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粮混合型酿酒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63785发布日期:2020-04-10 23:52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酿酒工艺,具体是一种多粮混合型酿酒工艺。



背景技术:

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作为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中国,酒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因此,随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酒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酿酒,是指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精饮料的过程。酿酒包括原料处理、配料、蒸煮糊化、冷却、拌醅、发酵和蒸酒等步骤。

不同的原料酿出来的酒,特性也各不相同,比如高粱酿酒香、玉米酿酒甜、小麦酿酒糙、大米酿酒净、大麦酿酒冲。多粮酒中各种原料的特性的相互补偿,使其酒质明显高于单粮酒。除此之外,淀粉经蒸煮后,通过微生物酶的作用,由淀粉变成糖,再由糖变成酒。由此可知,原料中淀粉含量越高,产酒也就越多,因此,原料中淀粉的含量是提高酒产量的根本保证。

中国专利文献cn201810584792.x,申请日20180607,专利名称为:一种多粮酿酒配方及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成分: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小米和大麦;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原辅料、润糁、装甑蒸料2小时、出甑加大量开水、自然冷却加大曲、投粮、入池四甑发酵45天、出池拌新粮、装甑蒸馏、再发酵、再蒸馏;生产的白酒酒质醇厚,口味柔和,回味清爽悠长。

上述专利文献的一种多粮酿酒配方及生产工艺通过添加多种粮食作为原料并对其进行酿造,提高了酒的品质。但是一种能够提高产酒量和酒品质的多粮酿酒工艺的技术方案则尚未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产酒量和酒品质的多粮混合型酿酒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多粮混合型酿酒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的选择:选用玉米、高粱、小麦和红薯作为酿酒的原料,所述原料的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适中,脂肪含量少,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及无机元素;

2)预处理:将所述原料去除外壳或者外皮,并对其进行粉碎得到碎料,通过粉碎操作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3)润糁:将所述碎料放入温水中浸泡,使所述碎料先糊化,得到润湿的碎料;

4)淀粉的提取:将所述润湿的碎料和水置于反应罐中,加入柠檬酸调节ph,并加入纤维素酶,随后对所述反应罐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并对所得提取液离心过滤,取沉淀物为混料;对所述润湿的碎料进行提取可以提高原料中所含淀粉的利用率,从而提升酒产量;

5)蒸煮:将所述混料放置在蒸粮甑上,对其进行蒸煮至圆汽,最后使其冷却;对所述混料进行蒸煮有利于淀粉酶将淀粉为多糖,同时也可以杀灭杂菌;

6)大曲的制备:将大麦、小麦和豌豆进行粉碎和加水拌料得到初料,在所述初料上接种酵母菌、根霉菌、曲霉和细菌得到大曲前产物,并对所述大曲前产物进行烘焙定型得到清茬大曲、红心大曲或后火大曲;

7)拌曲和发酵:在无氧条件下,将所述大曲加入混料得到发酵料,并对所述发酵料进行发酵得到酒醅;因为所述酵母菌无氧呼吸产酒精,同时所述发酵产生的热量可以进一步保持无氧条件的温度;除此之外,所述细菌在无氧条件下产酸,酒精和酸反应可以产生提升酒类香气的乙酸乙酯;

8)蒸馏:蒸馏所述酒醅,得到最终的原酒。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如下:玉米10%~20%、高粱60%-65%、小麦10%~15%,和红薯10%~25%。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润湿的碎料和水的料液比为1:15。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ph的范围为4~4.5;所述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0.2%~0.3%。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提取的温度为30℃~35℃;所述提取的时间为30~120min。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冷却采用摊凉的方式。

优选的,步骤5)中,在所述蒸粮甑的表面撒上一层蒸好的稻壳,并将所述混料放置在所述稻壳上,然后在所述混料上撒上一层稻壳,再对所述混料进行蒸煮至圆汽,最后使其冷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混料的下层和上层铺撒稻壳可以降低所述混料的黏度从而便于混料的取出,达到了提升操作便捷性的效果。

优选的,步骤6)中,在有氧条件下对所述初料接种酵母菌,并使酵母菌继续繁殖得到初产物;然后在无氧条件下为所述初产物接种接种根霉菌、曲霉和细菌,即可得到所述大曲前产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有氧条件下接种所述酵母菌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但是因为根霉菌在无氧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会使谷物腐烂;因此在酵母菌充分繁殖之后,再提供无氧条件接种根霉菌,达到了提升发酵效果和防止谷物腐烂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一种多粮混合型酿酒工艺,在有氧条件下接种酵母菌并使其充分繁殖,然后再在无氧条件下接种根霉菌、曲霉和细菌,既为酵母菌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有氧条件,又防止了无氧条件不充分从而使根霉菌造成所述原料的腐烂,达到了提高酒品质的效果

2.本发明的一种多粮混合型酿酒工艺,提取了所述原料中的淀粉,提高了所述原料中淀粉的利用率,因为淀粉的量越多,产酒量就越多,因此达到了提升所述酿酒工艺的产酒量的效果。

3.本发明的一种多粮混合型酿酒工艺,在所述蒸粮甑的表面和混料的表面均匀地铺撒了一层稻壳,从而降低了所述混料的黏度,使其便于取出,达到了提高工艺的便捷性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1

1.一种多粮混合型酿酒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的选择:选用如下原料:15kg的玉米、65kg的高粱、10kg的小麦和10kg的红薯;

2)预处理:将所述原料去除外壳或者外皮,对其进行粉碎并过40目筛得到碎料;

3)润糁:将所述碎料放入65℃的温水中浸泡,得到润湿的碎料;

4)淀粉的提取:将料液比为1:15的润湿的碎料和水置于反应罐中,加入柠檬酸调节ph至4.2,并加入质量比为0.3%的纤维素酶,随后在30℃的条件下对所述反应罐中的物质提取60min,并对所得提取液离心过滤,取沉淀物为混料;

5)蒸煮:在蒸粮甑的表面撒上一层蒸好的稻壳,将混料放置在所述稻壳上,再在混料上撒上一层稻壳,最后对其进行蒸煮至圆汽,通过摊凉的方式使其冷却;

6)大曲的制备:将5kg大麦、2kg小麦和2kg豌豆粉碎和加水拌料得到初料,在有氧条件下对初料接种酵母菌,并使酵母菌继续繁殖3h得到初产物;然后在无氧条件下为初产物接种接种根霉菌、曲霉和细菌,即可得到大曲前产物;最后对大曲前产物进行烘焙定型2h得到清茬大曲3份、红心大曲7份和后火大曲5份;

7)拌曲和发酵:在无氧条件下,将所述大曲加入混料得到发酵料,并进行发酵得到酒醅;

8)蒸馏:蒸馏酒醅,得到最终的原酒。

试验效果

1.为了验证本发明的一种多粮混合型酿酒工艺对于产酒量和酒品质的提高,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对所酿造的酒进行成分分析和酒香评定。其中实验组采用了本实施例1中的酿酒工艺,对照组采用了除去本实施例1中步骤4)以外的全部步骤。

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可知,采用本实施例1的工艺进行酿酒时,对所得酒的酒度没有影响;但是酒的淀粉含量减少了4.16%,说明此方法可以促进淀粉充分发酵;与此同时乙酸乙酯的含量提升了2.12%,产酒量提高了14.15%。

因此,本发明的一种多粮混合型酿酒工艺能够在不影响酒度的情况下使淀粉充分发酵,并且提高酒的香气和产酒量。

2.为了验证本发明的一种多粮混合型酿酒工艺防止谷物腐败的作用,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对发酵以后腐败原料的量进行了分析。其中实验组采用了本实施例1中的酿酒工艺,对照组采用了除同时在初料上接种酵母菌、根霉菌、曲霉和细菌,并使酵母菌繁殖以外,其余均与实施例1一致的步骤。

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可知,采用本实施例1的工艺进行酿酒时,原料的总腐败量降低了7.81%。

因此,本发明的一种多粮混合型酿酒工艺能够有效减少原料在发酵时腐败的情况,达到提高酒品质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多粮混合型酿酒工艺能够在不影响酒度的情况下使淀粉充分发酵,并且提高酒的品质和产酒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