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籽油精炼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875433发布日期:2021-04-30 12:50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脂精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籽油精炼方法。



背景技术:

茶籽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茶的种子。茶籽仁中含有18-32%的脂肪,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表明,茶籽油是一种以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油酸为主要成分、油酸与亚油酸比例约2:1的植物油脂,性质类似于油茶籽油,是一种潜在的保健食用油脂。

茶籽油精炼,通常是指对毛油进行精制。由于毛油中杂质的存在,不仅影响茶籽油的食用价值和安全贮藏,而且给深加工带来困难。因此,需要对毛油进行精炼,以去除对食用、贮藏、工业生产等有害的杂质,得到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成品油,达到精制茶籽油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茶籽油精炼方法,该精炼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并且可以有效降低茶籽油中的磷脂、色素等含量,从而极大提高了茶籽油的精炼效率。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籽油精炼方法,包括脱胶、脱酸、脱色以及脱臭,所述脱胶过程中,采用壳聚糖活性白土复合材料进行脱胶,所述脱色过程中,采用负载氢氧化钙活性白土进行脱色。

优选地,所述壳聚糖活性白土复合材料是通过将壳聚糖溶于柠檬酸水溶液中,再加入活性白土混匀,烘干得到。

优选地,所述壳聚糖为重均分子量10-100万、脱乙酰度大于85%、粒径10-100μm的壳聚糖;所述柠檬酸水溶液为浓度2-5wt%的水溶液。

优选地,壳聚糖、柠檬酸、活性白土的质量比为1:0.1-0.5:2-8。

优选地,所述脱胶具体包括:向茶籽油中加入纯水以及壳聚糖活性白土复合材料混匀,加热搅拌进行脱胶,得到脱胶油相;

优选地,所述壳聚糖活性白土复合材料的用量是茶籽油的0.5-5wt%,进一步优选地,加热搅拌的温度为60-90℃,时间为30-60min。

优选地,所述负载氢氧化钙活性白土是通过将活性白土加入水中形成悬浮液,再加入氢氧化钙或氧化钙混匀,烘干得到。

优选地,氢氧化钙或氧化钙的用量是活性白土的10-60wt%。

优选地,所述脱色具体包括:向茶籽油中加入负载氢氧化钙活性白土混匀,真空条件下加热搅拌进行脱色,得到脱色油相;

优选地,所述负载氢氧化钙活性白土的用量是茶籽油的0.1-5wt%,进一步优选地,真空度不大于10kpa,所述加热搅拌的温度为80-100℃,时间为30-60min。

优选地,所述脱酸具体包括:向茶籽油中加入碱液,加热搅拌进行碱炼,再用热水洗涤进行除皂,得到脱酸油相。

优选地,所述脱臭具体包括:以氮气或者水蒸汽作为脱臭介质,在真空度不高于1000pa,温度不高于240℃的条件下对茶籽油进行脱臭,得到脱臭油相。

本发明利用壳聚糖活性白土复合材料和负载氢氧化钙活性白土对茶籽油分别进行脱胶和脱酸精制,有效去除了茶籽油脂中的色素、磷脂和胶杂物质,所得油脂品质优异,安全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应该明确提出这些实施例用于举例说明,但是不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茶籽油的精炼方法,包括:

(1)脱胶:将300g茶籽毛油加入油重10%的纯水中,再加入油重2%的壳聚糖活性白土复合材料,在80℃下搅拌50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得到脱胶油相;

(2)脱酸:向上述脱胶油相中加入理论碱用量的1.2倍的naoh溶液(15wt%),在80℃下搅拌20min后,趁热离心取油相,再加入油重5wt%的热水搅拌10min后离心分离,继续用热水洗涤至油相呈中性,90℃下真空干燥30min,得到脱酸油相;

(3)脱色:在真空度为3kpa的条件下将上述脱酸油相升温至100℃,加入油重2%的负载氢氧化钙活性白土后搅拌反应40min,降温至80℃以下,破除真空后将白土过滤去除,得到脱色油相;

(4)脱臭:在真空度为0.5kpa的条件下,向脱色油相中通入水蒸气作为脱臭介质,此期间的水蒸汽吹入量相对于油样为2.8%(w/w),在230℃条件下保持80min,降温至室温后,离心分离,得到精炼茶籽油;

其中,所述壳聚糖活性白土复合材料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将15重量份的壳聚糖粉末(重均分子量60万,脱乙酰度大于85%、粒径60μm)溶于150重量份的柠檬酸水溶液(3wt%)中形成胶体溶液,再加入50重量份的活性白土(粒径75μm),混合搅拌60min后,在120℃下烘干,得到所述壳聚糖活性白土复合材料;

所述负载氢氧化钙活性白土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将10重量份的活性白土(粒径75μm)加入水中,搅拌混匀后得到悬浮液,将该悬浮液加热到40℃,在搅拌下加入4重量份的氧化钙,恒温搅拌180min后过滤,在120℃下烘干,得到负载氢氧化钙活性白土。

本实施以及下述实施例中,茶籽毛油酸价5.62mgkoh/g,磷脂含量189mg/kg,碘值85.5g/100g,过氧化值4.55mmol/kg,油脂色泽(罗维朋133.3mm槽)y30,r4。

理论碱用量=7.13×10-4×油重×酸价,酸价参照国标《gb5009.22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实施例2

一种茶籽油的精炼方法,包括:

(1)脱胶:将300g山茶籽毛油加入油重10%的纯水中,再加入油重0.5%的壳聚糖活性白土复合材料,在90℃下搅拌30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得到脱胶油相;

(2)脱酸:向上述脱胶油相中加入理论碱用量的1.1倍的naoh溶液(15wt%),在90℃下搅拌15min后,趁热离心取油相,再加入油重5wt%的热水搅拌10min后离心分离,继续用热水洗涤至油相呈中性,90℃下真空干燥30min,得到脱酸油相;

(3)脱色:在真空度为3kpa的条件下将上述脱酸油相升温至80℃,加入油重1%的负载氢氧化钙活性白土后搅拌反应30min,降温至60℃以下,破除真空后将白土过滤去除,得到脱色油相;

(4)脱臭:在真空度为0.5kpa的条件下,向脱色油相中通入水蒸气作为脱臭介质,此期间的水蒸汽吹入量相对于油样为3%(w/w),在230℃条件下保持70min,降温至室温后,离心分离,得到精炼茶籽油;

其中,所述壳聚糖活性白土复合材料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将15重量份的壳聚糖粉末(重均分子量100万,脱乙酰度大于85%、粒径60μm)溶于300重量份的柠檬酸水溶液(2wt%)中形成胶体溶液,再加入100重量份的活性白土(粒径75μm),混合搅拌80min后,在120℃下烘干,得到所述壳聚糖活性白土复合材料;

所述负载氢氧化钙活性白土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将10重量份的活性白土(粒径75μm)加入水中,搅拌混匀后得到悬浮液,将该悬浮液加热到50℃,在搅拌下加入6重量份的氢氧化钙,恒温搅拌240min后过滤,在120℃下烘干,得到负载氢氧化钙活性白土。

实施例3

一种茶籽油的精炼方法,包括:

(1)脱胶:将300g山茶籽毛油加入油重10%的纯水中,再加入油重4%的壳聚糖活性白土复合材料,在60℃下搅拌60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得到脱胶油相;

(2)脱酸:向上述脱胶油相中加入理论碱用量的1.2倍的naoh溶液(15wt%),在80℃下搅拌30min后,趁热离心取油相,再加入油重5wt%的热水搅拌10min后离心分离,继续用热水洗涤至油相呈中性,90℃下真空干燥30min,得到脱酸油相;

(3)脱色:在真空度为3kpa的条件下将上述脱酸油相升温至90℃,加入油重5%的负载氢氧化钙活性白土后搅拌反应60min,降温至60℃以下,破除真空后将白土过滤去除,得到脱色油相;

(4)脱臭:在真空度为0.5kpa的条件下,向脱色油相中通入水蒸气作为脱臭介质,此期间的水蒸汽吹入量相对于油样为2.5%(w/w),在220℃条件下保持80min,降温至室温后,离心分离,得到精炼茶籽油;

其中,所述壳聚糖活性白土复合材料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将15重量份的壳聚糖粉末(重均分子量60万,脱乙酰度大于85%、粒径60μm)溶于150重量份的柠檬酸水溶液(5wt%)中形成胶体溶液,再加入30重量份的活性白土(粒径75μm),混合搅拌60min后,在120℃下烘干,得到所述壳聚糖活性白土复合材料;

所述负载氢氧化钙活性白土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将10重量份的活性白土(粒径75μm)加入水中,搅拌混匀后得到悬浮液,将该悬浮液加热到40℃,在搅拌下加入2重量份的氧化钙,恒温搅拌100min后过滤,在120℃下烘干,得到负载氢氧化钙活性白土。

对比例1

一种茶籽油的精炼方法,用常规方法对茶籽毛油进行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具体的,包括:

(1)脱胶:将300g茶籽毛油加入油重10%的纯水中,再加入油重0.5%的柠檬酸,在80℃下搅拌50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得到脱胶油相;

(2)脱酸:向上述脱胶油相中加入理论碱用量的1.2倍的naoh溶液(15wt%),在80℃下搅拌20min后,趁热离心取油相,再加入油重5wt%的热水搅拌10min后离心分离,继续用热水洗涤至油相呈中性,90℃下真空干燥30min,得到脱酸油相;

(3)脱色:在真空度为3kpa的条件下将上述脱酸油相升温至100℃,加入油重2%的活性白土后搅拌反应40min,降温至80℃以下,破除真空后将白土过滤去除,得到脱色油相;

(4)脱臭:在真空度为0.5kpa的条件下,向脱色油相中通入水蒸气作为脱臭介质,此期间的水蒸汽吹入量相对于油样为2.8%(w/w),在230℃条件下保持80min,降温至室温后,离心分离,得到精炼茶籽油。

对比例2

一种茶籽油的精炼方法,用常规方法对茶籽毛油进行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具体的,包括:

(1)脱胶:将300g茶籽毛油加入油重10%的纯水中,再加入油重0.05%的磷酸溶液(85wt%),在80℃下搅拌50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得到脱胶油相;

(2)脱酸:向上述脱胶油相中加入理论碱用量的1.2倍的naoh溶液(15wt%),在80℃下搅拌20min后,趁热离心取油相,再加入油重5wt%的热水搅拌10min后离心分离,继续用热水洗涤至油相呈中性,90℃下真空干燥30min,得到脱酸油相;

(3)脱色:在真空度为3kpa的条件下将上述脱酸油相升温至100℃,加入油重2%的活性白土后搅拌反应40min,降温至80℃以下,破除真空后将白土过滤去除,得到脱色油相;

(4)脱臭:在真空度为0.5kpa的条件下,向脱色油相中通入水蒸气作为脱臭介质,此期间的水蒸汽吹入量相对于油样为2.8%(w/w),在230℃条件下保持80min,降温至室温后,离心分离,得到精炼茶籽油。

对上述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处理后的精炼茶仔油进行表征,其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的精炼茶仔油组成

酸价参照国标《gb5009.22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进行检测;过氧化值参照国标《gb5009.22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进行检测;碘值参照国标《gb/t5532-2008动植物油脂碘值的测定》进行检测;磷脂含量参照国标《gb/t5537-2008粮油检验磷脂含量的测定》进行检测;;颜色参照国标《gb/t22460-2008动植物油脂罗维朋色泽的测定》分析,具体选用wsl-2罗维朋比色计测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