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油萃取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3033发布日期:2019-12-06 21:43阅读:1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生油萃取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花生油萃取工艺。



背景技术:

花生,又称花生仁、花生米,是人们熟知而常用的富含油脂的食品,全世界各地均有种植且被广泛使用。其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2、b6、d、e、k,以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卵磷脂、胆碱、胡萝卜素、粗纤维等物质。其中脂肪含量为44%-51%,蛋白质含量为24%-36%,含糖量为20%左右。可见,花生具有十分丰富的营养与功能成分,有促进人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改善和保护心脑血管等多种保健功能。

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我国食用花生油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当前我国花生油的提取方法有压榨法和浸出法。压榨法是借助机械外力的作用,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提取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对油料品种适应性强、生产灵活等优点;但是压榨法中存在压榨后的饼粕残油量高,压榨过程动力消耗大,榨条等零部件容易磨损,油脂容易变性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压榨法中存在压榨后的饼粕残油量高,压榨过程动力消耗大,榨条等零部件容易磨损,油脂容易变性等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花生油萃取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花生油萃取工艺,其萃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采摘后的新鲜花生进行人工的分拣和筛选,将粘附在花生表面的杂质和污垢筛选出去,防止在之后的处理过程中对花生造成污染,从而影响到花生油的整体加工质量;

s2:将通过s1所得到的处理干净的花生进行拨壳处理,得到花生仁,在拨壳处理的过程中,将坏了的花生仁挑选出去后,将正常的花生仁放入加热装置内进行翻炒和去红衣,花生仁经翻炒后将其粉碎成花生粉;

s3:将通过s2所得到的花生粉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的压力为30-33mpa,萃取温度为50-55℃,萃取时间为160-170分钟,二氧化碳流量为28-30l/h,得到花生毛油;

s4:将通过s3所得到的花生毛油进行除杂处理后即得到高质量的花生油;

其中,s2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壳体、落料板、翻炒单元和去衣单元;所述壳体固定在落料板上,且壳体底端与落料板相通;所述落料板底端设有支架;所述翻炒单元包括圆筒、电动机、转动轴和电热板;所述电动机固定在壳体外侧壁上;所述转动轴横向贯穿于壳体内,且转动轴与电动机输出端固连;所述电热板套装在转动轴上且将圆筒内腔横向分为两部分,电热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圆筒固定在壳体内侧壁上且与壳体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圆筒在被电热板分为两部分的空腔内分别放入花生仁和铁砂,且圆筒两端部侧壁在靠近圆筒顶端处设有开口;所述去衣单元包括凸轮和气囊;所述凸轮固定在圆筒和壳体内侧壁之间的转动轴上;所述气囊固定在靠近凸轮的壳体内侧壁上,气囊在靠近开口的侧壁上设有喷气口,可通过凸轮挤压气囊,使得气囊内的气体通过喷气口喷至圆筒内;通过翻炒单元和去衣单元之间的配合实现对花生仁的翻炒和去衣;使用时,电动机通电后通过转动轴带动电热板转动;在电热板的转动过程中,电热板会对花生仁和铁砂进行加热,被加热后的铁砂通过通孔不停的在圆筒两部分间进行移动,进行了与花生仁之间的热量传递,提高对花生仁的加热效率;并且由于铁砂较为粗糙,在移动过程中会对花生仁表面进行磨损,实现对花生仁的去衣效果,当花生仁上的红衣被去除后,由于凸轮在转动过程中会挤压气囊,而气囊内的气体则通过喷气口喷至圆筒内,会吹动红衣通过开口飘出圆筒,落至落料板上,实现对花生仁的去衣效果,最大限度地保留花生油中花生酸和维生素e等原有营养成分,减少和避免反式脂肪酸的形成,确保花生油产品的营养和安全。

优选的,所述电热板在与花生仁接触的一侧上设有加热棒;通过加热棒增加了电热板对花生仁的加热深度,提高加热效率;使用时,在电热板与花生仁接触的一侧上设置的加热棒能够增加对花生仁的加热深度,从而提高对花生仁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并且保证了花生仁的受热均匀,防止花生仁在加工过程中出现一部分花生仁湿度较大,而另一部分花生仁却已经加热完全的现象,保证了对花生仁的加热效果,更便于使用人员控制加热程度和加热时间,提高了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加热棒上开有直槽口,且直槽口的圆弧直径为80mm,使得在电热板的翻转过程中,花生仁能够穿过直槽口并与直槽口侧壁摩擦,从而提高对花生仁的去衣效果;使用时,电动机通电后通过转动轴带动电热板转动,在电热板的转动过程中,会使得花生仁在圆筒内翻滚,花生仁在翻滚时与加热棒产生碰撞,增加对花生仁加热的均匀程度,提高对花生仁的加热效果;并且在碰撞过程中,部分花生仁会穿过加热棒上的直槽口,从而使得花生仁上的红衣与直槽口侧壁刮擦后脱落,提高了对花生仁的去衣效果,加快去衣速率,增强了加热装置的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加热棒表面包裹有砂纸,使得在电热板的翻转过程中,能够通过加热棒表面的砂纸提高对花生仁的去衣效果;使用时,电动机通电后通过转动轴带动电热板转动,在电热板的转动过程中,会使得花生仁在圆筒内翻滚,花生仁在翻滚时与加热棒产生碰撞,增加对花生仁加热的均匀程度,提高对花生仁的加热效果;并且在碰撞过程中,由于加热棒表面包裹有砂纸,使得花生仁在与加热棒表面接触时,会与加热棒表面进行摩擦,从而使得花生仁的红衣脱落,提高了对花生仁的去衣效果,加快去衣速率,增强了加热装置的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加热棒底端设有圆台;所述电热板在与加热棒根部接触的位置处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台旋转连接在圆形槽内,且圆台底端与圆形槽侧壁之间设置有旋转球,可通过旋转球的旋转带动加热棒绕其根部旋转,从而增强加热效果和去衣效果;使用时,电动机通电后通过转动轴带动电热板转动,在电热板的转动过程中,旋转球会在圆形槽内旋转,从而带动加热棒绕其根部旋转,增大了加热棒的加热范围,从而提高加热棒对花生仁的加热效果,使得花生仁受热更均匀,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得率,降低了能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了花生油生产的减损增效。

优选的,所述开口与电热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00mm,避免在电热板的翻转过程中,铁砂通过开口流失,影响加热效果;使用时,电动机通电后通过转动轴带动电热板转动;在电热板的转动过程中,电热板会对花生仁和铁砂进行加热,被加热后的铁砂通过通孔不停的在圆筒两部分间进行移动,进行了与花生仁之间的热量传递,提高对花生仁的加热效率,在铁砂在圆筒内移动时,可能会通过开口流出,使得加热效果降低,并对落料板上的红衣造成污染,而当开口与电热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00mm时,则有效避免了铁砂的流失,从而提高加热装置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花生油萃取工艺,通过翻炒单元和去衣单元之间的配合实现对花生仁的翻炒和去衣;最大限度地保留花生油中花生酸和维生素e等原有营养成分,确保花生油产品的营养和安全。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花生油萃取工艺,通过旋转球的旋转带动加热棒绕其根部旋转,从而增强加热效果和去衣效果;从而提高加热棒对花生仁的加热效果,使得花生仁受热更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萃取工艺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中加热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加热棒的结构图;

图5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壳体1、落料板2、支架21、翻炒单元3、圆筒31、开口311、电动机32、转动轴33、电热板34、通孔341、圆形槽342、旋转球343、加热棒35、直槽口351、圆台352、去衣单元4、凸轮41、气囊42、喷气口4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花生油萃取工艺,其萃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采摘后的新鲜花生进行人工的分拣和筛选,将粘附在花生表面的杂质和污垢筛选出去,防止在之后的处理过程中对花生造成污染,从而影响到花生油的整体加工质量;

s2:将通过s1所得到的处理干净的花生进行拨壳处理,得到花生仁,在拨壳处理的过程中,将坏了的花生仁挑选出去后,将正常的花生仁放入加热装置内进行翻炒和去红衣,花生仁经翻炒后将其粉碎成花生粉;

s3:将通过s2所得到的花生粉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的压力为30-33mpa,萃取温度为50-55℃,萃取时间为160-170分钟,二氧化碳流量为28-30l/h,得到花生毛油;

s4:将通过s3所得到的花生毛油进行除杂处理后即得到高质量的花生油;

其中,s2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壳体1、落料板2、翻炒单元3和去衣单元4;所述壳体1固定在落料板2上,且壳体1底端与落料板2相通;所述落料板2底端设有支架21;所述翻炒单元3包括圆筒31、电动机32、转动轴33和电热板34;所述电动机32固定在壳体1外侧壁上;所述转动轴33横向贯穿于壳体1内,且转动轴33与电动机32输出端固连;所述电热板34套装在转动轴33上且将圆筒31内腔横向分为两部分,电热板34上设有多个通孔341;所述圆筒31固定在壳体1内侧壁上且与壳体1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圆筒31在被电热板34分为两部分的空腔内分别放入花生仁和铁砂,且圆筒31两端部侧壁在靠近圆筒31顶端处设有开口311;所述去衣单元4包括凸轮41和气囊42;所述凸轮41固定在圆筒31和壳体1内侧壁之间的转动轴33上;所述气囊42固定在靠近凸轮41的壳体1内侧壁上,气囊42在靠近开口311的侧壁上设有喷气口421,可通过凸轮41挤压气囊42,使得气囊42内的气体通过喷气口421喷至圆筒31内;通过翻炒单元3和去衣单元4之间的配合实现对花生仁的翻炒和去衣;使用时,电动机32通电后通过转动轴33带动电热板34转动;在电热板34的转动过程中,电热板34会对花生仁和铁砂进行加热,被加热后的铁砂通过通孔341不停的在圆筒31两部分间进行移动,进行了与花生仁之间的热量传递,提高对花生仁的加热效率;并且由于铁砂较为粗糙,在移动过程中会对花生仁表面进行磨损,实现对花生仁的去衣效果,当花生仁上的红衣被去除后,由于凸轮41在转动过程中会挤压气囊42,而气囊42内的气体则通过喷气口421喷至圆筒31内,会吹动红衣通过开口311飘出圆筒31,落至落料板2上,实现对花生仁的去衣效果,最大限度地保留花生油中花生酸和维生素e等原有营养成分,减少和避免反式脂肪酸的形成,确保花生油产品的营养和安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热板34在与花生仁接触的一侧上设有加热棒35;通过加热棒35增加了电热板34对花生仁的加热深度,提高加热效率;使用时,在电热板34与花生仁接触的一侧上设置的加热棒35能够增加对花生仁的加热深度,从而提高对花生仁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并且保证了花生仁的受热均匀,防止花生仁在加工过程中出现一部分花生仁湿度较大,而另一部分花生仁却已经加热完全的现象,保证了对花生仁的加热效果,更便于使用人员控制加热程度和加热时间,提高了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加热棒35上开有直槽口351,且直槽口351的圆弧直径为80mm,使得在电热板34的翻转过程中,花生仁能够穿过直槽口351并与直槽口351侧壁摩擦,从而提高对花生仁的去衣效果;使用时,电动机32通电后通过转动轴33带动电热板34转动,在电热板34的转动过程中,会使得花生仁在圆筒31内翻滚,花生仁在翻滚时与加热棒35产生碰撞,增加对花生仁加热的均匀程度,提高对花生仁的加热效果;并且在碰撞过程中,部分花生仁会穿过加热棒35上的直槽口351,从而使得花生仁上的红衣与直槽口351侧壁刮擦后脱落,提高了对花生仁的去衣效果,加快去衣速率,增强了加热装置的使用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加热棒35表面包裹有砂纸,使得在电热板34的翻转过程中,能够通过加热棒35表面的砂纸提高对花生仁的去衣效果;使用时,电动机32通电后通过转动轴33带动电热板34转动,在电热板34的转动过程中,会使得花生仁在圆筒31内翻滚,花生仁在翻滚时与加热棒35产生碰撞,增加对花生仁加热的均匀程度,提高对花生仁的加热效果;并且在碰撞过程中,由于加热棒35表面包裹有砂纸,使得花生仁在与加热棒35表面接触时,会与加热棒35表面进行摩擦,从而使得花生仁的红衣脱落,提高了对花生仁的去衣效果,加快去衣速率,增强了加热装置的使用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加热棒35底端设有圆台352;所述电热板34在与加热棒35根部接触的位置处设有圆形槽342;所述圆台352旋转连接在圆形槽342内,且圆台352底端与圆形槽342侧壁之间设置有旋转球343,可通过旋转球343的旋转带动加热棒35绕其根部旋转,从而增强加热效果和去衣效果;使用时,电动机32通电后通过转动轴33带动电热板34转动,在电热板34的转动过程中,旋转球343会在圆形槽342内旋转,从而带动加热棒35绕其根部旋转,增大了加热棒35的加热范围,从而提高加热棒35对花生仁的加热效果,使得花生仁受热更均匀,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得率,降低了能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了花生油生产的减损增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开口311与电热板34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00mm,避免在电热板34的翻转过程中,铁砂通过开口311流失,影响加热效果;使用时,电动机32通电后通过转动轴33带动电热板34转动;在电热板34的转动过程中,电热板34会对花生仁和铁砂进行加热,被加热后的铁砂通过通孔341不停的在圆筒31两部分间进行移动,进行了与花生仁之间的热量传递,提高对花生仁的加热效率,在铁砂在圆筒31内移动时,可能会通过开口311流出,使得加热效果降低,并对落料板2上的红衣造成污染,而当开口311与电热板34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00mm时,则有效避免了铁砂的流失,从而提高加热装置的使用效果。

使用时,电动机32通电后通过转动轴33带动电热板34转动;在电热板34的转动过程中,电热板34会对花生仁和铁砂进行加热,被加热后的铁砂通过通孔341不停的在圆筒31两部分间进行移动,进行了与花生仁之间的热量传递,提高对花生仁的加热效率;并且由于铁砂较为粗糙,在移动过程中会对花生仁表面进行磨损,实现对花生仁的去衣效果,当花生仁上的红衣被去除后,由于凸轮41在转动过程中会挤压气囊42,而气囊42内的气体则通过喷气口421喷至圆筒31内,会吹动红衣通过开口311飘出圆筒31,落至落料板2上,实现对花生仁的去衣效果,最大限度地保留花生油中花生酸和维生素e等原有营养成分,减少和避免反式脂肪酸的形成,确保花生油产品的营养和安全;在电热板34与花生仁接触的一侧上设置的加热棒35能够增加对花生仁的加热深度,从而提高对花生仁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并且保证了花生仁的受热均匀,防止花生仁在加工过程中出现一部分花生仁湿度较大,而另一部分花生仁却已经加热完全的现象,保证了对花生仁的加热效果,更便于使用人员控制加热程度和加热时间,提高了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电动机32通电后通过转动轴33带动电热板34转动,在电热板34的转动过程中,会使得花生仁在圆筒31内翻滚,花生仁在翻滚时与加热棒35产生碰撞,增加对花生仁加热的均匀程度,提高对花生仁的加热效果;并且在碰撞过程中,部分花生仁会穿过加热棒35上的直槽口351,从而使得花生仁上的红衣与直槽口351侧壁刮擦后脱落,提高了对花生仁的去衣效果,加快去衣速率,增强了加热装置的使用效果;电动机32通电后通过转动轴33带动电热板34转动,在电热板34的转动过程中,会使得花生仁在圆筒31内翻滚,花生仁在翻滚时与加热棒35产生碰撞,增加对花生仁加热的均匀程度,提高对花生仁的加热效果;并且在碰撞过程中,由于加热棒35表面包裹有砂纸,使得花生仁在与加热棒35表面接触时,会与加热棒35表面进行摩擦,从而使得花生仁的红衣脱落,提高了对花生仁的去衣效果,加快去衣速率,增强了加热装置的使用效果;电动机32通电后通过转动轴33带动电热板34转动,在电热板34的转动过程中,旋转球343会在圆形槽342内旋转,从而带动加热棒35绕其根部旋转,增大了加热棒35的加热范围,从而提高加热棒35对花生仁的加热效果,使得花生仁受热更均匀,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得率,降低了能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了花生油生产的减损增效;电动机32通电后通过转动轴33带动电热板34转动;在电热板34的转动过程中,电热板34会对花生仁和铁砂进行加热,被加热后的铁砂通过通孔341不停的在圆筒31两部分间进行移动,进行了与花生仁之间的热量传递,提高对花生仁的加热效率,在铁砂在圆筒31内移动时,可能会通过开口311流出,使得加热效果降低,并对落料板2上的红衣造成污染,而当开口311与电热板34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00mm时,则有效避免了铁砂的流失,从而提高加热装置的使用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