁定部

s2锁定孔

s3锁定构件

s31突起

1345臂

135安装轴

136螺旋弹簧(弹簧构件)

137自由滚柱轴承安装臂

p1中央的板

p2臂

c2细胞、组织片运送用无摆动壳体(主壳体)

21容器保持件

211支承板

212螺钉插通孔

213按压板

214螺钉插通孔

215螺钉装置

216螺钉

217螺母

22引导件

220自由滚柱轴承

f壳体

g滚珠

h盖帽

23支承装置

23a壳体

231下部壳体

232上部壳体

233环

234环

235槽

236o形环

237紧固件

238卡合部

239安装部

23b安装基座

241设置基座

241a卡合部

241b安装部

242螺旋弹簧

243缓冲件

s容器

m车辆

m1车箱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细胞、组织片输送用无摆动壳体c1(在以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有时仅称为主壳体c1)包括:容器保持件11,该容器保持件11用于将对细胞、组织片进行收容的容器保持成水平;引导件12,该引导件12安装于容器保持件11,并对容器保持件11进行支承;以及支承装置13,该支承装置13通过引导件12对容器保持件11进行支承。

容器保持件11由支承板111、按压板113以及螺钉装置115构成,其中,上述支承板111对容器进行支承,上述按压板113用于从上方对容器进行按压,上述螺钉装置115拧入到上述支承板111与按压板113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支承板111是具有规定外径的圆形板,在支承板111的外周缘部以90度间隔形成有四个螺钉插通孔112。按压板113是具有比支承板111稍大的规定的外径的圆形板,在按压板113的外周部侧,与支承板111的各螺钉插通孔112对应地以90度间隔形成有四个螺钉插通孔114。螺钉装置115由四组螺钉116和螺母117构成。这样,通过使用支承板111将对细胞、组织片进行收纳的容器支承,并使用按压板113从该容器上方对容器进行按压,将各螺钉116从支承板111的各螺钉插通孔112穿过,并插通到按压板113的各螺钉插通孔114中,以将各螺钉116和各螺母117紧固在按压板113上,从而能使用支承板111及按压板113对容器进行夹持。

此外,在上述容器保持件11上,轴118从容器保持件11的下部中央突出,在该轴118上悬挂有配重(秤砣)119。在这种情况下,轴118是由两根轴连接而成的,轴118从按压板113一侧穿过形成于容器保持件11的按压板113及支承板111中央的轴插通部,一端通过螺母117固定在按压板113上,另一端侧从支承板111朝向下方突出。在上述轴118的下端通过螺钉等以能装拆的方式安装有一个或多个配重119。这样,容器保持件11配置在后述的引导件12内,容器保持件11下方的配重119沿重力方向定向,从而获得容器保持件11的水平。

引导件12具有至少从容器保持件11的下方朝向容器保持件12的侧方全周延展的球状的面。

上述引导件12是能将容器保持件11内置的至少将底面形成为球状的密闭式的壳体件,此时由能沿上下一分为二的将整体形成为球体的壳体构成,包括在上表面具有开口的半球状的下部壳体121和在下表面具有开口的半球状的上部壳体122。上述下部壳体121、上部壳体122在各自的开口内周缘部遍及全周地设置有环123、124以相互抵接,或者是遍及一方的环,此时为下部壳体121一侧的环123的上表面全周地形成槽125,并将o形环126嵌装于该槽125中,从而使下部壳体121、上部壳体122相互气密地结合。此外,在上述下部壳体121、上部壳体122的结合部之间,沿圆周方向以规定的间隔(此时为90度间隔)安装有多个(此时为四个)紧固件127,这些紧固件127用于将下部壳体121与上部壳体122旋紧并结合。上述紧固件127作为通用品为一般所知晓,由固定基板a、可动主体c、大致u字形形状的钩挂框d以及钩形状(倒l字形形状)的承受件e,其中,上述可动主体c枢轴支承于固定基板a并在前端具有操作杆b,上述钩挂框d枢轴支承于可动主体c的比该可动主体c的枢轴支承点更靠操作杆b一侧的部位,此时,固定基板a通过螺丝等固定件安装在上部壳体122的靠近开口外周缘的外表面上,利用上述固定基板a使可动主体c能转动地安装在上部壳体122与下部壳体121的结合部之间,承受件e利用螺丝等固定件安装在下部壳体121的靠近开口外周缘的外表面上。这样,上下部的各壳体121、122使相互的环部123、124对齐而被结合,在上述状态下,通过将操作杆b上提来使可动主体c朝从固定基板a拉开的方向转动,并且使钩挂框d朝向承受件e转动,来将钩挂框d钩挂到承受件e,在该状态下,与刚才相反地,按下操作杆b,使可动主体c朝向固定基板a转动,利用可动主体c将钩挂于承受件e的钩挂框d(朝上部壳体122一侧)拉拽,从而利用上述钩挂框d的拉拽力的作用,将上下部的各壳体121、122旋紧保持成密闭状态。

另外,在上述引导件12的下部壳体121的底面中央、即下部壳体121的底面的最低点处设置有轴插通部128。在上述轴插通部128上一并插接有密闭管129,该密闭管129用于将轴插通部128与穿过该轴插通部128的轴118之间密闭。

这样,容器保持件11配置在引导件12的下部壳体121内,从容器保持件11的下部中央突出的轴118穿过下部壳体121的轴插通部128而使容器保持件11与引导件12一体化,在轴118的下端安装有配重119。此外,如上所述,上部壳体122气密地结合到上述下部壳体121,利用各紧固件127保持上述状态。

支承装置13由沿引导件12的球状的面接触且能在全方向上旋转的多个自由滚柱轴承130构成。

上述支承装置13包括:对引导件12的顶面、即上部壳体122的顶面侧的外表面进行多点支承(此时为四点支承)的多个(此时为四个)自由滚柱轴承130;对引导件12的底面、即下部壳体121的底面侧的外表面进行多点支承(此时为四点支承)的多个(此时为四个)自由滚柱轴承130;以及安装基座131,该安装基座131用于将各自由滚柱轴承130分别接触配置于引导件12的顶面及底面。

自由滚柱轴承130作为通用品为一般所知晓,由具有半球状的凹面的壳体f、能旋转地配置于壳体f的半球状的凹面的滚珠g、覆盖在壳体f的半球状的凹面上并对滚珠g进行保持的盖帽h等构成,滚珠g在壳体f内能在全方向上旋转。

安装基座131包括:设置基座132;多个(此时为四个)自由滚柱轴承安装部133,这些自由滚柱轴承安装部133距设置基座132的中心等距离且相互等间隔地设置在该设置基座132的规定高度处;安装框架134,该安装框架134呈门形地竖立设置在设置基座132的比各自由滚柱轴承安装部133更高的规定的高度处;以及多个(此时为四个)自由滚柱轴承安装臂137,这些自由滚柱轴承安装臂137经由安装轴135及弹簧构件136能沿上下方向伸缩地安装在安装框架134的上部,并等间隔地沿多个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基座132的截面呈l字形的框架被组装成大致矩形,整体比引导件的外周稍大。各自由滚柱轴承安装部133由具有规定高度的大致コ字形的框架构成,在上部具有能将自由滚柱轴承130朝向斜上方安装的自由滚柱轴承安装面,设置固定于设置基座132的前后左右的各框架的中央。自由滚柱轴承130分别使滚柱朝向斜上方地安装在上述自由滚柱轴承安装部133的各自由滚柱轴承安装面上。安装框架134由一对支柱1341、1342、臂1345、安装轴135以及作为弹簧构件的螺旋弹簧136构成,其中,上述臂1345的一端经由铰链1343枢轴支承在上述支柱1341、1342之间,另一端通过限位件1344连接,安装轴135垂直设置在臂1345的下表面中央,上述螺旋弹簧136卷绕在上述安装轴135上。另外,在这种情况下,限位件1344由锁定部s1、锁定孔s2、锁定构件s3构成,其中,上述锁定部s1形成于另一端侧的支柱1342的上端部,并朝上方延伸,在锁定部s1的一部分上具有在水平方向上细长的狭缝s0,上述锁定孔s2形成于臂1345的另一端侧,并能供另一端侧的支柱1342的锁定部s1插通,上述锁定构件s3以能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臂1345的另一端侧的上表面,并具有能与另一端侧的支柱1342的锁定部s1的狭缝s0卡合、脱开的突起s31,通过将另一端侧的支柱1342的锁定部s1穿过臂1345的锁定孔s2,并使臂1345上的锁定构件s3转动以使其突起s31与上述支柱1342的狭缝s0卡合,从而将另一端侧的支柱1342与臂1345连接,在上述状态下,通过使与另一端侧的支柱1342的狭缝s0卡合的臂1345上的锁定构件s3旋转来使上述突起s31从狭缝s0脱开,从而能使另一端侧的支柱1342与臂1345的锁定脱开,藉此能将臂1345从另一端侧的支柱1342的锁定部s1拔出、上提。各自由滚柱轴承安装臂137由中央的板p1和四个臂p2构成,其中,上述四个臂p2从上述板p1的外周等间隔地朝四个方向水平延伸,前端朝斜下方形成,在前端具有能将自由滚柱轴承130朝向斜下方安装的自由滚柱轴承安装面,安装框134(臂1345)的安装轴135插通并安装于中央的板p1的中心,螺旋弹簧136压缩在中央的板p1与臂1345之间,而被安装成能沿上下方向伸缩。自由滚柱轴承130分别使滚柱朝向斜下方地安装在上述自由滚柱轴承安装臂137的各自由滚柱轴承安装面上。

通过这样,支承装置13使用多个(四个)自由滚柱轴承130将球体的引导件12的顶面、即上部壳体122顶面侧的外表面多点支承(四点支承),并使用多个(四个)自由滚柱轴承130将球体的引导件12的底面、即下部壳体121底面侧的外表面多点支承(四点支承)。

通过这样,在上述细胞、组织片运送用无摆动壳体c1中,通过支承装置13的上下的各自由滚柱轴承130对与容器保持件11一体化的球状的引导件12进行支承,针对作用于支承装置13及容器保持件11的摆动方向的外力,利用由引导件12的球状的面和支承装置13的各自由滚柱轴承130的卡合导向而实现的支承装置13与容器保持件11之间的相对运动,将容器保持件11支承成没有摆动,此外,针对向支承装置13及容器保持件11作用的惯性力,利用由引导件12的球状的面和支承装置13的各自由滚柱轴承130的卡合导向而实现的支承装置13与容器保持件11之间的相对运动,将容器保持件11朝相对于由惯性力产生的加速度(合成加速度)方向呈直角地支承。

使用图2,对将主壳体c1装设在所谓面包车(日文:ミニバン)等车辆上来使用车辆对ips细胞进行运送的情况进行说明。

<主壳体向车辆的装设>

如图2(a)所示,首先,将主壳体c1装设在车辆m内。在这种情况下,将主壳体c1的支承装置13(设置基座132)设置固定于车辆m的载台m1以装设在车辆内。此外,在这种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将主壳体c1设置在载台m1的车宽方向中央。

<ips细胞向车辆的堆放>

在将ips细胞堆放到主壳体c1时,将支承装置13的限位件1344(锁定构件s3)脱开,以将臂1345从支柱1342上提,在该状态下将容器保持件11与引导件12一起从支承装置13取下。

ips细胞通常是进行规定的气体管理后收纳在培养皿等容器s中,首先,将该容器s保持在容器保持件11内。此时,将引导件12的各紧固件127松开,以将上部壳体122从下部壳体121取下,然后,将容器保持件11的各螺母117从各螺钉116脱开,以将按压板113取下。接着,将放有ips细胞的容器s放置在容器保持件11的支承板111上,在容器s上覆盖按压板113,通过螺钉116和螺母117的紧固,利用支承板111和按压板113对容器s进行夹持。接着,使上部壳体122合在下部壳体121上,利用各紧固件127将两者之间紧固,并将引导件12内部保持成气密。在这时候,容器保持件11配置在引导件12的下部壳体121内,从容器保持件11的下部中央突出的轴118穿过下部壳体121的轴插通部128,以使容器保持件11与引导件12一体化,由于在从下部壳体121的底面突出的轴118上安装有配重119,因此,配重119位于重力方向,使容器保持件11在下部壳体121内处于水平,容器保持件11内的容器s被保持水平。

接着,将上述一体化后的容器保持件11及引导件12支承于支承装置13。此时,首先,将引导件12的下部壳体121置于支承装置13的各自由滚柱轴承安装部133的各自由滚柱轴承130上。接着,使支承装置13的臂1345下降,并使轴支承于臂1345的各自由滚柱轴承安装臂137的各自由滚柱轴承130抵接在引导件12的上部壳体122上之后,克服螺旋弹簧136的施力将臂1345压下,利用限位件1344将上述臂1345连结锁定于支柱1342,以利用上下的各自由滚柱轴承130的八点支承对球体的引导件12进行支承。藉此,安装在从引导件12的最低点突出的轴118上的配重119位于重力方向,容器保持件11在引导件12内处于水平,容器保持件11内的容器s被保持水平。

<利用车辆对ips细胞进行运送>

上述装有ips细胞的车辆开始行驶,此时当惯性力作用于主壳体c1时,如图2(b)所示,在支承装置13上,容器保持件11及引导件12与配重119一起朝由惯性力而产生的加速度(合成加速度)方向振动(倾倒)。针对上述惯性力,利用由引导件12的球状的面和支承装置13的各自由滚柱轴承130的卡合导向而实现的支承装置13与容器保持件11之间的相对运动,容器保持件11相对于由惯性力产生的加速度方向呈直角地被支承,并且容器保持件11内的容器s与ips细胞的培养基一起朝由上述惯性力产生的加速度方向呈直角地被支承,从而能消除ips细胞的培养基的起伏、或是将ips细胞的培养基的起伏抑制得极小。这种状态被保持到容器保持件11(配重119)回到重力方向为止。

在载有ips细胞的车辆行驶中,当车辆的横向摇晃等而在主壳体c1上产生摆动方向的外力时,对于该外力,如图2(a)所示,利用由引导件12的球状的面和支承装置13的各自由滚柱轴承130的卡合导向而实现的支承装置13与容器保持件11之间的相对运动,即便支承装置13跟随车辆的振动,容器保持件11也被支承成没有摆动。藉此,容器保持件11内的容器s与ips细胞的培养基一起被维持水平,能消除在ips细胞的培养基中发生起伏的动作,或是将在ips细胞的培养基中发生起伏的动作抑制得极小。此外,当车辆以高速在较长的弯道上行驶,而使离心力作用于支承装置13及容器保持件11时,如图2(b)所示,在支承装置13上,容器保持件11及引导件12与配重119一起朝离心力方向振动(倾倒)。针对上述离心力,利用由引导件12的球状的面和支承装置13的各自由滚柱轴承130的卡合导向而实现的支承装置13与容器保持件11之间的相对运动,容器保持件11相对于由离心力产生的加速度方向呈直角地被支承,并且容器保持件11内的容器s与ips细胞的培养基一起相对于由上述离心力产生的加速度方向呈直角地被支承,从而能消除ips细胞的培养基的起伏、或是将ips细胞的培养基的起伏抑制得极小。这种状态被保持到容器保持件11(配重119)回到重力方向为止。

接着,上述载有ips细胞的车辆完成行驶,此时即便惯性力作用于主壳体c1,同样地,针对上述惯性力,也能利用由引导件12的球状的面和支承装置13的各自由滚柱轴承130的卡合导向而实现的支承装置13与容器保持件11之间的相对运动,将容器保持件11相对于由惯性力产生的加速度方向呈直角地支承,并且容器保持件11内的容器s也与ips细胞的培养基一起相对于由上述惯性力产生的加速度方向呈直角地被支承,从而能消除ips细胞的培养基的起伏、或是将ips细胞的培养基的起伏抑制得极小。这种状态被保持到容器保持件11(配重119)回到重力方向为止。

如以上说明可知,根据主壳体c1,由于包括:引导件12,该引导件12安装在将用于收纳细胞、组织片的容器s保持成水平的容器保持件11上,并对容器保持件11进行支承;以及支承装置13,该支承装置13经由引导件12对容器保持件11进行支承,上述引导件12具有至少从容器保持件11的下方朝向容器保持件11的侧方全周地延展的球状的面,支承装置13由沿引导件12的球状的面接触且能在全方向上旋转的多个自由滚柱轴承130构成,针对作用于支承装置13及容器保持件11的摆动方向的外力,利用由引导件12的球状的面和支承装置13的各自由滚柱轴承130的卡合导向而实现的支承装置13与容器保持件11之间的相对运动,将容器保持件11支承成没有摆动,此外,针对向主壳体c1(支承装置13及容器保持件11)作用的惯性力,利用由引导件12的球状的面和支承装置13的各自由滚柱轴承130的卡合导向而实现的支承装置13与容器保持件11之间的相对运动,将容器保持件11相对于由惯性力产生的加速度方向呈直角地支承,因此,当使用车辆或其它各种运送工具运送ips细胞等细胞时,能减小由运送中的摇晃或倾倒而引起的容器s内的细胞的培养基发生起伏的动作,以防止细胞破坏。

此外,在主壳体c1中,容器保持件11由对容器s进行支承的支承板111、用于从上方对容器s进行按压的按压板113和拧入到支承板111与按压板113之间的螺钉装置115构成,从上下对装有细胞的容器s进行夹持,因此,能可靠地保持容器s的密闭状态。

另外,在主壳体c1中,由于利用支承装置13的上下的各自由滚柱轴承130对与容器保持件11一体化的球体状的引导件12进行八点支承,因此,能将容器保持件11稳定地支承于支承装置13。

图3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细胞、组织片运送用无摆动壳体c2(在以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有时仅称为主壳体c2)包括:容器保持件21,该容器保持件21用于将对细胞、组织片进行收容的容器保持成水平;引导件22,该引导件22安装于容器保持件21,并对容器保持件21进行支承;以及支承装置23,该支承装置23通过引导件22对容器保持件21进行支承。

容器保持件21由支承板211、按压板213以及螺钉装置215构成,其中,上述支承板211对容器进行支承,上述按压板213用于从上方对容器s进行按压,上述螺钉装置215拧入到上述支承板211与按压板213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支承板211是具有规定外径的圆形板,在支承板211的外周缘部以90度间隔形成有四个螺钉插通孔212。按压板213是具有比支承板211稍大的规定的外径的圆形板,在按压板213的外周部侧,与支承板211的各螺钉插通孔212对应地以90度间隔形成有四个螺钉插通孔214。螺钉装置215由四组螺钉216和螺母217构成。这样,通过使用支承板211将对细胞、组织片进行收纳的培养皿等容器支承,并使用按压板213从该容器上方对容器进行按压,将各螺钉216从支承板211的各螺钉插通孔212穿过,并插通到按压板213的各螺钉插通孔214中,以将各螺钉216和各螺母217紧固在按压板213上,从而能使用支承板211及按压板213对容器进行夹持。

引导件22由沿后述的支承装置23的球状的面接触且能在全方向上旋转的多个自由滚柱轴承220构成。

上述引导件23由多个、此时为四个自由滚柱轴承220构成,各自由滚柱轴承220将滚珠朝向下方以距容器保持件21的底面、即支承板211的底面的中心等距离的方式相互等间隔地安装于上述底面。

另外,如上所述,自由滚柱轴承220由具有半球状的凹面的壳体f、能旋转地配置于壳体f的半球状的凹面的滚珠g、盖在壳体f的半球状的凹面上并对滚珠g进行保持的盖帽h等构成,滚珠g在壳体f内能在全方向上旋转。

支承装置23具有至少从容器保持件21的下方朝向容器保持件21的侧方全周延展的球状的面。

上述支承装置23包括:能将容器保持件21内置的至少将底面形成为球状的密闭式的壳体件23a;以及安装基座23b,该安装基座23b用于使壳体件23a以与各自由滚柱轴承220接触的方式配置于容器保持件21的底面侧。

此时,壳体件23a由能沿上下一分为二的半球体和圆柱体构成,包括在上表面具有开口的半球状的下部壳体231和上表面封闭且在下表面具有开口的半球状的上部壳体232。上述下部壳体231、上部壳体232在各自的开口内周缘部遍及全周地设置有环233、234以相互抵接,或者是遍及一方的环,此时为下部壳体231一侧的环233的上表面全周地形成槽235,并将o形环236嵌装于该槽235中,从而使下部壳体231、上部壳体232相互气密地结合。此外,在上述下部壳体231、上部壳体232的结合部之间,沿圆周方向以规定的间隔(此时为90度间隔)安装有多个(此时为四个)紧固件237,这些紧固件237用于将下部壳体231与上部壳体232旋紧并结合。上述紧固件237作为通用品为一般所知晓,由固定基板a、可动主体c、大致u字形形状的钩挂框d以及钩形状(倒l字形形状)的承受件e构成,其中,上述可动主体c枢轴支承于固定基板a并在前端具有操作杆b,上述钩挂框d枢轴支承于可动主体c的比该可动主体c的枢轴支承点更靠操作杆b一侧的部位,此时,固定基板a通过螺丝等固定件安装在上部壳体232的靠近开口外周缘的外表面上,利用上述固定基板a使可动主体c能转动地安装在上部壳体232与下部壳体231的结合部之间,承受件e利用螺丝等固定件安装在下部壳体231的靠近开口外周缘的外表面上。这样,上下部的各壳体231、232使相互的环233、234对齐而被结合,在上述状态下,通过将操作杆b上提来使可动主体c朝从固定基板a拉开的方向转动,并且使钩挂框d朝向承受件e转动,来将钩挂框d钩挂到承受件e,在该状态下,与刚才相反地,按下操作杆b,使可动主体c朝向固定基板a转动,利用可动主体c将钩挂于承受件e的钩挂框d(朝上部壳体232一侧)拉拽,从而利用上述钩挂框d的拉拽力的作用,将上下部的各壳体231、232旋紧保持成密闭状态。

另外,在下部壳体231的底面中央、即下部壳体231底面的最低点上,呈凸状地形成有用于安装弹簧的卡合部238,在底面的上部以90度间隔设置有用于安装缓冲件的安装部239。

安装基座23b包括:设置基座241;螺旋弹簧242,该螺旋弹簧242夹装在设置基座241的中心与壳体件23a底面的中心之间;以及多个缓冲件243,上述多个缓冲件243在螺旋弹簧242的周围夹设在设置基座241与壳体件23a之间。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基座241的截面呈l字形的框架被组装成大致矩形,整体形成为比引导件22的外周大致相同的大小。在上述设置基座241的中央呈凸状地设置有用于安装弹簧的卡合部241a,在四个角落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缓冲件的安装部241b。螺旋弹簧242夹装在壳体件23a底面的卡合部238与设于安装基座23b的设置基座241上的卡合部241a之间。缓冲件243为一般所知晓的通用品,由汽缸和以能伸缩的方式插通汽缸的杆构成。此时,四个缓冲件243分别夹设在壳体件23a底面上部的各安装部239与安装基座23b(设置基座241的四个角落)的各安装部241b之间。

通过这样,支承装置23构成为经由安装基座23b(的螺旋弹簧242及四个缓冲件243)对壳体件23a进行弹性支承,在壳体件23a中经由构成引导件22的多个(四个)自由滚柱轴承220对容器保持件21进行支承。

通过这样,在上述细胞、组织片运送用无摆动壳体c2中,容器保持件21经由与容器保持件21一体化的由多个自由滚柱轴承220构成的引导件22而被支承装置23的壳体件23a支承,针对作用于支承装置23及容器保持件21的摆动方向的外力,利用由引导件22的各自由滚柱轴承220和支承装置23的球状的面的卡合导向而实现的支承装置23与容器保持件21之间的相对运动,将容器保持件21支承成没有摆动,此外,针对向支承装置23及容器保持件21作用的惯性力,利用由引导件22的各自由滚柱轴承220和支承装置23的球状的面的卡合导向而实现的支承装置23与容器保持件21之间的相对运动,将容器保持件21支承成没有摆动。

对将主壳体c2装设在所谓面包车等车辆上来使用车辆对ips细胞进行运送的情况进行说明。

<主壳体向车辆的装设>

如图4(a)所示,首先,将主壳体c2装设在车辆m内。在这种情况下,将主壳体c2的支承装置23(设置基座241)设置固定于车辆m的载台m1以装设在车辆m内。此外,在这种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将主壳体c2设置在载台m1的车宽方向中央。

<ips细胞向车辆的堆放>

当将ips细胞堆放到主壳体c2时,首先,将支承装置23的壳体件23a的各紧固件237松开,以将上部壳体232从下部壳体231拆下,然后,将容器保持件21的各螺母217从各螺钉216松开,以将按压板213拆下。

如上所述,ips细胞是进行规定的气体管理后收纳在培养皿等容器s中,首先,将该容器s保持在容器保持件21内。此时,将容器s置于容器保持件21的支承板211上,从容器s上方覆盖按压板213,通过螺钉216和螺母217的紧固,来利用支承板211和按压板213对容器s进行夹持。接着,使上部壳体231合在下部壳体232上,利用各紧固件237将两者之间紧固,并将引导件22内部保持成气密。在这时候,壳体件23a被设置在正下方的螺旋弹簧242和螺旋弹簧242周围的四个缓冲件243弹性支承,来抑制摇晃,在上述壳体件23a内,容器保持件21以底面朝向重力方向的方式被保持成水平。

<利用车辆对ips细胞进行运送>

上述装有ips细胞的车辆开始行驶,此时当惯性力作用于主壳体c2时,如图4(b)所示,支承装置23的壳体件23a朝由惯性力而产生的加速度(合成加速度)方向振动(倾倒)。针对上述惯性力,利用由引导件22的各自由滚柱轴承220和支承装置23的壳体件23a的球状的面的卡合导向而实现的支承装置23与容器保持件21之间的相对运动,即便支承装置23的壳体件23a朝由惯性力产生的加速度(合成加速度)方向振动,在上述壳体件23a内容器保持件21也被支承成没有摆动,容器保持件21内的容器s与ips细胞的培养基一起被大致水平地保持,从而能消除在ips细胞的培养基中发生起伏的动作,或是将在ips细胞的培养基中发生起伏的动作抑制得极小。

在载有ips细胞的车辆行驶中,当因车辆的横向摇晃等而在主壳体c2上产生摆动方向的外力时,对于该外力,如图4(a)所示,利用由引导件22的各自由滚柱轴承220和支承装置23的壳体件23a的球状的面的卡合导向而实现的支承装置23与容器保持件21之间的相对运动,即便支承装置23跟随车辆的振动,在支承装置23的壳体件23a内,容器保持件21也被支承成没有摆动。藉此,容器保持件21内的容器s与ips细胞的培养基一起被维持水平,能消除在ips细胞的培养基中发生起伏的动作,或是将在ips细胞的培养基中发生起伏的动作抑制得极小。此外,当车辆以高速在较长的弯道上行驶,而使离心力作用于主壳体c2时,支承装置23的壳体件23a朝离心力方向振动(倾倒)。针对上述离心力,如图4(b)所示,利用由引导件22的各自由滚柱轴承220和支承装置23的壳体件23a的球状的面的卡合导向而实现的支承装置23与容器保持件21之间的相对运动,即便支承装置23的壳体件23a朝离心力方向振动,在上述壳体件23a内容器保持件21也被支承成没有摆动,容器保持件21内的容器s与ips细胞的培养基一起被水平地保持,从而能消除在ips细胞的培养基中发生起伏的动作,或是将在ips细胞的培养基中发生起伏的动作抑制得极小。

接着,上述载有ips细胞的车辆完成行驶,此时即便惯性力作用于主壳体c2,同样地,针对上述惯性力,利用由引导件22的各自由滚柱轴承220和支承装置23的壳体件23a的球状的面的卡合导向而实现的支承装置23与容器保持件21之间的相对运动,即便支承装置23的壳体件23a发生振动,在上述壳体件23a内容器保持件21也被支承成没有摆动,容器保持件21内的容器s与ips细胞的培养基一起被大致水平地保持,从而能消除在ips细胞的培养基中发生起伏的动作,或是将在ips细胞的培养基中发生起伏的动作抑制得极小。

如以上说明可知,根据主壳体c2,由于包括:引导件22,该引导件22安装在将用于收纳细胞、组织片的容器s保持成水平的容器保持件21上,并对容器保持件21进行支承;以及支承装置23,该支承装置23经由引导件22对容器保持件21进行支承,上述引导件22由沿支承装置23的球状的面接触且能在全方向上旋转的多个自由滚柱轴承220构成,支承装置23具有至少从容器保持件21的下方朝向容器保持件21的侧方全周延展的球状的面,针对作用于支承装置23及容器保持件21的摆动方向的外力,利用由引导件22的各自由滚柱轴承220和支承装置23的球状的面的卡合导向而实现的支承装置23与容器保持件21之间的相对运动,将容器保持件21支承成没有摆动,此外,针对向支承装置23及容器保持件21作用的惯性力,利用由引导件22的各自由滚柱轴承220和支承装置23的球状的面的卡合导向而实现的支承装置23与容器保持件21之间的相对运动,也能将容器保持件21支承成没有摆动,因此,当使用车辆或其它各种运送工具运送ips细胞等细胞时,能减小由运送中的摇晃或倾倒而引起的容器s内的细胞的培养基发生起伏的动作,以防止细胞破坏。

此外,在主壳体c2中,容器保持件21由对容器s进行支承的支承板211、用于从上方对容器s进行按压的按压板213和拧入到支承板211与按压板213之间的螺钉装置215构成,从上下对装有细胞的培养皿等容器s进行夹持,因此,能可靠地保持容器s的密闭状态。

另外,在主壳体c2中,由于容器保持件21经引导件22的多个自由滚柱轴承220而被支承在支承装置23的大致半球状的密闭式的壳体件23a内,因此,能将容器保持件21稳定地支承于支承装置23。

另外,在主壳体c2的情况下,由于将支承装置23的壳体件23a形成为大致半球状,并利用螺旋弹簧242及缓冲件243对壳体件23a进行支承,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使装置整体变得紧凑,并能节省空间地安装在车辆等上。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引导件11形成为球体,但也可以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壳体件23a同样地形成为大致半球状,即便是这样,也能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还具有能使装置整体小型化这样的优点。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将支承装置23的壳体件23a形成为大致半球状,但也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引导件12(壳体件)同样地形成为球体状,即便是这样,也能获得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