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肠道排空作用的大蒜水萃取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48045发布日期:2021-02-05 13:16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进肠道排空作用的大蒜水萃取物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肠道排空作用的大蒜水萃取物,属于大蒜水萃取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大蒜是一种大众所喜爱的调味食品,又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民间草药。研究报告指出大蒜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生理活性以及良好抗肿瘤作用。大蒜破碎后所形成的大蒜素是大蒜药理活性的化学基础。一般采用提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提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得到取大蒜素,通过检测发现大蒜素的纯度较低。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较高纯度的大蒜素的大蒜水萃取物,并对是否能够促进肠道排空进行了探讨。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肠道排空作用的大蒜水萃取物,该大蒜水萃取物中大蒜素的纯度大于85%,在250~1000mg/kg剂量范围内具有促进肠道排空功能。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促进肠道排空作用的大蒜水萃取物,该大蒜水萃取物中大蒜素的纯度大于85%,所述大蒜水萃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大蒜为原料,将大蒜冷藏后与冰块混合均质破碎,再加入温度1~2℃的纯水搅拌,调节ph至酸性,在温度0~0.5℃下过滤,取滤液加热升温至20℃,使蒜氨酸通过蒜氨酸酶催化充分形成大蒜素,然后微波处理使蒜氨酸酶失去活性,静置分层,除去水层,取得大蒜水萃取物;所述大蒜水萃取物在250~1000mg/kg剂量范围内具有促进肠道排空功能。
[0005]
本发明大蒜水萃取物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06]
1)将去皮、新鲜、无腐烂变质的大蒜在温度-6~2℃下冷藏16~24h,然后大蒜与冰块以质量比为1.5:0.9~2.8混合,在温度-5~-1℃下均质破碎形成沙粒;
[0007]
2)再加入为冰块重量1.4~3.3倍的温度1~2℃的纯水,在温度0~0.5℃下缓慢搅拌混合,直至沙粒中的冰沙熔化成水溶液,通过调节液调节ph值至6~6.5,搅拌6~8h形成悬浮液,使沙粒中的大蒜粒中的蒜氨酸、蒜氨酸酶溶解在水溶液中;
[0008]
3)接着悬浮液在温度0~0.5℃下通过超滤膜过滤,滤渣用温度1~2℃、ph值6~6.5的纯水在0~0.5℃下浸泡后过滤,重复2~3次,每次浸泡时间4~6h,再将滤液混合形成混合液;
[0009]
4)接着加热混合液,逐渐升高温度至20℃,蒜氨酸酶逐渐恢复活性,催化蒜氨酸充分形成大蒜素;
[0010]
5)然后进行微波处理使蒜氨酸酶失去活性,降温至20℃,静置后出现液-液分层,去除水层,取得大蒜水萃取物。
[0011]
其中,每次浸泡的纯水用量为大蒜重量的30~40%。
[0012]
其中,所述超滤膜的膜孔大小为50~80nm。
[0013]
其中,所述微波处理的微波温度75~85℃,微波时间为5~10s。
[0014]
其中,所述调节液为1m naoh或1m hcl。
[0015]
其中,所述冰块通过纯水冷藏制得,所述冰块大小为1cm
×
1cm
×
1.5cm~1cm
×
1cm
×
2.5cm。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大蒜水萃取物以无损的大蒜为原料,通过冷藏、冰块混合破碎、纯水混合过滤、微波处理、萃取得到,工序操作简单,高效无污染;本发明将大蒜冷藏使蒜氨酸酶暂时失去活性,之后在接近0℃的条件处理冷藏的大蒜使蒜氨酸充分溶解在水中,再使蒜氨酸酶复活催化蒜氨酸充分形成大蒜素,然后微波处理使蒜氨酸酶的活性永远失去,得到大蒜水萃取物中的大蒜素纯度较高,其大蒜素纯度大于85%;本发明的大蒜水萃取物在250~1000mg/kg剂量范围内具有促进肠道排空;使用大蒜水萃取物制备药物时,对肠胃的刺激性亦较缓和,肠胃排空效果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对本发明作出更加清楚完整地说明,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并不是对发明的限制。
[0018]
实施例1
[0019]
大蒜水萃取物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20]
1)将去皮、新鲜、无腐烂变质的大蒜2kg在温度-6℃下冷藏16h,然后混入大小为1cm
×
1cm
×
1.5cm~1cm
×
1cm
×
2.5cm的冰块1.2kg,在温度-5℃下均质破碎形成沙粒;
[0021]
2)再加入温度1~2℃的纯水3.5kg,在温度0~0.5℃下缓慢搅拌混合,直至沙粒中的冰沙熔化成水溶液,通过调节液调节ph值为6.1,搅拌7h形成悬浮液,使沙粒中的大蒜粒中的蒜氨酸、蒜氨酸酶溶解在水溶液中;
[0022]
3)接着悬浮液在温度0~0.5℃下通过膜孔大小为50nm的超滤膜过滤,滤渣用温度1~2℃、ph值6.1的纯水0.6kg在0~0.5℃下浸泡后过滤,重复3次,每次浸泡时间4h,再将滤液混合形成混合液;
[0023]
4)接着加热混合液,逐渐升高温度至20℃,蒜氨酸酶逐渐恢复活性,催化蒜氨酸充分形成大蒜素;
[0024]
5)然后在微波温度75℃下进行微波处理10s使蒜氨酸酶失去活性,降温至20℃,静置后出现液-液分层,去除水层,取得大蒜水萃取物。
[0025]
经hplc检测,大蒜水萃取物中的大蒜素的纯度为88.1%。
[0026]
实施例2
[0027]
大蒜水萃取物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28]
1)将去皮、新鲜、无腐烂变质的大蒜4.5kg在温度-3℃下冷藏20h,然后混入大小为1cm
×
1cm
×
1.5cm~1cm
×
1cm
×
2.5cm的冰块5.4kg,在温度-3℃下均质破碎形成沙粒;
[0029]
2)再加入温度1~2℃的纯水8kg,在温度0~0.5℃下缓慢搅拌混合,直至沙粒中的冰沙熔化成水溶液,通过调节液调节ph值为6.1,搅拌6h形成悬浮液,使沙粒中的大蒜粒中的蒜氨酸、蒜氨酸酶溶解在水溶液中;
[0030]
3)接着悬浮液在温度0~0.5℃下通过膜孔大小为60nm的超滤膜过滤,滤渣用温度1~2℃、ph值6.3的纯水1.8kg在0~0.5℃下浸泡后过滤,重复3次,每次浸泡时间4h,再将滤
液混合形成混合液;
[0031]
4)接着加热混合液,逐渐升高温度至20℃,蒜氨酸酶逐渐恢复活性,催化蒜氨酸充分形成大蒜素;
[0032]
5)然后在微波温度80℃下进行微波处理8s使蒜氨酸酶失去活性,降温至20℃,静置后出现液-液分层,去除水层,取得大蒜水萃取物。
[0033]
经hplc检测,大蒜水萃取物中的大蒜素的纯度为86.7%。
[0034]
实施例3
[0035]
大蒜水萃取物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36]
1)将去皮、新鲜、无腐烂变质的大蒜7.5kg在温度2℃下冷藏24h,然后混入大小为1cm
×
1cm
×
1.5cm~1cm
×
1cm
×
2.5cm的冰块14kg,在温度-2℃下均质破碎形成沙粒;
[0037]
2)再加入温度1~2℃的纯水19.6kg,在温度0~0.5℃下缓慢搅拌混合,直至沙粒中的冰沙熔化成水溶液,通过调节液调节ph值为6.4,搅拌6h形成悬浮液,使沙粒中的大蒜粒中的蒜氨酸、蒜氨酸酶溶解在水溶液中;
[0038]
3)接着悬浮液在温度0~0.5℃下通过膜孔大小为70nm的超滤膜过滤,滤渣用温度1~2℃、ph值6.2的纯水2.3kg在0~0.5℃下浸泡后过滤,重复3次,每次浸泡时间4h,再将滤液混合形成混合液;
[0039]
4)接着加热混合液,逐渐升高温度至20℃,蒜氨酸酶逐渐恢复活性,催化蒜氨酸充分形成大蒜素;
[0040]
5)然后在微波温度85℃下进行微波处理5s使蒜氨酸酶失去活性,降温至20℃,静置后出现液-液分层,去除水层,取得大蒜水萃取物。
[0041]
经hplc检测,大蒜水萃取物中的大蒜素的纯度为85.6%。
[0042]
实施例4
[0043]
大蒜水萃取物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44]
1)将去皮、新鲜、无腐烂变质的大蒜5kg在温度-2℃下冷藏20h,然后混入大小为1cm
×
1cm
×
1.5cm~1cm
×
1cm
×
2.5cm的冰块5kg,在温度-1℃下均质破碎形成沙粒;
[0045]
2)再加入温度1~2℃的纯水16.5kg,在温度0~0.5℃下缓慢搅拌混合,直至沙粒中的冰沙熔化成水溶液,通过调节液调节ph值为6.5,搅拌6h形成悬浮液,使沙粒中的大蒜粒中的蒜氨酸、蒜氨酸酶溶解在水溶液中;
[0046]
3)接着悬浮液在温度0~0.5℃下通过膜孔大小为80nm的超滤膜过滤,滤渣用温度1~2℃、ph值6.4的纯水2kg在0~0.5℃下浸泡后过滤,重复2次,每次浸泡时间6h,再将滤液混合形成混合液;
[0047]
4)接着加热混合液,逐渐升高温度至20℃,蒜氨酸酶逐渐恢复活性,催化蒜氨酸充分形成大蒜素;
[0048]
5)然后在微波温度75℃下进行微波处理8s使蒜氨酸酶失去活性,降温至20℃,静置后出现液-液分层,去除水层,取得大蒜水萃取物。
[0049]
经hplc检测,大蒜水萃取物中的大蒜素的纯度为86.8%。
[0050]
实施例5
[0051]
大蒜水萃取物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52]
1)将去皮、新鲜、无腐烂变质的大蒜1.5kg在温度-2℃下冷藏20h,然后混入大小为
1cm
×
1cm
×
1.5cm~1cm
×
1cm
×
2.5cm的冰块2kg,在温度-1℃下均质破碎形成沙粒;
[0053]
2)再加入温度1~2℃的纯水2.8kg,在温度0~0.5℃下缓慢搅拌混合,直至沙粒中的冰沙熔化成水溶液,通过调节液调节ph值为6.3,搅拌7h形成悬浮液,使沙粒中的大蒜粒中的蒜氨酸、蒜氨酸酶溶解在水溶液中;
[0054]
3)接着悬浮液在温度0~0.5℃下通过膜孔大小为80nm的超滤膜过滤,滤渣用温度1~2℃、ph值6.3的纯水0.5kg在0~0.5℃下浸泡后过滤,重复3次,每次浸泡时间4h,再将滤液混合形成混合液;
[0055]
4)接着加热混合液,逐渐升高温度至20℃,蒜氨酸酶逐渐恢复活性,催化蒜氨酸充分形成大蒜素;
[0056]
5)然后在微波温度85℃下进行微波处理8s使蒜氨酸酶失去活性,降温至20℃,静置后出现液-液分层,去除水层,取得大蒜水萃取物。
[0057]
经hplc检测,大蒜水萃取物中的大蒜素的纯度为85.9%。
[0058]
实施例6
[0059]
大蒜水萃取物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60]
1)将去皮、新鲜、无腐烂变质的大蒜1.5kg加入到温度1~2℃的纯水4.8kg中,在温度0~0.5℃下破碎混合,通过调节液调节ph值为6.3,再搅拌7h形成悬浮液,使沙粒中的大蒜粒中的蒜氨酸、蒜氨酸酶溶解在水溶液中;
[0061]
3)接着悬浮液在温度0~0.5℃下通过膜孔大小为80nm的超滤膜过滤,滤渣用温度1~2℃、ph值6.3的纯水0.5kg在0~0.5℃下浸泡后过滤,重复3次,每次浸泡时间4h,再将滤液混合形成混合液;
[0062]
4)接着加热混合液,逐渐升高温度至20℃,蒜氨酸酶逐渐恢复活性,催化蒜氨酸充分形成大蒜素,然后静置后出现液-液分层,去除水层,取得大蒜水萃取物。
[0063]
经hplc检测,大蒜水萃取物中的大蒜素的纯度为52.6%。
[0064]
本实施例6与实施例1~实施例5不同在于:1)大蒜没有冷藏;2)大蒜破碎是在纯水中,不是与冰块混合破碎;3)蒜氨酸充分形成大蒜素后蒜氨酸酶没有进行永久性灭活。
[0065]
对比例
[0066]
(1)取剥皮蒜瓣10kg,用榨汁机粉碎榨汁,过滤得大蒜汁。
[0067]
(2)将大蒜汁以4kg/h的流量从萃取器的上部喷入;与此同时,超临界二氧化碳从萃取器下部以20kg/h的流量通入,萃取器内设置筛板塔,控制萃取器内压力为12mpa,温度为45℃。
[0068]
(3)从萃取器顶部流出含有大蒜提取物的二氧化碳进入分离器减压分离,控制分离器压力为6mpa,分离温度50℃。
[0069]
(4)大蒜汁进料完0.5h后,二氧化碳也停止进料,最后由分离器底部大蒜提取物。
[0070]
经hplc检测,大蒜水萃取物中的大蒜素的纯度为62.4%。
[0071]
本对比例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进行萃取得到大蒜提取物。
[0072]
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6中,用调节液为1m naoh或1m hcl调节ph值。
[0073]
通过实施例1-实施例5发现,本发明将大蒜冷藏使蒜氨酸酶暂时失去活性,之后在接近0℃的条件处理冷藏的大蒜使蒜氨酸充分溶解在水中,再使蒜氨酸酶复活催化蒜氨酸充分形成大蒜素,然后微波处理使蒜氨酸酶的活性永远失去,得到大蒜水萃取物中的大蒜
素纯度较高,其大蒜素纯度大于85%;工序操作简单,高效无污染。
[0074]
效果例
[0075]
选白鼠10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盐酸伊托必利胶囊,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0030327)、受试药物5个剂量组(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制备的大蒜水萃取物)。各剂量组等体积不等浓度灌胃给药2d,正常对照组灌于同体积蒸馏水,灌胃容积0.1ml/10g。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6小时,于末次给药后15min,各组白鼠均灌胃给0.1%甲基橙0.2ml/只(为排除原胃内物对比色的影响,各组均设2只对照鼠不给甲基橙),15min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快速开腹,结扎贲门和幽门后将胃、小肠取出,再侧剪开,将胃内、小肠容物充分洗于蒸馏水中,倒入刻度离心管,用水补足10ml,25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于470nm处比色,测量溶液的光密度,以测得值减去本组对照鼠测得均值,按下列公式计算甲基橙残留率:甲基橙残留率(%)=测定管吸光率/标椎管吸光率
×
100%;标准管试剂的配制:0.1%甲基橙0.2ml加入10ml生理盐水摇匀。结果如下表:
[0076][0077][0078]
从上表可见,大蒜提取物中大蒜素的纯度大于85%且大蒜水萃取物在250mg/kg、500mg/kg、1000mg/kg胃肠内甲基橙残留率低于正常对照组、趋近阳性对照组,统计差异显著(p<0.05);大蒜提取物中大蒜素的纯度小于85%且大蒜水萃取物在250mg/kg、500mg/kg、1000mg/kg胃肠内甲基橙残留率趋近正常对照组,统计差异不显著(p>0.05);不论大蒜提取物中大蒜素的纯度大于85%还是小于85%,大蒜水萃取物在50mg或1000mg/kg胃肠内甲基橙残留率也趋近正常对照组,统计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大蒜水萃取物的大蒜素纯度大于85%,大蒜水萃取物在250~1000mg/kg剂量范围内具有促进肠道排空的作用。
[007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