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籽油的榨油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3032发布日期:2019-12-06 21:43阅读:7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籽油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籽油的榨油工艺。



背景技术:

茶籽油,又称山茶油,是从油茶树种子种获得的,是中国最古老的木本实用植物油之一,油茶籽油主要由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与世界公认的优质植物油脂——橄榄油的成份组成非常相似,而且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橄榄油高,油茶籽油的物理化学特性也与橄榄油非常相似。常规的榨油处理方法由人工烘干、自然晾晒、机器压榨等工艺步骤完成,虽然能根据提高每道工序的质量,来达到较好的出油率,但都没能较大限度的稳定提高油茶果的出油率,没能更大程度的利用油茶果资源。

针对上述传统的榨油技术的缺陷,现有技术中主要有机械热压榨浸提法和冷压榨法,热压榨法设备多,油脂残留率高,并且传统的高温热榨茶油,容易使得维生素等活性物质受到破坏,浸出法采用溶剂浸出,其成本虽然较低,但是溶剂加入使得茶油存在安全隐患,不绿色;而低温压榨法是将油茶籽在压榨前不经过蒸炒处理,使得温度在常温或者略高于常温,能够避免胶体以及杂质溶解在毛油中,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茶油中的活性物质和香味,降低了压榨成本,但是现有的榨油方式的出油率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不能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籽油的榨油工艺,其具有能稳定提高出油率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茶籽油的榨油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清理,采用磁选器清除茶籽原料的金属杂质,采用清理筛筛去茶籽原料的大的杂质及灰杂,采用去石机去掉茶籽原料的中夹杂的石杂;

b、烘干,采用平板烘干机茶籽原料进行烘干,同时进行加热和去水,使其水分为5-10%,通过去水和加热便于后续操作;

c、剥壳,将经过烘干后的茶籽仁进入剥壳机,采用离心撞击原理破碎分离,在独立风机的作用下分选出茶籽壳、茶籽仁,茶籽壳收集装袋,茶籽仁进行下一工序操作;

d、破碎,茶籽仁从破碎机的进料口流到进料装置中,通过进料装置中喂料辊的作用,使茶籽仁以均匀的流量流入对辊间,利用齿辊上的齿角的剪切和挤压作用,将茶籽仁进行破碎;

e、蒸炒,将破碎后的茶籽仁送入蒸炒锅,通过控制蒸汽压力流量和蒸炒锅每一层的料层高度,对茶籽仁的温度和水分进行调节;

f、压榨,采用双螺旋榨油机,利用螺旋轴螺旋导程的缩小,使榨膛空间体积不断缩小而产生压榨作用;榨膛温度为110-130°,榨出的油脂从榨笼缝隙中挤压流出得到毛油,同时将残渣压成屑状饼片,从榨轴末端不断排出得到油饼;

g、过滤,经过毛油/油渣分离刮板、澄油箱、以及叶片过滤机过滤后,使油中含杂≤0.5%。

进一步优选的,在去除金属杂质后茶籽原料进入震动清理筛,通过茶籽原料在筛面上的震动分离,去除茶籽原料中的大杂和小杂,再进入去石机,去除茶籽原料中的并肩石,去石机需要配套除尘系统,含尘空气在沙克龙中离心沉降,然后通过沙克龙下方将尘杂排出,干净空气再从风机出口排出。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f中,在蒸炒后的茶籽仁经提升机、分料绞龙进入两台双螺旋榨油机压榨出来的毛油进入油渣刮板,油渣刮板中间有不锈钢格栅,油渣被格栅阻隔在刮板上层,然后输送至蒸炒后提升机再去榨油机进行回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g中,毛油通过格栅流到刮板底部,然后输送至澄油箱,澄油箱带捞渣装置,将油渣从底部打捞上来,然后油渣再回油渣刮板,毛油则在澄油箱中进一步沉降分离,最后由毛油泵将毛油打入叶片过滤机进行过滤,滤饼通过人工收集后去回榨,过滤后的毛油则放入清油箱暂存,再由油泵输送至精炼车间或毛油罐区,最后压榨出来的榨饼经饼绞龙输送至提升机和饼输送绞龙至饼库暂存。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先通过对磁选器、清理筛、去石机清除茶籽原料中的金属杂质、大的杂质及灰杂、石杂,之后对茶籽原料同时进行加热和去水烘干,再采用离心撞击原理破碎分离茶籽原料,得到茶籽壳和茶籽仁,之后通过控制蒸炒锅内蒸汽压力流量和每一层的料层高度,对茶籽仁的温度和水分进行调节,采用双螺旋榨油机,榨出的油脂从榨笼缝隙中挤压流出得到毛油,同时将残渣压成屑状饼片,从榨轴末端不断排出得到油饼,最后对毛油进行过滤,这样能稳定提高出油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茶籽油的榨油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清理,采用磁选器清除茶籽原料的金属杂质,采用清理筛筛去茶籽原料的大的杂质及灰杂,采用去石机去掉茶籽原料的中夹杂的石杂;

b、烘干,采用平板烘干机茶籽原料进行烘干,同时进行加热和去水,使其水分为5%,通过去水和加热便于后续操作;

c、剥壳,将经过烘干后的茶籽仁进入剥壳机,采用离心撞击原理破碎分离,在独立风机的作用下分选出茶籽壳、茶籽仁,茶籽壳收集装袋,茶籽仁进行下一工序操作;

d、破碎,茶籽仁从破碎机的进料口流到进料装置中,通过进料装置中喂料辊的作用,使茶籽仁以均匀的流量流入对辊间,利用齿辊上的齿角的剪切和挤压作用,将茶籽仁进行破碎;

e、蒸炒,将破碎后的茶籽仁送入蒸炒锅,通过控制蒸汽压力流量和蒸炒锅每一层的料层高度,对茶籽仁的温度和水分进行调节,蒸炒温度为115°;

f、压榨,采用双螺旋榨油机,利用螺旋轴螺旋导程的缩小,使榨膛空间体积不断缩小而产生压榨作用;榨出的油脂从榨笼缝隙中挤压流出得到毛油,同时将残渣压成屑状饼片,从榨轴末端不断排出得到油饼,通过对榨膛内进行蒸汽加热或者电加热,榨膛温度为120°,将毛油中的非油化合物凝固,并形成香味化合物,有效防止营养氧化变质,提高茶油品质;

g、过滤,经过毛油/油渣分离刮板、澄油箱、以及叶片过滤机过滤后,使油中含杂≤0.5%。

进一步优选的,在去除金属杂质后茶籽原料进入震动清理筛,通过茶籽原料在筛面上的震动分离,去除茶籽原料中的大杂和小杂,再进入去石机,去除茶籽原料中的并肩石,去石机需要配套除尘系统,含尘空气在沙克龙中离心沉降,然后通过沙克龙下方将尘杂排出,干净空气再从风机出口排出。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f中,在蒸炒后的茶籽仁经提升机、分料绞龙进入两台双螺旋榨油机压榨出来的毛油进入油渣刮板,入榨水份控制在1~2%,油渣刮板中间有不锈钢格栅,油渣被格栅阻隔在刮板上层,然后输送至蒸炒后提升机再去榨油机进行回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g中,毛油通过格栅流到刮板底部,然后输送至澄油箱,澄油箱带捞渣装置,将油渣从底部打捞上来,然后油渣再回油渣刮板,毛油则在澄油箱中进一步沉降分离,最后由毛油泵将毛油打入叶片过滤机进行过滤,滤饼通过人工收集后去回榨,过滤后的毛油则放入清油箱暂存,再由油泵输送至精炼车间或毛油罐区,最后压榨出来的榨饼经饼绞龙输送至提升机和饼输送绞龙至饼库暂存。

实施例二

a、清理,采用磁选器清除茶籽原料的金属杂质,采用清理筛筛去茶籽原料的大的杂质及灰杂,采用去石机去掉茶籽原料的中夹杂的石杂;

b、烘干,采用平板烘干机茶籽原料进行烘干,同时进行加热和去水,使其水分为6%,通过去水和加热便于后续操作;

c、剥壳,将经过烘干后的茶籽仁进入剥壳机,采用离心撞击原理破碎分离,在独立风机的作用下分选出茶籽壳、茶籽仁,茶籽壳收集装袋,茶籽仁进行下一工序操作;

d、破碎,茶籽仁从破碎机的进料口流到进料装置中,通过进料装置中喂料辊的作用,使茶籽仁以均匀的流量流入对辊间,利用齿辊上的齿角的剪切和挤压作用,将茶籽仁进行破碎;

e、蒸炒,将破碎后的茶籽仁送入蒸炒锅,通过控制蒸汽压力流量和蒸炒锅每一层的料层高度,对茶籽仁的温度和水分进行调节,蒸炒温度为110°;

f、压榨,采用双螺旋榨油机,利用螺旋轴螺旋导程的缩小,使榨膛空间体积不断缩小而产生压榨作用,榨出的油脂从榨笼缝隙中挤压流出得到毛油,同时将残渣压成屑状饼片,从榨轴末端不断排出得到油饼,通过对榨膛内进行蒸汽加热或者电加热,榨膛温度为125°,将毛油中的非油化合物凝固,并形成香味化合物,有效防止营养氧化变质,提高茶油品质;

g、过滤,经过毛油/油渣分离刮板、澄油箱、以及叶片过滤机过滤后,使油中含杂≤0.4%。

先使茶籽原料进入磁选器,去除原料中的铁杂,去除铁杂后进入震动清理筛,通过茶籽原料在筛面上的震动分离,去除原料中的大杂和小杂,再进入去石机,去除茶籽原料中的并肩石,去石机需要配套除尘系统,含尘空气在沙克龙中离心沉降,然后通过沙克龙下方将尘杂排出,干净空气再从风机出口排出。清理后的茶籽原料进入斗式提升机,经过提升至平板烘干机将茶籽进行烘干,再经提升机提升进入剥壳机将茶籽壳除去,茶籽仁进入破碎机进行破碎,茶籽破碎仁再经斗式提升机提升后进入蒸炒锅,通过控制蒸汽压力流量和蒸炒锅每一层的料层高度,对茶籽仁的温度和水分进行调节,蒸炒后的茶籽仁后经提升机、分料绞龙进入两台双螺旋榨油机压榨出来的毛油进入油渣刮板,油渣刮板中间有不锈钢格栅,油渣被格栅阻隔在刮板上层,然后输送至蒸炒后提升机再去榨油机进行回榨,毛油则通过格栅流到刮板底部,然后输送至澄油箱,澄油箱带捞渣装置,将油渣从底部打捞上来,然后油渣再回油渣刮板,毛油则在澄油箱中进一步沉降分离,最后由毛油泵将毛油打入叶片过滤机进行过滤,滤饼通过人工收集后去回榨,过滤后的毛油则放入清油箱暂存,再由油泵输送至精炼车间或毛油罐区。压榨出来的榨饼经饼绞龙输送至提升机和饼输送绞龙至饼库暂存。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