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基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16038发布日期:2020-05-29 13:32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清洗剂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油基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去除工件表面污垢是清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工件表面的洁净度直接关系到接下来的表面处理工作,表面不够洁净的或者达不到工艺施工的要求都会影响到产品的合格率。其中油基清洗剂的清洗效率高、干燥速度快、循环利用率高、既不破坏臭氧层也没有污水排放,因此市面上常采用油基清洗剂去除工件表面污垢。随着国内高精密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要求工件的清洗不仅能去除非极性污垢(如炭黑、石油等),还要求去除掉一些极性污垢(如黏土、粉尘、动植物油脂等)且能够改善并还原工件材质本身的表面张力,但是现有的油基清洗剂只能去除非极性污垢,因此基本很难满足这类需求。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对极性污垢和非极性污垢都有较强的清洗能力,且能够改善并还原工件材质本身表面张力的油基清洗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基清洗剂,该油基清洗剂对极性污垢和非极性污垢都有较强的清洗能力,且能够改善并还原工件材质本身的表面张力。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油基清洗剂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基清洗剂,包括碳氢化合物、渗透剂、增溶剂和稳定剂,渗透剂选用醇类化合物和醇醚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增溶剂选用酯类化合物和醚酯类化合物的混合物,稳定剂选用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本发明提供的油基清洗剂以碳氢化合物作为主体材料,由于碳氢化合物为非极性物质,根据相似相容原理,碳氢化合物可去除较大部分的非极性污垢;选用醇类化合物和醇醚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作为渗透剂可渗透到工件与污垢之间使工件表面的污垢容易剥离;同时选用酯类化合物和醚酯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作为增溶剂可增大极性污垢的溶解使工件表面的污垢容易清洗;另外选用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为稳定剂,对极性污垢有较大的溶解能力,又能够改善并还原工件材质本身的表面张力,因此本发明的油基清洗剂以碳氢化合物为主体材料,再合理配合渗透剂、增溶剂、稳定剂一起使用,对极性污垢和非极性污垢都有较强的清洗能力,且能够改善并还原工件材质本身的表面张力。较佳者,按重量百分数计,碳氢化合物为60-80%、渗透剂为10-20%、增溶剂为5-15%、稳定剂为3-8%;其中碳氢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数可选为但不限于60%、70%、72%、80%,渗透剂的重量百分数可选为但不限于10%、12%、18%、20%,增溶剂的重量百分数可选为但不限于5%、12%、14%、15%、稳定剂的重量百分数可选为但不限于3%、5%、6%、8%。优选地,本发明的渗透剂的用量大于增溶剂的用量;避免增溶剂影响渗透剂对污垢的渗透,以使油基清洗剂对工件表面污垢产生最佳的渗透作用和溶解作用,使工件表面的污垢更容易剥离和清洗。较佳者,本发明的碳氢化合物为馏程在140-220℃的正构烷烃或异构烷烃。具体地,本发明的碳氢化合物可为正癸烷、正十一烷、异构十二烷和异构十三烷中的至少一种。较佳者,本发明的醇类化合物为异己二醇。较佳者,本发明的醇醚类化合物为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丙醚、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丁醚、丙二醇丙醚、丙二醇丁醚、二丙二醇甲醚、丙二醇正丙醚、3-甲氧基-3-甲基-1-丁醇和二丙二醇正丙醚中的一种或多种;该醇醚类化合物组成中既有亲油性的醚键又有亲水性的羟基,可使油基清洗剂较易渗入到工件与污垢之间使脏污容易剥离。较佳者,本发明的酯类化合物为乳酸乙酯、乳酸丁酯和3-甲氧基-3-甲基醋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较佳者,本发明的醚酯类化合物为丙二醇甲醚乙酸酯、乙二醇丁醚乙酸酯和乙二醇乙醚乙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油基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1)将配方量的渗透剂和稳定剂混合后充分搅拌均匀,得到原料a;2)将配方量的增溶剂、碳氢化合物依次加入到原料a中,搅拌均匀,获得油基清洗剂。本发明的油基清洗剂的制备过程简单,而且借由该制备方法制得的油基清洗剂可有效地去除工件表面的非极性污垢和极性污垢且能够改善并还原工件材质本身的表面张力,保证工件表面的洁净度达到工艺施工的要求,适于广泛的推广应用于清洗剂
技术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实施例1油基清洗剂,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上述油基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1)将重量百分数为12%的异己二醇、重量百分数为8%的丙二醇丙醚和重量百分数为5%的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混合后充分搅拌均匀,得到原料a;2)将重量百分数为3%的乳酸乙酯、重量百分数为2%的丙二醇甲醚乙酸酯、正十一烷依次加入到原料a中,获得油基清洗剂。实施例2油基清洗剂,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本实施例油基清洗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故,在此不做详细说明。实施例3油基清洗剂,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本实施例油基清洗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故,在此不做详细说明。实施例4油基清洗剂,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本实施例油基清洗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故,在此不做详细说明。对比例1油基清洗剂,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本对比例油基清洗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故,在此不做详细说明。对比例2油基清洗剂,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本对比例油基清洗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故,在此不做详细说明。对比例3油基清洗剂,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本对比例油基清洗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故,在此不做详细说明。对比例4油基清洗剂,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本对比例油基清洗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故,在此不做详细说明。对比例5油基清洗剂,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本对比例油基清洗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故,在此不做详细说明。测试实施例1-4和对比例1-5获得的油基清洗剂对工件的清洗率,同时对清洗后的工件表面张力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检测方法:清洗率检测方法:取试验用工件,将工件置于无水酒精中用超声波清洗,干燥后称重记为m0,人工将污垢均匀的涂抹到工件表面上,烤干后称重记为m1,将油基清洗剂倒入超声波清洗机内,再将有污垢的工件浸泡其中并超声5min,取出用热风干燥,干燥后称重记为m2,即清洗率=(m1-m2)/(m1-m0)×100%。工件表面张力检测方法:取油基清洗剂清洗后的工件,使用德国arcotest牌的达因笔测试工件的表面张力,观察能否通过相应号数的达因笔测试,通过的号数越高则工件表面张力越高。表1实施例1-4和对比例1-5的油基清洗剂的清洗率和工件表面张力测试结果试验组清洗率(%)号数实施例199.540#实施例299.440#实施例398.238#实施例499.540#对比例192.534#对比例293.134#对比例395.536#对比例496.636#对比例591.832#由表1可见,实施例1-4的油基清洗剂的清洗效果以及对应的工件表面张力均优于对比例1-5,原因可能是本发明的油基清洗剂以碳氢化合物为主体材料,再以合理的重量比配合渗透剂、增溶剂、稳定剂使用,对极性污垢和非极性污垢都有较强的清洗能力,且能够改善并还原工件材质本身的表面张力,保证了工件表面的洁净度达到工艺施工的要求,适于广泛的推广应用于清洗剂
技术领域
。将实施例1与实施例3进行比较,实施例1的油基清洗剂的清洗效果以及对应的工件表面张力优于实施例3,原因是实施例1中的渗透剂的用量大于增溶剂,可避免增溶剂影响渗透剂对污垢的渗透作用,以使油基清洗剂对工件表面污垢产生最佳的渗透作用和溶解作用,使工件表面的污垢更容易剥离和清洗,从而提高其对极性污垢和非极性污垢都有较强的清洗能力,同时进一步改善并还原工件材质本身的表面张力。将实施例1与对比例1-4相比,对比例1-4的油基清洗剂的清洗效果以及对应的工件表面张力均比实施例1差,原因可能是实施例1中的渗透剂选用的是醇类化合物和醇醚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同时增溶剂选用的亦是酯类化合物和醚酯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因此渗透剂和增溶剂均选用混合物所制备的油基清洗剂对工件表面污垢的清洗效果要优于渗透剂或增溶剂选用单一的化合物。将实施例1与对比例5相比,由于对比例5没有加入稳定剂,其效果不如实施例1,虽然与实施例1中含量略有不同,但是其表面张力测试结果远低于实施例1,这主要源于稳定剂能够改善并还原工件材质本身的表面张力。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