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辊皮革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47843发布日期:2020-08-14 17:1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辊皮革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皮革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辊皮革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皮革是经脱毛和鞣制等物理、化学加工所得到的已经变性不易腐烂的动物皮,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防腐性、柔软、抗撕裂性和耐曲折性等物化性能,广泛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用具中。

皮革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为了利于后期各工序的操作和防止成品革产生油斑现象,一般需要将生皮中皮下组织层、表皮层和真皮层中的脂肪去除。

生皮去脂一般分为机械法和化学法,其中,机械法一般是通过擀压的方式将游离脂肪和脂腺破坏,目前,大多采用压辊挤压的方式进行,然而,由于生皮内脂肪较多,在压辊挤压的过程中,大量的脂肪容易堆积在压辊的前侧,给压辊的挤压带来较大的阻力,若压辊施加的压力过大,又容易将脂肪压实,更加不利于脂肪的排出,从而导致整个去脂过程效率低下,去脂效果不佳。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辊皮革加工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皮革加工装置对脂肪去除效率低、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去脂效率高、效果好的双辊皮革加工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双辊皮革加工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端通过多个液压缸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下端通过连接条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限位板和固定板之间滑动连接有两块滑动板,两块所述滑动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连接在同一根所述转轴上端的两根转动杆之间转动连接有压辊,所述转动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导轮,所述导轮与滑动板的侧壁接触。

在上述的双辊皮革加工系统中,所述弹性件为多根复位弹簧,多根所述复位弹簧并列固定连接在两块滑动板之间。

在上述的双辊皮革加工系统中,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永磁板,所述底座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上端阵列有多个打击孔,所述打击孔内设有磁性的打击球,所述打击球与永磁板之间同极相斥,所述打击球通过振动弹簧与空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双辊皮革加工系统中,所述弹性件为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固定在两块所述滑动板之间,所述弹性气囊沿滑动板滑动方向伸缩。

在上述的双辊皮革加工系统中,所述弹性气囊的上连接有单向进液管和单向排液管,所述单向进液管用于补充脱脂剂,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通过连接杆固定有喷液管,所述喷液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排喷嘴,所述单向排液管与喷液管连通。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双辊皮革加工系统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两个压辊,在使用时,两个压辊分别朝两边挤压,一方面可以减少脂肪的堆积,降低压辊在擀压过程中的阻力,另一方面,能够成倍地提高去脂效率,缩短加工周期。

2、本发明通过设置振动弹簧存储弹性势能,在完成擀压操作后,振动弹簧会释放弹性势能,使得打击球在竖直方向上持续振动,对生皮进行多点敲击,能够加速游离脂肪的排出。

3、本发明通过设置弹性气囊,能够在擀压生皮的同时,自动喷涂脱脂剂,利用化学、机械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实现对生皮的去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辊皮革加工系统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辊皮革加工系统实施例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辊皮革加工系统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辊皮革加工系统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固定架、3液压缸、4限位板、5固定板、6滑动板、7弹性件、8转轴、9转动杆、10压辊、11导轮、12永磁板、13空腔、14打击孔、15打击球、16振动弹簧、17弹性气囊、18单向进液管、19单向排液管、20喷液管、21喷嘴、22连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双辊皮革加工系统,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固定架2的下端通过多个液压缸3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限位板4下端通过连接条22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限位板4和固定板5之间滑动连接有两块滑动板6,限位板4、固定板5和底座1平行设置,限位板4的两端向下弯曲形成挡边,用于对滑动板6限位。

两块滑动板6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7,固定板5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8,转轴8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9,转动杆9的中上部与转轴8固定连接,连接在同一根转轴8上端的两根转动杆9之间转动连接有压辊10,压辊10的表面设有防滑橡胶层,转动杆9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导轮11,导轮11与滑动板6的侧壁接触。

本实施例使用时,将生皮铺在底座1上,接着启动液压缸3,将限位板4向下驱动,随着限位板4的持续向下移动,使压辊10与生皮接触,并朝两边滚动,如图2所示,实现对生皮的擀压,能够游离脂肪和脂腺破坏,从而达到去除油脂的目的,相较于传统的单辊式挤压方式,本实施例设置有两个压辊10,在使用时两个压辊10分别朝两边挤压,一方面可以减少脂肪的堆积,降低压辊在擀压过程中的阻力,另一方面,能够成倍地提高去脂效率,缩短加工周期。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弹性件7为多根复位弹簧,多根复位弹簧并列固定连接在两块滑动板6之间。

固定板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永磁板12,底座1内设有空腔13,空腔13的上端阵列有多个打击孔14,打击孔14内设有磁性的打击球15,打击球15与永磁板12之间同极相斥,打击球15通过振动弹簧16与空腔13的底部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随着限位板4的持续下移,在永磁板12磁场的作用下,会使打击球15向下移动、振动弹簧16收缩,存储弹性势能,在完成擀压操作后,在两个压辊10复位的过程中,振动弹簧16会释放弹性势能,使得打击球15在竖直方向上持续振动,对生皮进行多点敲击,能够加速游离脂肪的排出。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弹性件7为弹性气囊17,弹性气囊17内部为密闭设置,弹性气囊17可采用耐溶性橡胶制成,弹性气囊17固定在两块滑动板6之间,弹性气囊17沿滑动板6滑动方向伸缩。

弹性气囊17的上连接有单向进液管18和单向排液管19,具体的,弹性气囊1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将弹性气囊17一分为二,单向进液管18和单向排液管19均固定连接在固定环上,在弹性气囊17被拉伸或压缩的过程中,固定环的位置始终不变,单向进液管18用于补充脱脂剂,固定板5的下端通过连接杆固定有喷液管20,喷液管2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排喷嘴21,单向排液管19与喷液管20连通,单向进液管18和单向排液管19均通过单向阀结构实现,具体的,单向进液管18仅允许流体从外部单向进入弹性气囊17内,单向排液管19仅允许流体从弹性气囊17单向排出到外部。

本实施例中,在压辊10朝两边移动的过程中,转动杆9的上端会朝中间移动,并挤压滑动板6,使两块滑动板6之间的弹性气囊17被压缩,此时弹性气囊17内的压强变大,在压差的作用下,使脱脂剂从喷嘴21处喷出,即在压辊10擀压生皮的过程中,脱脂剂会同步从喷嘴21处喷出,在化学、机械相结合的方式下,更好地完成对生皮的脱脂;在压辊10复位的过程中,弹性气囊17在自身形变作用下也会复位,此时弹性气囊17内部压强变小,使脱脂剂顺着单向进液管18进入弹性气囊17内,自动作为补充。

本实施例能够在擀压生皮的同时,自动喷涂脱脂剂,利用化学、机械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实现对生皮的去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