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同菌种对石油烃降解能力的比较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87015发布日期:2020-10-20 17:5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同菌种对石油烃降解能力的比较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同菌种对石油烃降解能力的比较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环境微生物领域。



背景技术:

微生物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当环境受到石油烃类物质污染时,微生物为了生存会产生适应性变化,而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微生物被淘汰,从而留下能够降解石油的优势微生物。在未受污染的生态系统中,石油烃降解为生物所占比例不到0.1%,但在石油烃污染环境中,该比例会增加10-100倍。石油烃降解微生物被广泛地运用于石油污染物的治理和修复,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藻类。其中细菌种类最多,也是最主要的降解活性物质,它们对石油烃组分的降解遵循优先降解顺序:正烷烃>支链烷烃>单方烃>环烷烃>芳香烃>多环芳烃>沥青烯烃等。

为了对比不同微生物对石油碳氢化合物的代谢能力,本发明提供一种关于不同菌种对石油烃降解能力的比较方法。本发明能够在短时间内比较多种不同菌种对石油烃的降解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判别降解菌对石油烃降解能力差异耗时较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不同菌种对石油烃降解能力的比较方法及其应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菌种的来源:已公布的石油烃降解菌。

(2)菌种的活化培养:选取至少2种菌种,分别投入100ml灭菌的lb液体培养基中,并添加1%的原油,富集培养3-7d。

(3)菌种的驯化培养:分别在以葡萄糖、十六烷、菲和石油烃混合物为单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加入1%富集培养的菌液,36℃,120rpm,培养3-7d。

(4)菌悬液配制:取50ml菌液于灭菌的离心管,4000转,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用灭菌的生理盐水50ml悬浮沉淀物后再次离心,如上所述洗涤3次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浓度。

(5)菌种生长曲线:用酶标仪连续测定菌液的od600,绘制菌种的生长曲线,确定不同菌种对石油烃降解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的lb液体培养基,其特征在于,lb液体培养基的成分为胰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物:5g/l,nacl:10g/l,ph值:7.0-7.4。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机盐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无机盐培养基的成分为kh2po4:1.0g/l,k2hpo4:1.0g/l,nh4no3:1.0g/l,mgso4·7h2o:0.2g/l,fecl3:0.05g/l,cacl2·2h2o:0.02g/l,ph:6.8-7.2。

进一步的,所述的菌悬液配制,其特征在于,实验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内或酒精灯附近完成,确保无空气中的杂菌污染。洗涤所使用的生理盐水需灭菌,移取菌悬液的注射器需灭菌。测定菌悬液浓度所使用的具塞比色皿使用前浸泡于70%的乙醇溶液中。以无菌的生理盐水为空白参比,测定洗涤后的菌液浓度,将菌悬液的od600调至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菌液od600的测定:在超净工作台内,用8道移液器分别移取5μl的葡萄糖、十六烷、菲和石油烃混合物于无菌96孔板,继续向上述96孔板中移取160μl的bh培养基、15μl的菌悬液和37.5μg/ml的2,6-dcpip试剂20μl。将96孔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用酶标仪在0h,4h,8h,12h,16h,20h,24h,48h,60h和72h测od600。并观察对应时刻96孔板的颜色变化。

本发明方法应用于比较不同菌种对其他含碳有机物污染物降解能力。

本发明在获得石油烃降解微生物后,选取至少2种菌种,并选取葡萄糖、十六烷、菲和石油烃混合物4种有机物分别代表普通碳源、烷烃、芳香烃和复杂石油烃,通过菌液在不同碳源微环境中的吸光值绘制菌种的生长曲线,确定不同菌种对石油烃降解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各菌种在葡萄糖微环境中的生长曲线。

图2为各菌种在十六烷微环境中的生长曲线。

图3为各菌种在菲的微环境中的生长曲线。

图4为各菌种在石油烃微环境中的生长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以海源菌属(j1)、阿尔蒂杆菌属(j2)、盐单胞菌属(j3)为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由图1可知,j1、j2和j3均能较好的利用葡萄糖。3株菌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j1>j3>j2,j1和j2在36h对葡萄糖代谢完全,j3在12h对葡萄糖代谢完全。

实施例2:

由图2可知,j1和j3均能较好的利用十六烷,而j2对十六烷环境耐受性较差。3株菌对十六烷的降解能力:j1>j3>j2,均在24h达到最大生物量,24h后开始减少,可能十六烷已经代谢完全。

实施例3:

由图3可知,j1、j2和j3均能较好的利用菲,其中j3对菲的利用能力最强,j1和j2对菲的利用能力相当。

实施例4:

由图4可知,j1、j2和j3在石油烃混合物环境中的耐受性比在十六烷和菲环境中要更弱。但明显可看出j3在4h-12h的生物量迅速增长,证明该菌能降解石油烃混合物质,是石油烃优势降解菌。



技术特征:

1.一种不同菌种对石油烃降解能力的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菌种的活化培养:选取能降解石油烃的菌种,分别投入100ml灭菌的lb液体培养基中,并添加1%的原油,富集培养3-7d,制得富集培养的菌液;

(2)菌种的驯化培养:分别在以葡萄糖、十六烷、菲和石油烃混合物为单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加入1%步骤(1)制得的富集培养的菌液,36℃,120rpm,培养3-7d;

(3)菌悬液配制:取50ml步骤(2)制得的菌液于灭菌的离心管,4000转,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用灭菌的生理盐水50ml悬浮沉淀物后再次离心,如上所述洗涤3次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浓度;

(4)菌种生长曲线:用酶标仪连续测定菌液的od600,绘制菌液的生长曲线,确定不同菌种对石油烃降解能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同菌种对石油烃降解能力的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lb液体培养基的成分为胰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物:5g/l,nacl:10g/l,ph值:7.0-7.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同菌种对石油烃降解能力的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无机盐培养基的成分为kh2po4:1.0g/l,k2hpo4:1.0g/l,nh4no3:1.0g/l,mgso4·7h2o:0.2g/l,fecl3:0.05g/l,cacl2·2h2o:0.02g/l,ph:6.8-7.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同菌种对石油烃降解能力的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菌悬液配制,其特征在于,实验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内或酒精灯附近完成,确保无空气中的杂菌污染,洗涤所使用的生理盐水需灭菌,移取菌悬液的注射器需灭菌,测定菌悬液浓度所使用的具塞比色皿使用前浸泡于70%的乙醇溶液中,以无菌的生理盐水为空白参比,测定洗涤后的菌液浓度,将菌悬液的od600调至相一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同菌种对石油烃降解能力的比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菌液od600的测定:在超净工作台内,用8道移液器分别移取5μl的葡萄糖、十六烷、菲和石油烃混合物于无菌96孔板,继续向上述96孔板中移取160μl的bh培养基、15μl的菌悬液和37.5μg/ml的2,6-dcpip试剂20μl,将96孔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用酶标仪在0h,4h,8h,12h,16h,20h,24h,48h,60h和72h测od600,并观察对应时刻96孔板的颜色变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同菌种对石油烃降解能力的比较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比较不同菌种对其他含碳有机物污染物降解能力。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菌种对石油烃降解能力的比较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环境微生物领域。具体过程为:选取至少2种菌种,富集培养后,在以目标污染物为单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盐培养驯化,利用2,6‑二氯酚靛酚生物试剂的颜色变化,连续监测菌液OD600,绘制菌种的生长曲线图,通过相同时段内菌种生长量来比较菌种对石油烃降解能力的强弱。本发明能够在短时间内比较多种不同菌种对石油烃的降解能力,以解决现有技术缺陷。具有实验操作简单,周期较短,有机溶剂用量少等优点。比较菌种石油烃降解能力的强弱,可以快速选取能最佳降解目标污染物的微生物,为石油污染的土壤修复提供尽可能多的菌种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彭芃;弓亮;袁林杰;王超北;解庆林;申泰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7.23
技术公布日:2020.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