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修复功能菌种组合液体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9389发布日期:2020-05-20 02:4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壤修复功能菌种组合液体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发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修复功能菌种组合液体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在菌种液体发酵技术领域中,搅拌和冷却都是为了使菌种提高发酵速率,但是现有的菌种液体发酵装置,搅拌一般是人工或者简单的设备搅拌,这种方式容易给发酵装置本体内带去细菌等外观因素的干扰,造成发酵环境污染,同时搅拌装置和冷却装置都是独立存在,占用空间大,操作麻烦;因此,设计一种搅拌和冷却一体的快速实现土壤修复功能菌种组合液体发酵装置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修复功能菌种组合液体发酵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壤修复功能菌种组合液体发酵装置,包括发酵装置本体、设置于发酵装置本体上的冷却装置和采样装置,所述发酵装置本体设有本体内壁、本体外壁以及本体内壁和本体外壁中间的冷水腔,冷水腔上端设有穿过本体外壁的排水口,冷却装置的中央冷却环的内壁封闭连接本体外壁,中央冷却环的外壁封闭连接本体内壁,中央冷却环的内壁中间穿设有连接多个旋转冷却管的旋转轴,旋转冷却管上连接多个搅动器,旋转冷却管另一端通过软管密封连接进水口,采样装置设有固定到发酵装置本体外侧的采样瓶,采样瓶连接采样管,且采样管另一端伸入发酵装置本体内。

具体的是,所述旋转轴穿过固定到发酵装置本体底部的滑轮,旋转轴下端固定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啮合连接电机上的主动齿轮,电机电性连接电机正反转自动控制器。

具体的是,所述发酵装置本体上部设有进料口,下端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上设有出料阀门,发酵装置本体底部固定有支架。

具体的是,所述发酵装置本体上部设有伸入发酵装置本体内侧的温湿度传感器,且温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位于发酵装置本体上部的温湿度传感器显示装置。

具体的是,所述旋转冷却管上端且在中央冷却环的上方设有过水孔,过水孔为圆锥筒形。

具体的是,所述采样管在出发酵装置本体处设有采样阀门。

具体的是,所述采样瓶采用软质材料,且采样瓶上设有消毒过滤的瓶塞。

具体的是,所述搅动器为蓄水缓冲的圆锥筒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旋转冷却管在旋转轴的作用下来回旋转,实现旋转搅拌和冷却一体式结构,同时进水口设有软管不影响加水的同时旋转冷却管旋转,节约空间,提高发酵装置工作效率,避免外界污染;设计的搅动器为圆锥筒形,起到缓冲和蓄水的作用,增加冷却水与菌种组合液体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加搅动的动力,使搅动更加均匀有力;设计的采样装置采用虹吸原理,采样瓶采用软质材料,挤压取样,使发酵装置节能环保;设计的温湿度传感器能实时显示发酵装置内部的工作状态,便于调节,使发酵装置更加稳定、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土壤修复功能菌种组合液体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酵装置本体;2-冷却装置;3-采样装置;4-温湿度传感器;5-进料口;6-出料口;7-出料阀门;8-支架;101-本体外壁;102-本体内壁;103-冷水腔;201-进水口;202-软管;203-旋转冷却管;204-中央冷却环;205-过水孔;206-旋转轴;207-滑轮;208-从动齿轮;209-主动齿轮;210-电机;211-电机正反转自动控制器;212-排水口;213-搅动器;301-采样管;302-采样阀门;303-采样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土壤修复功能菌种组合液体发酵装置,包括发酵装置本体1、设置于发酵装置本体1上的冷却装置2和采样装置3,发酵装置本体1设有本体内壁102、本体外壁101以及本体内壁102和本体外壁101中间的冷水腔103,冷水腔103上端设有穿过本体外壁101的排水口212,冷却装置2的中央冷却环204的内壁封闭连接本体外壁101,中央冷却环204的外壁封闭连接本体内壁102,形成冷却水由旋转冷却管203到冷水腔103的密闭空间,中央冷却环204的内壁中间穿设有连接多个旋转冷却管203的旋转轴206,旋转轴206穿过固定到发酵装置本体1底部的滑轮207,旋转轴206下端固定有从动齿轮208,从动齿轮208啮合连接电机210上的主动齿轮209,电机210电性连接电机正反转自动控制器211,控制电机210的自动正转和反转,实现旋转冷却管203在一定范围内来回旋转。

旋转冷却管203上连接多个搅动器213,搅动器213为蓄水缓冲的圆锥筒形,起到缓冲和蓄水的作用,增加冷却水与菌种组合液体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加搅动的动力,使搅动更加均匀有力,旋转冷却管203另一端通过软管202密封连接进水口201,软管202使旋转冷却管203在旋转时不会影响进水,同时进水口设有软管202不影响加水的同时旋转冷却管203旋转,节约空间,提高发酵装置工作效率,避免外界污染;旋转冷却管203上端且在中央冷却环204的上方设有过水孔205,过水孔205为圆锥筒形,实现旋转冷却管203向中央冷却环204供入冷却水,以便使冷却水进入冷水腔103,从而从排水口212排出;采样装置3设有固定到发酵装置本体1外侧的采样瓶303,采样瓶303连接采样管301,且采样管301另一端伸入发酵装置本体1内,采样管301在出发酵装置本体1处设有采样阀门302,采样瓶303采用软质材料,且采样瓶303上设有消毒过滤的瓶塞,采样装置3采用虹吸原理,采样瓶303采用软质材料,挤压取样,使发酵装置节能环保。

发酵装置本体1上部设有进料口5,下端设有出料口6,且出料口6上设有出料阀门7,便于清洗发酵装置,发酵装置本体底部固定有支架8;发酵装置的进水口201和排水口212之间采用循环装置,合理利用,节约水资源;发酵装置本体1上部设有伸入发酵装置本体1内侧的温湿度传感器4,且温湿度传感器4电性连接位于发酵装置本体1上部的温湿度传感器4显示装置,能实时显示发酵装置内部的工作状态,便于调节,使发酵装置更加稳定、准确。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土壤修复功能菌种组合液体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装置本体、设置于发酵装置本体上的冷却装置和采样装置,所述发酵装置本体设有本体内壁、本体外壁以及本体内壁和本体外壁中间的冷水腔,冷水腔上端设有穿过本体外壁的排水口,冷却装置的中央冷却环的内壁封闭连接本体外壁,中央冷却环的外壁封闭连接本体内壁,中央冷却环的内壁中间穿设有连接多个旋转冷却管的旋转轴,旋转冷却管上连接多个搅动器,旋转冷却管另一端通过软管密封连接进水口,采样装置设有固定到发酵装置本体外侧的采样瓶,采样瓶连接采样管,且采样管另一端伸入发酵装置本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功能菌种组合液体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穿过固定到发酵装置本体底部的滑轮,旋转轴下端固定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啮合连接电机上的主动齿轮,电机电性连接电机正反转自动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功能菌种组合液体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装置本体上部设有进料口,下端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上设有出料阀门,发酵装置本体底部固定有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功能菌种组合液体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装置本体上部设有伸入发酵装置本体内侧的温湿度传感器,且温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位于发酵装置本体上部的温湿度传感器显示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功能菌种组合液体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冷却管上端且在中央冷却环的上方设有过水孔,过水孔为圆锥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功能菌种组合液体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管在出发酵装置本体处设有采样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功能菌种组合液体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瓶采用软质材料,且采样瓶上设有消毒过滤的瓶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修复功能菌种组合液体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器为蓄水缓冲的圆锥筒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修复功能菌种组合液体发酵装置,包括发酵装置本体、设置于发酵装置本体上的冷却装置和采样装置,发酵装置本体设有本体内壁、本体外壁以及本体内壁和本体外壁中间的冷水腔,冷水腔上端设有穿过本体外壁的排水口,冷却装置的中央冷却环的内壁封闭连接本体外壁,中央冷却环的外壁封闭连接本体内壁,中央冷却环的内壁中间穿设有连接多个旋转冷却管的旋转轴,旋转冷却管上连接多个搅动器,旋转冷却管另一端通过软管密封连接进水口,采样装置设有固定到发酵装置本体外侧的采样瓶;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旋转冷却管在旋转轴的作用下来回旋转,实现旋转搅拌和冷却一体式结构,节约空间,提高发酵装置工作效率,避免外界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李西强;冷鹏;全先庆;宿刚爱;崔爱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锦鸿源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8.26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