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曲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407056发布日期:2020-07-07 14:41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酿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曲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大曲作为一种大曲酒酿造过程中的集“产酒、生香”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生化制品,是传统固态发酵大曲酒的重要物质保障。千百年来酿酒前辈们从酿酒实践中总结出:“曲乃酒之骨”、“有好酒必有好曲”,足以彰显大曲的重要性。

大曲是以小麦(有的配料大麦、豌豆、高粱等)为制曲原料,经过润料,生料磨碎,加水(或配料母曲粉)拌料,人工踩制或者机械压制成块状曲坯,稻壳或者竹板作为支撑透气物、稻草或者编织布作为保湿覆盖物卧曲培养发酵,通过翻曲控制培养程度,入库储存备用,粉碎投入酿酒生产。其中入房培养最为关键,但该步骤受环境季节的影响较大,培养过程全凭工人经验,特别是架子曲上下层温差大,致使大曲质量不稳定、大曲成熟度不一致、理化指标偏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针对架子曲上下层温差大,大曲断面不规则,理化指标低且不稳定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大曲培养方法,以降低架子曲上下层温度差,确保大曲断面规则、菌丝丰富,提高大曲的有益香味成分和理化指标及稳定性。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大曲培养方法,包括润料、粉碎、拌料、压制成曲、入房培养发酵、入库储存等步骤;其中,所述入房培养发酵是采用曲架进行多层培养发酵,包括一次翻曲、二次翻曲撤曲架和堆曲。

具体地,按照常规的润料、粉碎、拌料、压制成曲步骤后获得曲坯,将获得的曲坯移入曲房即卧曲,随后进行发酵培养过程。曲坯移入曲房发酵后控制最高温度为38-44℃,其中40℃以上温度保持时间不超过24h,培养3-8天,进行第一次翻曲。

第一次翻曲后,控制最高温度为42-48℃,培养发酵6-10天,撤掉曲架,进行第二次翻曲。

第二次翻曲后上下层曲坯呈“井”字型排列。

第二次翻曲后控制温度42℃以上,培养发酵6-10天,进行堆曲。

堆曲层数为第二次翻曲层数的1-2倍,上下层曲坯呈“二五”型排列。所述“二五”型是指在下方排布两块竖放的曲坯,然后再在两块竖放的曲坯的上方放置三块横放的曲坯,即“横三竖二”。

本发明中,压制成曲坯的形状为长方体,四面平整,俗称砖块曲。成型砖块曲感官质量:曲坯四角整齐,表面光滑,松紧一致,无缺边掉角,滋润且有弹性。制备好的曲坯移入曲房即卧曲,随后进行发酵培养过程。

本发明中,卧曲采用多层曲架,地面卧一层曲后放置第一层曲架,左右相邻的曲架间隔5-20cm,前后相邻的曲架间隔5-10cm,呈直线型在每个曲架的正上方卧放曲坯,相邻曲坯之间间隔1-3cm,按同样的方式摆放第二次曲架并卧放曲坯;以此类推,放置多层曲架(层数4-6层为佳)。卧完曲晾置4-10h,使曲坯表面浆水收干,以曲坯表面呈白色,触摸不粘手为感官标准。

在入房培养过程中都应通过调节草栅、门窗及洒水量控制房内温度和湿度。卧完曲曲坯缓慢升温发酵,尽量延长曲坯品温维持在28-32℃的时间,控制最高温度为38-44℃,不超过24h,培养3-8天后进行第一次翻曲。第一次翻曲后调节草栅和门窗缓慢升温,控制最高温度为42-48℃,培养发酵6-10天,撤掉曲架,进行第二次翻曲。第二次翻曲关键在于撤掉曲架,减少曲坯上下层温差,同时上下层曲坯呈“井”字型排列,防止顶温过高。第二次翻曲后控制温度在42℃以上,培养发酵6-10天,进行堆曲,堆曲上下层曲坯呈“二五”型排列,且层数为第二次翻曲的1-2倍,利于延长51℃以上高温时间,确保曲坯高温生香。翻曲均采用上翻下、下翻上、里翻外、外翻里的原则。堆曲结束经过51℃以上高温培养3-5天,调节草栅和门窗,使曲温缓慢降至自然温度,随后即可入库正常储存,储存时间为3-6个月,曲坯含水量以≤15%为宜,此时大曲品质已基本稳定,即为成品曲,可直接用于酿酒生产。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解决关键问题是培养发酵过程的控制,根据发酵成熟度节点的掌握,采用一次翻曲、二次翻曲撤架子、堆曲直至大曲发酵成熟,此培养方法能够降低架子曲上下层温度差,保证了发酵的稳定性,确保了大曲断面规则、菌丝丰富,提高了大曲的有益香味成分和理化指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大曲培养方法,包括润料、粉碎、拌料、压制成曲、入房培养发酵、入库储存等步骤,获得成品大曲。其中,所述入房培养发酵是采用曲架进行多层培养发酵,包括一次翻曲、二次翻曲撤曲架和堆曲。

具体的,润料用水的温度为20-40℃,润料时间为12-24h,用水比例0.5-3.0%,以麦粒表面吸水收汗、内心带硬、口咬不粘牙、尚有干脆响声为润麦的感官判定标准。

具体的,原料粉碎破碎度为未通过20孔筛的占22%-32%,以麦皮呈梅花瓣状、麦心呈细粉状、且无整粒小麦为感官判定标准。

具体的,拌料时用水的温度为20-40℃,拌料完成后原料含水量为34-40%。

具体的,入房培养发酵过程中根据曲坯温度和成熟度,进行一次翻曲、二次翻曲撤曲架和堆曲,总培养时间为25-40天。

具体的,入房发酵后控制最高温度为38-44℃,不超过24h,培养3-8天,进行第一次翻曲。

具体的,第一次翻曲后,控制最高温度为42-48℃,培养发酵6-10天,撤掉曲架,进行第二次翻曲。

具体的,第二次翻曲上下层曲坯呈“井”字型排列。第二次翻曲后控制温度42℃以上,培养发酵6-10天,进行堆曲。

具体的,堆曲层数为第二次翻曲的1-2倍,上下层曲坯呈“二五”型排列。所述“二五型”是指在下方排布两块竖放的曲坯,然后再在两块竖放的曲坯的上方放置三块横放的曲坯,即“横三竖二”。

具体的,入库储存时间为3-6个月。储存后曲坯含水量≤15%。

本发明中,压制成曲坯的形状为长方体,四面平整,俗称砖块曲。成型砖块曲感官质量:曲坯四角整齐,表面光滑,松紧一致,无缺边掉角,滋润且有弹性。

本发明中,制备好的曲坯移入曲房即卧曲,随后进行发酵培养过程。

本发明中,卧曲采用多层曲架,地面卧一层曲后放置第一层曲架,左右相邻的曲架间隔5-20cm,前后相邻的曲架间隔5-10cm,呈直线型在每个曲架的正上方卧放曲坯,相邻曲坯之间间隔1-3cm,按同样的方式摆放第二次曲架并卧放曲坯;以此类推,放置多层曲架。卧完曲晾置4-10h,使曲坯表面浆水收干,以曲坯表面呈白色,触摸不粘手为感官标准。

在入房培养过程中都应通过调节草栅、门窗及洒水量控制房内温度和湿度。卧完曲曲坯缓慢升温发酵,尽量延长曲坯品温维持在28-32℃的时间,控制最高温度为38-44℃,不超过24h,培养3-8天后进行第一次翻曲。第一次翻曲后调节草栅和门窗缓慢升温,控制最高温度为42-48℃,培养发酵6-10天,撤掉曲架,进行第二次翻曲。第二次翻曲关键在于撤掉曲架,减少曲坯上下层温差,同时上下层曲坯呈“井”字型排列,防止顶温过高。第二次翻曲后控制温度在42℃以上,培养发酵6-10天,进行堆曲,堆曲上下层曲坯呈“二五”型排列,且层数为第二次翻曲的1-2倍,利于延长51℃以上高温时间,确保曲坯高温生香。翻曲均采用上翻下、下翻上、里翻外、外翻里的原则。堆曲结束经过51℃以上高温培养3-5天,调节草栅和门窗,使曲温缓慢降至自然温度,随后即可入库正常储存,储存时间为3-6个月,曲坯含水量以≤15%为宜,此时大曲品质已基本稳定,即为成品曲,可直接用于酿酒生产。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制在实施例之中,具体以生产中高温大曲为例。

1、将原料小麦分别润粮、粉碎、拌料。润料时水的温度为25-30℃,润料时间为20h,润料后物料水分达到12-14%。拌料时所用水的温度为25-30℃,拌料后原料含水量为36-38%。

2、压曲机制作曲坯,成型规格为长25cm,宽15cm,厚7cm。成型感官质量:曲坯呈砖块型,四角整齐,表面光滑,松紧一致,无缺边掉角,滋润有弹性。

3、入房培养:先在地上撒上稻壳,其上垫芦席,再将曲坯依次排列安放一层,在曲坯上放置第一层曲架,左右相邻的曲架间隔5cm,前后相邻的曲架间隔5cm,呈直线型在每个曲架的正上方卧放曲坯,相邻曲坯之间间隔1cm,按同样的方式摆放第二次曲架并卧放曲坯;以此类推,共放置4层曲架,5层曲坯。卧完曲晾置6h,使曲坯表面浆水收干后,在曲架四周围一层盖草栅,关闭门窗,控制曲坯的品温缓慢升高,通过调节门、窗开使曲坯品温维持在28-32℃的时间不短于24h,超过40℃以上的时间不超过12h,共控温发酵5天第一次翻曲。翻曲采用上翻下、下翻上、里翻外、外翻里的原则,翻曲温度不低于30℃,翻曲结束调节门窗、草栅,缓慢升温至46℃,培养8天,进行第二次翻曲,撤掉曲架,翻曲上下层曲坯呈“井”字型排列,共4层高度。温度不低于42℃,培养发酵7-9天,砸开曲坯查看断面,未成熟部分的直径小于3cm左右,即可进行堆曲。堆曲上下层曲坯呈“二五”型排列,层数为6层,围盖草栅,51℃以上高温时间保持72h以上,确保曲坯高温生香。高温培养3-5天,调节草栅和门窗,使曲温缓慢降至自然温度,随后即可入库正常储存。

对入库大曲进行感官鉴定和理化检测,结果见下表1。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此种方法生产出的大曲,菌落总数较多,酸度、发酵力、糖化力等指标高,且均匀稳定,此种方法所产大曲具有菌丝丰富、理化指标稳定、感官质量好等优势。整体大曲成熟度均匀一致、质量好、稳定,能够为酿酒产香、产酒打下坚实的基础。

表1大曲各项理化指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