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稳定性、近红外磷光的铜纳米团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84779发布日期:2020-08-18 17: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高稳定性、近红外磷光的铜纳米团簇,其特征在于:

所述铜纳米团簇的分子式为[cu11(sc10h13)9(pc18h15)6](sbf6)2,简写为cu1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纳米团簇,其特征在于:

所述铜纳米团簇是由11个cu原子、9个4-叔丁基苯硫酚配体、以及6个三苯基膦配体组成,并通过p-cu和μ3-s-cu配位形成一种笼状结构,并配有两个sbf6-反离子。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向反应器中加入40毫克氯化亚铜、100毫克四辛基溴化铵、15毫升三氯甲烷和10毫升甲醇,反应15分钟后,加入100毫克三苯基膦;反应30分钟后,将70微升4-叔丁基苯硫酚加入到反应体系中;30分钟后,称取50毫克硼氢化钠固体加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后直接加入到体系中,此时溶液立即变黑;反应持续搅拌24小时后,将反应体系中的搅拌磁子和水溶液去除,加入5毫升溶有100毫克的六氟锑酸钠的甲醇溶液;然后,旋蒸除去溶剂,分别使用甲醇和甲苯洗涤,将产物溶解在三氯甲烷中,使用气相扩散的方法将正己烷扩散至三氯甲烷溶液中,一周之后得到黄色针状晶体,即为目标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整个制备过程在室温、1200rpm均匀转速搅拌下进行。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稳定性、近红外磷光的铜纳米团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配位化学和纳米材料的交叉领域。该铜纳米团簇以常见的对叔丁苯硫酚和三苯基膦为保护配体,在室温、空气氛围中,通过简单的一锅法合成产量高,近红外发光的铜纳米团簇材料。该铜纳米团簇的分子式为[Cu11(SC10H13)9(PC18H15)6](SbF6)2,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 21/n。在室温下,该铜纳米团簇的溶液和固体均具有较强的红色磷光,其固体的绝对量子产率为22%。在室温、空气氛围中,该铜纳米团簇的溶液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永波;李浩;朱满洲;周传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5.28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