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菌粉、其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17565发布日期:2020-08-11 21: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菌粉,其由哈茨木霉菌的孢子粉与玫烟色棒束孢菌的孢子粉复配组成,其中,哈茨木霉菌的孢子粉与玫烟色棒束孢菌的孢子粉的重量比为(3-4):(2.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哈茨木霉菌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nblz-0001,该菌株于2020年3月2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19602;

优选地,所述玫烟色棒束孢菌为玫烟色棒束孢(isariafumosorosea)nblz-0008,该菌株于2020年3月2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19603;

优选地,所述玫烟色棒束孢菌的孢子粉与哈茨木霉菌的孢子粉的重量比3.2-4:3,优选为3.5-4:3。

3.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包含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复合菌粉;

优选地,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含或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20-40%复合菌粉,1-10%润湿剂,3-10%分散剂,0.2-0.8%紫外保护剂,其余为载体;其中,所述复合菌粉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含或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25-35%复合菌粉,3-8%润湿剂,3-6%分散剂,0.3-0.5%紫外保护剂,其余为载体;

优选地,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含或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25-30%复合菌粉,5-8%润湿剂,5-6%分散剂,0.3-0.5%紫外保护剂,其余为载体;

优选地,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30%复合菌粉,5%润湿剂,5%分散剂,0.3%紫外保护剂,其余为载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np-10、木质素磺酸钙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或聚乙烯醇;

优选地,所述紫外保护剂为fe2o3和/或抗坏血酸;

优选地,所述载体选自硅藻土、滑石粉、凹凸棒土的一种或多种。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菌粉的方法,其包括分别制备哈茨木霉菌的孢子粉和玫烟色棒束孢菌的孢子粉后,将两种菌的孢子粉按比例混合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孢子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菌种分别经斜面培养、液体培养以及固体培养后,将固体培养基分装后灭菌冷却,再次接入液体培养时得到的液体菌种,继续培养后风干发酵产物,粉粹,过筛,即得孢子粉。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其包括将润湿剂、分散剂、紫外保护剂分别粉粹后混合加入载体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复合菌粉,混合均匀,即得复合微生物菌剂。

9.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复合菌粉或权利要求3或5中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制备用于防治虫害的制剂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虫害包括蚜虫、菜青虫和/或粉虱所致的虫害。

10.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复合菌粉或权利要求3或5中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制备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制剂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植物病害包括番茄叶霉病、辣椒疫病和/或黄瓜枯萎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菌粉、其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菌粉由哈茨木霉菌的孢子粉与玫烟色棒束孢菌的孢子粉复配组成。本发明将玫烟色棒束孢及哈茨木霉联合使用,可有效防治蚜虫、菜青虫、粉虱、番茄叶霉病、辣椒疫病和黄瓜枯萎病等病虫害,具有效果稳定、安全高效等优点。该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能有效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药残留,延缓害虫抗药性,具有替代部分化学农药的潜能。

技术研发人员:胡著然;齐素敏;韩广泉;陈丹丹;李圆圆;冉新炎;陶宁;黄悦;王丽荣;张文娟;申小冉;徐曙光;李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碧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09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