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菌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4647发布日期:2020-06-17 00:3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集菌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菌仪。



背景技术:

集菌仪是集菌培养器的配套使用仪器,通过集菌仪的定向蠕动加压作用,供试品被过滤并在滤器内进行培养,以检验供试品是否含菌。集菌仪的作用是检验供试品是否含菌的仪器,配套集菌培养器使用。主要用于注射用无菌制剂的无菌检测,包括抗生素类及含有抑菌成份的药品、大输液、水针剂、灭菌医疗器具、无菌注射用水等。集菌仪的原理是将输液管置于集菌仪的卡管槽中,通过蠕动泵的转动块与输液管接触,转动块连续不对地挤压输液管从而驱使管内液体移动。现有的集菌仪的卡管槽通常为直线型的简单凹槽,由于蠕动泵连续不断地对管体进行定向蠕动加压,蠕动泵会对管体产生一个沿卡管槽方向的力,使得管体极易沿着卡管槽移位。同时,现有的集菌仪的蠕动泵与管体接触部分通常是一个固定的物块对管体进行挤压,容易造成管体的损坏变形。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集菌仪,通过增加一个卡管装置和在蠕动泵与管体接触部分增加转筒装置,转筒在与管体接触时滚动地挤压管体,最大程度上减少使管体滑动的力。实现固定管体位置,同时保护管体,以便于集菌仪更加稳定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集菌仪。

本实用新型的集菌仪,包括仪器主体、蠕动泵以及卡管装置;所述蠕动泵包括电机、转子、转动块以及外壳;所述电机安装于仪器主体内,转轴与所述蠕动泵内的所述转子固定连接;所述转子周围均匀分布多个所述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距离所述转子中心最远处设置一转筒;所述外壳侧面设有开口;所述卡管装置设置于开口位置处;所述卡管装置的内壁为弧形,与所述外壳内腔构成完整的圆形转动室。管体设置在卡管装置的管槽内,由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转子和转动块旋转,位于所述转动块末端的所述转筒与管体接触使得所述转筒同时挤压管体,从而使管体内部的液体流动。

进一步,所述卡管装置内壁设有管槽用于定位管体。卡管装置内壁的管槽为弧形,因此在所述转筒给管体施加使管体滑动的力时,弧形内壁和管体之间会产生相应的阻力阻止管体滑动。

进一步,所述卡管装置底部设有与所述仪器主体固定的固定机构。

进一步,所述外壳与所述管槽对应处设有相应物的对位槽,所述管槽与所述对位槽构成与所述管体相匹配的管孔。在固定好所述卡管装置时,所述管槽和所述对位槽形成的管孔不会对管体造成挤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集菌仪,通过增加一个卡管装置和在蠕动泵与管体接触部分增加转筒装置,转筒在与管体接触时滚动地挤压管体,最大程度上减少使管体滑动的力。实现固定管体位置,同时保护管体,以便于集菌仪更加稳定的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蠕动泵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管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仪器主体,2、蠕动泵,3、卡管装置,21、转子,22、转动块,23、外壳,24、对位槽,31、管槽,32,固定机构,221、转筒。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集菌仪,包括仪器主体1、蠕动泵2以及卡管装置3;蠕动泵包括电机、转子21、转动块22以及外壳23;电机安装于仪器主体1内,转轴与蠕动泵内的转子21固定连接;转子21周围均匀分布多个转动块22;转动块22距离转子21中心最远处设置一转筒221;外壳23侧面设有开口;卡管装置3设置于开口位置处;卡管装置3的内壁为弧形,与外壳23内腔构成完整的圆形转动室。管体设置在卡管装置3的管槽31内,由电机带动转子21和转动块22旋转,位于转动块末端的转筒221与管体接触使得转筒同时挤压管体,从而使管体内部的液体流动。转筒221转动着对管体进行挤压可以减少产生使管体滑动的力,使管体可以稳定地固定,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摩擦力,起到了保护管体的作用。

卡管装置3内壁设有管槽31用于定位管体。外壳23与管槽31对应处设有相应物的对位槽24,管槽31与对位槽24构成与管体相匹配的弧形管孔。卡管装置的管槽31与对位槽24形成的管孔为弧形,因此在转筒221给管体施加使管体滑动的力时,弧形内壁和管体之间会产生相应的阻力阻止管体滑动。进一步限制了管体的滑动。

卡管装置3底部设有与仪器主体固定的固定机构32,也就是说卡管装置是可以拆卸的,卡管装置3内壁的管槽31大小也是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卡管装置3来调节,使得装置可以适应不同管径的管体。

通过上述装置的作用,可以实现固定管体位置,同时保护管体,以便于集菌仪更加稳定的工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集菌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仪器主体、蠕动泵以及卡管装置;所述蠕动泵包括电机、转子、转动块以及外壳;所述电机安装于仪器主体内,转轴与所述蠕动泵内的所述转子固定连接;所述转子周围均匀分布多个所述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距离所述转子中心最远处设置一转筒;所述外壳侧面设有开口;所述卡管装置设置于开口位置处;所述卡管装置的内壁为弧形,与所述外壳内腔构成完整的圆形转动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管装置内壁设有管槽用于定位管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管装置底部设有与所述仪器主体固定的固定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管槽对应处设有相应物的对位槽,所述管槽与所述对位槽构成与所述管体相匹配的管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菌仪,包括仪器主体、蠕动泵以及卡管装置;所述蠕动泵包括电机、转子、转动块以及外壳;所述电机安装于仪器主体内,转轴与所述蠕动泵内的所述转子固定连接;所述转子周围均匀分布多个所述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距离所述转子中心最远处设置一转筒;所述外壳侧面设有开口;所述卡管装置设置于开口位置处;所述卡管装置的内壁为弧形,与所述外壳内腔构成完整的圆形转动室。通过增加一个卡管装置和在蠕动泵与管体接触部分增加转筒装置,转筒在与管体接触时滚动地挤压管体,最大程度上减少使管体滑动的力。实现固定管体位置,同时保护管体,以便于集菌仪更加稳定的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南;任丽;方辰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正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2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