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糖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2391发布日期:2020-07-07 14:24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糖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糖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红糖生产方法多采用锅进行熬制,属于明火熬制、常温结晶的生产工艺,熬制过程中人工搅拌不断被浓缩,最终达到出锅浓度,这种批量生产能力受到限制,糖汁在锅间转移完全靠人力完成,需要多名工人配合才能完成红糖的熬制过程,劳动强度较大。人工方式进行添火,火力的稳定性不易控制,熬煮过程完全依靠技术工人的经验判定,掌握不好容易糊锅焦化或者起锅时机不准红糖无法成型。在灶头添加燃料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飞灰和尘埃,漂浮于空气中污染生产环境,对产品质量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困难,提供一种红糖生产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红糖生产设备,包含外壳、锅体和冷却装置,所述锅体的顶部外侧与外壳连接,锅体外设有加热腔和保温外层,所述锅体顶部设有活动的盖体,所述盖体与外壳或锅体盖严后可密封该锅体;所述锅体上方设有动力机构和进料口,所述锅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通过转轴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转轴穿过盖体设置,所述转轴在与盖体连接处设有一段螺纹,所述盖体设有棘轮与转轴连接,棘轮内侧设有螺纹,所述盖体上还设有释压阀,所述盖体与外壳之间设有止转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冷却熬制好的红糖。

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为电机,转轴与动力机构链条连接。

进一步,所述搅拌装置底部的运行面与锅体底部贴合,搅拌装置上设有多道泄流孔,所述泄流孔呈弧形设置。

进一步,所述止转装置为止转杆,止转杆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止转杆上端穿过固定在外壳上的止转板设置。

进一步,所述锅体下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管或燃气装置。

进一步,所述锅体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有出料阀。

进一步,所述冷却装置包含盘体,所述盘体底部设有散热片。

进一步,所述盘体为一种模具,该模具为方形形状,长30厘米宽20厘米,模具中设有分隔齿,模具四角下表面设有支撑件,支撑件高度为10厘米,模具四角上表面有与支撑件对应的卡槽,模具之间可由支撑件支撑重叠。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这种红糖生产设备操作简单,充分利用热能,机械代替手工熬制,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红糖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动力机构1,转轴2,盖体3,锅体4,搅拌装置5,加热腔6,外壳7,出料管8,进料口9,释压阀11,泄流孔91,棘轮301,止转装置302,止转板3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同种要素。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红糖生产设备,包含外壳7、锅体4和冷却装置,所述锅体4的顶部外侧与外壳7连接,锅体4外设有加热腔6和保温外层,所述锅体4顶部设有活动的盖体3,所述盖体3与外壳或锅体盖严后可密封该锅体;所述锅体4上方设有动力机构1和进料口9,所述锅体4内设有搅拌装置5,所述搅拌装置5通过转轴2与动力机构1连接,所述转轴2穿过盖体3设置,所述转轴2在与盖体3连接处设有一段螺纹,所述盖体3设有棘轮301与转轴2连接,棘轮301内侧设有螺纹,所述盖体3上还设有释压阀11,所述盖体3与外壳7之间设有止转装置302;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冷却熬制好的红糖。

所述动力机构1为电机,转轴2与动力机构1链条连接。

所述搅拌装置5底部的运行面与锅体4底部贴合,搅拌装置5上设有多道泄流孔91,所述泄流孔91呈弧形设置。

所述止转装置302为止转杆,止转杆与所述盖体3固定连接,止转杆上端穿过固定在外壳7上的止转板设置302。

所述锅体4下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管或燃气装置。

所述锅体4底部设有出料管8,所述出料管上有出料阀。

所述冷却装置包含盘体,所述盘体底部设有散热片。

所述盘体为一种模具,该模具为方形形状,长30厘米宽20厘米,模具中设有分隔齿,模具四角下表面设有支撑件,支撑件高度为10厘米,模具四角上表面有与支撑件对应的卡槽,模具之间可由支撑件支撑重叠。

如图1,转轴2与动力机构1链条连接,当动力机构1正转时,盖体3因棘轮301内的螺纹随转轴2移动,又因在盖体3上的止转装置302穿过固定在外壳7上的止转板303,故盖体3向上移动,锅体4为打开状态,向进料口9处加入红糖熬制所需原料到锅体4,待物料添加完成后,控制动力机构1反转,盖体3因棘轮301内的螺纹随转轴2移动,故盖体3向下移动,当盖体3因棘轮301移动到搅拌装置5的转轴2处,停止转动,盖体3停止移动,锅体4为密封状态,搅拌装置5转动,加热腔6开始加热,在锅体4下方为加热装置,通过外接天然气管道至加热腔6,搅拌装置5底部的运行面与锅体4底部贴合,在搅拌过程中避免糊锅。当熬制红糖达到一定温度时,打开盖体3上的释压阀11,缓慢释放锅体4中的水蒸气及热量,待红糖熬制完成后,打开出料阀,糖汁从锅体4底部的出料管8流出,再讲熬制好的红糖放到冷却装置中进行冷却待成型。

如图2,连接在盖体3上的止转装置302上端穿过固定在外壳7上的止转板303,动力机构1正转,转轴2与动力机构1链条连接,故转轴2转动,又因棘轮301内侧有螺纹,故盖体3移动,盖体3向上移动时为打开锅体4;动力机构1反转,盖体3向下移动,当盖体3因棘轮301移动到搅拌装置5的转轴2处,盖体3停止移动为封闭锅体4。

如图3,搅拌装置5底部的运行面与锅体4底部贴合,搅拌装置5上设有多道泄流孔91,该泄流孔91呈弧形,与锅体4底部弧度相似,在熬制过程中,避免出现糊锅现象,泄流孔91的设计减小了搅拌阻力,使搅拌更充分,动力机构1功率消耗较小。

如图4,为红糖冷却装置,是一种模具,包含盘体和支撑装置,盘体底部设有散热片,盘体上方四角有与支撑装置对应的卡槽,模具可重叠,节省厂房铺设空间,且重叠的模具之间都有一定的空气流通空间,控制空气温度和流速,控制空气流速为500-800ml/min,温度为13-17℃。加快红糖冷却速度,模具中设有分隔齿,红糖成型后节省分割环节,且能减少碎块,提高红糖成品质量。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加热腔6中加热方式为电加热,锅体4下方为电热管。

本实用新型在红糖生产中操作简单,充分利用热能,机械代替手工熬制,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