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培养光合细菌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9304发布日期:2020-12-11 15:1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培养光合细菌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微生物培养领域,涉及一种细菌培养装置,具体是一种室内培养光合细菌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bacteria,简称psb)是地球上出现最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是一类没有形成芽孢能力的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类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兼碳源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能够降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毒物质,实现充当饵料、净化水质、预防疾病、作为饲料添加剂等作用。光合细菌适应性强,能忍耐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对酚、氰等毒物有一定忍受和分解能力,具有较强的分解转化能力,它的诸多特性,使其在无公害水产养殖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普遍利用光合细菌所需的生长条件以人工培养的形式进行培养繁殖。

光合细菌细胞内只有一个光系统,即psi,是进行光吸收的功能单位,由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脂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现有技术中通常以太阳光或者白炽光作为光源对光合细菌进行培养,太阳光和白炽光均由各种不同的色光组成,而光合细胞只吸收红光和蓝光,当使用太阳光和白炽光作为光源时,光源较分散,不集中,光合细菌所吸收到光源能量较少,所需的时间较长,且使用白炽光光照分布不均匀造成光合细菌所吸收到的能量也不均匀,导致光合细菌生长缓慢,而培养管中的光合细菌在长时间放置后会堆积到培养管的底部,没有对此进行搅拌或者充气,光合细菌得不到良好的生长,降低了光合细菌的密度,增加了采收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培养光合细菌的装置,在培养管的四周设置交错排列的红光灯管和蓝光灯管,给予光合细菌所需的波长,且通过通气管往培养管内进行吹气,使得沉在培养管底部的光合细菌上浮以获得光照,吸收的光源较集中,保持光合细菌良好的生长,吸收到的能量较充分,有效提高光合细菌生长的速度,减少了培养光合细菌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培养光合细菌的密度,缩短了光合细菌采收的时间。

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培养光合细菌的装置,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本体和中空的培养箱盖体,所述培养箱盖体与培养箱本体活动连接,所述培养箱本体的底部设有基座,基座顶端至少设有一个放置口,用来放置培养管,起到支撑的作用,环绕放置口竖向设有相互错开设置的红光灯管和蓝光灯管,给予光合细菌所需光的波长,促进其生长,提高密度,红灯管和蓝灯管的上方设有与培养箱活动连接的固定架,固定架上对应放置口设有固定口,对培养管起到固定作用,使培养管有序固定的位于灯管中,所述培养箱盖体的底部对应固定口设有通孔,通孔上设有朝下的通气管,培养箱盖体上设有与培养箱盖体相连通的进气口,从进气口通入高压气体,通过通气管对培养管内的培养液进行搅动作用,使得沉在培养管底部的光合细菌上浮以获得光照,保持光合细菌良好的生长。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架与培养箱本体铰接或拆卸式连接,当基座上的灯管出现故障时,可方便更换和维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通气管与通孔拆卸式连接,方便通气管取出来清洗消毒。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红光的波长为620-750nm。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蓝光的波长为476-495nm。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灯管的功率为40-100w。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的底部设有呈喇叭状的喷气头,喷气头上设有数个喷气孔,当通入的高压气体从通气管出来时,呈分散状朝四周喷出,增强培养管内培养液的搅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箱本体内还包括温度控制器和感应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培养光合细菌的装置,在培养管的四周设置交错排列的红光灯管和蓝光灯管,增大了光合细菌接受光源的面积,使得光合细菌接受的光源比较集中,吸收的能量较充足,在培养管内设置通气管对此进行吹气,使得沉淀的光合细菌上浮获得能量,有效提高了光合细菌的生长速度,减少了培养光合细菌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培养光合细菌的密度,缩短了光合细菌采收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培养箱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培养箱盖体和通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培养箱基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培养箱本体;2、固定架;3、红光灯管;4、放置口;5、蓝光灯管;6、培养箱盖体;7、通孔;8、通气管;9、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室内培养光合细菌的装置,包括培养箱,培养箱为方形结构,包括培养箱本体1和中空的培养箱盖体6,培养箱盖体6的一侧与培养箱本体1的内侧壁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方便打开和封闭,相应的,培养箱盖体6与培养箱本体1也可以构造成分离状态,具体而言,将培养箱盖体6直接覆盖在培养箱本体1的上方,与培养箱本体1连接在一起。在培养箱本体1内部空间的底部上设有基座,基座内设有线路,基座顶端上均匀设有12个放置口4,优选采用浅的放置口,即培养管放置到该放置口上时,培养管的底部不会被放置口4遮住,放置口4的四周分别均匀交错设有两根红光灯管3和两根蓝光灯管5,灯管与线路结构连接在一起,两两交错成90°均匀分布在放置口4的四周,优选将红光灯管3和蓝光灯管5放置口4的边缘紧密接触,而两个相邻放置口4之间共用一对红光和蓝光灯管,即在放置口4的一侧设置红光灯管3和蓝光灯管5时,那么应该在放置口3与另外一侧相邻放置口3之间设置蓝光灯管5和红光灯管3,即同一个放置口3两侧的灯管类型相反,其中,灯管的功率为60w,红光灯管5中红光的波长为700nm,蓝光灯管5中蓝光的波长为485nm,在红光灯管3和蓝光灯管5的上方设有与培养箱本体1铰接的固定架2,固定架优选略大于红光灯管3和蓝光灯管5,固定架2上对应放置口4设有固定口,即当培养管放入放置口4时,能将培养管固定住的,培养管内培养液的最大高度应当不超过灯管顶部所在的高度,提高培养管的利用率。在培养箱盖体6的底部对应固定口设有通孔7,通孔7朝培养箱盖体底部方向凸设有呈漏斗状的连接口,连接口上拆卸式连接有通气管8,通气管8优选采用硬质塑料管,通气管8的底部设有呈喇叭状的喷气头,喷气头上设有数个喷气孔,培养箱盖体6上设有进气口9,为了提高进气效率,进气口9优选设在培养箱盖体6的顶部。

本实施例中可在培养箱本体1内设置温度感应器和控制器,对培养箱本体1内的温度变化及时进行调节,防止温度过高超过光合细菌生长的温度从而导致密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将该装置放到室内,打开培养箱盖体6,在培养管内放入带有光合细菌的培养液,将培养管从培养箱本体1上方穿过固定架2上的固定口安放到基座上的放置口4内,注意培养管内的培养液高度不能超过灯管的高度,放好之后将每个放置口4对应的通气管8插到培养管内再缓慢关上培养箱盖体6,插上电源,红光灯管3和蓝光灯管5打开,静置一段时间后,往培养箱盖体6的进气口9通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将通过通气管8上的喷气头喷出,对培养液进行搅拌,每天需对营养液搅拌三次,定时进行,在控制器上设定温度,通过温度感应器和控制器对对培养箱本体1内的温度变化进行调整,将培养箱本体1内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到采收时间时,关闭红光灯管3和蓝光灯管5的电源,静置一会,等待培养管的温度降低,打开培养箱盖体6,分别将培养管取出来,最后盖上培养箱盖体6。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利用上述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相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动与修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