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神经细胞的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9315发布日期:2020-12-11 15:18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神经细胞的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神经细胞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细胞是指来源于神经组织或能分化为神经组织,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细胞,近年来,神经细胞研究和细胞治疗成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热点。细胞研究和细胞治疗最基础的一个问题就是先要分离出神经细胞。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微孔膜过滤抽吸设备对混合液体直接进行抽吸,小颗粒与一定的液体在负压作用下通过滤网排掉,而大、中颗粒连同大直径细胞被截留,从而实现大直径细胞与小颗粒的分离。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因为负压抽吸时中微孔膜的过滤孔径小,如操作时负压过大,膜的强度不够,易破裂,因此,经常因混合液体中的小颗粒太多而堵塞微孔膜的膜孔,易造成分离不完全或分离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用于神经细胞的分离装置,解决了现有装置在神经细胞分离过程中对细胞造成损伤和细胞分离不完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神经细胞的分离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为一体的左端盖和右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盖和右端盖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右端盖呈倒锥形,其首端设有呈圆弧状的滤网支架,其末端设有密封塞,所述滤网支架上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与密封塞之间构成取样腔,所述左端盖底部设有出液管,左端盖内部与滤网之间构成废液腔,所述滤网的滤孔直径小于神经细胞的直径。

所述右端盖内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滤网支架通过卡扣固定在卡槽内。

所述滤网由聚乙烯、聚碳酸酯或聚丙烯材料制成,其厚度0.5~0.8mm,其滤孔直径20~100um,孔隙率在45~70%之间。

所述右端盖外侧设有固定支座。

所述左端盖上设置有透明观察口,所述出液管末端设有出液塞。

所述左端盖和右端盖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神经细胞的分离装置结构简单合理,解决了现有装置在神经细胞分离过程中对细胞造成损伤和细胞分离不完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离心力以及液体推进力的作用下,分离液中的水分和生物颗粒等废液透过滤网的虑孔进入废液腔内,最后通过出液管排出,而有用的神经细胞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远离滤网并沉降于取样腔,从而不会堵住滤孔,使得过滤过程持续顺畅。通过将滤网的滤孔设置为直径小于要神经细胞大小,从而使得神经细胞被隔离留存在取样腔,而水分及其它生物小分子流到废液腔。通过将右端盖呈倒锥形,滤网支架设为圆弧状,这样的结构可以增大过滤面积和滤网强度,使得细胞更好地沉积于取样腔,防止滤孔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支座,2-左端盖,3-右端盖,4-取样腔,5-滤网支架,6-密封塞,7-滤网,8-废液腔,9-出液管,10-出液塞,11-卡扣,12-观察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神经细胞的分离装置实施例,包括可拆卸连接为一体的左端盖2和右端盖3,左端盖2和右端盖3通过螺纹连接,右端盖3呈倒锥形,其首端设有呈圆弧状的滤网支架5,其末端设有密封塞6,滤网支架5上安装有滤网7,滤网7与密封塞6之间构成取样腔4,左端盖2底部设有出液管9,左端盖2内部与滤网7之间构成废液腔8,滤网7的滤孔直径小于神经细胞的直径。右端盖3内壁上设置有卡槽,滤网支架5通过卡扣11固定在卡槽内。滤网7由聚乙烯、聚碳酸酯或聚丙烯材料制成,其厚度0.5~0.8mm,其滤孔直径20~100um,孔隙率在45~70%之间。右端盖3外侧设有固定支座1。左端盖2上设置有透明观察口12,出液管9末端设有出液塞10。左端盖2和右端盖3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工作时,将神经细胞分离液加入分离装置的取样腔4内,然后插上密封塞6密封。然后放在离心机上进行离心。在离心力以及液体推进力的作用下,小分子的水分和生物颗粒等废液透过滤网7的滤孔进入废液腔8内,最后通过出液管9排出至废液收集袋,使得废液收集过程变得简单、易操作。而神经细胞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远离滤网7并沉降于取样腔4,从而不会堵住滤孔,使得过滤过程持续顺畅。这样结束离心后,操作人员可直接取走分离收集器获得分离好的神经细胞。通过将滤网7的滤孔设置为直径20~100um,小于要分离细胞的大小,从而使得神经细胞被隔离留存在取样腔4,而水分及其它生物小分子流到废液腔8。通过将右端盖3呈倒锥形,滤网支架5设为圆弧状,这样的结构可以增大过滤面积和滤网强度,使得细胞更好地沉积于取样腔4,使其不容易堵塞至滤孔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神经细胞的分离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为一体的左端盖(2)和右端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盖(2)和右端盖(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右端盖(3)呈倒锥形,其首端设有呈圆弧状的滤网支架(5),其末端设有密封塞(6),所述滤网支架(5)上安装有滤网(7),所述滤网(7)与密封塞(6)之间构成取样腔(4),所述左端盖(2)底部设有出液管(9),左端盖(2)内部与滤网(7)之间构成废液腔(8),所述滤网(7)的滤孔直径小于神经细胞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神经细胞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端盖(3)内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滤网支架(5)通过卡扣(11)固定在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神经细胞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7)由聚乙烯、聚碳酸酯或聚丙烯材料制成,其厚度0.5~0.8mm,其滤孔直径20~100um,孔隙率在45~7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神经细胞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端盖(3)外侧设有固定支座(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神经细胞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盖(2)上设置有透明观察口(12),所述出液管(9)末端设有出液塞(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神经细胞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盖(2)和右端盖(3)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神经细胞的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为一体的左端盖和右端盖,左端盖和右端盖通过螺纹连接,右端盖呈倒锥形,其首端设有呈圆弧状的滤网支架,其末端设有密封塞,滤网支架上安装有滤网,滤网与密封塞之间构成取样腔,左端盖底部设有出液管,左端盖内部与滤网之间构成废液腔,滤网的滤孔直径小于神经细胞的直径。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用于神经细胞的分离装置,解决了现有装置在神经细胞分离过程中对细胞造成损伤和细胞分离不完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胡炜彦;张荣平;于浩飞;李菊;张兰春;李媛;耿芝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医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